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中国书法常识最新章节!

因此我们练习小楷还必须另下一番功夫。

    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明·王宠小楷《送陈子龄会试三首》

    现在谈到练习的进程。明朝丰坊和清朝翁方纲皆曾开过一张练习的目录。而丰坊说得尤其详细。翁方纲所开的目录,我将它吸收一部分到以后的目录中去,且待以后再说。先略引丰坊的说法作为学书者的参考。当然,丰坊的说法,对于我们不一定完全合用。因之,我们不必受他的拘束。

    他说:“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八岁即学大字,以颜为法。十余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凡行草必先小而后大,欲其书法二王,不可遽放也。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明·丰坊跋张旭《草书古诗四首》

    他又将学书的次第排列如下:

    大楷 童子八岁至十岁学楷书。其法必先大而后小。如颜鲁公《大唐中兴颂》《东方朔碑》。……每日习五十字。四年之功,可得七万字。

    中楷 童子十一岁至十三岁当学中楷,以欧阳询《九成宫》及《虞恭公》二碑为法。……日影百字。三年之功,可得十万字。

    小楷 童子十四岁至十六岁须学小楷,如王羲之临钟繇《宣示表》,钟繇书《戎路表》《力命表》,王右军书《乐毅论》《曹娥碑》。

    行书 凡童子十七至二十岁须学行书,先学定武《兰亭》《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及《兴福寺碑》等。

    草书 童子廿二至廿五岁学草书,亦先小后大。须以右军书《十七帖》及怀素书《圣母碑》二大字草书为法,又张旭《长风帖》。

    东晋·王羲之《十七帖》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篆书 大凡童子十三岁至廿三岁当学篆。先大而后小,先今而后古。当以阳冰书《琅玡山新凿泉题》、李斯书《峄山碑》及《泰山碑》、宋张有书《伯夷颂》、元周伯琦临张有书《严先生祠堂记》、蒋冕书小字《千文》为法。古篆则石鼓文、钟鼎千文。

    八分书 童子至廿四廿五岁当学八分。先大而后小。法唐明皇《泰山碑铭》《北海相景君碑》《鸿都石经》《堂邑令费凤碑阴》。

    汉·蔡邕八分书《夏承碑》局部

    按丰氏所言,大体上尚无流弊。不过关于篆隶二种,说得不免太寒陋。这由于时代关系,他所见的还不够多。并且在学习的年龄上,不知他是何种根据而这样定下的。以现在看来,年龄的规定无此必要。

    练习的功夫,十分之七八在每日的临书上,十之二三在写卷轴联榜上。在这种种不同的形式中,写字的形势就有坐有立了。关于坐着写字,前面已详说执笔和用笔的要点。只要照此写去,由于右臂悬起,坐的姿势不由不正。腰自然直了,左手自然会按着案上的纸幅。这种姿势,实在很有益于健康的。至于写楹联和榜额不免要立起来。立起的姿势,有的是多少还就着桌子,有的还直着就墙。遇到这种场合,凡是能悬臂作书的人,都不感觉困难。

    中国写楹联的习惯,不知确切起于何时。相传蜀孟昶题桃符“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所能考出的最早记载。南宋朱熹生平喜欢作对子。他的全集后面载了不少联语。他又是一个书法家,一定写了不少。不过,也未见流传下来。元朝赵孟頫是个大书家,也不见他写的楹对流传下来。但记载上却有他写对子的故事。以常识推测,在宋末元初可能有人写对子,但这种习惯尚未成为普遍的风气。大约明中叶以后方渐渐成为风气,清朝以后大为盛行。明朝人写楹联是以整个一张纸为组织的范围。譬如一副七言联语,是以十四个字作总布置的。因之每字大小长短可以任意经营,多生奇趣,并且近乎自然。清朝人拘于尺寸,一定把每字的距离和大小都排死了,因之趣味远不及明人。

    写榜额因是横写所以更觉难于安顿。但其大要也须以字的自然形势为主,其间疏密长短肥瘦,不必强求一致,而要任其天机,方能入妙。

    最后,有人一定还要问在什么时间写字最宜。我以为早晚任何时间都宜。只有心神不定,太冷太热,大风震电的时候不宜。一般说来,天未明时磨墨,天明墨浓,晨熹初见,写字最宜。我以为多人写字则觉有蓬勃之气,一人写字则觉有清静之趣,两人对写则觉有商量之乐,简直是无往不宜。心中狂喜之时,写字可以使人头脑冷静下来。心中郁抑之时,写字可以使人忘记了郁抑。我以为延年益智,这算妙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