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曾子全书最新章节!

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末失也。宋襄公葬其夫人。酰醢百瓮。曾子。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塡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吾吊也与哉。

    哀公使人吊篑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篑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齐晏桓子卒。平仲麤衰斩苴绖带杖以菅履。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丧父之礼也。晏子曰。唯卿为大夫。曾子以问仲尼。仲尼曰。晏平仲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卒哭而讳。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以丧冠者。虽三年之丧可也。既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娶妇。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凡弁绖。其衰侈袂。父有服宫中。子不与于乐。母有服。声闻焉不举乐。妻有服。不举乐于其侧。大功将至辟琴瑟。小功至不絶乐。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季桓子死。鲁大夫朝服而吊。曾子问于仲尼曰。礼乎。夫子不答。他日又问。夫子曰。始死则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女何疑焉。

    子罕问于仲尼曰。始死之殷重也何为。仲尼曰。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人重彻焉。请问丧朝。仲尼曰。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殷朝而后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外篇防服第六【凡十八章】

    曾子问于仲尼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仲尼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禆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不踊。尽一哀。反位。遂朝奠。小宰升。举币。三日。众主人卿大夫士。如初位北面。大宰大宗大祝皆禆冕。少师奉子以衰。祝先。子从。宰宗人从。入门。哭者止。子升自西阶。殡前北面。祝立于殡东南隅。祝声三。曰。某之子某从执事敢见。子拜稽颡。哭。祝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哭踊。三者三。降东。反位。皆袒。子踊。房中亦踊。三者三。袭衰杖。奠出。大宰命祝史以名徧告于五祀山川。

    曾子问于仲尼曰。如已葬而世子生。则如之何。仲尼曰。大宰大宗从大祝而告于祢。三月乃名于祢。以名徧告及社稷宗庙山川。

    曾子问于仲尼曰。并有丧。如之何。何先何后。仲尼曰。葬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先重而后轻。礼也。自启及葬不奠。行葬不哀次。反葬。奠而后辞于殡。遂修葬事。其虞也先重而后轻。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仲尼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馔而埽。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如将冠子而未及期日。而有齐衰大功小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除丧不改冠乎。仲尼曰。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服于大庙。归设奠。服赐服。于斯乎有冠醮。无冠醴。父没而冠。则已冠。埽地而祭于祢。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

    曾子问曰。大功之丧。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仲尼曰。岂大功尔。自斩衰以下皆可。礼也。曾子曰。不以轻服而重相为乎。仲尼曰。非此之谓也。天子诸侯之丧。斩衰者奠。大夫齐衰者奠。士则朋友奠。不足则取于大功以下者。不足则反之。

    曾子问于仲尼曰。小功可以与于祭乎。仲尼曰。何必小功尔。自斩衰以下与祭。礼也。曾子曰。不以轻丧而重祭乎。仲尼曰。天子诸侯之丧祭也。不斩衰者不与祭。大夫。齐衰者与祭。士祭不足。则取于兄弟大功以下者。

    曾子问于仲尼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于祭乎。仲尼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

    曾子问于仲尼曰。废丧服。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仲尼曰。说衰与奠。非礼也。以摈相可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仲尼曰。壻使人吊。如壻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父丧称父。母丧称母。父母不在。则称伯父世母。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壻免丧。女之父母使人请。壻弗取而后嫁之。礼也。女之父母死。壻亦如之。

    曾子问于仲尼曰。亲迎。女在涂。而壻之父母死。如之何。仲尼曰。女改服。布深衣。缟总。以趋丧。女在涂而女之父母死。则女反。如壻亲迎。女未至。而有齐衰大功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男不入。改服于外次。女入。改服于内次。然后即位而哭。曾子问曰。除丧则不复昏礼乎。仲尼曰。祭过时不祭。礼也。又何反于初。

    仲尼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女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仲尼曰。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壻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仲尼曰。壻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

    曾子问于仲尼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仲尼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二主自桓公始也。丧之二孤。则昔者卫灵公适鲁。遭季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入吊。康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东阶。西乡。客升自西阶吊。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辨也。今之二孤自季康子之过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仲尼曰。天子廵狩。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尔。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羣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取羣庙之主以从。礼也。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老聃云。

    曾子问于仲尼曰。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之矣。而有君服焉。其除之也如之何。仲尼曰。有君丧服于身。不敢私服。又何除焉。于是乎有过时而弗除也。君之丧服除而后殷祭。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父母之丧弗除。可乎。仲尼曰。先王制礼。过时弗举。礼也。非弗能勿除也。患其过于制也。故君子过时不祭。礼也。

    曾子问于仲尼曰。君薨既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归居于家。有殷事则之君所。朝夕否。曰。君既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归哭而反送君。曰。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仲尼曰。归殡。反于君所。有殷事则归。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则子孙行事。大夫内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

    外篇晋楚第九【凡十一章】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也。反乎尔者也。

    子夏子游子张皆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是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是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乎羣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羣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羣臣。则安可也。

    曾子敝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仲尼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鲁人攻鄪。曾子辞于鄪君曰。请出。冦罢而后复来。请姑毋使狗豕入吾舍。鄪君曰。寡人之于先生也。人无不闻。今鲁人攻我。而先生去我。我胡守先生之舍。鲁人果攻鄪。而数之罪十。而曾子之所争者九。鲁师罢。鄪君复修曾子舍。而后迎之。

    曾子居武城。有越冦。或曰。冦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冦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冦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冦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冦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女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于卫。有齐冦。或曰。冦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孟轲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游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各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乃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女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鶽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蹷穴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茍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亲戚不说。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虽欲悌。谁为悌。故孝有不及。悌有不时。其此之谓与。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意而已矣。与君子游苾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愼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氷。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愼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外篇守业第十【凡十五章】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曾子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曾子曰。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虽不悦。亦不强争也。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曾子曰。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也。

    曾子曰。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也。

    曾子曰。君子不絶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茍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曾子曰。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已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曾子曰。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之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愼矣。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内外合矣。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絶之。

    曾子曰。君子已善。亦乐人之善也。已能。亦乐人之能也。已虽不能。亦不以援人。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曾子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茍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

    曾子曰。君子不絶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愼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寛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无私矣。

    曾子曰。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

    曾子曰。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而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曾子曰。君子不倡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

    曾子曰。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俭。径而好塞者。君子不与也。夸而无耻。强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无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为仁矣。嗜沽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议论。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少称不悌焉。耻也。壮称不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能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厚受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矣。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惛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不踰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动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曾子曰。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仁者乐道。知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絶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免于罪矣。是故君子为小犹为大也。居犹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乂。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茍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外篇三省第十一【凡十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氷。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夏过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有亲可畏。有妇可归。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妇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谕。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少而学。老而忘。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而中絶之。此三费也。

    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寛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仲尼曰。博而不学其貌。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骄夫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诸已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曾子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曾子曰。蒸梨小物尔。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再娶。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孝已。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尹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曾子曰。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夫行非为影也。而影随之。呼非为响也。而响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随之。

    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疎而外亲。二曰内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殁。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掦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外篇忠恕第十二【凡十四章】

    仲尼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仲尼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仲尼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孟庄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义。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曰。坐。吾语女。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若夫置罇爼。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

    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之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悦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悦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悦之。学而未能。宣悦此三者。学而未能。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

    曾子曰。无内人之踈。无外人之亲也。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踈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晩乎。诗曰。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亡益乎。

    仲尼昼息于室。而鼓瑟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激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沈之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由施。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仲尼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识诸。曾子曰。是闵子。仲尼曰。可与听音矣。曾子曰。是其庭可以博鼠。恶能与我歌乎。

    曾子从仲尼于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之本。三年湛之以漉醢。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美也。所以湛之者美矣。愿子详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仲尼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有者固不穷焉。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仲尼曰。以富贵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