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梦溪笔谈译注最新章节!

乘舆自宫中出,灯烛亦不过数十而已。宴具甚盛,卷帘,令不拜,升殿就坐。御座设于席东,设文忠之坐于席西,如常人宾主之位(3)。尧叟等皆惶恐不敢就位,上宣喻不已,尧叟恳陈:“自古未有君臣齐列之礼。”至于再三,上作色曰(4):“本为天下太平,朝廷无事,思与卿等共乐之。若如此,何如就外朝开宴?今日只是宫中供办,未尝命有司(5),亦不召中书辅臣。以卿等机密及文馆职任侍臣无嫌,且欲促坐语笑,不须多辞。”尧叟等皆趋下称谢(6),上急止之曰:“此等礼数皆置之。”尧叟悚慄危坐,上语笑极欢。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绛囊,置群臣之前,皆大珠也。上曰:“时和岁丰,中外康富,恨不得与卿等日夕相会。太平难遇,此物助卿等燕集之费。”群臣欲起谢,上云:“且坐,更有。”如是酒三行,皆有所赐,悉良金重宝。酒罢,已四鼓,时人谓之“天子请客”。文忠之子述古得于文忠,颇能道其详,此略记其一二耳。

    【注释】

    (1)陈文忠:即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阆中(今属四川)人。端拱二年(989)状元,授秘书丞,累官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出使交州,迁同平章事,拜右仆射。谥文忠。《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2)丁谓:字谓之,北宋宰相,封晋国公。参《人事》卷九注。杜镐(938——1013):字文周,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明经及第,历官直秘阁、郎中、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参与编修《册府元龟》。《宋史》卷二九六有传。

    (3)常人宾主之位:按古代礼仪,客人坐西面东,以示尊贵,主人则坐东面西,以示谦卑。宋真宗此时坐在了地位较低的主人位上。

    (4)作色:生气,摆脸色。

    (5)有司:若正式宴请群臣,则当交由光禄寺办理。

    (6)趋:恭敬地快走。

    【译文】

    陈尧叟担任枢密使的时候,有一天,太阳快落山时,忽然有宦官宣召他入宫。等进入右掖门时,天色已经黑了,于是被宦官引入宫中。弯弯曲曲地走了很久,不时看见有帘帏、灯烛等物,都不知道是在哪里。之后来到一座小宫殿,殿前有两列雕花栏杆,已经有几个人先到了,都站在庭中等待,殿上垂着帘子,只有十几支蜡烛而已,相继而来的共有七人,宦官于是宣奏称人已来齐。只记得有陈尧叟、丁谓、杜镐三人,其余四人忘记是谁了,杜镐当时正在馆阁供职。过了很久,皇帝乘着车辇从宫中出来,灯烛也不过几十盏而已。宴席准备得很丰盛,皇帝让人把帘子卷起来,要求大臣们不要叩拜,直接上殿就坐。皇帝的御座设在宴席东面,大臣们的座位设在宴席西面,就像常人的宾主座位一样安排。陈尧叟等人都惶恐而不敢就位,皇帝多次命他们就坐,陈尧叟恳切地陈说道:“自古以来,没用过君臣同列就坐的礼仪。”这样反复推辞了好几遍,皇帝生气地说道:“本来是因为天下太平,朝廷无事,想与卿等一起高兴一下。如果这样拘泥礼节,还不如就到外朝开宴。今日只是宫中设宴,没有通知光禄寺准备,也没有宣召中书省、门下省的辅臣。因为你们属于机密官员或是在文馆职任的侍臣,我们在一起没什么大碍,就是想和你们靠近点,坐下来说说笑笑,你们不必多说了。”陈尧叟等人都要恭敬地跑下台阶谢恩,皇帝急忙制止道:“这些礼数都免了。”陈尧叟惶恐地正襟危坐着,皇帝则说说笑笑很高兴。酒喝过五六巡,在餐具中间各放了两个红色袋子,摆在群臣面前,都是大珍珠。皇帝说:“现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富贵安康,恨不得与卿等朝夕相会。太平时节难遇,这些东西拿来资助你们作为宴饮聚会的费用。”群臣都要起来谢恩,皇帝说:“都坐下,一会儿还有呢。”这样又喝了三巡酒,每次都有赏赐,都是一些珍贵的金银珠宝。等酒宴结束,已经四更天了,当时人将这件事称为“天子请客”。陈尧叟的儿子陈述古从陈尧叟那里听说此事,说得颇为详细,这里只是简略地记载一二而已。

    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余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1)。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虐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2)。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注释】

    (1)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

    (2)差(chài):治愈。

    【译文】

    关中地区没有螃蟹。元丰年间,我在陕西,听说秦州有一户人家收到一只晒干的蟹。当地人觉得它的形状很可怕,认为是一种怪物。每次人们家里有人生病时,就借去挂在门户上,往往病也就好了。看来不但人不认识,连鬼也不认识这东西。

    丞相陈秀公治第于润州(1),极为闳壮,池馆绵亘数百步。宅成,公已疾甚,唯肩舆一登西楼而已(2)。人谓之“三不得”:居不得,修不得,卖不得。

    【注释】

    (1)陈秀公:即陈升之,字旸叔,北宋宰相,封秀国公。参《权智》卷十三注。

    (2)肩舆:让人抬着。

    【译文】

    丞相陈升之在润州修建了宅第,极为宏阔壮丽,池馆绵亘数百步。宅子修好的时候,陈升之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只让人抬着上了一下西楼而已。人称此宅为“三不得”:居不得,修不得,卖不得。

    福建剧贼廖恩(1),聚徒千余人,剽掠市邑,杀害将吏,江浙为之搔然(2)。后经赦宥,乃率其徒首降,朝廷补恩右班殿直,赴三班院候差遣。时坐恩黜免者数十人。一时在铨班叙录其脚色(3),皆理私罪或公罪,独恩脚色称:“出身以来,并无公私过犯。”

    【注释】

    (1)廖恩:身世不详。

    (2)搔然:惊扰不安的样子。

    (3)铨(quán)班:吏部负责考察官员的机构。脚色:类似于候补官员的个人履历表。

    【译文】

    福建大盗廖恩,聚集党徒千余人,在城镇里抢劫掠夺,杀害官员,江浙一带被他搅得不得安宁。后来经过赦免,于是就率领着他的党徒投降了,朝廷恩赐他右班殿直的职衔,让他到三班院听候差遣。当时因为廖恩作乱而被罢免的官员也有几十人。一时都在吏部汇报履历,都注明了有什么私罪或者公罪,唯独廖恩的履历上自称:“自从授官以来,并没有什么公私过错。”

    曹翰围江州三年(1),城将陷,太宗嘉其尽节于所事,遣使喻翰:“城下日,拒命之人尽赦之。”使人至独木渡,大风数日,不可济。及风定而济,则翰已屠江州无遗类,适一日矣。唐吏部尚书张嘉福奉使河北(2),逆韦之乱,有敕处斩,寻遣使人赦之。使人马上昏睡,迟行一驿,比至,已斩讫。与此相类,得非有命欤?

    【注释】

    (1)曹翰围江州:事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而攻下江州城事在开宝九年(976),非三年。入城后,曹翰所部军纪不佳,被江州百姓状告给宋廷知州张霁,张霁依法将士兵治罪。曹翰怒,发兵屠城。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2)张嘉福:事在唐中宗景龙四年(710),中宗去世,皇后韦氏秘不发丧,任命吏部尚书张嘉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拥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不久,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拥立李旦为帝,又搜捕“韦党”,张嘉福因此被牵连处死。

    【译文】

    曹翰围攻江州三年,城池将被攻陷,太祖嘉赏江州军士尽忠于他们的君主,就派使者命令曹翰:“城被攻下的那天,将拒守人员尽行赦免。”使者来到独木渡,连着刮了几天大风,无法渡河。等风停下来顺利渡河之后,曹翰在江州的屠城,已经杀了一天了。唐代吏部尚书张嘉福奉命出使河北,韦后作乱时,有命令要将他处斩,但马上又派了使者赦免他。使者因为在马上昏睡,耽误了一站地的时间,等赶到的时候,已经处决完了。这件事和江州的事情相似,该不是死生有命吧?

    庆历中(1),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有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阙,即时召对,问:“河北水灾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2)又问:“百姓如何?”对曰:“如丧考妣。”(3)上默然。既退,即诏门:“今后武臣上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至今门有此条,遇有合奏事人,即预先告示。

    【注释】

    (1)庆历中:河北大水事在庆历八年(1048)六月。

    (2)怀山襄陵:出自《尚书·尧典》,意为洪水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

    (3)如丧考妣:出自《尚书·尧典》,意为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

    【译文】

    庆历年间,河北路发大水,仁宗满脸愁容。有一位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京城汇报情况,仁宗马上召见他,问道:“河北的水灾情况怎么样?”使臣回答说:“怀山襄陵。”又问道:“百姓情况怎么样?”回答说:“如丧考妣。”皇帝默然不语。等使者退出后,就下令门司:“今后武臣上殿奏事,必须直接说,不要过分文饰辞藻。”至今门司还有这条规定,遇到有需要向皇帝奏事的人,就预先提醒他们。

    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1)。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2)。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注释】

    (1)写:描摹,模拟。

    (2)赍(jī):携带。

    【译文】

    我奉命出使察访边境,创制了木图,以模拟当地的山川道路。首先要走遍那里的山川,然后拿面糊、木屑把那里的地形做成模型,塑造在木案上。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寒冻,木屑用不了了,于是又改用熔蜡来做。选这些材料都是因为它们轻便、容易携带的缘故。回到官署,再雕刻成木图献给皇帝。皇帝召集辅臣们一同观看。于是下诏要求边境各州都要制作木图,收藏在内府备查。

    蜀中剧贼李顺(1),陷剑南两川(2),关右震动(3),朝廷以为忧。后王师破贼,枭李顺,收复两川,书功行赏,了无间言。至景祐中(4),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七十余。推验明白,囚赴阙,覆按皆实。朝廷以平蜀将士功赏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斩顺,赏文琏二官,仍门祗候。文琏,泉州人,康定中老归泉州,余尚识之。文琏家有《李顺案款》,本末甚详。顺本味江王小博之妻弟(5),始王小博反于蜀中,不能抚其徒众,乃共推顺为主。顺初起,悉召乡里富人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粟,据其生齿足用之外(6),一切调发,大赈贫乏;录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及败,人尚怀之,故顺得脱去三十余年,乃始就戮。

    【注释】

    (1)李顺:北宋淳化四年(993)随王小波起义,后代为首领,攻克成都,称大蜀王,聚数十万众。淳化五年(994)被镇压。

    (2)剑南两川:指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泛指今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3)关右:今陕西中部。

    (4)景祐中:据陆游《老学庵笔记》等记载,李顺在广州案发,事在宋真宗天禧初年,非仁宗景佑年间。

    (5)王小博:即王小波。王小波于淳化四年(993)十二月战死,其后李顺继位,并非王小波不能安抚叛军。

    (6)生齿:人口。

    【译文】

    四川反贼李顺攻陷了剑南、两川一带,关中地区震动,朝廷感到很忧虑。后来官军击破贼兵,杀了李顺并收复了两川,论功行赏,当时没有任何怀疑的言论。到了景祐年间,有人告发说李顺还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抓住了他,确实是真的李顺,已经七十多岁了。将其身份核查清楚后,押解至京,复核后知其案情属实。朝廷考虑到对平蜀将士们的赏赐已经执行了,就不想声张这件事,只是处斩了李顺并给陈文琏加了两级官衔,担任门祗候。陈文琏是泉州人,康定年间因年迈而回到泉州,我还认识他。陈文琏家中有《李顺案款》,事件的本末记载得很详细。李顺本来是味江王小博的妻弟,一开始和王小博在四川造反,但是王小博不能安抚跟随他的徒众,于是贼寇共推李顺为主。李顺开始起兵的时候,把乡里的富人大姓都召集起来,让他们把家里所有的钱财粮食都拿出来,除了按他们的家庭人数留下口粮外,剩下的全部拿出来赈济贫民百姓;并且在军中录用有才能的人,安抚良善的人;军纪严明,大军过处,秋毫无犯。当时两川正遭遇饥荒,十几天的时间,投奔他的人数超过了几万,他进攻的州县,都开门投降,号令檄文所到之处,没有攻不下的城池。等到他战败后,人们依然很怀念他,所以李顺才得以逍遥法外三十多年才被杀掉。

    交趾乃汉、唐交州故地(1)。五代离乱,吴文昌始据安南(2),稍侵交、广之地。其后文昌为丁琏所杀,复有其地。国朝开宝六年,琏初归附,授静海军节度使;八年,封交趾郡王。景德元年,土人黎威杀琏自立(3);三年,威死,安南大乱,久无酋长。其后国人共立闽人李公蕴为主(4)。天圣七年,公蕴死,子德政立。嘉祐六年(5),德政死,子日尊立。自公蕴据安南,始为边患,屡将兵入寇。至日尊,乃僭称“法天应运崇仁至道庆成龙祥英武睿文尊德圣神皇帝”,尊公蕴为“太祖神武皇帝”,国号大越。熙宁元年,伪改元宝象,次年又改神武。日尊死,子乾德立,以宦人李尚吉与其母黎氏号鸾太妃同主国事。熙宁八年,举兵陷邕、钦、廉三州。九年,遣宣徽使郭仲通、天章阁待制赵公才讨之(6),拔广源州(7),擒酋领刘纪,焚甲峒,破机郎、决里,至富良江(8)。尚吉遣王子洪真率众来拒,大败之,斩洪真,众歼于江上,乾德乃降。是时,乾德方十岁,事皆制于尚吉。

    【注释】

    (1)交州:汉代辖今两广及越南承天以北,唐代辖今越南河内一带。

    (2)吴文昌:当作“吴昌文”,南汉静海军节度使牙将吴权(898——944)之子,吴权于南汉大有十二年(939)起兵称王,割据一方。吴权去世后,政权旁落其妻党手中,后吴昌文经政变夺回政权,被南汉册封为静海军节度使兼安南都护。又,吴昌文非为丁琏所杀,而是出征时中埋伏而死。死后一时大乱,丁琏及其父丁部领(923——979)平定各方割据势力后建国,丁部领称帝,将静海军节度使委于丁琏。安南:即越南。

    (3)黎威:别本一作“黎桓”。丁部领与丁琏并非为黎氏所杀,乃死于其侍从之手,事亦在景德元年(1004)之前。

    (4)李公蕴(974——1028):出身僧侣家庭,在越南前黎朝任殿前指挥使,后被拥立为帝,建立“李朝”。

    (5)嘉祐六年:其事当在皇祐六年(1054)。

    (6)郭仲通:即郭逵,字仲通,开封(今属河南)人。以恩荫补三班,隶属范仲淹麾下。以战功累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因征交趾无功,贬左卫将军。《宋史》卷二九〇有传。赵公才:名离,字公才,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崃)人。进士出身,为汾州司法参军,后为郭逵征辟。

    (7)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

    (8)富良江:今越南红河。

    【译文】

    交趾是汉代、唐代的交州故地。五代时遭遇战乱,吴昌文开始占据安南,逐渐入侵交州、广州之地。后来吴昌文被丁琏所杀,丁琏又占据了那片土地。本朝开宝六年,丁琏前来归附,授予其静海军节度使;开宝八年,封为交趾郡王。景德元年,当地人黎威杀死丁琏自立为节度使;景德三年,黎威去世,安南大乱,长期没有领袖。之后,当地人一起拥立闽人李公蕴为主。天圣七年,李公蕴去世,他的儿子李德政继立。嘉祐六年,李德政去世,他的儿子李日尊继立。自从李公蕴占据安南开始,就成为边境之患,屡次发兵进犯本朝。到李日尊时,他僭越地自称“法天应运崇仁至道庆成龙祥英武睿文尊德圣神皇帝”,并尊奉李公蕴为“太祖神武皇帝”,国号大越。熙宁元年,又改元称“宝象”,次年又改元“神武”。李日尊去世,他的儿子李乾德继立,又宦官李尚吉与他的母亲黎氏(号为“鸾太妃”)共同主持国政。熙宁八年,举兵攻陷邕、钦、廉三州。熙宁九年,朝廷派遣宣徽使郭仲通、天章阁待制赵公才讨伐李氏政权,攻陷广源州,俘虏了敌人首领刘纪,焚毁了甲峒,攻破了机郎、决里县,抵达富良江。李尚吉派王子李洪真率领部众抵御官军,大败而归,李洪真被斩,部众被歼灭于富良江上,李乾德这才投降。当时,李乾德才十岁,国政都被李尚吉把持着。

    广源州者,本邕州羁縻(1)。天圣七年,首领侬存福归附(2),补存福邕州卫职,转运使章频罢遣之(3),不受其地,存福乃与其子智高东掠笼州(4),有之七源(5)。存福因其乱杀其兄(6),率土人刘川,以七源州归存福。庆历八年,智高自领广源州,渐吞灭右江、田州一路蛮峒(7)。皇祐元年,邕州人殿中丞昌协奏乞招收智高,不报。广源州孤立,无所归。交趾觇其隙(8),袭取存福以归。智高据州不肯下,反欲图交趾;不克,为交人所攻,智高出奔右江文村,具金函表投邕州,乞归朝廷;邕州陈拱拒不纳(9)。明年(10),智高与其匹卢豹、黎貌、黄仲卿、廖通等拔横山寨入寇(11),陷邕州,入二广。及智高败走,卢豹等收其余众,归刘纪,下广河(12)。至熙宁二年,豹等归顺。未几,复叛从纪。至大军南征,郭帅遣别将燕达下广源(13),乃始得纪,以广源为顺州。

    【注释】

    (1)羁縻(jī mí):怀柔,笼络。具体指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用当地人首领担任地方长官,并允许其世系的政策,这些地方受中原王朝派遣的都护府或节镇管辖。

    (2)侬存福:《宋史》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作“侬全福”。

    (3)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后出知宣州、信州、福州、潭州等,改广西转运使,累迁至刑部郎中。

    (4)笼州:即龙州,在今广西龙州以北。

    (5)七源:即七源州,治所在今越南谅山府七溪。

    (6)杀其兄:此处叙事不详,疑有脱漏。《宋史》及《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有侬全福杀害其弟侬存禄、妻弟侬当道事。

    (7)右江:今广西右江流域。田州:治所在今广西田阳东南,在右江北岸。蛮峒(dòng):南方少数民族的聚集区。

    (8)觇(chān):偷偷地观察。

    (9)陈拱:时为邕州知州。

    (10)明年:据《宋史》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事当在皇祐四年(1052)。

    (11)匹:部下。横山寨:在今广西田东。

    (12)广河:疑当作“广源”。

    (13)燕达:字逢辰,开封(今属河南)人。行伍出身,哲宗时,官至武信军节度使,谥毅敏。《宋史》卷三四九有传。

    【译文】

    广源州本来是邕州下属的羁縻之地。天圣七年,当地首领侬存福归附本朝,被授予邕州卫一职,转运使章频排斥他,不接受他的土地,侬存福就与他的儿子侬智高向东劫掠了笼州,转攻七源州。侬存福趁乱杀害了他的兄弟,当地人刘川将七源州献给了侬存福。庆历八年,侬智高自任广源州首领,逐渐吞并、消灭了右江、田州一路的少数民族聚落。皇祐元年,邕州人殿中丞昌协上奏,请求朝廷招安侬智高,朝廷没有答复。广源州孤立,无所归依。交趾抓住机会,偷袭了侬存福,并把他抓了回去。侬智高占据广源州不肯投降,反而想进攻交趾;结果失败,遭到交趾的攻打,侬智高逃到右江文村,准备好财物和文书送到邕州,请求归顺朝廷;邕州知州陈拱拒不接纳。第二年,侬智高与他的部下卢豹、黎貌、黄仲卿、廖通等攻下横山寨,并继续进犯,攻陷邕州,进入两广一带。后来侬智高失败的时候,卢豹等人收拾余众,归附了交趾人刘纪,又攻下广源。到熙宁二年时,卢豹等人归顺朝廷。不久,又背叛朝廷依附刘纪。到北宋大军南征之时,主帅郭仲通派遣别将燕达攻下广源,这才抓到刘纪,并改广源州为顺州。

    甲峒者,交趾大聚落,主者甲承贵,娶李公蕴之女,改姓甲氏。承贵之子绍泰,又娶德政之女,其子景隆,娶日尊之女,世为婚姻,最为边患。自天圣五年(1),承贵破太平寨(2),杀寨主李绪;嘉祐五年(3),绍泰又杀永平寨主李德用,屡侵边境;至熙宁大举,乃讨平之,收隶机郎县。

    【注释】

    (1)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

    (2)太平寨:在今广西大新境内。

    (3)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

    【译文】

    甲峒是交趾的大聚落,控制者是甲承贵,他娶了李公蕴的女儿,改姓甲氏。甲承贵的儿子甲绍泰又娶了李德政的女儿,甲绍泰的儿子甲景隆又娶了李日尊的女儿,两家世代联姻,最是边境上的祸患。自从天圣五年,甲承贵攻破太平寨,杀害了寨主李绪;嘉祐五年,甲绍泰又杀死了永平寨主李德用,屡次侵犯边境;直到熙宁年间官军大举南下,这才讨灭他们,把甲峒收隶于机郎县。

    太祖朝,常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戍之法(1),欲其习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2)。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3),皆须自负,尝亲登右掖门观之。盖使之劳力,制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注释】

    (1)更戍:定期轮换防区。

    (2)孥(nú):子女。

    (3)佣僦(jiù):雇佣。

    【译文】

    太祖朝的时候,曾经约束禁卫军的服饰,长度不得超过膝盖;并规定凡是买了鱼肉以及酒带回军营的人,都要治罪。又制定了定期轮换防区的法令,希望士兵们习惯于山川环境的艰苦,减少对家室以及乡土的依恋。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外守卫的时间长,在军营的日子少,这样士兵们都少生孩子,衣食容易满足。此外,京城的卫兵领取军粮时,让那些营区在城东的士兵,到城西的仓库领取;那些营区在城西的士兵,到城东的仓库领取,而且不允许雇佣车马脚夫,必须全部自己背回来,太祖还曾经亲自登上右掖门视察情况。这样做是要让他们劳动,以此扼制他们骄傲、怠惰的习气,所以士兵们除了衣食方面也没什么可羡慕的,安于辛苦而容易指挥。

    青堂羌本吐蕃别族。唐末,蕃将尚恐热作乱,率众归中国,境内离散。国初,有胡僧立遵者(1),乘乱挟其主篯逋之子唃厮啰(2),东据宗哥邈川城(3)。唃厮啰人号“瑕萨篯逋”者,胡言“赞普”也(4)。唃厮,华言“佛”也;唃,华言“男”也,自称“佛男”,犹中国之称“天子”也。立遵姓李氏,唃厮啰立,立遵与邈川首领温音温反。逋相之,有汉陇西、南安、金城三郡之地(5),东西二千余里。宗哥邈川,即所谓“三河间”也。祥符九年(6),立遵与唃厮啰引众十万寇边,入古渭州(7),知秦州曹玮攻败之(8),立遵归乃死。

    【注释】

    (1)胡僧:藏传佛教僧人。

    (2)唃(gǔ)厮啰(997——1065):本名欺南陵温,为吐蕃王族后裔。

    (3)宗哥邈川城:其实是宗哥城和邈川城,宗哥城在今青海西宁东南,邈川城在宗哥城东南。

    (4)赞普:吐蕃君主的称号,音讹为“篯逋”。

    (5)陇西:汉代辖今甘肃东乡以东、武山以西、礼县以北,及天水东部。南安:汉代辖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金城:汉代辖今甘肃兰州以西、青海湖以东地区。

    (6)祥符九年:即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

    (7)古渭州:今甘肃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县。

    (8)曹玮:名将曹彬之子,字宝臣,北宋大臣。参《人事》卷九注。

    【译文】

    青堂羌本来是吐蕃族的别支。唐末时,吐蕃将领尚恐热作乱,率领部下归附中原,吐蕃内部分裂。本朝初年,一位名叫立遵的胡僧趁乱挟持了吐蕃王室篯逋的儿子唃厮啰,向东占据了宗哥邈川城。人们称唃厮啰为“瑕萨篯逋”,就是吐蕃人说的“赞普”。“唃厮”就是汉语里的“佛”,“啰”是汉语里的“男”,自称“佛男”,就像中原称“天子”。立遵姓李,唃厮啰继立,李立遵与邈川首领温音温反。逋辅佐他,据有汉陇西、南安、金城三郡的土地,东西国界长达二千余里。宗哥邈川就是所谓的“三河间”。大中祥符九年,李立遵与唃厮啰率领十万众侵犯我国边界,攻入古渭州,被秦州知州曹玮击败,回去后,李立遵就死了。

    唃厮啰妻李氏,立遵之女也,生二子,曰瞎毡、磨毡角。立遵死,唃厮啰更取乔氏,生子董毡,取契丹之女为妇。李氏失宠,去为尼;二子亦去其父,瞎毡居河州(1),磨毡角居邈川,唃厮啰往来居青堂城(2)。赵元昊叛命(3),以兵遮厮啰,遂与中国绝。屯田员外郎刘涣献议通唃厮啰(4),乃使涣出古渭州,循末邦山(5),至河州国门寺,绝河,逾廊州(6),至青堂,见唃厮啰,授以爵命,自此复通。磨毡角死,唃厮啰复取邈川城,收磨毡角妻子,质于结罗城。唃厮啰死,子董毡立,朝廷复授以爵命。

    【注释】

    (1)河州:在今甘肃兰州西南。

    (2)青堂城:即青唐城,今青海西宁。

    (3)赵元昊:西夏首领,于宝元元年(1038)称帝。

    (4)刘涣(1000——1080):字仲章,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人。以父荫授将作监主簿。仁宗时,擢为右正言,出知辽州等,官至工部尚书。《宋史》卷三二四有传。

    (5)末邦山:在今甘肃临洮以南一带。

    (6)廊州:在今青海西宁东南、黄河东岸。

    【译文】

    唃厮啰的妻子姓李,是李立遵的女儿,生有二子,分别叫“瞎毡”和“磨毡角”。李立遵死后,唃厮啰又娶了乔氏,生下儿子“董毡”,又娶了契丹女子做媳妇。李氏失宠,于是出家当了尼姑;两个孩子也离开了他们的父亲,瞎毡占据河州,磨毡角占据邈川,唃厮啰则往来于几处而占据青堂城。赵元昊称帝,派兵阻断了吐蕃与中原的通道,于是唃厮啰就和中原断绝了联系。屯田员外郎刘涣建议与唃厮啰取得联系,于是派刘涣出使古渭州,沿着末邦山,来到河州国门寺,渡过黄河,再穿越廊州,来到青堂,见到了唃厮啰,并授予他官职,从此又和吐蕃建立了关系。磨毡角死后,唃厮啰又攻取了邈川城,把磨毡角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关押在结罗城。唃厮啰死后,他的儿子董毡继立,朝廷又授予他官职。

    瞎毡有子木征,木征者,华言“龙头”也。以其唃厮啰嫡孙,昆弟行最长,故谓之“龙头”。羌人语倒(1),谓之“头龙”。瞎毡死,青堂首领瞎药鸡罗及胡僧鹿尊共立之,移居滔山(2)。董毡之甥瞎征伏,羌蕃部李铖星之子也,与木征不协,其舅李笃毡挟瞎征居结古野反。河(3),瞎征数与笃毡及沈千族首领常尹丹波合兵攻木征,木征去,居安乡城(4)。有巴欺温者,唃氏族子,先居结罗城,其后稍强。董毡河南之城遂三分:巴欺温、木征居洮河涧,瞎征居结河,董毡独有河北之地。熙宁五年秋(5),王子醇引兵(6),始出路骨山(7),拔香子城(8),平河州。又出马兰州,擒木征母弟结吴叱,破洮州,木征之弟已毡角降。尽得河南熙、河、洮、岷、叠、宕六州之地(9),自临江寨至安乡城(10),东西一千余里,降蕃户三十余万帐(11)。明年,瞎木征降,置熙河路。

    【注释】

    (1)语倒:指藏语与汉语语序相反,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

    (2)滔山:胡道静等认为是“洮州”之讹,可从。洮州在今甘肃临潭。

    (3)结河:在今甘肃临洮以北洮水与结河川交汇处。

    (4)安乡城:在今甘肃永靖西南。

    (5)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6)王子醇:即王韶,字子纯,德安(今属江西)人。进士出身,以功拜枢密副使,后罢知洪州,谥襄敏。《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7)路骨山:在今甘肃临潭以北。

    (8)香子城:今甘肃和政。

    (9)煕:煕州,今甘肃临洮。岷:岷州,今甘肃岷县。叠:叠州,今甘肃迭部。宕:宕州,今甘肃舟曲西北。

    (10)临江寨:今甘肃宕昌以南。

    (11)帐:就是中原所说的“户”。

    【译文】

    瞎毡有个儿子叫“木征”,木征就是汉语里的“龙头”。因为他是唃厮啰的嫡孙,兄弟之间论起来最为年长,所以称为“龙头”。羌人的语序是颠倒的,所以其实是“头龙”。瞎毡死后,青堂族首领瞎药鸡罗和胡僧鹿尊一起拥立了木征,移居于滔山。董毡的外甥瞎征伏,是吐蕃另一部族李铖星的儿子,与木征不和,他的舅舅李笃毡就挟持了瞎征,占据结古结反。河,瞎征多次和李笃毡以及沈千族的首领常尹丹波合兵攻打木征,木征于是移居安乡城。又有个叫巴斯温的人,是唃氏的后裔,开始时居住在结罗城,后来实力逐渐变强。董毡在黄河以南的城池就分裂为三部:巴欺温、木征分别占据洮水与黄河,瞎征占据结河,董毡一人占据黄河以北的土地。熙宁五年秋天,王韶带兵,从路骨山出击,攻陷香子城,平定河州。又进军马兰州,俘虏了木征的舅舅结吴叱,再击破洮州,木征的弟弟已毡角投降。于是本朝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南熙、河、洮、岷、叠、宕六州的土地,从临江寨到安乡城,东西有一千多里地,投降的吐蕃人有三十多万帐。第二年,瞎木征投降,于是朝廷设置了熙河路管辖那一带。

    范文正常言(1):史称诸葛亮能用度外人(2)。用人者莫不欲尽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注释】

    (1)范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大臣,主持推行新政,参见《人事》卷十注。常:曾经。

    (2)度外人:与自己关系不密切的人。

    【译文】

    范仲淹曾经说:史称诸葛亮能用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用人的人没有不希望把天下之才都网罗殆尽的,但常常担心不能清晰地判断那些与自己亲近之人的好坏,能用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然后才能办成大事。

    元丰中(1),夏戎之母梁氏遣将引兵卒(2),至保安军顺宁寨(3),围之数重。时寨兵至少,人心危惧。有倡姥李氏(4),得梁氏阴事甚详(5),乃掀衣登陴,抗声骂之,尽发其私。虏人皆掩耳,并力射之,莫能中。李氏言愈丑,虏人度李终不可得,恐且得罪,遂托以他事,中夜解去。鸡鸣狗盗皆有所用,信有之。

    【注释】

    (1)元丰:宋神宗年号,公元1078——1085年。

    (2)梁氏:指西夏君主赵秉常的母亲梁氏。

    (3)保安军:治所在今陕西志丹。顺宁寨:在今陕西志丹西北。

    (4)倡:娼妓。

    (5)阴事:指梁氏与元昊之子谅祚私通并谋杀其舅没臧讹哤之事。

    【译文】

    元丰年间,西夏太后梁氏率兵进攻保安军顺宁寨,把寨城围了好几重。当时寨里兵力很少,人们心中都很恐惧。有一个曾经是娼妓的老妇人李氏,对梁太后的秘事了解得很详细,就掀起衣裙登上城头,大声叫骂,把梁太后的隐私都泄露出来。敌人都把耳朵堵上,一起射击,但都射不中。李氏越骂越不堪入耳,敌人估计这个李氏最终也难以抓到,又怕将要得罪太后,就借口其他事情,在半夜就解围而去了。鸡鸣狗盗之徒也都有用武之地,确实是这样。

    宋宣献博学(1),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雠(2)。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

    【注释】

    (1)宋宣献:即宋绶(991——1040),子公垂,赵州平棘(今属河北)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进士出身,累迁户部郎中,权直学士院,后出知应天府。明道二年(1033),拜参知政事,后以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卒赠司徒兼侍中,追封燕国公,谥宣献。《宋史》卷二九一有传。

    (2)校雠(chóu):校勘。

    【译文】

    宋绶非常博学,喜欢收藏珍本图书,都亲手加以校勘。他经常说:“校书就像扫尘土一样,一面扫,一面生。所以有时一部书即使校了三四遍,也还是有错误。”

    药议

    【题解】

    《药议》门凡一卷,主要记载与中医、中药有关的内容。沈括在本卷中对各类药材进行了详细的考证,特别是辨析了很多误用的药材名称与重复的名称,既有文献依据,又从生物实际出发,结论真实可信。本卷内容亦见于《苏沈良方》中,该书将沈括与苏轼的医学论述合编为一书,亦可作为本卷的补充参考。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