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陈垣论文选集最新章节!

孰遂迎而立之,是为乙毗沙钵罗肆叶护可汗。连兵不息,俱遣使来朝,各请婚于我。太宗下许,讽令各保所部,无相征伐。……肆叶护既是旧主之子,为众心所归,其西面……二部豪帅多来附之,又兴兵以击莫贺咄,莫贺咄大败,遁于金山,国人乃奉肆叶护为大可汗。”《旧唐书》、《太平寰宇记》全袭其文,《通鉴》则分系于元二四年之末。

    由此观之,贞观元年为统叶护被杀时代,贞观元二年为俟毗与肆叶护争立时代,贞观三四年为肆叶护统一西突厥时代;法师于三年秋出游,四年夏至素叶,所逢方事畋游戎马甚盛之叶护可汗,固少叶护非老叶护也。假定法师果元年出游,二年夏到素叶,则所见者正俟毗可汗。然是时俟毗方与肆叶护争国,素叶以西,皆附肆叶护,法师何能安然通过?惟三年以后,肆叶护既统一西突厥,故法师得西行无阻。此又元年说不能成立,三年说不可推翻之一铁证也。

    《新唐书》贞观四年俟毗请婚事不确

    将据《新唐书·西突厥传》“贞观四年俟毗可汗请婚,不许,诏曰,突厥方乱,君臣未定,何遽昏为”之条,以证四年时当国者为俟毗可汗耶?则又可据《旧唐书》、《通鉴》以证其说之不确。盖“君臣未定,何遽婚为”之语,《旧唐书》、《通鉴》皆载之,皆以此为对肆叶护共同之言,不单为俟毗而发;《通鉴》且系其事于二年之下也。则贞观四年四字,正《纠谬》所谓“宜削而反存”者也。

    吾尝稽之《册府元龟》卷九七〇:武德九年三月、六月,均书西突厥叶护可汗遣使朝贡;贞观元年正月、十月,二年四月,三年十一月,则但书西突厥遣使朝贡,而不书可汗为何。以时考之,则元年正月一役,犹是统叶护当国;元年十月及二年四月两役,正两汗争立,各遣使请婚之时;三年十一月一役,则肆叶护统一之后也。自是四、五、六年,均不见西突厥来朝,则《新唐书》四年请婚之言,何自来耶?又《纠谬》所谓“以无为有”者也。

    元年出游不能见李大亮

    犹有一事,足证元年说断不能成立,则凉州都督李大亮何时到任,极有研究之价值也。据诸书记载,法师以八月首涂(于阗表作四月),则至迟九月中可到凉州;然元年九月,李大亮不能到任也。据两书《太宗纪》,元年四月,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伏诛;两书《幼良传》(《旧》卷六〇,《新》卷七八),或告王阴养士,诏遣宇文士及代为都督,并按其事:是元年四月以前,为凉州都督者长乐王幼良也。据两书《宇文士及传》(《旧》卷六三,《新》卷一百),太宗即位,代封伦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后为殿中监;据《旧书·太宗纪》,宇文士及为殿中监,在元年九月辛酉:辛酉者九月十二,是元年九月以前,为凉州都督者宇文士及也。假令继士及者即为李大亮,然士及奉到诏书,至早需在十月,则李大亮之到任,至早亦需在十月后也。据《旧书·李大亮传》(卷六二):大亮以贞观元年,由越州都督转交州都督,寻召拜太府卿,由为凉州都督。(《新书》卷九九《大亮传》同,而贞观元年改为贞观初,亦当书反阙也)一岁三迁:由越州而交州,由交州而内调,复出而凉州。东西南北之途,三月五月之任;无论如何,元年十月之凉州,不能有李大亮足迹也。则元年说终不能成立也。(照《新书·太宗纪》,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在元年八月,《宰相表》亦然,与《幼良传》不合,此又《纠谬》所谓“纪志表传不相符合”者也。)

    于阗表十七载之七字误,贞观三年之三字不误,如必欲保存于阗表之十有七载,则必需推翻《圣教序》及诸书之十有七载

    元年说之动机,梁任公谓因法师在于阗上表,有“贞观三年出游今已十七载”等语,而疑法师之还于阒,在贞观十八年春夏之交;以此上推十七年,当为贞观元二年而非三年也。然吾以为苟有疑于于阗表,则当由贞观三年下推至贞观十八年,而疑十有七载之讹;不当由贞观十八年上推十有七年,而谓贞观三年为误也,因十有七载之说,不独见于于阗表,吾人少时临褚遂良或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此语即深印于脑中;而求其所谓十有七载者,系指贞观十九年归国而言。于阗上表时,何能有是语。是必原文有误(原文“四月私往”之四字亦疑误),或原文为十有六载,后人习见《圣教序》及诸书之十有七载而改之,而未计及其还到于阗与归京,先后几差一载也。如任公言,则是于阗表之十有七载无误,而《圣教序》及诸书之十有七载皆误也;因由贞观十九年上推至贞观元年,不止十有七载故。又如任公言,则须遍改诸书之三年,又须遍改诸书之十有七载,而仅留于阗表之十有七载也。其然,岂其然乎?吾故曰贞观三年出游说必不可推翻,元年出游说必不能成立也。至谓传中所记岁月,非满十六年有半之时日,不敷分配;则十七年中本有六闰,更事严覈,所差当无几矣。

    附本传甲子纪误

    本传所纪岁月,不易臆校。惟第六卷以下,月日差舛,尚易察觉。今校本全未注意,不无遗憾。曩读常州天宁寺本,曾以长术校之,发见差舛不少,并录如后,识者幸是正焉!

    本传自卷六起,均以甲子纪日。卷六第六页丁卯,蒙上文当为六月,照传录当为五月。然贞观十九年六月五月均无丁卯,丁卯当为七月朔,则丁卯上应有“秋七月”三字。同页辛巳,七月十五也。若蒙上文而不加七月,则丁酉朔之六月,又何能有辛巳耶?此其一。

    同页校注中有“《录》闰二月”云云,亦误。贞观二十年,闰三月非闰二月,日本缩刷《开元录》据丽本作闰三月,是也。宋元明本作闰二月,均误。

    同卷第十页(常州本第九页)有六月庚辰。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庚戌朔,无庚辰,庚辰为七月朔,故此庚辰,非错简即误字。此其二。

    卷七第三页,又有庚辰,蒙上文此庚辰亦为六月。然贞观二十二年六月既无庚辰,此庚辰当为七月朔,则同卷第五页“秋七月”三字,应在第三页庚辰之上。此其三。

    同卷第十五页(常州本第十四页),夏五月乙卯,蒙上文当为永徽三年。然永徽三年五月丁巳朔,无乙卯,非同卷第十三页之三年有误,即此五月乙卯有误。此其四。

    卷八第十八页,“三月庚申”,蒙上文当为显庆元年。然是年三月乙丑朔,无庚申,庚申当为二月二十六日也,以二月乙未朔故,则“三月”二字衍。此其五。

    卷九第一页,“显庆元年春三月癸亥”,下文“甲子”。是年三月无癸亥,无甲子,癸亥为二月二十九日,甲子为二月三十日,则三月为二月之讹,第二页“乙丑”云云,乙丑三月朔也。则三月二字,应在乙丑上,第三页景寅云云,则三月二日也。此其六。

    本传自卷九第五页(常州本第四页)四月八日起,改用数目纪日,不用甲子。然卷十第一页,忽又有“元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云云,蒙上文元年当为显庆元年。然显庆元年八月癸巳朔非戊子,十九日亦非戊子,当有误。此其七。

    卷十第四页,校注“《传》作未”云,未当作末。

    法师寂后第二十一甲子六月,陈垣书于北京励耘书屋

    * * *

    [1] 本篇作于1924年6月,载于《东方杂志》第二一卷第十九号(1924年10月)。据原稿校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