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佛学研究十八篇最新章节!

犊子部分出四部:(一)法上部(秦译作达磨郁多梨部)。(二)贤胄部(秦译作跋罗陀耶尼,陈译作贤乘)。(三)正量部(秦译作

    三弥底)。(四)密林山部(秦译作六城,陈译作密林住)。未几复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一部,名化地部(秦译作弥沙塞,陈译作正地)。又从化地部分出一部,名法藏部(秦译作昙无德,陈译作法护)。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秦译作迦叶维,亦名优梨沙)。至四百年初,从一切有部复分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秦译作僧迦兰多,亦名修多罗,陈译作说经部,亦名说度部)。此百余年间,为上座部分裂时期。共分十部,合本部为十一,列表如下:

    (三)考证及批评

    据以上所叙述,析其条理如左:

    (一)佛教分为两大派,耆宿长老为一团,曰上座部。此外多数青年信徒为一团,曰大众部。而上座部常以正统派自居。

    (二)两派之分,在佛灭后二百年前后,即阿育王时,其动机在“大天五事”。

    (三)分派后一百年内,大众部先分裂,共成九派。

    (四)分派后逾一百年,上座部起革命,新派别为说一切有部(省称“有部”)。旧派退居雪山,仍袭上座名,而有部遂成为正统。

    (五)有部成立后,百余年间,次第分裂,共为十派。合雪山之旧上座部,则十一派。

    右事实是否完全正确,试参考他书一评骘之。

    第一,上座、大众之分,果起于佛灭百年后乎?嘉祥大师《三论玄义》云:“如来入涅槃,诸圣弟子于祇阇崛山中结集三藏,尔时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迦叶所领,但有五百人。二、大众部,即界外大众,乃为万数,婆师婆罗汉为主,后多人来结集三藏,迦叶并不许之。”[3]嘉祥此说,未详所出,但其绝非杜撰无疑(疑律藏中必有之,以浩博未及细查)。又《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记迦叶等五百人结集竣事时,窟外千人,群起致诘,迦叶卒乃宣言曰:“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当随顺学。”据此则上座、大众之分,实起于佛灭后之数月,而动机则在经律之结集。此次结集,以迦叶、阿难、优波离等为上首,其所出之经,则《四阿含》,律则《八十诵律》,皆所谓小乘者也。惟大众部所传之《增一阿含》中多含大乘义(印土小乘各宗虽俱宗阿含,而所传之本各不同,我国之《增一阿含》乃法显与《摩诃僧祇律[4]》同时得之,《摩诃僧祇律》既为大众部之律,则《增一》应亦大众部之经也)。然则两部之分,盖由祇阇窟内结集三藏诸长老,墨守佛早年所教,以之泐为定本。而窟外多数之青年,抱进步思想者,深为不满。自尔以后,佛教遂隐然分为两派。特至阿育王时,始建堂堂之旗鼓以相抗耳!本论谓纯起于佛灭百年后,似未探其本也。

    第二,大天(摩诃提婆[5])为分派最重要之主动人,殆无可疑。但彼果为何等人乎?为何时代之人乎?在佛教史上实成一大问题。本论言大天有二人,前者即首倡五事异说之人,在第一百年之初,论主对于其人,不置可否。后者为重提五事之人,在第二百年之末,论主称其多闻精进。相去百余年,同一人名,同一事迹,而强指为二人,实不合情理。印度人时代观念最不明确,此必本为一人一事。而传说两歧,论主兼采而误混耳。以理度之,则其人为第一百年初之人,为大众部之确立者,殆较可信。然则其人之道行果何如?《述记》叙彼小传,凡数千言,则彼乃烝母、弑父、戕友、诳徒、诬佛之大恶人也。此说录自《大毗婆沙》(卷九十九)原文,盖“有部”所传,慈恩因所疏者为“有部”之书,故引其说以为释。其别著之《瑜伽略纂》(卷一)乃褒誉大天。而《分别功德论》亦云:“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则其人格之高可想。《三论玄义》云:“摩诃提婆(大天)取诸大乘经纳三藏中释之,诸阿罗汉结集时,已[6]简除斯义。而大众部用此意,上座部不用之,因尔起诤,遂成二部。”此说似最得真相。然则大天者,实创立大众部之人,亦即大乘教之远祖,对于当时上座长老,实行宗教革命。无怪自命正统之“一切有部”衔之次骨也,而《婆沙》种种诬蔑之辞,抑徒自暴其褊心而已。

    第三,派别何故盛兴于阿育王以后,又极可研究之问题也。佛灭后百五十二年(西纪前三二七),亚历山大大王大军侵入印度,印度为马基顿领土者垂十年,自此与欧洲交通日繁,大受希腊文化之影响,思想随而蜕变,此新教义发生之第一原因也。越五十余年,而阿育王统一全印,前此佛教仅行于中印摩竭陀附近一带而已,阿育灌顶后,乃派人传教于四方,彼其政权所及之地,即教权所被之地。夫宗教必须有顺应环境性乃能生存,佛教既普被于种种异言异俗之民族,则其所诠译、所理解自不能悉仍其旧,当然各带地方的色彩。观其诸部之名,如所谓“灰山住”、“制多山住”、“西山住”、“北山住”、“密林山住”等,皆以地为识别,则其含有地方党派的意味,殆无可疑。然此实自阿育传教启之,此新教义发生之第二原因也。

    [1] 达氏,原作“塔氏”。多罗那达,即多罗那他,其《印度佛教史》(藏文)已由张建木译成汉文出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3月版)。

    [2] 据近人研究,阿育王即位的时间,当在佛灭后二百十八年,即公元前268年。

    [3] 此段引文对原文多有删略。

    [4] 原误作“阿”,今改正。

    [5] 原误作“阿”,今改正。

    [6] 原误作“己”,今改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