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格言联璧译注最新章节!

代张商英之语。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390]。

    【译文】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这些道理不但要懂,而且还要去做,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得住。

    【源流】

    明郭良翰《问奇类林》卷十三:“胡文定公语杨训曰:‘……’,又曰:‘人生天地间,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心不可使尽,衣不可穿尽,食不可吃尽,福不可享尽,留此不尽者以贻子孙。’”按,胡安国,谥文定,《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胡安国之语。

    难消之味休食[391],难得之物休蓄[392],难酬之恩休受[393],难久之友休交[394],难再之时休失[395],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396],难释之忿休较[397]。

    【译文】

    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吃,难以获得的东西不要储藏,难以报答的恩情不要接受。难以长久的朋友不要交往,难以重来的时光不要失去,难以守护的财物不要积攒,难以洗刷的诽谤不要辩解,难以消除的愤怒不要计较。

    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衣休不慎便脱[398],财休不审便取[399],气休不忍便动[400],友休不择便交。

    【译文】

    饭不要不嚼烂就往下咽,路不要不看就往前走,话不要不想就随口说,事不要不想就开始做,衣服不要不假思索就脱,财物不要不仔细思量就拿,怒气不要不加忍耐就发作,朋友不要不加选择就交往。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三:“饭休不嚼就咽,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话休不想就说,事休不思就做。”

    为善如负重登山[401],志虽已确[402],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坂[403],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404]。

    【译文】

    做好事就好比背着重物登山,志向虽然已经确立,但仍担心力量不足;做恶事就好比骑着骏马跑下山坡,即使不用鞭子努力策马,马蹄却仍然向前不止。

    【源流】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坂,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止。”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405],才歇手[406],便下流[407];为善如缘无枝之树[408],才住脚[409],便下坠。

    【译文】

    控制欲望就好比拉着逆流而上的船,手一停下来,船便顺流向下了;做好事就好比攀爬没有旁枝侧叉的大树,脚一停下来,身体便向下坠落了。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一:“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为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

    胆欲大[410],心欲小[411],智欲圆[412],行欲方[413]。

    【译文】

    胆量要大,心思要细密,思想要圆融,品行要方正。

    【源流】

    明李乐《见闻杂纪》卷四:“郑端简公教子曰:‘胆欲大,心欲小,志欲圆,行欲方。’”按,郑晓,谥端简,《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郑晓之语。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译文】

    真正的圣贤,决不是迂腐之人;真正的豪杰,断然不是粗疏之人。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414],大丈夫之气象[415];蚕茧蛛丝[416],蚁封蚓结[417],儿女子之经营[418]。

    【译文】

    龙吟虎啸,凤飞鸾翔,这是大丈夫的气度;野蚕结茧、蜘蛛吐丝,蚂蚁筑穴、蚯蚓蜷缩,这是妇孺小人的盘算。

    格格不吐[419],刺刺不休[420],总是一般语病[421],请以莺歌燕语疗之[422];恋恋不舍,忽忽若忘[423],各有一种情痴[424],当以鸢飞鱼跃化之[425]。

    【译文】

    心事重重闭口不言,唠唠叨叨说个没完,都是平常说话爱犯的毛病,请借鉴恰到好处的莺歌燕语将其改正;恋恋不舍,漫不经心,各是一种痴迷的状态,应当以各得其所的鸢飞鱼跃予以化解。

    问消息于蓍龟[426],疑团空结;祈福祉于奥灶[427],奢想徒劳。

    【译文】

    向蓍草和龟甲卜问吉凶,只会结下更多疑团;向奥神和灶神祈求福祉,不过是奢望,最终徒劳无功。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428];默,懿行也[429],过默者藏奸[430]。

    【译文】

    谦逊是一种美德,但太过谦逊就有可能心怀欺骗;沉默是一种美好的品行,但太过沉默就有可能藏有恶意。

    【源流】

    清方濬师《蕉轩随录》卷二:“华闻修《书绅要语》云:‘谦,美德也,过谦者多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此二语非真有阅历者不能道破。”按,华淑,字闻修,《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华淑编撰之语。

    直不犯祸[431],和不害义[432]。

    【译文】

    为人正直但不要因此而招致灾祸,为人和善但不要因此而损害道义。

    【源流】

    宋吕本中《官箴》:“当官大要: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433],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434],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435],光明者无浅露之病[436],劲直者无径情之偏[437],执持者无拘泥之迹[438],敏练者无轻浮之状[439]。

    【译文】

    真正圆融随和的人不会有不顾是非曲直而逢迎他人的态度,真正精明细密的人不会有苛刻挑剔的想法,真正品行方正的人不会有性格乖张离经叛道的缺点,真正沉默寡言的人内心不会有阴险狡诈的念头,真正诚实敦厚的人不会有愚钝笨拙的苦恼,真正光明磊落的人不会有浅露的毛病,真正刚直的人不会有任性的问题,真正有操守的人不会有不知变通的表现,真正敏捷干练的人不会有轻浮的样子。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练者无轻浮之状,此是全才,有所长而矫其长之失。”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事[440],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441],理不足则多辩[442],情不足则多仪[443]。

    【译文】

    才能不足的人反而好出谋划策,见识不足的人反而爱多生事端,威严不足的人反而爱大发雷霆,诚信不足的人反而爱夸夸其谈,勇气不足的人反而爱夸耀功劳,明察不足的人反而在意细枝末节,理据不足的人反而好争执辩论,情义不足的人反而爱注重形式。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444]。直往轻担[445],义之贼也。足恭伪态[446],礼之贼也。苛察歧疑[447],智之贼也。苟约固守[448],信之贼也。

    【译文】

    以私人的名义施舍恩惠使人感到温暖,这是对仁的伤害。草率行事而不负责任,这是对义的伤害。过度谦敬神态虚伪,这是对礼的伤害。苛刻细察内心多疑,这是对智的伤害。随便立约要求他人信守,这是对信的伤害。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一:“私恩煦感,仁之贼也。直往轻担,义之贼也。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苟约固守,信之贼也。此五贼者,破道乱正,圣门斥之,后世儒者往往称之以训世,无识也欤?”

    有杀之为仁,生之为不仁者[449]。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450],尊之为非礼者[451]。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452],践言为非信者[453]。

    【译文】

    有那么一种人,杀掉他是仁而让他活下来反而是不仁。有那么一种人,夺取他的财物是义而给予他财物反而是不义。有那么一种人,用卑贱的方式对待他合于礼数,而用尊敬的方式对待他却不合礼数。有那么一种人,对他而言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智,而一旦他什么都知道便是不智了。有那么一种情况,违背诺言是守信,履行诺言反而是不守信用。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一:“有杀之为仁,生之为不仁者。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愚忠愚孝[454],实能维天地纲常[455],惜不遇圣人裁成[456],未尝入室[457];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458],倘非有英主驾驭[459],终必跳梁[460]。

    【译文】

    盲目地尽忠尽孝,的确能够维系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只可惜没有得到圣人指点,无法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无比奸诈的人,反而能够建功立业,倘若没有英明君主的驾驭,最终必定会成为跳梁小丑。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461],达人智士之见也;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462],忠臣孝子之心也。

    【译文】

    知道事情不可能完成,于是便放下了心任其自然,这是通达智慧之人的见解;知道事情不可能完成,但仍用尽全力去努力实现,这是忠臣孝子的心意。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四:“知其不可为而遂安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知其不可为而犹极力以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463],有才以济之[464],流害无穷[465];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466],虽贤何补[467]。

    【译文】

    就怕小人有才能,如果得到才能辅助,便会为害无穷;就怕君子没有才能,君子将要有所作为却没有才能,纵然贤德又有什么用呢?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五:“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斯世何补。”

    * * *

    [1] 睿知(zhì):睿智。知,同“智”。

    [2] 守之以愚:用朴实敦厚来保全自己。愚,此处指朴实敦厚。

    [3] 功被天下:功劳盖世。功,功劳。被,盖。

    [4] 让:此处指谦逊退让。

    [5] 勇力振世:勇猛有力威震天下。振,同“震”,威震。

    [6] 怯:此处指小心谨慎。

    [7] 富有四海:富有天下,形容极其富有。四海,天下。

    [8] 谦:此处指谦卑恭敬。

    [9] 居积:囤积财货。争:攀比,比较。

    [10] 进取:汲汲功名,追逐官位。贵:高贵,地位高。

    [11] 矜饰:自夸粉饰。

    [12] 不与盛气人争是非:不与盛气凌人之人争论对错。盛气,盛气凌人。争是非,争论对错。

    [13] 怨之府也:怨恨产生的根源。府,保存文书或财物的地方。此处指根源。

    [14] 谤之媒也:招致毁谤的缘由。谤,毁谤,诋毁。媒,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此处指缘由。

    [15] 浓于声色:沉溺于歌舞美色。浓,此处指沉溺。声色,歌舞美色。

    [16] 虚怯:心虚胆怯。

    [17] 浓于货利:贪财好利。浓,此处指贪慕。货利,财货利益。

    [18] 贪饕(tāo):贪婪,贪得无厌。《汉书·礼乐志》:“夫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余敝,民渐渍恶俗,贪饕险诐,不闲义理。”唐颜师古注:“贪甚曰饕,言行险曰诐。”

    [19] 浓于功业:热衷于建功立业。浓,此处指热衷。

    [20] 造作:矫揉造作。

    [21] 浓于名誉:醉心于声望名誉。浓,此处指醉心。

    [22] 矫激:矫情偏激,违背常理。

    [23] 身心:此处指所作所为,即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

    [24] 后日:将来。置之何处:此处指被人如何评价。

    [25] 顾:反观。本来:真实。

    [26] 甚:什么。

    [27] 此身:此处指自己。

    [28] 三才在此六尺:天地三才的精华都蕴藏在这六尺之躯里。三才,指天、地、人。《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六尺,指人的身躯。

    [29] 千古:此处指流传千古的功业。一日:此处指当下。

    [30] 醉酒:此处指饮酒不加节制。饱肉:饱食荤肉。

    [31] 浪笑恣(zì)谈:放纵大笑肆意谈论。《诗经·国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毛传:“言戏谑不敬”。

    [32] 却:此处表反问。错过:此处指荒废。

    [33] 妄动:盲目行动。

    [34] 昧理纵欲:违背天理放纵欲望。昧,违背。

    [35] 却不作孽了一日:岂不是做了一整天的恶事。却,表反问,难道。作孽,作恶。

    [36] 不让:不亚于,不逊于。此处指一争高下。

    [37] 志:此处指志气。

    [38] 无量:没有度量。

    [39] “一能胜千”二句:一人有时能够战胜千人,君子不可不对此多加小心。此二句意在说明,即便再弱小的人,也有爆发出强大能量的可能,因此君子在待人之时应当小心谨慎。

    [40] 吾何畏彼:我何必怕他。《孟子·滕文公上》:“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41] 颠倒:此处指陷害,迫害。

    [42] 折磨:困苦磨难。

    [43] 容一番横(hèng)逆:忍一番强暴无理。横逆,强暴无理。《孟子·离娄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汉赵岐注:“横逆者,以暴虐之道来加我也。”

    [44] 省一分经营:少一分盘算。省,少。经营,此处指盘算。

    [45] 讨一分便宜:得一分方便。讨,得。便宜,此处指方便。

    [46] 体贴:此处指体悟,用心体会。

    [47] 物情:世道人情。

    [48] 自重:自尊自爱,谨言慎行。取辱:自取其辱。

    [49] 自畏:心怀畏惧。

    [50] 自是:自以为是。博闻:见闻广博,见多识广。

    [51] 矜才:恃才傲物,因有才能而骄傲自大。

    [52] 实学:真正有学问。

    [53] 夸学:夸耀自己的学问。

    [54] 当不得:承担不起。矜:此处指骄傲自大。

    [55] 弥天:漫天。此处指巨大。

    [56] 诿(wěi):推脱,推诿。掠:争抢,争夺。

    [57] 让美归功:把好事让给他人、把功劳归于他人。美,好事。归功,将功劳归于他人。

    [58] 分怨共过:主动分担他人遭受的责备、与他人共同承担过错。

    [59] 盛德:此处指德行高尚之人。

    [60] 毁:诋毁。

    [61] 成:成就。善:此处指美名。

    [62] 役:征引,借用。

    [63] 大著肚皮:此处指敞开胸怀。容物:容纳天下万物。

    [64] 立定脚跟:站稳脚跟。此处指做人摆正自己的身心。

    [65] 实处著(zhuó)脚:从实处落脚,即脚踏实地。

    [66] 稳处下手:从稳妥处入手,即沉稳处事。

    [67] 阙疑好问:疑问之处暂且留置,不懂之处多多请教。阙疑,遇到疑惑,暂时留置而不作臆测。《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好问,遇到不懂之处多向人请教。《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汉孔安国注:“问则有得,所以足。不问专固,所以小。”

    [68] 务实耐久:踏踏实实,始终如一。务实,此处指做人踏踏实实。耐久,此处指做人始终如一,经久不变。

    [69] 快意:此处指顺心得意,欢快高兴。转:此处指有所收敛。

    [70] 住:停住,停止。

    [71] 全胜:只盛不衰。

    [72] 全美:尽善尽美,过于完美。

    [73] 全盛:此处指做人过于刚强,只知进取而不懂退让。

    [74] 尽前行:一味前行,即只知道进取而不懂退让。地步:境地,境况。

    [75] 向后看:懂得退让。

    [76] “留有余不尽之巧”二句:将发挥不完的多余聪明才智回报天地。巧,此处指聪明才智。还,回报,回赠。造化,此处指天地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77] 禄:俸禄,朝廷拨发给大臣的俸银和禄米。

    [78] 贻(yí):留给,传给。

    [79] 随缘:此处指顺应自然,即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

    [80] 牵惹:牵挂。此处指忧虑。

    [81] 好(hào)事:此处指爱参与他人事务。

    [82] 花繁柳密:此处指各种诱惑。拨得开:此处指不为所动。

    [83] 手段:此处指本领。

    [84] 风狂雨骤:此处指危难。立得定:此处指守得住节操和底线。

    [85] 脚跟:此处指做人的原则和根本。

    [86] 占先:争先。

    [87] 挫:打击,挫败。

    [88] 怒:此处指怪罪,降罪。

    [89] 安分:安分守己。

    [90] 鬼神无权:无须向鬼神祈福保祐。权,此处指鬼神的庇护和保祐。

    [91] 拟:此处指学习。

    [92] 德进:德行精进,德行提高。

    [93] 付之天命:此处指顺应天命,顺应自然。

    [94] 报应: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种劝人向善的因果逻辑,人所做之事都会在将来得到回报,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念及:想到。

    [95] 事平:此处指办事公正。

    [96] 受享:享受,享用。虑及:考虑到。

    [97] 好(hào)善:乐于向善。

    [98] 博谋:广泛听取他人意见。

    [99] 自恃: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100] 明:此处指聪明。体物:体察、洞悉事物。

    [101] 暗莫暗于昧几:最大的愚蠢就是对事物细微的发展变化浑然不知。暗,此处指愚蠢。昧几,无法发现事物细微的发展变化。昧,暗,此处指无法发现。几,征兆,事物细微的发展变化。《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102] 忍辱:忍受屈辱。

    [103] 外形骸:不过分爱惜养护自己身体。

    [104] 困:困顿。

    [105] 造就:培养,培育。

    [106] 身:自己。任:承担。

    [107] 绝:后继无人。

    [108] 薄:少,不足。

    [109] 迓(yà):迎接,接受。《尚书·盘庚中》:“予迓续乃命于天。”汉孔安国注:“迓,迎也。”

    [110] 劳:劳苦,劳累。形:身体。

    [111] 逸:安闲,闲适。

    [112] 厄:困顿艰难。遇:际遇,遭遇。

    [113] 亨:此处指运用。道:此处指聪明才智。《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贞。”唐孔颖达正义:“亨,通也。”

    [114] 境:处境,境地。

    [115] 乐:打起精神,振奋精神。畅:此处指乐观面对。

    [116] 主张:主宰,掌握。

    [117] 毁誉予夺:诋毁赞誉,奖励惩罚。予夺,奖励与惩罚。

    [118] 立身行己:修养自身,行为有度。

    [119] 福泽:福气。

    [120] 施:施舍。

    [121] 下人:此处指待人谦和。《周易·系辞上》:“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唐孔颖达正义:“能以其有功卑下于人者也。”

    [122] 忘势:此处指不追慕权势。

    [123] 护体面:爱护面子。体面,此处指面子。

    [124] 党羽:拉帮结派。

    [125] 作威福:即作威作福,倚仗权势欺压他人。《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唐孔颖达正义:“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罚人也。”

    [126] 笃至诚:为人宽厚诚实。笃,此处指为人宽厚。至诚,诚实。

    [127] 慎隐微:谨小慎微。隐微,隐约细微,指细小琐碎之事。

    [128] 恣豪华:放纵享乐。恣,放纵。豪华,此处指享乐。

    [129] 乐名教:乐于修习名教礼法。名教,名分与教化,指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根据制定的名分与伦理准则的礼法体系。

    [130] 广田宅:广置田宅。广,广置,大量购买。田宅,田地宅院。

    [131] 教义方:学习为人处事的规范和道理。教,此处指学习。义方,为人处世应当遵守的规范和道理。《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

    [132] 行己恭:此处指行为恭敬。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33] 责躬厚:力求做到品行敦厚。责,责备、责问。此处指力求。躬,亲自、亲身。此处指做到。厚,品行敦厚。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34] 接众和:待人和善。接众,待人。

    [135] 立心正:心思端正。

    [136] 进道:即进修道业,指不断深入地修习圣贤之道。勇:此处指果敢坚定。

    [137] 全身:使自身修养不断完善。

    [138]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恭敬是历来圣贤待人接物的根本。敬,恭敬。千圣,此处指古今历来圣人。授受,此处指待人接物。真源,根本。

    [139] 慎乃百年提撕紧钥(yuè):谨慎是千百年来教导人的关键。慎,谨慎。提撕,改正,改过。此处指自我完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汉郑玄注:“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紧钥,关键。

    [140] 海涵:如同大海一样包容一切。此处指人胸怀宽广。春育:如同春风一样化育万物。此处指待人温和。

    [141] 应接:此处指处事。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动的白云。此处指超脱自然。

    [142] 操存:操守。青天白日:原指晴朗的天空和耀眼的太阳。此处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傲岸。

    [143] 威仪如丹凤祥麟:威仪当如凤凰麒麟般庄重威严。此句意在说明君子威仪应当如凤凰、麒麟这些瑞兽一样,内心充满仁爱而外表又不失庄重威严。丹凤,凤凰,传说中的瑞兽之一,状如鸡而稍大,长尾,身有五彩花纹,雄称“凤”,雌称“凰”,统称“凤凰”。祥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之一,形似鹿,但体形稍大,牛尾,马蹄,头上独角,背上五彩花纹,腹部黄色,雄称“麒”,雌称“麟”,统称“麒麟”。因其性情温和,不践草木,不伤人畜,故称“仁兽”。

    [144] 言论如敲金戛石:言论当如敲钟击磬般平和雅正。言论,此处指言谈。金,青铜。此处指古代由青铜铸造而成的“钟”。戛,击打,敲打。石,石头。此处指古代由石头制造而成的乐器“磬”。钟、磬皆为庙堂雅乐乐器,演奏乐曲节奏舒缓,主旨高雅,故此句意在说明德行高尚之人的言谈当如钟磬般平和雅正。

    [145] 持身:修身。

    [146] 襟抱:胸襟。

    [147] 气概:气节。乔:高大,巍峨。岳:高山,大山。

    [148] 振衣:抖去衣上灰尘。此处指清白做人。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周尺七尺。冈:山岗,高山。

    [149] 濯(zhuó)足万里流:不落尘俗品行犹如大江大河。濯足,洗脚。此处指清除尘俗,保持高洁。《文选·左太冲〈咏史八首〉》:“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唐吕向注:“振衣、濯足,欲去世尘也。”

    [150] 珠:宝珠。藏:埋藏。泽:水泽,深泽。媚:此处指光彩夺目。

    [151] 玉韫(yùn)山含晖:美玉即便蕴藏深山依旧熠熠生辉。玉,美玉。韫,蕴藏。晖,此处指光辉。

    [152] 蕴藉:此处指含而不露的品格。

    [153] 襟怀:胸襟,胸怀。

    [154] 草野:荒野。此处指民间,未得到重用。

    [155] 廊庙:朝堂。此处指在朝为官,得到重用。

    [156] 看得大:此处指骄傲自大。

    [157] 妄念:非分之想。

    [158] 妄动:草率行事。

    [159] 妄言:随口胡言。

    [160] 存诚:心存诚信。《周易·乾卦》:“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唐孔颖达正义:“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161] 欺己:欺骗自己。

    [162] 慎独:独处时谨慎守礼。《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163] 妻子:妻子儿女。

    [164] 宜家:此处指使家庭和睦。《诗经·国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65] 负:辜负。

    [166] 生民:百姓。《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167] 用世:为世所用,委以重任。

    [168] 性分:犹天性,本性。

    [169] 即:同“及”,以及,还是。

    [170] 一体:一个整体。

    [171] 何物非我:哪些是真正与我不同的呢?即与我哪有什么不同呢?

    [172] 信得及:能够相信。此处指能够体会。

    [173] 则心体廓(kuò)然矣:内心便会变得豁然开朗。心体,此处指内心。廓然,豁然开朗。

    [174] 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功名利禄之类。

    [175] 四肢百骸:身体四肢。百骸,人体全身骨骼。此处指全身。骸,骨。

    [176] 躯壳:肉体,相对精神而言。

    [177] 何物是我:哪些是真正属于我的呢?

    [178] 世味:此处指功名富贵,世俗人情。

    [179] 补:益处,功绩。天地:此处指国家社会。

    [180] 世教:社会的礼法和教化。

    [181] 无为:中国古代道家的重要思想,指出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做好分内之事,不要盲目作为。《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182] 习:此处指渐染,受影响。鄙陋:世俗鄙陋不良的风气。

    [183] 无近于暧昧曰章:处事态度坚决而有原则称为“章”。暧昧,此处指处事没有原则。

    [184] 困辱:困苦屈辱。

    [185] 取困辱:自取其辱。

    [186] 荣利:荣华富贵。

    [187] 清真:纯真朴素。冷淡:素净淡雅。

    [188] 历久:过去很久。愈:越,更。

    [189] 心志:此处指内心。

    [190] 意趣:此处指精神状态。

    [191] 言动:言语行动,说话做事。

    [192] 光明笃实:光明磊落忠厚朴实。笃实,忠厚朴实。

    [193] 正大老成:端正大方成熟稳重。正大,此处指端正大方。老成,此处指成熟稳重。

    [194] 简重真切:言简意赅真实可信。简重,言简意赅。

    [195] 吐:说,讲。

    [196] 展:打开。此处指观看。

    [197] 败:此处指一事无成。

    [198] 体:体悟。此处指思考。

    [199] 世教:社会的礼法和教化。

    [200] “君子身中所常行”二句:君子亲身长久践行的,不是道德规矩而是社会规范的准绳。此二句意在说明,君子身体力行不仅要合乎道德规矩,更要以实实在在的优良行为为世人做楷模。行,躬行,践行。

    [201] 诿罪:归罪,归咎。气化:此处指运气。

    [202] 责:此处指要求。人事:此处指个人努力。

    [203] 过望:奢望,过高的期望。世间:此处指社会和他人。

    [204] 我身:自己。

    [205] 自责:此处指严格要求自己。

    [206] 胜人:战胜他人。

    [207] 上人:超越他人。

    [208] “闺门之事可传”二句:意在说明通过了解家中之事,便可知晓君子的治家之法。闺门,内室的门。此处指家中。《礼记·仲尼燕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传,告诉。

    [209] “近习之人起敬”二句:意在说明通过家中亲近之人肃然起敬的严谨态度,便可知晓君子的修身之法。近习,近亲,身边。身法,修身之法。

    [210] 门内:家门之内,家中。罕:少。

    [211] 座右:即座右铭,古人常将名言佳句抄录置于座右案端,用以自警自律。书:写,抄录。名论格言:名言佳句。

    [212] 言动:言语行动,说话做事。仆隶:仆人。

    [213] 检:约束。身心:此处指思想和行为。食息:吃饭休息。起居:日常生活作息。

    [214] 语言:谈话,交谈。积德:此处指积累德行,提升德行。

    [215] 验:考察。

    [216] 与否:是否。

    [217] 卜:预料。此处指判断。

    [218] 理会:了解。七尺:身躯,人身长约相当于古尺七尺。此处指人。

    [219] 方寸:人心。

    [220] “欲理会六合”二句:想要了解世界,先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此二句意在说明,君子胸怀天下,要了解世界,理当从了解胸中的圣贤之道开始。六合,上下和四方,代指天地或宇宙。《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唐成玄英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腔,此处指内心。宋代著名理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在对待个人和宇宙的关系上认为“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将个人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个整体。

    [221]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寻常百姓将肉体身躯视为性命所在。此句意在说明普通人珍视自己的身体,而完全忽略了上天赋予人的本心本性。世人,普通人。

    [222] 君子以性命为七尺:有道君子将良知善性视为存世之本。此句意在说明,在君子看来,上天赋予的本心本性要比自己的身躯更加珍贵。性命,此处指上天赋予的人的本性。

    [223] 气象:气度。高旷:高远旷达。

    [224] 疏狂:狂放不羁。

    [225] 琐屑:此处指流于琐碎,拘泥于小节。

    [226] 趣味:志趣。冲淡:平和淡泊。

    [227] 枯寂:枯燥无聊。

    [228] 激烈:此处指苛刻酷烈。

    [229] 戒:戒除,不要。察:明察,目光敏锐,观察细致入微。《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30] 暴:强硬暴躁。

    [231] 温良:温和善良。无断: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232] 小惠:小恩小惠。大体:大局,全局。

    [233] 遂私情:徇私情。

    [234] 情:此处指人之常情。恕:推己及人,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即孔子的“忠恕”之道。《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35] 理:是非道理。

    [236] 全交:保全了友谊。

    [237] 寡过:少犯错误。

    [238] 无可奈何:此处指无能为力。责:责备。

    [239] 诿:推脱,推卸。

    [240] 不是:过错,错误。

    [241] 诸恶:万恶。

    [242] 不为过:即不足为过,这根本算不上什么错误。

    [243] 昧:掩藏,欺骗。

    [244] 没奈何:即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245] 品诣(yì):品行。胜如:此处指超过。

    [246] 愧耻:惭愧羞耻。

    [247] 享用:享受用度。

    [248] 怨尤:埋怨责怪。泯:消灭,消失。

    [249] 家坐:家中闲坐。

    [250] 食力:靠出力谋生。担夫:挑夫。红尘:此处指因烈日炙烤而滚烫的尘土。赤日:此处指炎炎烈日。

    [251] 官阶不达:官运不畅。此句意在说明因官运不畅而内心压抑不平。官阶,此处指官运。达,畅。此处指升迁。

    [252] 高才:才华横溢。白首:满头白发,指年事已高。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明清秀才的常服,此处指没有考取功名。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253] 啼饥:因饥饿而啼哭。

    [254] 得饱:吃得饱。

    [255] 号(háo)寒:因寒冷而号哭。

    [256] 得暖:穿得暖。

    [257] 劳役:承受繁重劳役。

    [258] 祸患:此处指灾祸。

    [259] 终天:终身。一般指死丧永别、遗恨无穷等情况。此处指父母离世。唐白居易《祭微之文》:“然以我尔之身,为终天之别。”抱恨:抱憾,心存遗憾。晋陶渊明《停云》:“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260] 脆薄:脆弱。

    [261] 精神:精神元气。

    [262] 奋志气:此处指发奋立志。

    [263] 法网难漏:法网难逃。语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64] 非为:为非作歹,做坏事。

    [265] 身命:身家性命。此处指功业声名。倾:倾覆,衰败。

    [266] 气性:脾气性情。

    [267] 媚:逢迎,迎合。此处指讨父母欢心。奉:奉养。亲:双亲,父母。

    [268] 苟:此处指随便,不挑剔。省费:节省开支。

    [269] 以拙字免劳:以“拙”字免受操劳。此句意在说明故作愚钝反而可以免去许多操劳。

    [270] 止谤:平息诽谤。

    [271] 远色:远离美色。

    [272] 吝(lìn):吝惜。此处指少说话。防口:防止多言。

    [273] 医淫:医治享乐无度。医,医治。淫,此处指享乐无度。

    [274] 穷理:探究天下万事的道理。穷,穷尽,探究。

    [275] 刻:苛刻,严格。责:约束,要求。

    [276] 以迂字守礼:以“迂”字恪守礼法。此句意在说明,在遵守礼法上,应当坚持原则态度恭谨,乃至迂腐固执都不为过。迂,迂腐,不知变通。

    [277] 狠:此处指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278] 植骨:树立骨气。

    [279] 痴:此处指长久且不遗余力。

    [280] 空:虚空。此处指看淡一切。

    [281] 以弱字御侮:以“弱”字免遭侮辱。此句意在说明,为人处世不争强好胜,保持弱而不争的姿态,就会免于遭受侮辱。御侮,抵御侮辱。此处指免遭侮辱。《老子》第四十章:“弱者道之用。”

    [282] 抑奔竞风:制止追名逐利的风气。抑,制止。奔竞,奔走竞争,追名逐利。

    [283] 屏:排除,除去。

    [284] 贫贱:贫穷卑贱。

    [285] 善处:善于对待。自乐:自得其乐。

    [286] 恩:恩泽,恩情。由来:往往,向来。害:此处指仇恨。

    [287] 快意:此处指相交甚欢。蚤:同“早”。回头:此处指因有所觉悟而改正。

    [288] 拂心:违逆心意,不顺心。放手:此处指放弃。

    [289] 资质:天资气质。

    [290] 上士忘名:上等的读书人忘却功名。士,士大夫,读书人。忘,忘却,不在乎。名,功名,名望。

    [291] 立名:树立功名。

    [292] 窃名:窃取功名。

    [293] 闭心:此处指思想上严格自律,心中没有杂念。

    [294] 闭口:此处指谨慎言语,不胡乱讲话。

    [295] 闭门:闭门不出。

    [296] 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论语·阳货》:“恶讦以为直者。”南朝梁皇侃疏:“讦,谓面发人之阴私也。”

    [297] 适:恰好,正好。保身:保全自身。

    [298] 笑:此处指耻笑。

    [299] 舞:卖弄,耍弄。

    [300] 欺人:自欺欺人。

    [301] 闲暇:此处指悠闲。精勤:专心勤勉。

    [302] 恬适:恬静安适,安闲自然。祗(zhī)惧:此处指因心怀畏惧而恭敬谨慎。

    [303] 无思:不假思索,不过多思虑。能虑:善于思考。

    [304] 平康:平安祥和。

    [305] 险阻:此处指阴谋和危险。

    [306] 衽(rèn)席:卧席,睡觉的地方。此处指身边左右亲近之人。

    [307] 鸩(zhēn)毒:毒酒,此处指毒计。

    [308] 衣食:穿衣吃饭。

    [309] 祸败:灾祸与衰变。

    [310] 居安虑危:也作“居安思危”。虑,思考,想到。《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11] 治:治世,太平盛世。《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312] 渐:渐进,逐渐。

    [313] 积:积累。固:稳固。

    [314] 休:不要。

    [315] 救:补救。

    [316] 受:消受,享用。

    [317] 祸人:使人遭受灾祸。

    [318] 先以微福骄之:先会给他一点甜头使其骄横自大。微福,小甜头。骄,使人骄横自大。

    [319] 儆(jǐng):使人警醒而不会犯错。

    [320] 骤:突然。通显:升为高官且声名显赫。《后汉书·应奉传》:“自是诸子宦学,并有才名,至玚七世通显。”

    [321] 刑:惩罚,惩戒。

    [322] 疏放:放纵散漫。艰:努力奋斗。

    [323] 曲赦:法外开恩,特赦。《宋书·孝武帝本纪》:“甲午,曲赦京邑二百里内,并蠲今年租税。”

    [324] 坦荡荡:坦荡大气。与下文“长戚戚”均出自《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325] 忌惮:顾虑畏惧而不敢妄为。《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26] 长戚戚:忧惧,忧伤。

    [327] 终身之忧:此处指因思念父母而终身忧伤。

    [328] 冲:冲淡,平和淡泊。

    [329] 浣:洗涤,漂洗。

    [330] 沸汤:沸腾的开水。

    [331] 诚哉:确实,加强语气。

    [332] 滑:油滑精明。

    [333] 腻:污秽肮脏。

    [334] 浓:浓稠油腻。

    [335] 激搏:激烈争斗。

    [336] 阳:此处指性格外向。刚:直率,刚直。

    [337] 明:此处指做事无所隐瞒,没有过多思考。

    [338] 阴:此处指性格内向。柔:柔和,温和。

    [339] 暗:此处指做事有所保留,心思谨慎细密。

    [340] 测:揣测,把握。

    [341] 颜子: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德行最高者,孔子对颜回称赞有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不幸早卒。

    [342] 夭:夭折,早卒。

    [343] 盗跖:先秦文献中的大盗,生性暴虐,率众数千人,驱人牛马,夺人妻女,横行天下,诸侯亦惧其威势。《荀子·劝学》:“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唐杨倞注:“盗跖……聚徒九千人,于太山之傍,侵诸侯。”

    [344] 举足:开始。虞:担忧。此处指小心谨慎。

    [345] 实力:此处指切实有力。消融:消除。

    [346] 检点:检查改正。

    [347] 柔:此处指柔和渐进。

    [348] 优柔:从容不迫。涵泳:深入体会。

    [349] 始可以自得:才能有所收获。自得,有所收获。

    [350] 决欲宜刚:斩断欲望应当坚决果断。决欲,斩断欲望。

    [351] 奋迅:行动迅速。

    [352] 自新:改过自新。

    [353] 惩:此处指压制。窒:此处指控制。《周易·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354] 《损》:“损”卦,《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一卦,其主要思想是告诉人们要适当割舍有所克制,才能有所收获和保全。

    [355] 得力:此处指关键的,最重要的。

    [356] 迁善:向善。《周易·益卦》:“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57] 《益》:“益”卦,《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二卦,其主要思想是告诉人们通过改正和克制自己,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和收获。

    [358] 传舍:古时供旅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即旅店。《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

    [359] 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360] 脱卸:脱掉,卸掉。

    [361] 约:此处指约束,限制。

    [362] 百善:此处指诸多美好的德行。《吕氏春秋·孝行览》:“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

    [363] 侈:生活奢侈。肆:此处指傲慢放纵。

    [364] 百恶:此处指诸多丑恶的行径。纵:放任。

    [365] 奢者:奢侈的人。富不足:此处指虽然生活富裕却仍感不足。

    [366] 贫有余:此处指虽然生活贫困却仍感有余。

    [367] 贪饕:贪得无厌。《说文解字》:“饕,贪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晋杜预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368] 干请:请托他人以求取官职。犯义:损害道义。

    [369] 全节:保全节操。

    [370] 侵牟:侵害掠夺。聚怨:招来怨恨。聚,聚集。此处指招致。

    [371] 放肆:此处指放纵任性。

    [372] 安性:使性情安定平和。

    [373] 气浮:心浮气躁。

    [374] 守默:闭口沉默。

    [375] 言躁:说话急躁。

    [376] 省事:反省自己做过的事。

    [377] 交滥:交友不加选择。

    [378] 寡欲:清心寡欲,减少欲望。

    [379] 病:缺点,不足。此处指心中的各种欲望。

    [380] 近情:近人情。此处指思考问题从人之常情出发。

    [381] 刻:此处指苛刻,刻薄。

    [382] 欲心:欲望。炽:热烈,旺盛。

    [383] 念著:想起,想到。

    [384] 兴(xìng):兴致,兴头。

    [385] 嚼蜡:比喻索然无味。

    [386] 对待:相对,对应。

    [387] 光景:光阴,时光。

    [388] 乘除:天地自然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此处指对应。

    [389] 倚:倚仗,依靠。

    [390] 耐得:坚持得住,忍耐得了。

    [391] 消:消化。味:此处指食物。

    [392] 蓄:储藏,囤积。

    [393] 酬:报答。受:接受。

    [394] 久:此处指交往时间长。

    [395] 再:重来。

    [396] 雪:洗刷。辩:辩解。

    [397] 释:消除。较:计较。

    [398] 不慎:不小心,不在意。此处指不假思索。

    [399] 不审:不仔细思量。

    [400] 动:发作。

    [401] 负重:背负重物。

    [402] 确:确立,确定。

    [403] 乘骏走坂:骑着骏马跑下山坡。乘骏,骑着骏马。走,奔跑。坂,山坡。

    [404] 而足不禁其前:马蹄却仍向前不止。足,此处指马蹄。不禁,不停,不止。

    [405] 防欲:控制欲望。挽:拉,牵。逆水之舟:逆流而上的船。

    [406] 歇手:停手。

    [407] 下流:此处指顺流向下。

    [408] 缘:沿着,顺着。此处指攀爬。无枝之树:没有枝杈的树。

    [409] 住脚:停脚。

    [410] 欲:此处指要,应当。

    [411] 心:此处指心思。

    [412] 智:此处指思想。圆:圆融。

    [413] 行:品行。方:方正。

    [414] 翥(zhù):高飞。鸾:传说凤凰一类的神鸟。

    [415] 气象:气度,气派。

    [416] 蚕茧:野蚕吐茧。蛛丝:蜘蛛吐丝。皆指格局过小的作为。

    [417] 封:此处指蚁穴。结:此处指蜷缩,屈曲。

    [418] 儿女子:妇孺小人。经营:筹划,盘算。

    [419] 格格不吐:心事重重闭口不言。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格格,犹耿耿。此处指心中有事。不吐,不说话,闭口不言。

    [420] 刺刺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刺刺,犹喋喋。此处指唠唠叨叨。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421] 总是:都是。一般:此处指平时,平常。语病:此处指说话爱犯的毛病。

    [422] 莺歌燕语:原指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此处指说话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莺,黄鹂。

    [423] 忽忽若忘:此处指漫不经心。忽忽,草率,不经心。《说苑·谈丛》:“忽忽之谋,不可为也。”

    [424] 情痴:痴情,痴迷。

    [425] 鸢飞鱼跃:原指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此处指顺其自然心态平淡。鸢,老鹰。《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426] 问:此处指卜问,占卜。消息:此处指吉凶祸福。蓍(shī)龟:蓍草与龟甲,古人用以占卜吉凶的工具。

    [427] 奥灶:此处指神明。奥,屋内西南角,古时祭祀供神之处。《仪礼·少牢馈食礼》:“司宫筵于奥,祝设几于筵上,右之。”汉郑玄注:“布陈神坐也,室中西南隅谓之奥,席东面近南为右。”灶,灶神。《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汉郑玄注:“灶主饮食之事。”

    [428] 怀诈:心怀欺骗。《汉书·汲黯传》:“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

    [429] 懿(yì)行:美好的品行。《新唐书·柳公绰传》:“实蓺懿行,人未必信。”

    [430] 藏奸:藏有恶意。

    [431] 真:率真,正直。犯:此处指招致,招来。

    [432] 和:和善,温和。

    [433] 诡随:不顾是非而逢迎他人。《诗经·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毛传:“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

    [434] 乖拂:性格乖张离经叛道。

    [435] 诚笃:诚实敦厚。椎(chuí)鲁:愚钝。宋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

    [436] 浅露:言语过于直接而不婉转。

    [437] 径情:任意,任性。《鹖冠子·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径情而行也。”

    [438] 执持者:有操守的人。执持,操守。

    [439] 敏练者:思维敏捷,行事干练。状:样子。

    [440] 识:见识。

    [441] 明:明察。此处指目光敏锐,观察细致入微。

    [442] 理:理据,道理。

    [443] 情:情义。仪:此处指外在的形式。

    [444] 贼:伤害。《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

    [445] 直往:草率行事。轻担:不承担责任。

    [446] 足恭: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孔安国注:“足恭,便僻之貌。”伪态:虚伪的神态。

    [447] 苛察:苛刻细察。《庄子·天下》:“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歧疑:多疑。

    [448] 苟约:随便立约。固守:信守,遵守。此处指要求他人信守。

    [449] 生:使他生,使他活下来。

    [450] 卑:此处指用卑贱的方式对待他。

    [451] 尊:此处指用尊敬的方式对待他。

    [452] 违言:违背诺言。

    [453] 践言:履行诺言。

    [454] 愚忠愚孝:盲目地尽忠尽孝。

    [455] 维:维系。纲常:即“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代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456] 裁成:点拨,指点。

    [457] 入室:学问或技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458] 偏:反而。

    [459] 驾驭:控制,支配。

    [460] 跳梁:即跳梁小丑,形容猖狂捣乱而没有多大能耐的丑恶之徒。《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461] 委心:把心放下。任之:听任事情自然发展。

    [462] 竭力:用尽全力。图之:努力实现。

    [463] 只怕:就怕。

    [464] 济:助。

    [465] 流害:为害,造成危害。

    [466] 行:此处指有所作为。

    [467] 何补:有什么用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