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白话百战奇略最新章节!

论,开始,赞成者只有十分之三;中间,增至十分之五;最后,增至十分之八。对此,宣帝下诏责问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人,迫使他们叩头请罪。事见《汉书·赵充国传》。

    ⑦孙皓:三国时吴国最后一个皇帝。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即帝位后,专横暴虐,奢侈荒淫。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翌年三月,晋军攻入吴都建业,孙皓投降称臣。

    ⑧武昌:吴江夏郡治所,位于今湖北鄂城。

    ⑨夏口:古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对面。

    ⑩枰(píng):棋盘。

    ⑾乐乡:位于今湖北江陵西南。⑿交、广:即交州、广州,相当于今广西、广东大部。

    ⒀乐毅藉济西一战: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打齐国,于济西(古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大败齐军,并乘胜追击,攻占了齐都临淄。事见《史记·乐毅列传》。

    ⒁群帅:马本及唐本皆误作“郡帅”,今从王本。

    ⒂径造:直往。

    ⒃秣陵:晋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秣陵”。

    ⒄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杜预传》。

    25.昼战

    【提示】

    本篇以《昼战》为题,旨在阐述昼间作战如何迷惑敌人的问题。它认为,白天对敌作战,可多设旗帜为“疑兵”以迷惑敌人,使敌无法准确判断我军兵力多少,这样就可打败敌人。置旗作“疑兵”乃古代作战常用的“示形”方法之一。

    此法实质是以假像迷惑敌人的问题。“昼战多旗帜”一语,与下篇《夜战》所引“夜战多火鼓”一语,皆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本指以“旗帜”和“火鼓”作为统一和适应士卒视听需要的一种指挥讯号(即孙子所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和“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而本篇这里则借用作为迷惑敌人的一种伪装手段,这显然是有别于孙子原义的一种创新发展。春秋时期,晋国联合鲁、宋、曹、卫等国进攻齐国的巫山之战,就是采用此种以设置假像为内容的“示形”战法而取得作战胜利的。当时,晋平公为了欺骗和迷惑齐军,主要采用两种伪装办法:一是在山泽险要而部队不到的地方设置大量旗帜作为“疑兵”;二是在战车的右边装设假人,并于车后拖上树枝,行动起来尘土飞扬,如同大军奔驰。齐灵公登上巫山远望,果然中计,误认晋军众多,不可抵抗。于是,连夜逃跑。晋平公乘势挥军追击,大败齐军。

    【译文】

    大凡白天对敌作战,必须多插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以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兵力多少,这样,就能战胜敌人。诚如兵法所说:“白昼作战须多设旗帜(以迷惑敌人)。”

    春秋时期,晋平公率军进攻齐国,齐灵公登上巫山观察晋军情况。晋平公派遣司马探察山林川泽的险要情况,尽管是部队不到的地方,也必须树起大旗而稀疏地布设疑阵;又令战车左边乘坐真人而右边设置假人,以大旗为先导,战车拖着树枝随后飞驰。齐灵公远远望见晋军方向旗帜众多、路上尘土飞扬,误认其兵多难挡,就吓得逃回去了。

    【原文】

    凡与敌昼战,须多设旌旗以为疑兵①,使敌莫能测其众寡,则胜。法曰:“昼战多旌旗。”②

    春秋晋侯伐齐③,齐侯登山④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⑤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⑥”,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遂逃归。⑦

    【注释】

    ①疑兵:即以伪装或佯动手段所布设的兵阵,主要用以迷惑敌人,以达到诱敌就范。

    ②昼战多旌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③春秋晋侯伐齐:此战发生在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以晋胜齐败而结束。晋侯,即晋平公。

    ④齐侯登山:齐侯(灵公)所登之山为巫山,位于今山东长清西南。

    ⑤斥:侦察,探测。

    ⑥必旆而疏陈之:旆(pèi),大旗;陈,同“阵”。此句意谓:(山泽险要地方,尽管部队不到达),也一定树立大旗而稀疏地布设假目标作为疑兵以迷惑敌人。

    ⑦本篇史例出自《左传·襄公十八年》。

    26.夜战

    【提示】

    本篇以《夜战》为题,旨在阐述夜间作战如何迷惑敌人的问题。它认为,夜间作战,要用火光和鼓声来扰乱敌人的视觉和听觉,使其无法观察我军的真实情况和想出对付我的办法,这样就能战胜敌人。用“火鼓”扰乱敌人的视听,也是“示形”惑敌的方法之一。夜间作战,不便于观察,利用火光和鼓声,既可以收到迷惑敌人的作用,又可以达到声其东而击其西的目的。因此,这在古代战争中,是常为兵家用以实施佯动制敌的一种有效战法。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进攻吴国的笠泽之战,就是体现用“火鼓”惑敌战法的一个成功战例。当时,越吴两军隔水对阵,越王勾践利用夜暗,以小分队,鸣鼓呐喊,实施左右两翼佯攻;吴王夫差误认为越军两路渡水进攻,随即分兵两路迎战。勾践乘吴军兵力分散之隙,亲率越军主力,偷偷渡过笠泽,出其不意地向吴军要害部位的中军,展开猛烈进攻,一举而败吴军,为此后灭亡吴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译文】

    大凡夜间对敌作战,必须多多利用火光和鼓声,以便扰乱敌人的视听,使它不知采取什么计策防备我军。这样,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夜间作战要多用火光和鼓声(来迷惑敌人)。”

    春秋时期,越国进攻吴国,吴军凭据笠泽进行防御,与越军隔水对峙。越王勾践把越军部分兵力编成左右两军,乘着夜暗击鼓呐喊而交错前进,吴王夫差则分兵防御。于是,越王亲率中军主力,悄悄渡过笠泽,直趋吴军主力而击鼓进攻,吴军大乱,越军一举而打败吴军。

    【原文】

    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①

    春秋越伐吴②,吴人御之笠泽③,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二军④,乘夜⑤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分兵御之。越为中军潜涉⑥,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⑦

    【注释】

    ①夜战多火鼓:语山《孙子兵法·军争篇》。

    ②越伐吴:即春秋时期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率军进攻吴国的笠泽之战。

    ③笠泽:古水名。位于今江苏苏州南,自太湖东流至海,与今吴淞江平行。

    ④越为左右二军:《左传》作“越子为左右句卒”。句卒,亦作“勾卒”,即担任出击吴军左右两翼的分队,以此扰乱和分散吴军兵力,而以主力偷渡笠泽,攻击吴军主力。

    ⑤乘夜:马本及唐本作“使夜”,今从王本和汪本。

    ⑥越为中军潜涉:王本作“越率军潜涉”。

    ⑦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哀公十七年》。

    27.备战

    【提示】

    本篇以《备战》为题,取义于“防备”,旨在阐述部队行军宿营时如何防敌突袭问题。它认为,凡是出兵征战,只要认真做好行军、宿营中的防敌突袭的准备工作,就能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战胜。本篇引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有备不败”一语,可以说是为战争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客观真理。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见《孙子兵法·计篇》),这也是为战争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普遍规律。所以,只有那种善于防备和能够击破敌人的突然袭击,又善于乘敌不备而实施突袭取胜者,才算是最为高明的战争指导者和为将帅所效法的榜样。

    三国时期的魏将满宠,就是一个比较善于防敌突袭和以突袭反突袭的将领。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伏波将军满宠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他率领前军进至精湖宿营时,正值“夕风甚猛”天气。满宠预料吴军“必来烧营”劫寨,于是命令部队认真做好应敌突袭准备。到了半夜,吴军果然前来偷袭烧营。可是,等吴军一到,满宠率军突然出击,“出其不意”地大败前来偷袭的吴军,创造了以突袭反偷袭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出兵征伐敌人,行进中要防备敌人中途截击,停止间要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宿营时要防备敌人偷营劫寨,有风天要防备敌人实施火攻。如能处处做好防备,就能取胜而无失败。诚如兵法所说:“预有充分准备,就不会失败。”

    三国时期,魏国派遣大军南下进攻吴国,当抵达精湖时,伏波将军满宠率领诸军行进在前,与吴军隔水对阵。满宠对诸将说:“今天晚上风很大,敌人必定要来火烧我们营寨,大家应当做好准备。”众将听后都加倍警戒。到了半夜时分,吴军果然派遣十个分队前来烧营,满宠指挥魏军突然出击,一举而打败了敌人。

    【原文】

    凡出师征讨①,行则备其邀截,止则御其掩袭,营则防其偷盗、风则恐其火攻。若此设备,有胜而无败。法曰:“有备不败。”②

    三国魏大军南征吴③,兵到精湖④,魏将满宠⑤帅诸军在前,与敌夹水相对。宠谓诸将曰:“今夕风甚猛,敌必来烧营,宜为之备。”诸将皆警。夜半,敌果遣十部〔伏〕来烧营,宠掩击破之。⑥

    【注释】

    ①征讨:王本及汪本皆作“征伐”。

    ②有备不败: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③魏大军南征吴:马本及诸本皆作“魏大将吴鳞征南”,但史载魏将并无“吴鳞”一名。又据《三国志·魏书·满宠传》记载文字,此句当为“魏大军南征吴”,故改。

    ④精湖:地名。位于今江苏高邮北。

    ⑤满宠:三国魏将。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南)人,字伯宁。从曹操征战功著,官至奋威将军。曹丕即帝位后,官拜伏波将军。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六载称,满宠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为黄初六年(公元225年)事。”

    ⑦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28.粮战

    【提示】

    本篇以《粮战》为题,旨在阐述粮食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当敌我双方对垒相持而胜负一时难分之时,谁有足够的粮源,谁就能坚持到最后胜利。这种认识,无疑是有道理的。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见《汉书·郦食其传》)。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离开了粮食,人类不仅无法生存,简直任何事情都干不成。进行战争同样离不开粮食,部队只有吃饱吃好,才有力量对敌作战。军队粮食匮乏而导致饥饿,就不可能打胜仗。可见,粮食是战争赖以进行并且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并且千方百计地保护己方的粮源和破坏敌方的粮源。著名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对袁绍军的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取得对袁绍军作战的决定性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懂得粮食对战争胜负的至关重要性,因而及时采纳了降将许攸的建议,亲自率军一把火烧毁了袁绍的乌巢屯粮所,使袁绍大军赖以生活和作战的大批粮秣物资,顿时化为一片灰烬,迫使袁绍不得不弃甲逃跑,从而奠定了最终战胜袁绍军的基础。

    【译文】

    大凡在敌我双方对垒相持,胜负未分的情况下,谁有粮食谁就能取得胜利。因此,对我方的运粮道路,必须派兵严加护卫,以防敌人抄掠截断;而对敌人的粮饷运输线,则要派遣精兵加以切断。敌人既然粮运不继,它就必定逃走;我军乘机发起攻击,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军队没有粮食,作战就要失败。”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车运粮,并令运粮使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武装护送,夜宿于袁绍军营以北四十里的地方。袁绍的谋臣许攸非常贪财,袁绍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便背叛了袁绍而投降了曹操。许攸乘机向曹操献计说:“如今袁绍的屯粮所停放的粮食有一万余辆车,但缺乏严密守备,现在如果派出轻装部队进行偷袭,放火烧掉他所屯聚的粮食,不出三天,袁绍将不攻自败。”听完了许攸的话后,曹操周围的人都报以怀疑的目光,但谋臣荀攸、贾诩却劝曹操按许攸的计策行事。于是,曹操遂令曹洪留守营寨,自率步骑兵五千人,全部换上袁军旗号,士卒人口衔枚、马匹嘴勒绳索,乘着夜暗从小道出发,每人身背一束柴草。行进途中遇到询查的人,就回答说:“袁公担心曹操抄掠我军后方,特派我们前往加强守备。”问者听后信以为真,全然若无其事之状。曹军顺利抵达后,立即包围其屯粮处,并放起大火。护粮袁军遭此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被曹军打得大败。袁绍闻此消息后,慌忙丢弃甲仗而逃跑了。

    【原文】

    凡与敌垒相对持,两兵①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则亡。”②

    汉末,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车运谷〕,使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③贪财,绍不能足,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左右〔疑之〕,荀攸、贾诩④劝操。〔操〕乃留曹洪⑤守,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⑥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抄掠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大乱,大败之,绍弃甲而遁。⑦

    【注释】

    ①两兵:指敌对双方的军队。马本及唐本皆脱“两”,今从王本及汪本。

    ②军无粮食则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但这里是摘要引录,并非全文。

    ③许攸:东汉南阳(今属河南)人,字子远。初随袁绍,官渡之战时,弃绍投操,并献袭烧袁军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粮屯之策,为操采纳,成为曹军官渡之战获胜的重要战略一着。其后,许攸因恃功自傲被杀。

    ④贾诩:马本作“考诩”,唐本作“荀翊”,王本作“关某”,汪本作“关羽”,皆误。今据史校改。贾诩,东汉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字文和。董卓入据洛阳,诩任讨虏校尉。卓败,诩先后依附李傕、段煨。官渡之战前,诩说服张绣一并归附曹操,封都亭侯。曹丕称帝后,官至太尉。

    ⑤曹洪:曹操堂弟,字子廉。东汉末,从曹操起兵征战,官至都护将军。曹丕时,任骠骑将军,封野王侯。

    ⑥衔枚:枚,一种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在颈上的一种装具。

    古时行军,为奇袭敌人成功,常令士卒衔枚于口中,以防喧哗惊动敌人。

    ⑦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29.导战

    【提示】

    本篇以《导战》为题,取义“导引”,旨在阐述使用乡导对于作战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对于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怎样,只有以当地人作向导,才能了解和掌握;也只有在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时,打起仗来才能获胜。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地域中进行。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怎样,对作战双方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避开不利地形,而利用有利地形,这历来是为兵家所极为重视的问题。在利用地形上,要做到趋利避害,使用当地熟悉情况的人作向导,这在侦察手段和侦察技术落后的古代作战中,是被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本篇引录《孙子兵法》的“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论述,恰好真实地证明了“乡导”在古代作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大将军卫青奉汉武帝之命,率领骑兵反击匈奴右贤王入侵的战争,汉军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取得作战的胜利,就一定意义上讲,是有熟悉匈奴地理情况的随军校尉张骞起了重要向导作用的结果。张骞是西汉著名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中途竟被匈奴扣留长达十一年。在此期间,他注意了解和掌握匈奴的自然地理情况和风物人情。回国之后,于元朔五年参加了卫青所指挥的反击匈奴入侵的作战,为大将卫青实施正确作战指导,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匈奴地形条件情况,使汉军虽深入荒漠之中,却能“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见《汉书·张骞传》),从而确保了汉军自卫反击作战的完全胜利。

    【译文】

    大凡同敌人作战,对于山川的平坦或险要,道路的曲折或直捷,一定要用当地人来引导,才能了解哪里地形对我有利,这样,打起仗来,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不使用乡导的,就不能获得地利之助。”

    西汉武帝时期,匈奴连年入侵边境,所过杀人掠物甚为严重。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天,武帝命令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北出边塞,对匈奴实施反击。时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到达不了他的军营、于是醉酒而安卧于军帐之中。汉军乘夜抵达这里,迅速包围了匈奴军营,右贤王大惊失色,独自和爱妾一人,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突出重围连夜向北逃走。汉军派轻骑校尉郭成等将随后追击四百里,没有追上右贤王,但俘获其偏将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缴获其牲畜数百万头。于是,卫青率兵凯旋而归,到达边境时,汉武帝所派使者手捧大将军印,就在军营中授任卫青为大将,其余诸将都以其所部统归卫青指挥,并给以封号而回。汉军此次反击匈奴作战的胜利,是因为用了曾经出使大夏时长期困留于匈奴的汉朝校尉张骞作向导,熟悉哪些地方有水草,从而使汉军免遭饥渴威胁的结果。

    【原文】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①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②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今卫青③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④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虏大惊,独与其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⑤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裨将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⑥,畜数十百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张骞⑦以尝使大夏⑧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⑨

    【注释】

    ①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又见同书《九地篇》。

    ②比岁:每年,连年。

    ③卫青: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汉武帝的卫皇后之弟。本为平阳公主家骑,因其姐子夫得选入宫,为汉武帝所重用,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多次率军击败匈奴贵族对汉朝北部边境的攻掠,战功卓著。

    ④右贤王:本谓“右屠耆王”,匈奴官名。冒顿单于时,他除自领中部外,又设左、右屠耆王,分领东、西二部,由单于子弟担任。“屠耆”,匈奴语,意谓汉语“贤”,故汉族称其左、右屠耆王为左、右贤王。

    ⑤轻骑校尉:即统率骑兵的武官。校尉,汉代军中官职,略次于将军。

    ⑥万五千余口:马本及诸本皆误作“五千余口”。今据史校改。

    ⑦张骞:西汉杰出外交家。汉中城固(今属陕西)人。官至大行(掌礼宾),封博望侯。曾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为加强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同中亚各国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月氏、大夏等地,历时十三年,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因此他对匈奴的风物人情、地理状况比较熟悉,为其后卫青率军反击匈奴的作战,提供了不少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

    ⑧大夏:中亚古国,所辖地区当今阿富汗北部。

    ⑨本篇史例出自《汉书·卫青传》,又见于《史记·卫青列传》和《史记·大宛传》。

    30.知战

    【提示】

    本篇以《知战》为题,取义于“预知”,旨在阐述预先掌握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的重要性。它认为,在出兵击敌之前,只有预先掌握交战地点和时间,才能做到准备充分,防守牢固,调动敌人,战胜敌人。古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见《礼记·中庸》)。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预先有所计划和准备,就能立于成功之地;反之,预先没有计划和准备,便将废于无成之地。从事战争实践活动,同样不能例外。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预先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打败敌人而赢得战争胜利的。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对战争赖以进行的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进行预先的周密计划和具体部署,才能获得战争主动权和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能够认识这一点,并且指出:“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这是很有道理的。

    战国时期的齐魏马陵之战,就是齐军在预知交战地点和时间的情况下,歼灭魏军的一个典型战例。此役,齐军所以能够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其作战指导的正确。齐军在“直走大梁”,迫使魏军自韩回撤之后,军师孙膑根据魏将庞涓一向骄傲轻敌和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减灶示弱、诱敌入伏的作战方针,把魏军诱入地形复杂险阻、易于设伏的马陵道;又根据敌进己退的行程时间,非常精确地判断出魏军“暮当至马陵”,进行了设伏的充分准备。这样,经过预先的精心计划和周密部署,就使齐军完全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全歼魏军的伏击战。

    【译文】

    大凡要出兵讨伐敌人,对于交战的地点,必须预先料知明确;部队到达战区之日,也能调动敌人如期到来,这样对敌交战就能获胜。预先明确交战地点和交战时间,那么,备战待敌就能充分专注,坚守防御就能牢固有力。诚如兵法所说:“能够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

    战国时期,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紧急求援。齐国派遣田忌为将率军前往救韩,直趋魏都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撤离韩国而回奔魏国。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国的军队,向来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齐军被他们称为胆怯懦弱。善于用兵的将帅就应利用其骄傲情绪而使之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兵法上说:‘以急行军奔赶一百里去同敌人争利的,其前军主将就有遭到损折的危险;以急行军奔赶五十里去同敌人争利的,部队只有半数兵力赶到。’因此,应使齐军进入魏境后首先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三天垒筑三万个锅灶。”田忌采纳了孙膑这个建议。庞涓率军回国后,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懦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它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于是,他就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情况,料定他天黑时候应当进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多为险崖峭壁,可以埋伏部队,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之处写道:“庞涓死此树下”字样。于是,田忌命令齐军万名射箭能手,埋伏于道路两旁砍倒的树木之下,约定说:“夜里看见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射。”庞涓于天黑时候追到马陵,站在那棵树下,发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然而在他还没有读完这些字的时候,齐军万箭骤然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彼此失去联系。此时的庞涓知道自己已经智力穷尽,失败已成定局,就自杀身亡了。

    【原文】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①

    战国魏与赵攻韩②,韩告急于齐。齐③用田忌④将而往,直走大梁⑤。魏将庞涓⑥闻之,去韩而归魏。孙膑⑦谓田忌曰:“彼三晋⑧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⑨,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⑩。”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骑兵倍道兼行逐之。

    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⑾。〔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⑿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斫木下,期曰:“暮见举火即万弩俱发。”⒀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⒁,乃钻火烛之⒂。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⒃。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⒄

    【注释】

    ①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魏与赵攻韩:此战发生在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韩向齐求救,齐派将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军往救,这便是齐魏马陵之战的直接起因。

    ③齐:马本及唐本皆脱,今从王本及汪本。

    ④田忌:又作“田期”或“田思期”。战国初齐国名将。曾率军先后于桂陵(位于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大败魏军。后因与齐相邹忌不睦,被诬告而一度去齐投楚,楚封之于江南。

    ⑤大梁:魏国都城,位于今河南开封西北。

    ⑥庞涓:战国魏将。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率军进围赵都邯郸;次年,齐将田忌采用孙膑“围魏救赵”之谋,大破庞涓军于桂陵。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庞涓率军攻韩,又为孙膑“减灶设伏”之谋所败,于马陵自杀而死。

    ⑦孙膑: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兵圣孙武的后裔。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后庞涓出任魏将,因忌孙膑才能过己,将其骗至魏国,处以膑刑(即剜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后经齐国使者淳于髡秘密救回,齐威王任他为军师。他设谋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⑧三晋:春秋末期,晋国之卿韩、赵、魏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故史称此三家为“三晋”。这里是指魏、赵两国。

    ⑨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但因词句有变化,故含义与孙子原文不尽相同。《孙子兵法》原文是:“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军将,其法半至。”蹶(jué),损折。

    ⑩三万灶:马本及唐本皆作“二万灶”,不符史载。今从王本及汪本。

    ⑾马陵:地名。其地理位置有二说:一说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十五里的马陵集。

    ⑿大木:史载原作“大树”,《百战奇法》原作者因讳宋英宗嫌名(“曙”)援引时改“树”为“木”。其下文“庞涓死此树下”之“树”未改,若从《百战奇法》全书避讳规律看,此似属漏讳。

    ⒀期曰:“暮见火举即万弩俱发”:马本及唐本皆脱,今从王本。期,约定。

    ⒁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马本及唐本皆作“涓追至,见白书”,与史载原义不尽同,故从王本。

    ⒂烛之:照亮树上的字。烛,这里作动词,谓照亮。

    ⒃相失:谓相互失掉联系。

    ⒄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