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续金瓶梅最新章节!

    《酹江月》词:

    吾庐何有?有一湾莲荡,数间茅宇。

    断堑疏篱聊补葺,哪得粉墙朱户。

    禾黍西风,鸡豚落日,酒脱田家趣。

    客来茶罢,自挑野菜同煮。

    多少甲第连云,蛾眉环座,人醉黄金坞。

    回首邯郸春梦破,零落珠歌翠舞。

    得似衰翁,萧然陋巷,长作溪山主。

    紫芝可采,更寻岸谷深处。

    这首词,单说琼楼金屋不如茅舍竹篱,舞榭妆楼不及牧歌樵唱。

    严子陵的羊裘,却胜似石崇的火浣雉头。

    杜子美的橡栗,却胜似何曾的烹金炊玉。

    黄山谷自号四休老人,王称为四当居士。

    何为四休——————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充寒暖即休。

    三平四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何为四当——————晚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

    知止以当富,无事以当贵。

    又有富贵贫贱自求方: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有蕴藉。

    贫莫贫于见识见,贱莫贱于无骨力。

    紫虚元君劝世文: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退。

    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患生于多欲,过生于轻慢。

    祸生于多贪,罪生于不仁。

    又有一篇古隐方:一畏天道。

    二遵王法。

    三行善不使人知。

    四学吃亏。

    五轻财让产好施。

    六甘淡薄。

    七不恃权势妄自尊大。

    八不交豪侠客,不许优妓,不宠健仆。

    九不尚才华、伎艺、工巧。

    十不杀生。

    十一不妄语自欺。

    十二学佛法、黄老、守雌。

    如今世人不肯退步,反说是古人可以隐得,今人求隐,也不能够了。

    全不知人在乱世,多有非祸奇灾,不能逃兵火国法,总因这一点贪心,十分认真,才致杀身之祸。

    第一件是恃才高傲,把天理王法看做迂谈,做出不公不法的事来,俱从此起。

    第二件是利己害人,把这阴德为善,看做老头巾醒世常言,哪个富贵人不是减朝廷,就是诈害平民,这些财物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第三件争强胜,占便宜。

    世间事没有平的,人不吃亏自然我要吃亏,我不吃亏自然要受屈。

    那非理的横逆,昧心的凶人,原该让他,自有他贯满的时节,不可以我与他满贯。

    第四件要先己后人,不肯推多取少。

    骨肉嫌疑,居乡仇恨,多从此起,谁肯把田产银钱看作余物?

    《道德经》说:“为人而己愈有,与人而己愈多。”

    人哪肯信!

    第五件喜齐整,爱受用。

    因此钱物不足供我奢费,自然要算计别人的。

    搜括不来,只得使些权势,诈骗不来,只得添些嫌疑。

    何如一切淡薄,省了多少闲气。

    所以说“恭俭”两字,自然不去侵夺。

    第六件骑强凌弱,炫智矜名。

    结交豪杰,使人怕我;驰骋才名,使人服我。

    多有宠用健奴,反害了自己的身家;钓誉沽名,添上许多争讼。

    到了乱世,杀人如麻,想到人人遭难怕死时,便该长吃斋素,以佛老藏身,减些罪孽,因此古人隐身,多用这个方子。

    今人不肯悔悟,常有杀身之祸。

    只说是天下乱了,无处可隐,殊不知那冀缺躬耕,梁鸿牧豕,梅福为吴门下卒,韩康向市头卖药,哪个古人不是以穷苦藏身的?

    今日士大夫要娇妻美妾,罗绮在身,丝竹在耳,住着雪洞云房,吃着珍馐美味,选个名山秀水供我的游玩,我才去隐。

    这是平地神仙,还胜似那公卿大老,待漏趋朝,哪得有这个桃源来请他去采药?

    真是可笑!

    因此今人不知古人处,就是“名利”二字再不能割舍,往往遭“鸟尽弓藏”的大祸,至死不悔。

    今日说一个不恋名利的人,后来成了仙佛,只是一个舍字。

    清河县有一个刘学官,姓刘名个让字,住在狮子东街。

    当初是个迂儒,一生不敢妄为。

    那年借了西门庆五十两银子,上济南府做了训导,后来西门庆死了,不肯负了前言,使夫人来还月娘。

    只此一念不欺,自然是个古君子。

    他儿子刘体仁做了禀生,到金朝中了进士。

    这刘学官在济南遇着大乱,刘豫降了金朝,几番失城,这秀才们俱走了,哪有一个来送礼敬先生的?

    况这乱时的俸粮,不消说没了,又大乱不得来家,做了一套南北词十三腔,以明其自得,名曰《青毡乐》:【北新水令】高名不列缙绅编,别有本儒林便览。

    行藏原是隐,羁旅号为官。

    潇洒清闲,又休看做风尘下贱。

    【南步步娇】空堂四壁红尘远,镇日把重门掩。

    然似远山,风雨疏帘,静把图书展。

    呜琴仔细弹,歌一曲猗兰,空谷无人见。

    【北折桂令】老头巾不受人怜,说什么炎凉冷暖,苦辣酸甜。

    到处有酒瓢诗卷,龙泉射电,彩笔如椽。

    扶世界不用俺登朝上殿,挽江河哪用俺进表陈言。

    天赐平安,一任盘桓。

    受清贫,料没有暮夜黄金;论官箴,哪里讨犯法青钱。

    【南江儿水】把傀儡排场戏,看长安棋局翻。

    见多少掀天覆地兴亡乱,白衣苍狗浮云变,朝更暮改蜃楼幻。

    月落酒阑人散。

    梦里邯鄣,续不上儒门公案。

    【北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穿一件旧乌青破绢衫,吃几口淡黄闲茶饭,白胡须扮出个四捭贤,黑皮靴活像个钟馗判。

    熬不出郭汾阳将相权,也没有伍子胥镯镂剑。

    森严。

    明伦堂紧对文富殿,回也么贤,俺是个活寿星,长命的老颜渊。

    【南侥侥令】青云时已暮,白日梦常闲。

    只当做参禅持戒把雄心炼,也何须访名山,费往还。

    【北收江南】呀,做张良辟谷去求仙,学苏卿啮雪并餐毡。

    到如今闻韶三月食无盐,又何用熬煎,又他道是不食烟火古瞿县。

    【南园林好】对明月星斗烂斑,对松影风露连翩。

    受用些灯昏酒淡,得意处竟忘言。

    【北沽美酒带过太平令】履平地,静波澜,抛舟楫,任长川,正好在芦花岸,闲看鱼龙罢钓竿。

    似辽阳鹤返吊城郭,阅尘寰。

    又何须雕盘美馔,又何须锦衣绣幔,又何须油车翠,又何须琼楼曲槛!

    俺啊,这的是随缘遇缘,知天乐天。

    呀!

    素位中春风无限。

    【清江引】高阳知己何时返,浊酒自家劝。

    文章镜里花,富贵风中线。

    不觉的饭牛歌,归去晚。

    此词见刘广文苦中能乐,是个自得的君子。

    后来捱了数年,升任在河阳知县,因见天下大乱,南北交兵,就告病把官弃了。

    在南山下,临着河边,筑了几间茅屋,裁花种竹,约几个诗朋友酒友,日日吟咏,以消岁月。

    或与高衲谈禅,丹客讲药,非止一日。

    也就是一个乐天知命真高士,博古通今大道儒。

    却遇了一件异事。

    有一夜,月明如昼,万籁俱寂。

    刘学官书楼正坐,只闻得一阵异香扑鼻,这香不是花香,不是焚的沉速香,不是佩的兰麝香,谓之天香。

    似甜非甜,如气非气。

    初来时芬芬馥馥,似蔷薇露酿就醍醐;再闻时氤氤氲氲,如云雾中飘来丹桂。

    满书房笔砚琴书,俱带些香烟瑞气;半空里鸾鸣鹤唳,忽然似风响云行。

    三天龙驾到檐前,一纸鸾笺来榻上。

    香过处,只见一幅白全贴,上写“青霞道人张某拜帖”,内有拳大四字,是“为善读书”。

    刘学官大惊,叫了儿女刘体仁秀才来,望空拜谢,又疑是鬼魅邪狐,来此扰乱山居。

    到了黄昏灯下,青霞道人忽然现形,立于园内花墙之下,但见:戴一顶九华逍遥巾,飘扬翠带;束一条五绺攒丝绦,雅衬青袍。

    长须白面,仿佛吕祖纯阳;巨口方瞳,疑是东华大帝。

    袖带白云来竹径,杖挑明月到柴门。

    当时刘学官的一家童,名叫姚庄,年才十三岁,生得极是乖巧,花园书房内多是他管理。

    见了道人在园内立着,便问:“你哪里来的?

    这昏夜却在园子里,怕家主出来不当稳便。”

    道人说:“我就是青霞道人,因有名帖来拜你家相公,夜晚相见,怕他生疑。

    我的洞去此山不远,明日早使人来叫你,到洞中一看,回了你主人的话,再来相见。”

    说毕不见了。

    刘公还夜坐看书,不曾寝歇。

    只见家童姚庄进来说,有一道人在园中,如此这般说了一遍。

    刘公又疑又怕,忽然青天白日有这等怪事出来,难道我一凡人,天就降下个神仙,来度我成仙不成?

    这是该疑处。

    却也有古人遇了异人,传授以长生不死的诀,或是夙世因缘,多有不可解的。

    又想一想,这样深山旷野,人迹不到,多有木客妖狐变人形,或是以美色戏弄人的元阳,或是以凶恶来惊试我的胆气,就如古人隔窗伸进鬼手,用一山字压住他一般,这是该怕处。

    又细想,我平行没有一点邪处,如何招出妖怪来?

    死生有命,凭他罢了。

    看明日果有人来叫姚庄,再作商议。

    一宿提过。

    到了次日,满村里都知道这件奇事,等着要看神仙。

    果然东园里来了一个白须老人,青衣皂帽,像个老都管模样。

    见了姚庄道:“我是张师父洞里书吏,名叫韦化栋。

    今奉命来叫你洞里去,仙师要同你来拜老相公的。”

    慌得姚庄向书房里走不迭,报与刘公知道:“张师父使人来叫我了,可去不去?”

    那小厮也不知是仙是怪,只道人家叫他传书寄贴,一定有些酒食赏他一般。

    刘公沉吟了半晌细想:“既然白昼遣人招呼,必有其故。

    不论他是仙是妖,他既先有名贴来,我岂可失礼?”

    即取素白全柬,写了一个名帖,后附一诗:天台药裹武陵津,今古疑仙认未真。

    山水楼台浑似梦,渔樵烟火或非人。

    重来不识城中面,归去还迷洞里春。

    闻道安期多秘要,可分瓜枣到西邻。

    一面书写交与姚庄带去。

    刘公又怕是鬼魅缠了此人去,在山涧中不回来,哪得知道。

    有个庄客纪大,是个猎户,惯以走山,其快如飞,悄悄叫到,吩咐他紧随姚庄身后,看他往哪边去,有些好歹好去救他。

    那庄客即时出得庄来,看着姚庄走到东山林子里,他却远远地续着,又不便近前去。

    只见过了一道山涧,那姚庄风也似去了,什么是个影儿,全望不见,往哪里去赶?

    往前飞奔,又走过两三个山头,才望见姚庄早到东山石姚崖下,却是一湾清水,小小的个涧儿。

    到了山根下,忽然开了两扇大石门,明明白白姚庄进洞了。

    慌得这庄客走下来追赶,及到石岸边,哪里有个姚庄?

    只见:野花艳艳,幽鸟哄哄。

    石边细草映青苔,山下浮云横素练。

    一片荒山,只有藤萝遮水面;千寻高壁,何曾鸡犬在云中。

    花迷洞口少秦源,路失天台无药侣。

    这庄客在山下找觅姚庄不提。

    却说姚庄随着韦书吏出得庄园,上了东山,两个人一行说话,不知走了几层山了。

    到了东山崖下,初见是一座荒山,一块大石崖从山上插下来,中有一条石缝,荒草长满了。

    只见韦书吏叫了声“开门”,就是一座大衙门,也不见山了。

    只见大门首把守的人站满了,也有带官帽盔甲的,好不威武。

    见了韦书吏领着姚庄,也不言语,放进门去了。

    走了几层宫殿,俱是金碧辉煌,青石甬道,弯弯曲曲,到一座殿上,见昨晚的道人坐在殿上,又是一样打扮,与梓潼帝君一样。

    姚庄上前磕了头,递上书去,仙师拆开看了,便道:“我昨夜要拜你主人,怕他生疑。

    今日叫你到我洞中看个明白,我好同你去访他。

    以后常常往来,只到我山根下一叫就开门,和到你家一样。

    你主人读书为善,日后也好到此处。”

    说毕,出得洞来,叫姚庄先去报知,在园中以师生之礼相见。

    那时刘公在书阁上坐候才有半个时辰,正然纳闷,不知此去吉凶如何,只见姚庄早走到面前,说道:“张师傅到了,要在园里相见。”

    细细把洞里光景说了一遍,刘公半疑半信。

    过了两个时辰,那个庄客猎户才回来,不知姚庄到已多时了。

    刘公只得到园子书房里候他,看是怎么校光景。

    即领了儿子刘体仁和两个同学秀才,俱到园门外远迎。

    只见姚庄说:“到了。”

    这刘公众人并不见人形,姚庄说“作揖”,刘公只得作揖,姚庄说“进门”,刘公只得俱打躬候进,件件只听这姚庄口说,望着空唱喏,满庄人都道是瞎帐。

    及至进了书房,刘公等只得望上行了四拜礼,真是不见形声,如在左右。

    仙师进到房内,书桌上即取笔写出二题,叫诸生全课,一个是“愿无伐善”一节,一个是“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句。

    刘公见此,惊信,只得照常献上茶去。

    仙师房内检书弄笔,写字题诗,使姚庄致谢而去。

    刘公使儿子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