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最新章节!

水注》。《水經註》引此條不繫年,然首句與上條《御覽》所引《史記》同,知在是年,又足證《御覽》所引《史記》實《紀年》也。〉

    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作爲文公。〈《水經·澮水注》。〉

    魯隱公及鄭莊公盟于姑蔑。〈《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據《後序》在莊伯十二年正月。〉

    武公

    晉武公元年,尚一軍。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水經·河水注》。〉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于翼,至桐庭乃返。〈《水經·涑水注》。〉

    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萬,萬出奔魏。〈《水經·河水注》、《路史·國名紀》戊。〉

    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水經·河水注》、《路史·國名紀》戊。〉

    九年,戎人逆芮伯萬于郊。〈《水經·河水注》、《路史·國名紀》戊注引作「九年戎人逆之郟」。〉

    〈十三年,〉楚及巴滅鄧。〈《路史·國名紀》戊引「桓王十七年」云云。〉

    〈二十三年,〉齊襄公滅紀郱、鄑、郚。〈《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

    二十九年,齊人殲于遂。〈《唐書·劉貺傳》。〉

    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爲荀叔。〈《水經·汾水注》、《漢書·地理志》注。《文選·北征賦》注引「荀」作「郇」,「原氏黯」作「原點」。〉

    獻公

    獻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取玉焉,玉化爲蜮射人。〈《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太平御覽》九百五十。〉

    〈十七年,〉衞懿公及赤翟戰于澤洞。〈《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後序》云「洞」當爲「泂」。〉

    鄭棄其師。〈《唐書·劉貺傳》。〉

    十九年,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衞,公命瑕父、呂甥邑于虢都。〈《水經·河水注》、《路史·國名紀》戊注。《春秋後序》引「晉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十一字,「下陽」《路史》注作「夏陽」。〉

    〈二十一年,〉重耳出奔。〈《史通·疑古篇》。〉

    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周有白兔舞于市。〈《水經·涑水注》。〉

    惠公

    晉惠公二年,雨金。〈《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

    秦穆公〈十二年。〉取靈丘。〈《古文苑》註一引王順伯《詛楚文跋》。〉

    六年,秦穆公渉河伐晉。〈《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

    惠公見獲。〈《史通·疑古篇》。〉

    〈十一月,〉隕石于宋五。〈《史通·惑經篇》。〉

    十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渉自河曲。〈《水經·河水注》。〉 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退舍,次于郇,盟于軍。〈《水經·涑水注》。〉

    文公

    〈五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文公城荀。〈《漢書·地理志》注。《文選·北征賦》注引作「郇」。〉

    襄公

    晉襄公六年,洛絶于[氵向]。〈《水經·洛水注》。〉

    靈公

    成公

    景公

    〈十一年,〉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厲公

    悼公

    平公

    昭公

    晉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龍門三里。〈《水經·河水注》。〉

    六年十二月,桃杏華。〈《太平御覽》九百六十八。〉

    頃公

    定公

    晉定公六年,漢不見于天。〈《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五。〉

    十八年,靑虹見。〈《太平御覽》十四。〉

    淇絶于舊衞。〈《水經·淇水注》。〉

    燕簡公卒,次孝公立。〈《史記·燕世家》索隱:「王邵案《紀年》,筒公後次孝公,無獻公。」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簡公卒在是年。〉

    二十年,洛絶于周。〈《水經·洛水注》。〉

    二十五年,西山女子化爲丈夫,與之妻,能生子。其年,鄭一女而生四十人。〈《開元占經》一百十三。〉

    三十————年,城頓丘。〈《水經·淇水注》。〉

    〈三十五年,〉宋殺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水經·獲水注》。〉

    出公

    晉出公五年,澮絶于梁。〈《水經·澮水注》。〉

    丹水三日絶不流。〈《水經·沁水注》。〉

    六年,齊、鄭伐衞。〈《水經·濟水注》。〉

    荀瑤城宅陽。〈《水經·濟水注》。〉

    宅陽一名北宅。〈《史記·穰侯列傳》正義。〉

    王國維案:此亦注文。

    十年十一月,于粵子句踐卒,是爲菼執,次鹿郢立。〈《史記·越世家》索隱。〉

    衞悼公卒于越。〈《史記·衞康叔世家》「悼公五年本」,索隱引《紀年》云:「四年卒于越。」據《左氏·哀二十六年傳》,悼公四年,當晉出公十年。〉

    十二年,河絶于扈。〈《水經·河水注》。〉

    十三年,智伯瑤城髙梁。〈《水經·汾水注》。〉

    十六年,于粵子鹿郢卒,次不壽立。〈《史記·越世家》索隱引《紀年》「鹿郢立六年卒」。 〉

    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水經·巨馬水注》、《初學記》八、《太平御覽》六十四。〉

    十九年,晉韓龐取盧氏城。〈《水經·洛木注》。〉

    燕孝公卒,次成侯載立。〈《史記·燕世家》:「孝公十二年,韓、趙、魏滅智伯,十五年,孝公卒。」索隱曰:「《紀年》智伯滅在成公三年。」又曰:「案《紀年》成侯名載。」今據此補。〉

    二十二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智伯,盡併其地。〈《史記·晉世家》:「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智伯,盡併其地。」索隱:「如《紀年》之説,乃出公二十二年事。」今據補。〉

    二十三年,出公奔楚,乃立昭公之孫,是爲敬公。〈《史記·晉世家》素隱。〉

    敬公

    〈三年,〉于粵子不壽〈立十年。〉見殺,是謂盲姑,次朱句立。〈《史記·越世家》索隱。〉

    六年,魏文侯初立。〈《史記·晉世家》索隱引「敬公十八年,魏文侯初立。」案《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文侯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由武侯卒年上推之,則文侯初立當在敬公六年,《索隱》作十八年,「十八」二字乃「六」字誤離爲二也。〉

    〈十一年,〉田莊子卒。〈《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引《紀年》:「齊宣公十二年田莊子卒。」案宣公十二年當晉敬十一年。〉

    〈十二年,〉田悼子立。〈《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燕成公〈十六年。〉卒,燕文公立。〈《史記·晉世家》索隱。〉

    幽公

    幽公三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取葭密,遂城之。〈《水經·濟水注》《太平寰宇記》曹州乘氏縣下引作「幽公十三年」。〉

    七年,大旱,地長生鹽。〈《北堂書鈔》一百四十六。〉

    九年,丹水出,相反撃。〈《水經·沁水注》。〉

    十年九月,桃杏實。〈《太平御覽》九百六十八。〉

    十二年,無雲而雷。〈《太平御覽》八百七十六引《史記》。〉

    〈十四年,〉于粵子朱句〈二十四年。〉滅滕。〈《史記·越世家》索隱。〉

    燕文公〈二十四年。〉卒,簡公立。〈《史記·燕世家》索隱。〉

    〈十五年,〉于粵子朱句〈三十五年。〉滅郯,〈《史記·越世家》索隱。〉 以郯子鴣歸。 〈《水經·沂水注》。《水經註》引作「晉烈公四年,于越子朱句伐郯,以郯子鴣歸」,系年與《索隱》不合。〉

    秦靈公卒。〈《史記·秦始皇本紀》「肅靈公」,索隱曰:「《紀年》及《系本》無「肅」字,立十年。」〉

    〈十七年,〉于粵子朱句〈三十七年。〉卒。〈《史記·越世家》索隱。〉

    十八年,晉夫人秦嬴賊公于髙寢之上。〈《史記·晉世家》索隱。〉

    烈公

    晉烈公元年,趙簡子城泫氏。〈《水經·沁水注》。〉

    韓武子都平陽。〈《水經·汾水注》。〉

    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水經·丹水注》、《路史·國名紀》己。〉

    四年,趙城平邑。〈《水經·河水注》、<初學記》八。〉

    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水經·河水注》。〉

    王國維案:田居思即《戰國策》之田期思,《史記·田敬仲世家》之田臣思。巨思之訛。《水經·濟水注》引《紀年》作田期,《史記·田敬仲世家》引《紀年》謂之徐州子期。而據《濟水注》,「齊田期伐我東鄙」在惠成王十七年,距此凡五十三年,且此時三家尚未分晉,趙不得有邯鄲之稱,疑《河水注》所引「晉烈公五年」或有誤字也。

    〈六年,〉秦簡公〈九年。〉卒,次敬公立。〈《史記·秦本紀》索隱。〉

    〈九年,〉三晉命邑爲諸侯。〈《史記·燕世家》索隱。〉

    十年,齊田肦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獲韓舉,取平邑新城。〈《水經·河水注》。〉

    十一年,田悼子卒,〈次田和立。〉 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廩丘叛于趙。田布圍廩丘,翟角、趙孔屑、韓師救廩丘,及田布戰于龍澤,田布敗逋。〈《水經·瓠子水注》、《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引「齊宣公五十一年,公孫會以廩丘叛于趙」十五字,「次田和立」四字亦據索隱補。〉

    十二月,齊宣公薨。〈《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翟員伐齊,入長城。〈《水經·汶水注》。〉

    景子名虔。〈《史記·韓世家》索隱。〉

    王國維案:此司馬貞據《紀年》爲説,非原文。

    〈十五年,〉魏文侯〈五十年。〉卒。〈《史記·魏世家》索隱。〉

    〈十六年,〉〈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十八年,〉秦敬公〈十二年。〉卒。乃立惠公。〈《史記·秦本紀》索隱。〉

    二十二年,國大風,晝昏,自旦至中。明年,太子喜出奔。〈《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今《史記》無此文,當出《紀年》。〉

    王國維案:《史記·晉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武侯以晉桓公十九年卒。以武侯卒年推之,則烈公當卒于是年。烈公既卒,明年太子喜出奔,立桓公,後二十年爲三家所遷。是當時以桓公爲未成君,故《紀年》用晉紀元蓋訖烈公。明年桓公元年,即魏武侯之八年,則以魏紀元矣。《御覽》引晉烈公二十二年,知《紀年》用晉紀元訖于烈公之卒。《史記》索隱引魏武侯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而無七年以前年數,知《紀年》以魏紀元自武侯八年後始矣。至《魏世家》索隱引武侯元年封公子緩,則惠成王元年之誤也。説見後。

    魏紀

    武侯

    武侯十一年,城洛陽及安邑、王垣。〈《史記·魏世家》索隱。〉

    宋悼公〈十八年。〉卒。〈《史記·宋世家》索隱。〉

    〈十七年,〉于粵子翳〈三十三年。〉遷于呉。〈《史記·越世家》索隱。〉

    〈十八年,〉〈齊康公二十二年。〉田侯郯立。〈《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二十年〉〈于粵子翳三十六年。〉七月,于粵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十月,粵殺諸咎粵滑,呉人立子錯枝爲君。〈《史記·越世家》索隱。〉

    〈二十一年,〉于粵大夫寺區定粵亂,立無餘之。〈《史記·越世家》索隱。〉

    齊田午就其君及孺子喜而爲公。〈《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王國維案:《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紀年》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郯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爲公。」又據索隱引《紀年》,齊宣公薨與公孫會之叛同年。而據《水經·瓠子水注》引,則公孫會之叛在晉烈公十一年,宣公于是年卒,則康公元年當爲晉烈公十二年,二十二年當爲魏武侯十八年,此事又後十年,當爲梁惠成王二年。然索隱又引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又案《魏世家》索隱引齊幽公之十八年而成王立,幽公或桓公之訛。則桓公即田午。十八年當惠成王十三年,其自立當在是年矣。年代參錯,未知孰是。

    韓滅鄭,哀侯入于鄭。〈《史記·韓世家》索隱。〉

    二十二年,晉桓公邑哀侯于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而韓若山立。〈《史記·韓世家》索隱。《晉世家》索隱引「晉桓公十五年韓哀侯卒」。〉

    趙敬侯卒。〈《史記·晉世家》索隱引「晉桓公十五年趙敬候卒」。〉

    二十六年,武侯卒。〈《史記·魏世家》索隱。〉

    燕簡公〈四十五年。〉卒。〈《史記·燕世家》索隱。〉

    梁惠成王

    元年,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公于屯留。〈《水經·濁漳水注》、《史記·晉世家》索隱。〉

    晝晦。〈《開元占經》一百一。〉

    封公子緩、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蔡,而惠成王伐趙圍濁陽。〈《史記·魏世家》:「初武侯卒也,子瑩與公中緩爭爲太子。」索隱引《紀年》曰:「武侯元年,封公子緩、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蔡,而惠成王伐趙圍濁陽,七年,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云云。案武侯元年當作惠成王元年,據本文自明。《水經·沁水注》引「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路史·國名紀》己引同,惟「葵」作「鄈」,索隱引作「蔡」,乃字之誤。〉

    鄴師敗邯鄲之師于平陽。〈《水經·濁漳水注》。〉

    二年,齊田壽帥師伐我,圍觀,觀降。〈《水經·河水注》。〉

    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史記·魏世家》集解。〉

    三年,鄭城邢丘。〈《水經·河水注》。〉

    秦子向命爲藍君。〈《水經·渭水注》。《太平寰宇記》雍州藍田縣引「惠王命秦子向爲藍田君」,《長安志》引作「梁惠成王命太子向爲藍田君」。〉

    四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水經·河水注》。〉

    五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陽,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

    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水經·渠水注》。《漢書·髙帝紀》注臣瓚曰:「《汲冢古文》惠王之六年自安邑遷于大梁。」《史記·魏世家》集解、 《孟子》正義皆引「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

    于粵寺區弟思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史記·越世家》索隱。〉

    七年,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史記·魏世家》索隱。〉

    雨碧于郢。〈《太平御覽》八百九、《廣韻》二十二昔、《路史·發揮》一注。〉

    地忽長十丈有餘,髙半尺。〈《太平御覽》八百八十。〉

    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伐邯鄲,取肥。〈《水經·濁漳水注》。〉

    雨黍于齊。〈《太平御覽》八百四十二引「惠成王八年雨黍」七字,又八百七十七引全文作《史記》。〉

    雨骨于赤髀。〈《路史·發揮》一注。〉

    齊桓公〈十一年。〉弒其君母。〈《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九年,與邯鄲楡次、陽邑。〈《水經·洞渦水注》。〉

    晉取泫氏。〈《太平御覽》一百六十三、《太平寰宇記》澤州髙平縣條、《路史·國名紀》己注。〉

    王會鄭厘侯于巫沙。〈《水經·濟水注》。〉

    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爲大溝而引甫水。〈《水經·渠水注》。〉

    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靑衣水來歸。〈《水經·靑衣水注》。〉

    十一年,鄭厘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戸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軹道,與鄭鹿。〈《水經·河水注》。〉

    東周惠公傑薨。〈《史記·六國表》集解。〉

    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邊。〈《水經·濟水注》。〉

    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水經·河水注》。〉

    鄭取屯留、尚子、涅。〈《水經·濁漳水注》。《太平寰宇記》潞州長子縣下引「鄭取屯留、長子」六字。〉

    十三年,王及鄭厘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厘于鄭。〈《水經·濟水注》。〉

    齊威王立。〈《史記·魏世家》索隱引「齊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又《田敬仲世家》引「梁惠王十三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 ,今據補。〉

    十四年,魯共侯、宋桓侯、衞成侯、鄭厘侯來朝。〈《史記·魏世家》索隱。〉

    于粵子無顓〈八年。〉薨,是爲菼躅卯。〈《史記·越世家》索隱。〉

    十五年,魯共侯來朝。〈《史記·六國表》集解。〉

    邯鄲成侯會燕成侯于安邑。〈《史記·六國表》集解。〉

    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太平寰宇記》鄭州原武縣下。〉

    鄭築長城自亥谷以南。〈《水經·濟水注》:「自亥谷以南,鄭所城矣。《竹書》曰:梁惠成王十五年築也。」〉

    十六年,秦公孫壯帥師伐鄭,圍焦城,不克。〈《水經·渠水注》。〉

    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氏。〈《水經·渠水注》。〉

    邯鄲伐衞,取漆富丘,城之。〈《水經·濟水注》。〉

    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水經·鮑丘水注》。〉

    邯鄲四曀,室壞多死。〈《開元占經》一百一引作周顯王四年。〉

    十七年,宋景[善攴]、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水經·淮水注》。〉

    齊田期伐我東鄙,戰于桂陽,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史記·孫子呉起列傳》索隱:「王劭案《紀年》梁惠王十七年齊田忌敗我桂陵,與此文異。」又《田敬仲世家》「田臣思」索隱:「《戰國策》作田期思」,《紀年》謂之徐州子期。〉

    東周與鄭髙都、利。〈《水經·伊水注》。〉

    鄭厘侯來朝中陽。〈《水經·渠水注》。〉

    有一鶴三翔于郢市。〈敦煌唐寫本《修文殿御覽》殘巻。〉

    十八年,王以韓師敗諸侯師于襄陵。〈《水經·淮水注》。〉

    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水經·淮水注》。〉

    王會齊、宋之圍。〈《水經·淮水注》。〉

    趙敗魏桂陵。〈《史記·魏世家》索隱。〉

    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水經·沁水注》。〉

    二十年,齊築防以爲長城。〈《水經·汶水注》。《史記·蘇秦傳》正義引「齊」下有「湣王」二字。〉

    〈二十四年,〉楚伐徐州。〈《史記·越世家》索隱。〉

    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絶于汾。〈《水經·汾水注》。〉

    二十六年,敗韓馬陵。〈《史記·魏世家》索隱。〉

    二十七年十二月,齊田肦敗梁馬陵。〈《史記·孫子呉起列傳》索隱。案《魏世家》索隱引「二十八年與齊田肦戰于馬陵」,二十七年十二月在周正爲二十八年二月,是《魏世家》索隱已改算爲周正也。《田敬仲世家》索隱引「齊威王十四年田肦伐梁戰馬陵」,考《紀年》齊威王以梁惠王十三年立,至此正得十四年。〉

    二十八年,穰苴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通逋。〈《水經·渠水注》。〉

    二十九年五月,齊田肦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水經·泗水注》。《史記·魏世家》索隱引作「二十九年五月齊田肦伐我東鄙」。〉

    九月,秦衞鞅伐我西鄙。〈《史記·魏世家》索隱。《商君列傳》索隱引無月。〉

    十月,邯鄲伐我北鄙。〈《史記·魏世家》索隱。〉

    王攻衞鞅,我師敗績。〈《史記·魏世家》索隱。〉

    秦孝公會諸侯于逢澤。〈《史記·六國表》惠王二十九年秦孝公二十年會諸侯于澤,徐廣曰:「《紀年》作逢澤。」《水經·渠水注》引徐説略同。〉

    二十年城濟陽。〈《水經·濟水注》。〉

    秦封衞鞅于鄔,故名曰商。〈《水經·濁漳水注》、《路史·國名紀》己。《後漢書·光武帝紀》注引作「衞鞅封于鄡」。〉

    三十一年三月,爲大溝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水經·渠水注》。〉

    邳遷于薛,改名徐州。〈《水經·泗水注》。《史記·魯世家》索隱引「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遷于薛」,《孟嘗君列傳》正義引「梁惠王三十年下邳遷于薛,改名徐州」,「三十」下奪「一」字。〉

    〈三十二年,〉與秦戰岸門。〈《史記·秦本紀》索隱。此年據《史記·六國表》補。〉

    三十六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成王卒。」〉

    一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二年,〉鄭昭侯武薨,次威侯立。〈《史記·韓世家》索隱。〉

    〈九年,鄭〉威侯〈七年。〉與邯鄲圍襄陵。五月,梁惠王會威侯于巫沙。十月,鄭宣王朝梁。〈《史記·韓世家》索隱。〉

    〈十年,〉齊田肦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獲韓舉,取平邑、新城。〈《水經·河水注》。〉

    〈朱氏右曾曰:此事《水經註》引作晉烈公十年,索隱云《紀年》敗韓舉當韓威王 八年,計相距七十八歳,不應有兩田肦、兩韓舉。考《趙世家》云:「肅侯二十三年, 韓舉與齊、魏戰,死于桑丘。」肅侯元年當梁惠王二十二年,下逮後元十年,爲肅侯 之二十五年,蓋《趙世家》誤「五」爲「三」,《水經註》誤「惠成後元十年」爲「晉 烈公十年」也。至《韓世家》以韓舉爲韓將,則更舛矣。 〉 十一年,〈會韓威侯、齊威王于〉平阿。〈《史記·孟嘗君列傳》:「田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盟而去。」索隱曰:「《紀年》當惠王之後元十一年,作平阿。但齊之威、宣二王文舛互不同也。」案韓昭侯《紀年》亦當作韓威侯。〉

    十三年,會齊威王于甄。〈《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四月,齊威王封田嬰于薛。十月,齊城薛。〈《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嬰初封彭城。〈《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王國維案:此司馬貞據《紀年》爲説,非本文。

    十四年,薛子嬰來朝。〈《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十五年,齊威王薨。〈《史記·孟嘗君列傳》索隱。〉

    十六年,惠成王卒。〈《春秋經傳集解·後序》。〉

    今王

    〈四年,〉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爲河雍,向爲髙平。〈《水經·濟水注》引無年,《史記·趙世家》集解:「徐廣曰:《紀年》云魏襄王四年改河陽曰河雍,向曰髙平。」據此補。又《秦本紀》集解:「徐廣曰:《汲冢紀年》云魏哀王二十四年改宜陽曰河雍,向曰髙平。」案《紀年》終于今王二十年,不得有二十四年,「二十」字衍。〉

    碧陽君之諸禦産二龍。〈《開元占經》一百十三。〉

    〈五年,〉燕子之殺公子平。〈《史記·燕世家》索隱。〉

    齊人禽子之而醢其身。〈《史記·燕世家》集解。〉

    趙立燕公子職。〈《史記·六國表》集解。《趙世家》: 「趙召燕公子職于韓,立以爲燕王,使樂池送之。」集解:「徐廣曰:《紀年》亦云爾。」〉

    六年,秦取我焦。〈《路史·國名紀》己。〉

    齊地暴長,長丈餘,髙一尺。〈《太平御覽》八百八十引作周隱王二年。〉 七年,韓明帥師伐襄丘。〈《水經·濟水注》。〉

    秦王來見于蒲坂關。〈《水經·河水注》。〉

    四月,越王使公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水經·河水注》。〉

    齊宣王〈八年。〉殺其王后。〈《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

    楚景翠圍雍氏。〈《史記·韓世家》集解。〉

    秦助韓,共敗楚屈丐。〈《史記·韓世家》集解。〉

    韓宣王卒。〈《史記·韓世家》集解。〉

    齊、宋圍煮棗。〈《史記·韓世家》集解。〉

    八年,翟章伐衞。〈《史記·魏世家》索隱。〉

    秦楮里疾圍蒲不克,而秦惠王薨。〈《史記·樗裡子列傳》索隱。本不繫年,以秦惠王薨年考之列此。〉

    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水經·洛水注》。〉

    五月,張儀卒。〈《史記·韓世家》及《張儀傳》索隱。〉

    楚庶章帥師來會我,次于襄丘。〈《水經·濟水注》。〉

    十年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溢酸棗郛。〈《水經·濟水注》。〉

    十二年,秦公孫爰帥師伐我,圍皮氏,翟章帥師救皮氏圍,疾西風。〈《水經·汾水注》。〉

    十三年,城皮氏。〈《水經·汾水注》。〉

    〈十四年,〉秦内亂,殺其太后及公子雍、公子壯。〈《史記·穰侯傳》索隱。〉

    〈十六年,秦拔我蒲坂、〉 晉陽、封谷。〈《史記·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坂、陽晉、封陵。」索隱曰:「《紀年》作晉陽、封谷。」〉

    十七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貉服。〈《水經·河水注》。〉

    十九年,薛侯來,會王于釜丘。〈《水經·濟水注》。〉

    楚入雍氏,楚人敗。〈《史記·韓世家》集解。〉

    二十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今王終二十年。」〉

    附 無年世可繫者

    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水經·洛水注》。〉

    殷王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故殷主甲微假帥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山海經·大荒東經》注。〉

    河伯僕牛。〈《山海經·大荒東經》注:「河伯、僕牛皆人姓名,見《紀年》」。〉

    不窋之晜孫。〈《爾雅·釋親》注。〉

    應。〈《水經·滍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汲冢古文》殷時已有應國。」〉

    留昆。〈《穆天子傳》注:「留昆國見《紀年》。」〉

    盟于大室。〈《北堂書鈔》二十二。〉

    執我行人。〈《史通·惑經篇》。〉

    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水經·泚水注》。〉

    宋大水,丹水壅不流。〈《水經·獲水注》。〉

    子南彌牟。〈《史記·周本紀》集解、《水經·汝水注》、《漢書·武帝紀》注皆引臣瓚曰:「《汲冢古文》謂衞將軍文子爲子南彌牟。」 〉

    子南勁朝于衞,後惠成王如衞,命子南爲侯。〈《史記·周本紀》集解、《水經·汝水注》、《漢書·武帝紀》注。〉

    梁惠王廢逢忌之藪以賜民。〈《左傳·哀十一年》疎。《漢書·地理志》注引「廢」作「發」。〉

    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水經·涑水注》。〉

    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水經·沁水注》、《路史·國名紀》丁。《太平寰宇記》懷州下引「秦師伐鄭,至于懷、殷」。〉

    宋桓侯璧兵。〈《史記·宋世家》「闢公闢兵」,索隱曰:「《紀年》作桓侯璧兵。」〉

    宋剔成肝廢其君璧而自立。〈《史記·宋世家》索隱。〉

    紡子。〈《太平寰宇記》趙州髙邑縣下「《史記》云'趙敬肅侯救燕,燕與中山公戰于房子,惠文王四年城之'是也,《竹書紀年》作紡子。 」〉

    衞孝襄侯。〈《史記·衞康叔世家》索隱:「樂資據《紀年》以嗣君即孝襄侯。」〉

    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水經·滱水注》。〉

    燕人伐趙,圍濁鹿,趙武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于勺梁。〈《水經·滱水注》。〉

    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戸邦郛。〈《水經·丹水注》。〉

    孫何取?陽。〈《水經·潁水注》。〉

    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取綸氏。〈《水經·伊水注》、《後漢書·黃瓊傳》注、《路史·後紀》十三。〉

    秦胡蘇帥師伐鄭,韓襄敗秦胡蘇于酸水。〈《水經·濟水注》。〉

    翟章救鄭,次子南屈。〈《水經·河水注》、《漢書·地理志》注。〉

    魏章帥師及鄭師伐楚,取上蔡。〈《水經·汝水注》。〉

    齊師伐趙東鄙,圍中牟。〈《水經·渠水注》、《左傳·定九年》疎。〉

    救山塞,集胥口。〈《史記·蘇秦傳》集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