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最新章节!

    本国史提纲

    (一)世界文明起源之地,旧说有五:(1)中国;(2)印度;(3)埃及;(4)巴比伦;(5)西半球之墨西哥、秘鲁是也。西半球之文明,未曾发扬光大。印度之文化,其源亦自西方来。因其所处环境与西方不同,遂成独特之文化。然其政治势力太乏,故对世界大局之影响较微。真有关于世界大局者,则东半球之东西洋两文明耳。中国为东洋文明之主体。西洋文明起于西亚与北非,传于希腊,沿于罗马,衍于大食。及近世乃大盛于西欧,实环绕地中海之文化也。

    (二)中国文明之缘起,今不甚明。此缘开化较晚之国,有先进国之历史以资参证,而开化早之国则无之。中国有书籍虽早,然世界各国之有史时代多不过5000年至7000年,中国开化之早恐尚不逮北非与西亚。史家所言古史年代,当以据古书零碎材料及历法推算者为较确。最通行之说有二:(1)汉刘歆所推,见于《汉书·律历志》,唐尧元年,在民国纪元前4055年,公历纪元前2844年。(2)宋邵雍所推,见其所著《皇极经世书》,唐尧元年则在民国纪元前4268年,公历纪元前2357年。自此以前,年数无可推矣。假定再有千余年,亦不过五六千年也。而地球之有人类,必已数十万年,故欲求文化之源,必求之于考古学,而中国考古学尚未发达。据近年所发现者:民国十二三年(1923、1924),河北房山县周口店得古人遗骸,专家研究云在40万年前,然不能确言其与中国人有无关系;十年(1920),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古人遗迹,专家研究谓其种族与今华北人同。以其所制之彩色陶器,称之曰彩陶文化。此种文化,东至辽西,西至甘肃、青海。彩陶与西亚欧俄及意大利所发现者极相似,故或因此谓中国之文化来自西方。然此种文化不能断言其为中国主体之文化、最古之文化也。十九年(1930),山东历城县城子崖,二十二年(1933)滕县,其后浙江杭县亦发现古人遗迹。以其所制之黑色陶器,称之为黑陶文化,亦不能断言其是否中国主体之文化、最古之文化。以大体言之,中国文化当起于江河下流湿热之地:(1)其食以鱼与植物为主;(2)衣之材料为麻丝,而裁制宽博;(3)宫室以木为骨干,源于巢居;(4)货币最广用者为贝;(5)宗教则敬畏龙蛇。皆可为其佐证。而埃及之文化起于尼罗河,西亚之文明源于底格利斯河、幼发腊底河,印度之文明始于印度河,而盛于恒河,亦足以资参证。故中国民族起于东方较西来之说为可信也。

    (三)古代民众之伟业,率附之于个人。而其所敬畏而神明视之者,尤莫如其群之酋长,故古代开化之事迹,必征诸传述中之古帝王。古有所谓三皇五帝者,其后则有三王五霸。三五之数,盖后人取配三才及五行,然其所举者亦必古代著名之酋长及国君也。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盖古发明用火,能作网罟,事佃渔,及发明农耕之部族,不必实有其人。五帝为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始有世系可稽,则其人较确实矣。其后为夏、殷、周三代,则并有君位传授可征。大抵古代部族林立,不必常有共主。而后政治渐进步,则共主渐不可缺。然不必专于一国。如五帝之相继,乃各据其国而为一时之共主,非谓有一天子之位而为五帝者相继入据之也。夏、商、西周盛时,则诸侯来朝,衰则诸侯不朝或下堂而见诸侯,即其或为共主,或不为共主之证。当其不为共主时,或则时无共主,或则有代之而为共主者,如羿代夏政是也。特其事不尽可考耳。东周以后,则其情势又异。斯时各地方逐渐发达,盖分为若干区域。每区域中各有共主,为共主者皆称王,吴、楚、越是也。是时文明之中心点,在太行以南、泰岱以西、华山以东、淮水以北。其间大国众多,不易服从于一国,故强国不敢称王。周天子者,旧当称王,而此时无实权。诸国皆其所封建,莫或及举之。故特以王之空名奉之而已。次则以诸侯之长自居焉,是之为霸。以此一区域为是时文明之中心点,故强国争以获为此诸国之长为荣,而有争霸之举焉。凡一时为诸侯之长者,皆可谓之霸王,数初不限于五也。至战国时则情势又异,斯时海内大国七,皆称王。诸王之上,复觉有立一共主之必要,无以名之,乃假天神之名而名之为帝。齐闵王与秦昭王尝并称东西二帝。后秦围赵都,辛垣衍又欲使赵尊秦为帝,然皆未成。至秦并六国,始皇帝乃以皇帝自号焉。

    (四)以血缘结合者曰氏,亦曰氏族。以地缘结合者曰部,亦曰部落。二者兼有,抑其结合之原因不明者,则曰部族。此后世史家习用之称号也。在古代则以血缘结合者称为姓,初行女系,后乃转为男系。男系支庶分封者则称为氏。其初盖姓别、氏别,各成一部,后乃有以地域结合者焉。孔子所概想之大同之世,盖农业共产之小社会。此等小社会盖多自给自足,故不甚相往来。其后人口日增,占地渐广,彼此渐相邻接,偶遇饥荒等灾祸,则掠夺等事起焉。即在平时,亦因交易渐多、日相稔熟,经济上关系日渐密切,终至并合为一社会焉。其建国之规操可考者,大抵有以武力征服之事。征服者择中央山险之地,筑城而居,是曰国人。(古“国”字专指都城言。)被征服者居于四面平夷之地,从事耕种,出赋(军用品)。税,(田租),服力役,是为野人。野人与国人,其初当有甚深之嫌恨,然书传无可考。盖其时代早,其时已成过去。其后,因通婚杂居等关系渐相混合也。征服之族,执政权者为贵族;不执政权者为平民。被征服者,盖社会学家所谓农奴之伦。然至国人、野人渐相混合,则平民、农奴并为一级而与贵族对立,成两阶级矣。又有奴隶,其初盖出于俘虏,其后本族之犯罪者亦为奴,徒执贱役而已。倚为生产主力之事,史无可征。其初当有之,盖亦因为时甚早,故其材料阙如也,此古代社会之阶级也。古正式之军队,盖皆国人充之。故后世相沿,充兵者,仍为居近国都之民。远于国都者非不能充兵,然仅如后世之乡兵,充保卫本地方之用而已。江永《群经补义》中有八条考此甚精审也。孔子所云小康之世,其所以获称为小康者,古之农业共产小社会,其内部组织本甚安和。虽有征服者居于其上,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如人体之寄生虫然。然社会内部良好之组织尚未尽破坏,民生其间者,除出血汗以养活征服者外,其他尚无所苦,尚克称为准健康体也。此时社会情形之可考者:(1)大多数人皆以农为业,农则行井田之制,一夫一妇佃田百亩,以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为税,地权平均。(2)农田以外之土地,古称为山泽,皆系公有。依一定之规则人人皆得使用。(3)古代生活程度低,寻常用具人人皆能自制,非有特别技术不能者,专司其事之人,其制器仍以供公用,非以谋利。此等专司制器之人,至后来则成国家所设之工官,仍非以谋利也。(4)社会内部既系公产,自无所谓交易。小商则农民于农隙为之,得利甚少。大商则系代表本团体与他团体行交易,损益皆团体负担之。如是,农人地权平均,商人亦不能牟利,社会无甚贫甚富之弊,此其所以获称为小康也。逮此等规制日渐破坏,井田废而阡陌开,山泽之地初为有政权者所封管,后乃入于企业之私人之手,(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记。)商业乃变为谋利之业,执政权者亦日益淫侈暴虐,则出小康而入于乱世矣。古代社会变迁大略如此。

    (五)古所谓封建当分为二:(1)征服异部族,(A)使表示服从,(B)或更易其酋长;(2)则本族之拓殖于外者也。封国之地,盖初小而后大,其后则大者方百里。此盖当时政治上、经济上最普通之单位。至东周之世,则大国约方五百里,更大者约方千里,此等方五百里、方千里之国,盖内包方百里之政治经济单位若干,非以方五百里、方千里为一单位也。故至秦以后之世,方百里遂为县之区域,成为官治之最下级。郡县之制非始于秦,春秋战国久有之。县:(1)盖灭国而为之;(2)卿大夫之封地亦可发达而为县;(3)又有并乡聚建置者。(《史记·商君列传》。)郡本设于边荒之地,与县各别,不相统属。然:(1)郡率有兵权,以之保护县而以县之财赋供给郡,最便政权易为军权所夺,而县遂隶属于郡。(2)又郡之地稍繁荣进步,则设治亦必随之而密,因此析郡之地为县,其必附属于郡者,又势也。春秋战国时,诸国设郡多在边地,以腹地无须乎此也。秦始皇并六国,六国之民未必心服,到处须设郡镇压。故遂于全国设郡而以县隶属之。自此,郡县遂成两级之制。

    (六)亚里斯多德论政制,分为(1)君主、(2)民主、(3)贵族三者。此虽不足尽后世之变,然在古代固大致如此。中国古代亦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之遗迹,如《周礼》所载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及周召二公共和行政是也。但无正式之民主、贵族政体,此则书缺有间,亦且古事遗佚,不见记载者多,不能决其必无也。

    (七)古代贵族多世官,大率自大夫以上。士以下,则出于乡举里选。《周官》所载三年大比,乡兴贤能之法是也。其后贵族腐败,则代之以游士。古代正式军队唯国都附近之人为之,其后战争之规模日大,所须之人数愈多,遂将仅守卫本地方之人亦调上前线。此二事,为战国之世政事变迁之最大者。

    (八)古无所谓法律,约制其群者,只有习惯而已。此即所谓礼也。法之起,盖起于执政者之命令,今亦然。法令非如习惯为人人之所知,故戒不教而诛。又古所谓刑者,义与后世异,专指用兵器伤害人体使丧失生命,死亦特称为大刑,或受不可恢复之创伤者言之,其拘禁、罚作苦工、剥夺名誉等,不称为刑,《周礼》司徒属官所用惩罚止于此等,如欲以兵器伤害其身体则必归于士。士亦曰士师,士本称战士,士师者,士之长,在周官属于司寇,盖本所以待异族若内奸者也。其后“刑”字之义渐变,则称残害身体者为肉刑,因肉刑本不施于凡人,故儒家有古者象刑之说。

    (九)社会伦理可考者,大抵系周代情形。自殷以前则颇模糊。周代宗法最为发达,其制有国家者奉其先为始祖,始祖之嫡长子继体为君,其众子皆别为宗,是为大宗。宗子即为其宗之祖。大宗宗子之嫡长子,世世继为大宗宗子。其众子则别为小宗。凡小宗宗子皆可统治其五服以内之人,而五服以内之人,亦得受其救恤,服尽则无豫焉。若大宗宗子,则同出一祖之人,永得受其救恤,亦当受其统治。故其组织甚为严整悠久,周人之所以竞争而获胜利,其以此欤。古者宗与族异,族如今文家所言之九族:(1)父系五服之内,(2)父之姊妹及其子,(3)身之姊妹及其子,(4)女之子及其子,(5)母之父姓,(6)母之母姓,(7)母之姊妹及其子,(8)妻之父母姓合为一族,(9)妻之姊妹。专以亲情言之,其横的范围固较宗法为广,纵的范围,则不如宗法之久,又不必皆同一地,故其所团结或转不如宗法之广也。古所谓姓,即今社会学家所谓民族者,其所包人口盖甚多。逮耕作之法渐精,则氏族析而为家族。所谓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五口八口之家是也。一家之中父权颇大,父死则兄为之继。贵族有妾媵。妾者,家中执事之女子,得接于其主人者。媵则妻之送嫁之女子也。平民大抵行一夫一妻之制,然平民外淫当较易于贵族,贵族则淫乱于家者多,外淫者转少也。社会伦理曰君臣,曰朋友,臣盖受豢于君而服事之,武士则为之效死,且保护其家族,效忠于其后嗣。君臣初义不过如此,其后进步乃以尽心力于一人一家者为小臣;以保社稷安人民为务者为大臣焉。臣之当忠于其君,纯以初尝受豢焉,为其私人,感其恩意之故。若民之于君,本无恩意。君能执行公务则戴之,不能则义可驱逐之。后世未仕之野人,亦有闻君死而殉之者,则误合臣民之义为一矣。朋友可通财,可相为死,其结合极亲密,非如流俗概称所知为朋友也。(古称所知若今言相识。)古人风义刚劲,又俗重长老,故孝悌亦为伦理重要条目。

    (十)文字始于拟势,继以图画符号,本与语言并行,而非所以代表语言。其后进步,乃专以语言表意而又以文字代表语言焉。中国字书存于今最古者为许慎《说文解字》,其书以秦时小篆为主。在小篆以前,见于《史籀篇》者,(《史籀篇》亦字书之名。)谓之籀文,亦曰大篆。又出于大篆之外者,则为古文。古文之条例,间有不可知者,则曰奇字。文字之条例凡六:曰象形、曰指事、曰会意、曰形声、曰转注、日假借。象形如“日”“月”,盖最初之字。指事者,古事物通训如“上”“下”二字,二字在一画之上为上,在一画之下为下。会意者,合二字之意以成一字,如人言为“信”,止戈为“武”。形声如“江”从水工,“河”从水可,亦合二字成一字而一取其声,一取其义。转注者,一语衍为多语,字亦随之而增。许举“考”“老”二字为例,如“枯”之于“古”,“巅”之于“夷”,亦皆此例。其义异而未造两字者,则文字学家所谓引申,如马行迟为“笃”,行迟则马足之着地必实,因以为笃实之称是也。假借者,音同义异,则合用一字,或虽有两字,亦废其一而存其一。此可以省识字之烦,不然则单字之数将至不胜其多矣。六书盖文字学家研究文字条例者所立之说。其说虽粗,然亦大致可用。故数千年来只有为之弥缝补苴,而无推翻之别立新说者也。(欲知中国文字条例,拙撰《字例略说》可以参证,商务印书馆本。)文字之始,本非所以代表语言,而剖析语言求其音素制为字母,然后切合之以成字。则其理非初造字时所知。文字前后相承,不易彻底更易,故文字取诸他族者,可以成为拼音字;出于本族者,则不能也。书写之法则渐趋简易,故篆易而为隶。

    (十一)各国文学皆先有韵文,后有散文。吾国亦然,散文盖至东周之世乃大发达,前乎此者,皆阮元所谓寡其辞、协其音者也。(见《研经室集·文言说》。)然此非即诗歌,乃今时歌谣之类耳。诗歌源于谣辞,必随音乐而变,如后世外国音乐输入而有词曲。若中国今日之所谓新诗,则其性质与昔之所谓诗者,初非同物也。

    (十二)古代科学与哲学不分,哲学与宗教又不分,故最古之学术思想,率存于宗教之中。古者大学与明堂合一。明堂者,物质文明简陋之世,一国之内,只有讲究之房屋一所。君主居之、百官办理政事于是,祭祀祖宗亦于是,讲学取士亦于是。故既为宫殿,亦为朝廷,又为宗庙,又为学校。其后诸事皆分析别立,然仍为宗教之府。而古之所谓学校者亦即在是。其所谓学,则宗教与哲学及纯理之科学,今散见于先秦诸子中。哲学科学之说皆出于此,学虽高深而无实用。故古无云肄业学校学得何种学识技能,出而任事者。实际应用之知识技能,皆得之于宦。宦者,实习于某机关,学与仕为对称,任事者为仕,学习者为学,一种行政机关发达而成一种专门学术,则《汉书·艺文志》所谓九流之学,出于王官者也。九流之学,各有所本。最陈旧者为农家,盖欲回复古共产之农业小社会,许行之说是也。次之者为道家,老子之说,主于无为,为训化,盖物质文明进步,社会组织往往随之变坏。而古代物质文明之进步,率有在上者之唱道,故老子以无为戒之。此犹戒今之中国人无慕欧化,戒西南土司无效汉人耳,不悟物质文明之终不可阻也。又次之者为墨子,墨子背周道而欲行夏政,欲回复前一时期之俭及迷信,亦势不可行。较进步者为儒家及阴阳家,儒家主通三统,谓有三种治法当更迭互用。阴阳家主五德终始,谓有五种治法当更迭互用。其见解皆较弘通,然亦不甚切于时务。最切于时务者唯有法家,以法训练其民,以求富强、事兼并,以术督责其臣,以淘汰腐败之贵族而行严肃之官僚政治,皆切合于时势者,故秦用之卒并六国也。(法术之别见《韩非子·定法篇》。)

    (十三)秦始皇统一后之新局势。(1)内战乍息,民生获苏。尤其交通上限制废除,商业得以兴盛,可完成广大之分工。汉人议论每以“通关梁,一符传”为善政。此后国富总量之增加,殆非前此所能想象。(2)统一则国力强盛,便于对外,但中国在此时开始与骑寇相遇。(古代戎狄皆居于山地,与后世西南诸部族相似,此等戎狄盘踞于太行以北诸山脉中,恰为中国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间之缓冲。)

    (十四)封建制度之告终。(1)秦尽废封建。(2)秦亡后“诸侯之相王”。(五字见《史记·自序》。)义帝等于东周之天子,西楚霸王等于其时之霸主。其下列爵二等亦沿战国时之成例,而此二等之爵,又为汉代所沿。(3)封建之基础在下而不在上,在社会而不在政治。盖必社会尚未臻于统一之机运,然后可以各各分立。故封建之真正基础,为各区域内之自足经济。《王制》之经济计划,即系如此。自商业兴、交通便,各地方之风俗渐次相同,则分立之基础已不存在。于是每一区域之中,先自相吞并,而东周以后之大国,陆续出现,最后乃有一大国举,诸大国而悉灭之,是为秦之灭六国。诸侯之相王,及汉初之封建形势均与战国相似,为能久安,诸侯之相王仅五年而天下复归于一。汉初之异姓王亦不旋踵而亡;同姓诸王则酿成吴楚七国之乱。自是以后(A)先存空名而去其政治之实权。(汉景帝令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B)次分诸大国为小国,此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武帝用主父偃策,令诸侯王得国邑分封子弟。(C)更推行关内侯之制,有荣名及禄而无土地。(D)更进则禄亦不轻给,唐宋食租必待实封。而封建仅存空名矣。(4)历代虽尚有行封建之制者。此特不胜其自私之心,而又无有效之计划,乃行此无聊之策。即其心亦未必以为可恃也。以实际论,晋代八王之扰乱,乃由其兼任官职;明代成祖之叛逆,则由其本掌兵权。皆与封建制度无涉。同姓如此,异族则唐太宗显封功臣,而功臣终不敢受,封建更势成弩末矣,故封建制度真正之反动,实至吴楚七国亡乱而告终。

    (十五)民主政治之废坠。(1)主权在民,此为自然之理。本无人敢加以否认,亦无人能加以否认。(A)至民意无具体表见之方法,反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空论,以保存告朔饩羊、民治原理,是为君权之一进步。(B)更进而所谓天意者,遂与民意脱离关系矣。新莽之侈言符瑞是也。(2)民意之表见,最重者为习惯,习惯即礼也。(A)礼有守旧性,渐不切于实际,则其防闲专擅之力愈弱。(B)又列国并立之世,违礼则外遭大国之讨伐,内引起臣民之反抗,统一以后皆无之。

    (十六)帝政之成功及政之废坠。一区域中之公务谓之政,握政治上最高之权者谓之君。此列国时代之情形也。古之国大率方百里,此为一自然之政治区域。其君犹后世之县令,大夫犹乡镇之长,士则保甲之长耳。政治可以恶劣而不能废弛。此等层累设治之规模,乃各部族所固有,而非自上而下加以建设。(A)旧规既坏,国破家亡之时,又未必加以恢复,而一地方之公务,遂至废而不举矣。世袭之君大夫,变为任免自由之县令,此为以官僚政治代封建政治。(B)一阶级之方兴,其厉害必与大多数人相一致。及其处于统治者之地位,则其利益复与大多数人相对立。此为无可如何之事。故秦汉以后,代表国家之主权者,所当严加监督者,乃在官僚。处于监督之地位者,为数太少;而应受监督者为数太多,其势必不能遍。好在此时,官吏已不能不奉朝廷之法令,则莫如将所办之事,减至最小限度。如此,则官僚无所借以虐民,而现状易于维持矣。此为放任政治之真谛。秦汉以后,值宽闲之时,而能实行此种政治者,往往可以获小康。汉之文景,即其代表也。秦汉以后之政局,不容求益,只能消极的以求免害。故其设官,非为治事起见,乃为控制起见。故治官之官日益,治民之官日减。顾亭林讥之,而不知其时之政事固如此也。政治任一事件,固必受当时最高原理之统御也。

    (十七)儒术之专行。春秋战国之世,诸子之学同时并行。至汉武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而儒术遂居于正统之地位。论者谓武帝乃雄猜之主,因儒家隆君臣之义,便于专制而表彰之,此乃数十年前梁任公一派之议论,有为言之,本非客观真实之说,而读史者遂奉为定论,谬矣。汉世儒家言民贵君轻之义者甚多,眭弘至劝汉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便于专制者安在?武帝即位,年仅十六,因非昏愚,亦未闻其早达,成童未几,安知儒术为何事?故武帝之崇儒,乃时势使然,而非武帝之能造时势也。九流之学:纵横家仅效一节之用,杂家自无所有,名家施诸实用,则与法相附丽,有治国安民之抱负者,仅农、道、墨、儒、阴阳、法六家。农、道、墨皆大陈旧,法家之学仅其所谓术者,仍当施诸官僚,其所谓法者,则一统之后无所用之,亦不宜用,前已言之。故是时可用者实只儒、阴阳二家。而汉世二者遂相混合,学术之兴替,固非偶然也。儒家及阴阳家者之见用,盖以其详言治制。而天下既已统一,治制固不可不兴。故秦始皇帝言,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引以兴太平。方士修炼以求奇药。兴太平指儒家言,因亦有意立制度兴礼乐矣,特未及行耳。文景非有为主,故皆谦让未遑,武帝好大喜功,则有所不让矣,此儒术兴起之真原因也。

    但是时异势殊,儒家治国安民之方案实已不可行。其说别见下节。儒家之有益于中国,不在政治而在社会伦理。此事前亦已言之。自武帝崇儒之后,历代政府遂无复与儒反对者。故中国无如欧洲政教分裂之弊。此亦中西史事之一异点也。

    (十八)自先秦相沿而来之社会问题。社会始于公产,自公产之制破坏后,人心便觉其不安,即皆视当时之社会组织为变态。先秦诸子无不欲举社会彻底加以改组者,而其改组社会,必藉政治之力。此固近世工业革命以前,欲改革社会之通蔽也。汉世学术皆沿自先秦,其中最有主张者为儒法二家。今表示前汉、新室之世重要之议论及制度如下:

    先秦诸子之主张至新莽而彻底实行,实行之而失败,自此无复敢言彻底改革者,视社会之病态,为无可如何之缺陷矣。此一运动之经过,读《史》、《汉》之《平准书》、《食货志》、《货殖列传》,王、贡、两龚、鲍、眭、两夏侯、京、翼、李及王莽传可见其概。其失败之原因,则由未知阶级之对立性,革命之业必不能操刀代斫也。(经学分今古文两派。古文兴于西汉之末,为王莽及其徒党刘歆等所主张,所以如此者,盖欲兼取《周礼》。所以欲兼取《周礼》者,则以其所行节制资本之法,在《周礼》中有根据。而在今文学家说中无之也。盖儒学分齐鲁两派,鲁国之经济不如齐国之发达,故鲁学仅有平均地权之说,而齐学则兼有节制资本之论也。)

    (十九)汉世学术思想之变迁。西谚云:罗马人非思想之人,乃做事之人。此非罗马人短于思想,学术上之风气或重发现、或重实行,犹之饮食与消化各有其时。以汉人比之先秦,正犹以罗马比之希腊。先秦诸子之学可用者,唯儒法两家。汉宣帝谓汉家自有治法,以王霸道杂之。王指儒,谓宽以牧民;霸指法,谓严以察吏。此其选择,实颇合理。即王莽之变法亦然。王莽之失败,乃先秦诸子政策之失败。王莽选择于先秦诸子所定之具体方案,固不可谓之不合理矣。(其实施之手腕不足:此是另一问题。)自王莽改革失败,而学风一变,经世致用一派渐以消沉,(王符、仲长统、崔寔、徐干及晋世之葛洪等,均系实际之政论家,无复高远之理想。)不论今古学皆流为烦碎之考证,直至南北朝隋唐皆然。所谓义疏之学,其泥古而无思想,遂激起玄学之反动,在长时期之中,有思想者遂皆入于佛老,而不入于儒。

    (二十)秦汉间文字之变迁。(1)隶书代篆书而通行,此为便于书写起见。(2)其后隶书又分为二派,有挑法者为八分书,供美术之用;无之者为章程书,即今之正书,供实际应用。但其后章程书亦求书写之工,亦复为美术品。(3)求书写之速,必须用草书。草书起于棻草,本为应用起见,但至后汉之世,亦成为美术品。中国字体本繁复,美术又贵多变化,遂使草体益趋纷歧,难供实用,行书乃起而代之。然“行草”与草书,“真行”与正书相去无几,仍不便用,简笔之所以兴,即因中国无草体以资应用故也。

    (二十一)秦汉间文学之变迁。东周至西汉为散文发达极盛之时代,此时之散文与口语极为相近。西汉末造稍开骈俪之风。自此至南北朝末,逐步顺此趋向进行,遂成骈文时代。散文之变为骈文,乃由(1)用字及辞。渐次加选择,取其能引起美感者。(2)句读求其整齐,使音调和谐,便于诵读。(3)多用典故,以引起丰富之想象。文字至此遂与口语渐远:(A)不切实用。(B)从美的方面论,亦人工之美增加,天然之美丧失矣。统观此时代,(1)经学之趋于烦琐,(2)书法及文学皆向美术方面发展,皆时局升平,经济宽裕,文治渐兴,有闲阶级争在此一方面发展有以致之也。

    (二十二)兵制之变迁,民兵之废。为此时代一大事。其故由于(1)统一之后,国力骤增,四周皆小部族,无论开拓或防御皆用不着全国动员。(2)古人之所惮,非当兵而为远役。兵役之负担,自然偏于缘边,有失其公平之旨。(3)加以体恤良民,遂至(A)多用谪发及谪戍。(B)其后乃至兼用降伏之异族。此两种现象皆起于武帝之时。而民兵之废,则成于后汉光武之废郡国都尉,无复都试之役,此为五胡乱华时代,异族横行,汉族难于恢复之一大原因。

    (二十三)刑法之变迁。秦汉之世,司法界有三大问题:(1)法律初病简单,后伤错乱。李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为《法经》六篇。商鞅取以相秦,此法至汉世实已不足于用,汉人乃陆续增加,更益之以“令”与“比”,无条理系统,奸吏遂得上下其手。此事汉世屡图矫正未成,至魏世始从事于法律之编纂。晋初颁行之,是为《晋律》。中国之法学观念,为法性派,法文仅规定大纲,无甚根本变动。现存之律最古者为《唐律》,大体沿袭《晋律》。唐以后,定律者为金与明,皆本《唐律》。《清律》又沿《明律》。故自《晋律》定后,截至采用西洋法律以前,法律实无大变更也。(2)为刑罚之变更。秦用刑极酷。(实则各国多如此,但或不如秦国之甚。)汉文帝除肉刑,代以髡笞。髡法过轻,略无惩艾,笞法过重,每至死亡。刑罚之等级失其平。欲复肉刑者颇多,又无人敢任其咎。至隋,明定笞、杖、徒、流、死为五刑,此问题乃归消灭。此由古者但认以金属兵器伤害人之肉体者为刑,其观念不能骤变,故有此纠葛也。(3)秦时狱吏之严酷。汉代力加矫正,久之而其风气始渐变。在此过程之中,儒家主义输入法律之中,取法家之地位而代之之处不少。

    (二十四)两晋南北朝之世。两晋南北朝之世,为中国与西洋历史走入相异之路之最要关键。西洋自蛮族侵入以后,遂非复罗马人之世界。中国则经异族之侵入,依然为中国人之世界也。此其故:(1)由中国有广大之长江流域,以资退守;而罗马无之。(2)由中国人之数远较五胡为多,与罗马人及蛮族之比例不同。(3)由此等异族渐染汉族之文化已久,亦非西洋浅演之蛮族所及。(慕容氏、苻坚、北魏孝文帝等不必论,即刘曜、石虎等亦不过一淫暴之主,其立法施政,仍接受中国之文化。)(4)由罗马此时,官吏、军人、土豪、教士、蛮酋等,处处造成政治之中心,层累相及,持久不敝,遂成封建之局。中国虽亦有此等端倪,然地势平坦,风俗相同,中央之政权较强大,割据之局未能形成。此时代重要之现象为:(A)南方之文化及产业渐次发达,尤其荆扬二州,即今湖南、北两省间缘江之湖沼地带及浙西太湖流域为全国经济重心,完全肩负起抵御北族及保存南方文化之重任。(B)南方风气渐趋文弱,北方则渐觉犷悍。(C)由南方仅能保存文化而未能用武力将北方克服,故政治重心未能转移至南方。(D)自后汉之末,中原人成群迁徙,遂将积古以来各地方豪族之根基拔去。(参看下节。)(E)在此大迁移之中,贫民多入山与异族杂居,是为北方之山胡、南方之山越,山地借以开拓,异族借以同化者不少。

    (二十五)人民大迁徙之影响。当春秋战国之世,贵族皆骄淫矜夸不能振,以致嬴秦之末,豪杰蜂起,出身贵族者卒败,起于平民者卒成,遂成汉初布衣卿相之局,因此汉代之选举,亦不论门第。然此等豪族在政治上虽无特权,在社会上之势力仍在。至后汉之末,天下大乱,人民开始大迁移,而死灰复燃其焰。此时之势家,其宗族、姻亲团结之力及其对于地方人民统率之力,皆远较后世为强。观其迁徙之时,往往成群结党,又能互相周恤,立纲陈纪,可知当时侨州郡县之设置,即因属人主义未尽化除故也。经过长时期之侨居,卒不能复我邦族,政治上不得不厉行土断,而人事亦随之变迁,侨寓者之间彼此渐疏,而与土著者渐稔,于是属地主义日昌,属人主义日淡矣,此于各地方畛域之化除,所裨实大。世族迁移者,一时颇能垄断政权,抑压土著,又藉九品中正制度之助力,在政治上多占优越之位置。但此辈多无才略及勇气。革易之际,立功立事,及平时综理政事者,转多出于庶族;又在经济上落伍,不得不贪庶族之富,而与之通谱通婚。于是所谓门阀者本实先拔,仅藉惰力性而存在矣。至唐末,天下大乱,谱牒丧失,取士结婚,均不照成规办理,而所谓门阀者,遂荡焉无存,积古相传之阶级,至此铲除净尽。

    (二十六)士大夫阶级性质之变迁。封建时代士大夫阶级之特质:(1)自视与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