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佛学研究十八篇最新章节!


    《太子刷护经》一卷今本第三十七会异译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今本第三十八会异译

    《幻士仁贤经》一卷今本第二十一会异译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今本第四十二会异译

    西晋聂道真

    《得无垢女经》一卷采入今本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东晋竺难提

    《大乘方便经》二卷采入今本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

    姚秦鸠摩罗什

    《菩萨藏经》三卷采入今本第十七改名《富楼那护会》

    《善臂经》二卷采入今本第二十六《善臂菩萨会》

    《须摩提菩萨经》一卷今本第三十会异译

    刘宋求那跋陀罗

    《胜鬘师子吼经》一卷今本第四十八会异译

    北凉昙无谶

    《三戒经》三卷今本第一会异译

    萧梁僧伽婆罗

    《大乘十法经》一卷今本第九会异译

    萧梁曼陀罗仙

    《法界体性经》二卷采入今本第八《法界体性无分别会》

    《文殊般若经》二卷采入今本第四十六《文殊说般若会》

    姚秦失名

    《大宝积经》一卷采入今本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

    北凉道龚

    《宝梁经》二卷采入今本《宝梁聚会》

    元魏菩提流支

    《弥勒所问经》一卷采入今本第四十一《弥勒菩萨问八法会》

    元魏佛陀扇多

    《大乘十法经》一卷采入今本第九《大乘十法会》

    《无畏德经》一卷采入今本第三十二《无畏德菩萨会》

    元魏月婆首那

    《摩诃迦叶所问经》一卷采入今本第二十三《摩诃迦叶会》

    元魏般若流支

    《得无垢女经》一卷今本第三十三会异译

    《毗耶娑问经》二卷今本第四十九会异译

    元魏毗目志仙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今本第三十六会异译

    高齐那连提耶舍

    《菩萨见实经》十六卷采入今本第十六《菩萨见实会》

    隋达摩笈多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采入今本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

    隋阇那崛多

    《护国经》二卷采入今本第十八《护国菩萨会》[3]

    《移识经》二卷采入今本第三十九改名《贤护长者会》

    唐地婆诃罗

    《大乘显识经》二卷今本第三十九会异译

    唐玄奘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采入今本第十二《菩萨藏会》

    唐义净

    《入胎藏经》二卷采入今本第十四《说入胎藏会》

    唐实叉难陀

    《文殊师利授记经》二卷采入今本第十五《文殊授记会》

    右所列者,皆流志以前译本。其流志新译之二十六会,目具本经,不复赘胪。又所举皆今藏中现存之本,其已亡佚者不复列。观此可知初期大乘佛典,惟《宝积》最为盛扬。法护译业之大部分,即在此经(全部四十九会,法护已译十六会)。然直至四百年后乃能完成,益见译事之艰也。玄奘译《般若》既成,诸弟子请续译《宝积》,奘翻数行讫,便摄梵本停住,曰:“自量气力不复办此。”噫!此兹经所以仅以流志之百衲本终也。

    (三 )《大集经》自后汉支娄迦谶始译《般舟三昧经》,实《大集》单品输入之始。其后竺法护译《大哀经》八卷,即今本之《陀罗尼自在王品》,《宝女所问经》三卷,即今之《宝女品》,《无言童子经》二卷,即今之《无言品》,其《阿差末经》七卷,及智严之《无尽意菩萨经》七卷,旧录皆云出《大集》。此初期之《大集》零译也。至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此为《大集》得名之始。然兹经本有十六分,谶所译自第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起》,至第十一《日密分》止,所阙尚多。至隋那连提耶舍译《大集日藏经》十卷,《大集月藏经》十卷,《大集须弥藏经》二卷,《日藏》即旧本之《日密分》,而《月藏》则全经之第十二分,《须弥》则其第十五分也。其后唐玄奘译《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则其第十三分。隋阇那崛多译《虚空孕菩萨经》二卷,则其第十六分。惟第十四分梵本未至。而隋达摩笈多之《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阇那崛多之《大集贤护经》五卷,并是《大集》支流,未详原次。要之《大集》译业,汉始萌芽,大成于东晋,隋唐则拾遗补阙而已。

    (四 )《般若经》《大般若经》六百卷,在大藏中,卷帙最为浩瀚。然唐以前输入者,不过极小部分耳。考两晋间,治《般若》者,有大品、小品之目。所谓小品者,则今本之第四会也(从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前后凡九译(并今本计),五存四阙。其目则:

    《道行经》一卷(后汉竺佛朔译第一译今佚见《高僧传》)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第二译今存)

    《吴品经》五卷(吴康僧会译见《开元释教录》第三译今佚)

    《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吴支谦译第四译今存)

    《新道行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第五译今佚见《出三藏记集》)

    《大智度经》四卷(东晋祇多蜜译第六译今佚见《开元释教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卷(苻[4]秦昙摩埤、竺佛念同译第七译今存)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第八译今存)

    所谓大品者,则今本之第二会也(从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前后凡四译(并今本计),今并存。其目则: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西晋竺法护译第一译仅二十一品)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西晋无罗叉、竺叔兰同译第二译九十品)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睿同译第三译九十品)

    此经输入之第一期则小品也,其第二期则大品也。此两品卷帙虽少,然与我国大乘宗派之关系则甚深。因小品而求大品,因大品而求全帙,阅数百年,卒乃大成。朱士行尝于洛阳讲《道行经》(即小品),觉文意隐质,诸未尽善,每叹曰:“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本。以魏甘露五年入西域,从于阗得梵书正本九十章,遣弟子弗如檀赍还洛阳。罗叉、叔兰所译《放光般若》即此本也(见《高僧传》卷四)。我国人最初西行求法之动机,即起于此。时法护之《光赞》已先出,但未通行(《出三藏记集》引《渐备经序》云“护公出《光赞》计在《放光》前九年,不九年当八年,不知何以遂逸在凉州。”据此知《光赞》之译实在前。《开元录》谓《放光》为第一译,误也)。而罗什之《摩诃》更注重直译(《出三藏集记》引僧睿《大品经序》云“什师以弘始五年出此经。师手执梵本,口宣秦言。秦王躬览旧经,验其得失,与诸宿旧五百余人详其义旨。……异名斌然,梵音殆半。斯实匠者之公谨,笔受之重慎也”)。前后五十年间,三大宗匠,注全力以翻此经,其重视之可想。次则有梁僧伽婆罗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一卷,则今本之第七会。陈月婆首那之《胜天王般若经》七卷。则今本之第六会。其第九会之《能断金刚分》则自晋迄唐。亦得六译(罗什一、菩提流支二、真谛三、达[5]摩笈多四、玄奘五、义净六)。复有什师之《仁王护国般若》二卷,《般若大明咒经》一卷(即玄奘《般若心经》之异译),则大经中之别出者矣。然自唐以前,学者未睹此经全文,仅以意测其卷帙(僧睿《小品经序》云:“斯经正文凡有四种。……多者云有十万偈,小者六百偈。此之大品,乃天竺中品。”梁武帝《注解大品经序》云:“般若部党有多有少,《光赞》、《放光》、《道行》只举三名。……既不具得经名,复不得时之前后,若以臆断,易致讥嫌。”)。自玄奘西迈,挟策以归,乃于显庆五年正月一日至龙朔三年十月二十日(六六〇至六六三),凡四年间,无一日息,将梵本二十万颂四处十六会所说,译成今本《大般若经》六百卷。译业伟大至此,匪惟空前,恐当绝后矣。旧译之《小品》、《大品》等,皆在后二百卷中占一小部分,其前四百卷,则皆初译也。

    (五 )《法华经》《法华》输入,较晚于他经。《长房录》载支谦所译有《佛以三车唤经》,当是今本《譬喻品》,又载支疆梁接有《法华三昧经》十卷,则当是正经。然此二书皆不见于《祐录》,(今亦久佚)疑皆赝本。僧睿于姚秦弘始八年(四〇六[6])作《法华经后序》谓:“经流兹土,垂及百年。”则兹经之来,最早不过在二世纪末晋太康七年(二八六[7])。法护、聂承远等所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其第一译。而弘始八年鸠摩罗什、僧睿等所译今本之《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则其第二译也(《长房录》称此为第五译,盖将护公所译同书异名之本误指为二,又别有支道根《方等法华》五[8]卷,并接公本而四也)。至隋之崛多、笈[9]多合译《添品法华》七卷三十七品,兹经乃全(《添品序》云“《正法》护翻,《妙法》什译。检验二本,文皆有阙。护所阙者,普门品偈也。什所阙者,药草喻品之半,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提婆达多品、普门品偈也。”[10])。然今惟什本流通,故《法华》译业,什公殆专美矣。

    (六 )《涅槃经》《涅槃》输入,更晚于《法华》。法护译有《方等般泥洹经》二卷,目录家虽以入涅槃部,然全属别本,于大经无与也(支谦有《大般泥洹》乃《长阿含》中小品,与《涅槃》更悬绝)。虽以罗什之博,犹未见此经(《出三藏记集》引慧睿《喻疑篇》云:“什公时虽未有《大般泥洹》文,已有《法身经》明佛法身即是泥洹,与今所出,若合符契。”)。此经之来,全由我国高僧,献身求取。其一,则法显得自摩竭提国,赍至扬州,以义熙十四年(四一八)。与佛驮跋陀罗、宝云同译出,所谓六卷之《方等泥洹》是也。其二,则智猛得自毗耶离国,赍至凉州,自译一本,是为二十卷之《般泥洹》,今佚。复由昙无谶以北凉玄始十年(四二一)重译一本,则今本之《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是也。其后刘宋慧观、谢灵运据谶译再治,是为南本《涅槃》三十六卷,章安据以作疏。然此经文来未尽(《出三藏记集》引道朗《大涅槃经序》云:“惟恨梵本分离,残缺未备。”又云:“此经梵本正文三万五千偈,于此方言数减百万。今数[11]出者一万余偈。如来去世,后人不量悬浅,抄略此经,分作数分,随意增损,杂以世语,缘使[12]违失本正。”),谶本虽增于显、猛,然尚非完足(《出三藏记集》又引失名氏《大涅槃经记》云:“此经初十卷五品,其梵本是智猛从天竺将来。谶因出经际,知部党不足,访募余残,有梵道人送到梵本,都二万五千偈,想近具足。”[13])。越二百余年,(六六四)唐智贤、会宁合译《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兹经亦略备矣。

    (七 )其他诸大乘经 其他诸大乘经,译出亦有先后。其间或重二三译,乃至八九译,然存佚真伪,殊费考证。今择其最重要者论列之。

    《大庄严经》共四译二存二佚:

    《普曜经》八卷魏吴失名(第一译) 今佚见《房录》疑伪

    《普曜经》八卷西晋竺法护(第二译) 今存

    《普曜经》六卷宋智严、宝云(第三译) 今佚见《祐录》

    《大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唐地婆诃罗(第四译) 今存通行本《维摩诘经》共七译三存四佚:

    《古维摩诘经》二卷汉严佛调(第一译) 今佚见《房录》疑伪

    《维摩诘经》三卷吴支谦(第二译) 今存

    《异毗摩罗诘经》三卷西晋竺叔兰(第三译)今佚见《祐录》

    《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第四译) 今佚见《开元录》

    《维摩诘经》四卷东晋祇多蜜(第五译) 今佚见《祐录》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姚秦罗什(第六译) 今存通行本

    《说无垢称经》六卷唐玄奘(第七译) 今存

    《悲华经》共三译二存一佚:

    《闲居经》十卷竺法护(第一译) 今佚见《祐录》

    《大悲分陁利经》八卷失名(第二译) 今存

    《悲华经》十卷北凉昙无谶、道龚(第三译) 今存通行本诸录皆谓四译,龚译第三,谶译第四,实误分也。

    《金光明经》共六译四删节二存:

    《金光明经》四卷昙无谶(第一译) 十八品

    《金光明经》七卷陈真谛(第二译) 二十一品

    《金光明经》续四卷宇文周崛多耶舍(第三译)

    《金光明经银主嘱累品》隋阇那崛多(第四译)

    《金光明经》八卷隋宝贵删节前四种(第五译) 今存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唐义净(第六译) 今存

    《大树紧那罗经》二译具存:

    《纯真陀罗所问经》二卷汉支谶(第一译) 今存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罗什(第二译) 今存

    《宝云经》三译二存一佚:

    《宝云经》七卷梁曼陀罗仙(第一译) 今存

    《大乘宝云经》八卷陈须菩提(第二译) 今佚见《开元录》

    《宝云经》十卷唐达摩流支(第三译) 今存

    《不退转经》三译具存:

    《阿惟越致遮经》三卷竺法护(第一译) 今存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失名(第二译)《祐录》入凉代今存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宋智严、宝云(第三译) 今存

    《思益梵天经》三译具存:

    《持心梵天经》四卷竺法护(第一译) 今存《房录》作《庄严佛法经》,《祐录》作《等御诸法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罗什(第二译) 今存通行本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元[14]魏菩提流支(第三译) 今存

    《解深密经》共四译二节译二全译具存:

    《相续解脱了义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第一节译) 今存

    《解节经》一卷陈真谛(第二节译) 今存

    《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流支(第一全译) 今存

    《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第二全译) 今存

    《楞伽经》共四译三存一佚:

    《楞伽经》四卷昙无谶(第一译) 今佚见《开元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求那跋陀罗(第二译) 今存通行本

    《入楞伽经》十卷元魏菩提留支(第三译) 今存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实叉难陀(第四译) 今存

    《阿弥陀经》二译具存:

    《阿弥陀经》(亦作《无量寿经》)一卷罗什(第一译) 今存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玄奘(第二译) 今存附注:支谦译有《阿弥陀经》,乃《宝积》中《无量寿如来会》之抄译也,与此本无涉。彼经以支谶之《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第一译,魏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第二译,谦本则第三译也。又《开元》《贞元》等录皆言安世高有《无量寿经》为彼本第一译,但《祐录》不载。

    《首楞严经》共九译一存八佚:

    此非今通行之《佛顶楞严》也,但其书传译最早。据《开元录》,支谶第一译,支谦第二译,失名之《蜀首楞严》第三译,失名之后出《楞严》第四译,魏白延第五译,法护之《勇伏定经》第六译,西晋竺叔兰第七译,前凉支施仑第八译,藏中现存之鸠摩罗什《首楞严三昧经》三卷则第九译也。此经在初期大乘佛教极有力,可推见。

    《十住断结经》旧称二译一存一佚:

    藏中现存《十住断结》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开元录》谓是第二译,其第一译则汉明永平十年竺法兰译也,今佚。此说起自《房录》。以吾所见,汉明时并未有译经,汉代译经,断不能有数卷以上之大乘经。凡属此类,皆当时传抄者遗失译人名氏,任意嫁名于古代一名士。费长房无识,袭以著录,以后遂沿其谬耳。吾考古经,谓当以《祐录》(实即《安录》)有无辨真伪,虽不中不远。

    以上重译本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竺佛念译)

    《贤劫经》十三卷(竺法护译以上两经《开元录》皆云有重译,但其别译本吾不信)

    《大法炬陀罗尼[15]经》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同上)

    《佛名经》十二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华手经》十三卷(鸠摩罗什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驮跋陀罗译)

    《鸯崛魔罗经》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大乘密严经》三卷(唐地婆诃罗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隋菩提登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唐般剌密帝、房融译此经晚出,真伪问题未决)

    以上单译本

    以上所举,为六大部外最要之经若干种。读者观其译本之多少及译人之年代,亦可见大乘发达之次第及各经价值也。

    (八 )《四阿含》及其他小乘经 《阿含》为小乘总汇。佛教输入初期,所译诸经,率皆此中单品。以今藏中现存书目论,则《增一阿含》中单品二十八种,《中阿含》中六十五种,《长阿含》中二十一种,《杂阿含》中十七种(据明智旭《阅藏知津》)。而《长房》、《开元》诸录之佚本,数更倍此。质言之,西晋以前之译业,什之八皆小乘,而小乘中又什之八皆《阿含》也。然皆枝节割裂,未有全译。至苻秦建元二十年(三八四)昙摩难提、竺佛念在长安同译《中》、《增》二《含》,今本《增一阿含经》五十卷,即此译也。其《中含》亦已译成,然因关中丧乱(其年苻坚败亡),传译造次多舛。越十四年至晋隆安元年(三九七),僧伽提婆、僧伽罗叉、道慈等,在扬州更为重译,则今《中阿含经》六十卷是也。姚秦弘始十二年(四一〇),佛陀耶舍、竺佛念在长安同译《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刘宋元嘉二十年(四四三[16]),求那跋陀罗在扬州译《杂阿含经》五十卷,前后五十八年间,《四含》次第全译。自此小乘经译业,亦殆告终矣。其他大部之小乘经,尚有下列数种:

    《撰集百缘经》十卷(吴支谦译)

    《佛说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

    《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元魏慧觉译)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元魏般若流支译)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

    (九 )律藏 西晋以前,律藏盖阙。惟曹魏康僧铠,译《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一卷,他无闻焉。律之最初输入者,为《十诵律》五十八卷(北藏作六十五卷),姚秦弘始六年(四〇四)罽宾僧弗若多罗诵出,罗什译文,三分才二,多罗奄逝;明年,西域僧昙摩流支至,更与什续成之;又明年,罽宾僧卑摩罗叉至,为增改最后一诵,开为六十一卷。计译此律,前后三年,口诵者更三辈,而什师始终其事。次则佛陀耶舍、竺佛念以弘始十二年(四一〇)译《四分律藏》六十卷(《高僧传》作四十四卷)。法显西游得《僧祇律》及《弥沙塞律》,宋永初间(四二〇至四二二),佛驮跋陀罗在扬州译《僧祇》为三十卷;景平元年(四二三)佛驮什、竺道生同译《弥沙》为三十卷,则所谓《五分律》也。刘宋僧伽跋摩复译《萨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萧齐僧伽跋陀罗亦译《善见毗婆沙律》十八卷,自是小乘律渐备。其大乘律则有佛念之《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罗什之《梵网经》二卷,《佛藏经》四卷,昙无谶之《优婆塞戒经》七卷,求那跋摩之《菩萨戒经》九卷,皆先后宣述。是为前期之律藏译业。越三百年至唐武后时(六八四至六九〇[17]),义净大弘律宗,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十一律,都百六十一卷。是为后期之律藏译业。

    (十 )小乘论 论之有译本,自法护之《施设论》七卷始,至跋澄、佛念而寖盛。时所译皆小乘论也。今将述其译业,宜略叙其源流。印度小乘教之中坚,实惟“根本说一切有部”(省称“有部宗”)。此部教义之总汇,在其《阿毗达磨》(亦作“阿毗昙”译言“无比法”)。其《阿毗达磨》之性质,颇似我国孔门七十子后学者所撰之《礼记》及诸传,盖佛弟子及其后学诠释教义之书也。《阿毗达磨》之最重要者,曰“发智”、“六足”。今举其名及其撰人年代如下:

    以上六种,实小乘论之基本。至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编著《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即解释此六书者也(内释《发智》篇最详)。此外有世亲之《阿毗达磨俱舍论》,众贤之《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法胜之《阿毗昙心论》。《毗磨》要籍,大略在是。其最初译出者,即《发智论》也。实苻秦建元十五年(三七九)僧伽提婆、竺佛念同译,名曰《阿毗昙八犍度论》凡三十卷。次则迦旃延之《施设足论》,实苻秦建元十九年(三八三)僧伽跋澄口诵所出,名为《鞞婆沙论》,得十四卷(此全是吾个人臆度。因玄奘全译《发智》《六足》,独迦旃延之《施设足》不译。此论既延所造,或即其本。奘公固已有此,故不重译。其名《鞞婆沙论》者,毗婆沙本释论之总名,当时不察,故冒用耳。又宋法护译有《施设论》七卷,是否即此书节本,皆待考)。同时又译世友之《品类》、《界身》二《足》,名为《尊婆须密菩萨所集论》,得十卷(此亦吾推度耳。世友即婆须密Nasumitra ,见《西域记》。婆须密之阿毗昙最著者即此两种。疑或撮译或摘译其一也)。同时昙摩难提亦译《毗昙心》及《三法度》等。然译笔皆拙劣,殆不可读。晋太元十六年(三九一[18])僧伽提婆、慧远重理之,成《阿毗昙心论》四卷,《三法度论》三卷。次则北凉永和五年(四〇九)浮陀跋摩、道泰[19]同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八十二卷,即迦腻王时所集《大毗婆沙》之前半也。次则刘宋元嘉十六年(四三九)求那跋陀罗、菩提耶舍同译《众事分阿毗昙》十三卷,即世友之《品类足》也。其姚秦弘始十六年(四一四)昙摩崛多、昙摩耶舍同译之《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是否即《集异门足论》之异译,尚待考。其《发智》《六足》以外小乘论最著者,则有罗什译诃梨跋摩之《成实论》二十卷,刘宋僧伽跋摩译《杂阿毗昙心论》十六卷,陈真谛译《立世阿毗昙论》十卷,《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四谛论》四卷等。故罗什、慧远及其同事诸人,可谓小乘论译事之草创者;真谛辈其赓续者;而大成之则玄奘也。玄奘所译如下:

    《集异门足论》二十卷《法蕴足论》十二卷

    《识身足论》十六卷《品类足论》十八卷

    《界身足论》三卷《发智论》二十卷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以上《发智》《六足》及其解释

    《俱舍论》三十卷本颂一卷《顺正理论》八十卷

    《藏显宗论》四十卷《异部宗轮论》一卷

    (十一 )大乘论 大乘论之流别,第二篇已略言之,今不再赘。惟述其译业之发展。罗什以前,殆可谓未尝译论。法护之《修行道地经[20]》,虽属论体,仍冒经名。及罗什出而论学大昌,其所译龙树之《中论》四卷(弘始十一〔四〇九〕),《十二门论》一卷(弘始六〔四〇四〕),提婆之《百论》二卷(弘始十〔四〇八〕),即所谓“三论”,后世衍之以成宗者也(所译《成实论》亦开“成实宗”,彼小乘也。别见前段)。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则释《华严》也;龙树之《大智度论》一百卷(弘始四至七),则释《般若》也。此为译论家之第一人。次则菩提流支,译大乘论十数种,最著者为天亲之《十地经论》十二卷(北魏永平元〔五〇八〕),开“地论宗”,次则真谛,译无著之《摄大乘论》三卷(陈天嘉四〔五六三〕),开“摄论宗”;译马鸣之《大乘起信论》二卷,为佛教总钥焉。其他为法相宗先导之论尚数种。其间如佛陀扇多、达摩笈多、波罗颇迦罗皆各有译述,具如前表。而空前绝后之大译论家必推玄奘。奘公所译最著者,则《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摄大乘论》世亲释、无性释,各十卷,《唯识二十论》一卷,《三十论》一卷,《成唯识论》一卷,《百法明门论》一卷,《观所缘缘论》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其他尚十数种。非惟确立法相宗而已,印度学术之全部输入,实自兹始。奘公以后,莫能为继。惟实叉难陀重译《起信》,提云般若之译《法界无差别》差足记。义净亦译论十数种[21],拾遗而已。

    (十二 )杂藏 经、律、论三藏以外之书,学者或别立一门,谓之“杂藏”。此类之书,译出殊希。今藏中可举者仅下列数种[22]:(一)集释佛语者,有《出曜经》二十卷,法救著,竺佛念译。盖集如来法句千章,释之以训未来也(此经前后四卷,吴维祇难之《法句经》二卷为第一译,西晋法炬之《法句譬喻经》四卷为第二译,此本则第三译。赵宋尚有法集《要颂经》四卷为第四译。此本最备)。(二)佛之传记,有宝云译《佛本行经》七卷,昙无谶译《佛所行赞》经五卷。(三)佛学传授及名人传,有后魏昙曜译《付法藏因缘经》六卷,罗什译《马鸣传》、《龙树传》、《提婆传》各一卷,真谛译《婆薮槃豆传》一卷,西晋法钦译《阿育王传》五卷。(四)外道书,有真谛译《金七十论》三卷,玄奘译《胜宗十句义论》一卷。吾辈今日最遗憾者,则此类书译出太少也。使历史传记类书多得十数种,则吾辈于印度文化发展之迹,可以了然。使外道教义之书多得十数种,则吾辈可以为绵密的研究,以与佛教比较。今输入者仅此,吾辈关于两方面之智识,只得分别求诸各经论中,极劳而所得极少。今则惟恃稗贩之于欧人,此亚洲学者之耻也。《内典录》(卷五上)载宇文周时有攘那跋陀罗、阇那耶舍共译《五明论》,其目则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咒术论、五符印论,其卷数不详。同时达摩流支亦译《婆罗门天文书》二十卷。又《续高僧传》(卷二)称:“隋高祖敕阇那崛多、若那竭多与开府高恭、婆罗门毗舍达等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乾文,开皇十二年翻讫,合二百余卷。”[23]所谓梵文书者不知何指,以理度之,当是“四吠陀”及六家论师之著述;所谓“乾文”者,当是天文书也。所译至二百余卷,不为不多。而隋开皇、仁寿两录及《长房录》皆不载;五明天文,亦仅存其目。修而复坠,谁之咎也。

    附注:《隋书·经籍志》天文类,有《婆罗门天文经》二十一卷(注云:舍仙人所说),《婆罗门竭伽仙人天文说》三十卷,《婆罗门天文》一卷;历数类,有《婆罗门算法》三卷,《婆罗门阴阳算历》一卷,《婆罗门算经》三卷;医方类,有《龙树菩萨药方》四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西域波罗仙人方》三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乾陀利治鬼方》十卷。此皆翻译佛典之副产物也。

    [1] 原误作“一四八至一八六”,今改正。

    [2] 此引文与原文大有出入,原文如次:“《渐备经》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缘冥中之助,忽复得之。《渐备》所说十住位分众行,各有阶级,目下殊异于众经,方欲根悉研寻之。如今芒芒犹涉大海,不知第一住中何说。”

    [3] 原误作“护国菩萨会第十八护”,今改正。

    [4] 原误作“符”,今改正。

    [5] 原误作“远”,今改正。

    [6] 原误作“四〇七”,今改正。

    [7] 原误作“二八八”,今改正。

    [8] 原误作“六”,今改正。

    [9] 原误作“岌”,今改正。

    [10] 此段引文与原文语句略有出入,义无大差。

    [11] 原本脱“数”字,今补。

    [12] 原脱“缘使”二字,今补。

    [13] 此引文与原文字句略有出入,义则同。

    [14] 原误作“天”,今改正。

    [15] 原本脱“尼”字,今补。

    [16] 原误作“四四二”,今改正。

    [17] 原误作“七〇〇至七一一”,今改正。

    [18] 原误作“三九〇”,今改正。

    [19] 原误作“道秦”,今改正。

    [20] 原误作“修行地道经”,今改正。

    [21] 原误作“十种数”,今改正。

    [22] 原误作“种数”,今改正。

    [23] 此段为节引,原文如次:“隋高祖又敕崛多,共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乾文。至开皇十二年,书度翻讫。合二百余卷。”

    六

    综上所论列,则知佛典翻译事业,实积数百年不断的进化,千数百人继续的努力,始能有此成绩。迹其迁变,略得言焉。印土僧徒,夙贵呗诵,所治经典,类能暗记。最初迻译,率凭口传。故安清、支谶、安玄、康僧会诸《传》,皆言其“讽出某经”或“诵出某经”,其是否挟有原本,盖不可考。实则当时所译,每经多者万言,少者数百字,全文记诵,本非甚难也。《高僧传》记《阿毗昙毗婆沙》之初译,“僧伽跋澄口诵经本,昙摩难提笔受为梵文;佛图罗刹宣译,敏智笔受为晋本”。据此则是两重口授,两重笔述。又:“昙摩难提……[1]暗诵《增一阿含》……[2]佛念传译,惠嵩笔受。”又:“昙摩耶舍善诵《毗婆沙律》,以弘始九年书为梵文,十六年译竟。”[3]是其梵文亦由所暗诵者录出,并非原本也。又:“弘始六年延请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梵本,罗什译为晋文。”是《十诵律》亦由口诵而传(其后卑摩罗叉始赍此书来见。慧远致罗叉书,《高僧传》引)。即罗什所译诸书,恐亦皆无原本。故本传云:“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考什之东来,自龟兹而凉州而长安,十余年间,备受吕氏凌辱,未必能以经卷自随。《高僧传》于诸梵僧有挟经至者,无不详记其名数。惟《什传》无闻,知诸经皆在什“腹笥”中耳。《佛国记》云: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是以远至中天竺。据此则经无写本,乃是北印惯例。或如罗马旧教之不许钞印经典也。我国初期佛教,皆从北方罽宾等处输入,则舍口诵外无经本,固其宜尔。及译事稍进,则专恃暗诵,自然不能满意。行求经之动机,实起于是。支谦之“收集众本,译为汉语”,法护之“大赍梵经……[4]《贤劫》、《正[5]法华》、《光赞》等一[6]百六十五部”(俱《高僧传》本传),以及朱士行、法显、法勇、法领、智猛、宝云诸人手写赍归诸经典,具如所述。南北朝以降,经本输入日众。征诸传记,则有若曼陀罗“大赍梵本,远来贡献”。(《续高僧传·僧伽婆罗传》)菩提流支“房内,婆罗门经论本可有万夹”。[7](《内典录》引李廓《众经录》)真谛“从扶南赍来经论二百四十夹,译之可得二万卷。”[8](《续高僧传》本传)其宝暹等“获梵本二百六十部。”(《续高僧传·阇那崛多传》)那连提耶舍、达摩笈多、波罗颇迦罗亦皆大携梵经,具详本传。故北齐文宣出三藏殿内梵本千有余夹,敕送天平寺翻经处(《续高僧传·那连提耶舍传》),隋炀帝以梵经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付彦琮编叙目录(《续高僧传·琮传》),则梵本流入之多,可

    以想见。降及唐代,玄奘、那提所赍之数,前文已述。故后期翻译,无不手执梵本,口宣汉言,再三对勘,始为定本。此译事进化之第一端也。

    初期暗诵私译,为材力所限,故所出止于小本。是以十卷之《法华》,三十卷之《光赞》,必待法护;一百卷之《智论》,必待罗什;六十卷之《华严》,必待佛驮;六百卷之《般若》,一百卷之《地论》,二百卷之《婆沙》,必待玄奘。其他如《四阿含》、《大集》、《宝积》诸巨编,皆经数期发达,始获完成,具如前述。此译事进化之第二端也。

    初期所译,割裂重沓,不成系统。僧就所谓:“去圣将远,凡识渐昏,不能总持,随分撮写。致来梵本,部夹弗全,略至略翻,广来广译。”(《长房录》卷十二《新合大集经记》[9])此实深中当时译界之病。试检前列诸大部经中各品别生异译之本,其为猥杂,可以想见。至后期则渐思整理,为学者大省精力,所谓合本者出焉。其最初治此者,则有东晋支敏度将一支两竺所译《维摩经》合为五卷,见《长房录》。其本现存者,则有隋宝贵之于《金光明经》,将昙谶、真谛、耶舍、崛多四家各自别译、互有遗阙之本,删并厘正,泐为八卷;僧就之于《大集》,将昙谶、罗什之旧三十卷与耶舍之《日藏》、《月藏》会合,编为六十卷。此其最著者。而唐菩提流志之“百衲本”《大宝积》,取无数已译之品,善者采之,不善者弃之,其未有旧译或虽有旧译而非善本者,皆自行重译,则真良工心苦,成为有系统之编译矣。此译事进化之第三端也。

    重要经论,复译颇多。其间固有并时偶合各不相谋者,如法护、叔兰之于《大品般若》,扇多、真谛之于《摄论》,是其例也。然其大多数,则因前译有阙,或文义未周,故后人起而重理。如笈多《法华》,品增于罗什;难陀《华严》,品增于佛驮。诸如此类,不可枚举。然其最要精神,尤在是正误谬。《罗什传》云:“既览旧经,义多纰缪[10]。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玄奘传》云:“前代所译经教,……[11]中间增损,多坠全言。”大抵诸大师复译之本,皆认为有再治之必要。故诸译比较,率愈后出者愈为善本。此译事进化之第四端也。

    前期所译,限于经藏;后期所译,论乃盛腾。论也者,彼土大师,贯穴群经,撷其菁英,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自建树一学术之系统者也。其在彼土,本亦渐次发达,后胜于前。在此邦则初期竟未有闻。乃研究愈深,则愈向此方面发展。此译事进化之第五端也。

    旧记称汉永平中,洛阳白马寺为译事滥觞,颇难置信。大抵西晋以前之译业,皆由一二私人口传笔受。苻秦时,道整(赵正)、道安在关中,网罗学僧,创译《中》、《增》二《含》及《阿毗昙》,译场组织,起源于此。安没后,其弟子慧远在庐山设般若台继其业。姚秦既礼迎罗什,馆之于长安之西明阁及逍遥园,集名僧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共襄译事,则国立译场之始也。次则北凉有姑臧之闲豫宫译场,昙谶主焉;东晋有建业之道场寺译场,佛驮主焉;刘宋有建业之祗洹寺、荆州之辛寺两译场,求那跋陀罗主焉。及梁武盛弘大法,则建业之寿光殿、华林园、正观寺、占云馆、扶南馆皆有译事;而华林有宝云经藏,尤为宣译中心,主之者则僧伽婆罗、僧祐、宝唱诸人也。而梁、陈间广州刺史欧阳颜,亦在彼处设制旨译场,至唐犹存。真谛之《摄论》、《起信》,密帝之《楞严》皆自此出。元魏则有洛阳之永宁寺译场,菩提流支主焉;北齐则有邺之天平寺译场,那连提耶舍主焉。隋则有东、西两翻经院:西院在长安之大兴善寺,东院在洛阳之上林园。院各置译主及襄译沙门、襄译学士。译主率皆梵僧,耶舍、崛多、笈多先后相继,华僧任此者,惟彦琮一人耳。沙门则著《众经目录》之法经其最著,学士则著《三宝记》之费长房其最著也。唐为玄奘设译场于长安,初在弘福寺,次在慈恩寺,后在玉华宫。奘为译主,其下有证义、缀文、证梵、笔受诸科,皆妙选才彦,数将及百。其后则佛授记寺、荐福寺亦置翻经院,难陀、义净先后主之。兴善译场,后亦复兴,不空尝主焉(以上各译场皆从正、续《高僧传》中各传及《开元录》、《古今译经图记》诸书中拉杂考证而得,原书不具引)。自有此种大规模之译场,及产生有组织的译业,每出一书,皆多数人协力分功之结果。证义考文,至再至四,故备极精密,罕复误讹。同时亦可以多所输译,例如奘师十九年中译千三百余卷。非有宏大完密之组织,曷克致此!此译事进化之第六端也。

    [1] 原本此处有省略,今以省略号标明。

    [2] 原本此处有省略,今以省略号标明。

    [3] 此段所引因断章取义,致有张冠李戴之误。所译之书乃《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二卷,而非《毗婆沙律》,《高僧传》本传述之甚明,原文如下:“会有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来入关中……因共耶舍译《舍利弗阿毗昙》。以伪秦弘始九年初书梵书文,至十六年翻译方竟,凡二十二卷。”

    [4] 此处省引数语,未标明,今补以省略号。

    [5] 原脱“正”字,今补。

    [6] 原脱“一”字,今补。

    [7] 原误作“房内经论梵本可有千夹”,今改正。

    [8] 此段引文乃断章取义,所引误,《续高僧传》本传原文如次:“始梁武之末,至陈宣即位,凡二十三载,所出经论记传,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微附华饰,盛显隋唐。见曹毗别历及唐贞观内典录。余有未译梵本书并多罗树叶,凡有二百四十夹,若依陈纸翻之,则列二万余卷。”显然,真谛“从扶南赍来经论”除译出之外,尚余“二百四十夹”。

    [9] 原误作“长房录引新合大集经序”,今改正。

    [10] 原误作“谬”,今改正。

    [11] 此处原有省略,今以省略号标明。

    七

    译事之难久矣!近人严复,标信、达、雅三义,可谓知言。然兼之实难。语其体要,则惟先信然后求达,先达然后求雅。佛译初兴,口笔分途,口授者已非娴汉言,笔受者更罕明梵旨。则惟影响掇拾,加以藻缋,冀悦俗流。其后研究日进,学者始深以为病。僧睿之论旧译《维摩》谓:“(见什师后[1])始悟前译之伤本,谬文之乖趣。”(《祐录》引《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支敏度亦云:“或其文梵越,其趣亦乖;或文义混杂,在疑似之间。”(《祐录》引《合维摩诘经自序》)罗什览《大品般若》旧译,谓:“多纰缪失旨,不与梵本相应。”(《高僧传》本传)随举数例,他可推矣。故至道安、罗什时,翻译文体之讨论,成为一重要问题。

    道安,极能文之人也。其文传于今者尚数十篇,华藻皆彬彬焉。乃其论译事,务主质朴。质而言之,则安殆主张直译之人也。其品骘前人,谓:“支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高僧传·支谶传》)谓:“叉罗、支越,斫凿甚巧。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祐录》卷八[2]引)其泛论文体也,曰:“昔来出经者,多嫌梵言方质,改适今俗。此政[3]所不取。何者?传梵为秦,以不闲方言,求知辞趣耳,何嫌文质?……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鞞婆沙序》)又曰:“将来学者审欲求先圣雅言者[4],宜详览[5]焉。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蒲萄酒之被水者也。”(《比丘大戒序》)又云:“若夫以《诗》为烦重,以《尚书》为质朴,而删令合今,则马、郑所深恨也。”(《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以上俱《祐录》引)其最有名者为“五失本三不易”之论。五失本者:一谓句法倒装,二谓好用文言,三谓删去反复咏叹之语,四谓删去一段落中解释之语,五谓删后段覆牒前段之语。三不易者:一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二谓佛智悬隔,契会实难;三谓去古久远,无从博证(原文具见《续高僧传》卷二《彦琮传》中。以其文太繁且亦伤华难读,故撮举其大意如此)。凡兹陈义,可谓博深切明。盖东晋南北朝文体,正所谓“八代之衰”,靡藻淫声,令人欲哕。以此译书何能达旨?安公瘏口匡救,良非得已。故其所监译之书,自谓:“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鞞婆沙序》)究其旨趣,殆归直译矣。翻译文体之创设,安公最有功焉。

    罗什持论,与安稍异。什尝与僧睿论西方辞体。谓:“天竺国俗,甚重文藻[6]。……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7]也。”(《高僧传》本传)平心论之,完全直译,因彼我文体悬隔太甚,必至难于索解,善参意译,乃称良工。安公监译之《鞞婆沙》非久便劳再治,而什公诸译,传习迄今,盖此之由。然安公力主矜慎,固译界之“狷者”,遵而行之,可以寡过。什公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非有天才,岂易学步耶!

    隋彦琮尝著《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先引安公“五失本三不易”之论,次乃述己意。文凡数千言,其中要语,谓:“得本关质,斫巧由文。”谓:“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笔人参制,则余辞必混。”谓:“宁贵朴而近理,不贵巧而背源。”末论译家,宜有“八备”:“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三、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四、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七、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八、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全文见《续高僧传》本传)此不惟商榷译例,而兼及译才译德。可谓名论矣。

    翻译之事,遣辞既不易,定名尤最难。全采原音,则几同不译;易以汉语,则内容所含之义,差之毫厘,即谬以千里。折衷两者,最费苦心。什公译《摩诃般若》改正旧名最多,僧睿所谓:“梵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不可变者,即而书之。是以异名斌然,梵音殆半。”(《大品经序》)而奘公亦谓:“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三、此无故,如阎浮树;四、顺古故,如阿[8]耨菩提;五、生善故,如般若。”(周敦义《翻译名义序》引)凡此皆足见前代译家之忠实审慎。其所定程式,可供今日之参考者固不少也。

    大抵初期译事所以不振,全由口笔分歧,不能通会。若笔受之人,亦谙梵语,庶有可观;否则讹谬诘屈,不胜其敝。故《传》称“宣译之功,世高、支谦以后,莫逾于佛念。”[9](《高僧传》本传)念通梵文也。智恺与真谛对翻《摄论》、《俱舍》,十七月中,文疏俱了。谛谓恺曰:“吾早值子,……[10]无恨矣!”恺通梵文也(见《续高僧传·法泰传》)。若主译之人,华梵两通,则所出诸编,自彰全美。罗什非惟能操汉语,且善属文,其《赠法和诗》(见本传)及与慧远往复书(见《远传》),虽颜、鲍、沈、任,不是过也。故所译文质斐舋,传诵不衰。《玄奘传》云:“前代已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观此可知前期后期译业大不相同之处。彦琮所谓:“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也。大抵欲输入外国学术以利本国,断不能以此责任诿诸外人。自隋以前,诸经译主,什九梵僧。梵僧如罗什者,能有几人?自唐以后,玄奘、义净自揽元匠,此则译业所由造于峰极也。

    吾撰本章已,忽起一大疑问。曰:“当时梵文何故不普及耶?”吾竟不能解答此问题。自晋迄唐数百年间,注意及此者,惟彦琮一人。其言曰:“彼之梵法,大圣规摹[11]。……研若有功,解便无滞。匹于此域,固不为难。难尚须求,况其易也。或以内执人我,外惭咨问,枉令秘术,旷隔神州。静言思之,愍然流涕。向使……才去俗衣,寻教梵字,……则应五天正语,充布阎浮;三转妙音,普流震旦。人人共解,省翻译之劳;代代咸明,除疑网之失。……”(《续高僧传》本传)琮之此论,其于我学界污隆,信有绝大关系。前此且勿论,隋唐以降,寺刹遍地,梵僧来仪,先后接踵,国中名宿,通梵者亦正不乏。何故不以梵语,泐为僧课?而乃始终乞灵于译本,致使今日国中,无一梵籍。欲治此业,乃籍欧师,耻莫甚焉。诘其所由,吾未能对。吾认此为研究我国民性者应注意之一事实而已。

    吾草此章,本图略叙,及其脱稿,忽数万言。词太繁芜,惧致厌读。然吾所以不避者,以我国吸受外来文化,此为其第一度。在国史全体上,实占最重要之位置。而千年以来,绝无记述,国人至今,熟视无睹。非稍详赡,莫洞渊源。且今日则其第二度行至矣,我先民之精神,在在足资奋发;其长短得失,亦一一可取鉴。夫吾之言,则岂仅为望古怀旧而言也。

    [1] “见什师后”四字,非原文,今置括号中。

    [2] 原误作“九”,今改正。

    [3] 原脱“政”字,今补。

    [4] 原脱“者”字,今补。

    [5] 原作“揽”,今改正。

    [6] “藻”,今《高僧传》什本传作“制”。

    [7] 原作“秽”,今改正。

    [8] 原误作“何”,今改正。

    [9] 此段引文与原文不符,原文如次:“二《含》之显,念宣译之功也。自世高、支谦以后,莫逾于念。”

    [10] 此处原省数语,今以省略号识之。

    [11] 原误作“模”,今改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