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三字经最新章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易解】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差异不大,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愈来愈大。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的方法,则应注重专心及定力的培养。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贪求广博。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五代时,有位叫窦禹钧(又称窦燕山)的人,遵照圣贤的教诲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光耀门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易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做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融洽相处,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就不对了,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易解】一块玉石,如果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做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易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天气很热,他就用扇子先将父亲的床铺搧凉,再请父亲就寝;冬天天气很冷,他就先将父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亲安睡。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易解】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运用和变化的原理,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易解】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依序变化。“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山川大地及各种物产资用。“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应天地以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辰。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易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易解】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术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关系;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这是相剋的关系。天干有十个,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例如子时是指凌晨十一时至一时,丑时是指一时至三时,午时是中午十一至十三时。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易解】黄道是地球与太阳在宇宙中运行旋转的相对关系所形成的轨迹,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中华民族位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土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易解】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易解】士农工商这四种身分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分子。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五种永远不变的道理,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紊乱。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信用,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易解】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牠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易解】稻米、高梁、黄豆、麦、黍(黏的小米)、稷(不黏的小米)等,这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易解】喜悦快乐、愤怒生气、忧伤哀戚、害怕恐惧、爱恋眷顾、厌恶憎恨、贪求多欲,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正色),是我们用眼睛能辨别的五种颜色。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羶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易解】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咸,这五种味道,是我们口舌所能品嚐出的五种味道。羶味、焦味、香味,以及腥味、腐臭味,是我们的鼻子所能嗅出的五种气味。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易解】古人用匏瓜与陶土做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用兽皮制成的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柷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制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鈸、铙等。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做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凿孔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八种乐器可做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和“礼”是相辅相成的,都可以调和身心。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平声即是现在国音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国音的第三声,去声即是国音的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国音声调中。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易解】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是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易解】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做兄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做部属的应尽忠职守认真做事以回报长官,大家各尽其分。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终。

    【易解】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人伦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远近,注意先后顺序,不可以悖逆违反。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叔伯、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人过世时,其亲人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不可混乱。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易解】学习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只有读书习字仍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识字之后,接著就要说文解字,讲解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易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它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来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博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要能知其梗概、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易解】凡是教导初学儿童,讲解义理时一定要详细透彻,并且要详说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分段的方法,都要教导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教导)。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应熟读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易解】《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孟子的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人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仁义道德的事,如崇尚王道、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易解】《中庸》这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世)。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所写,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三月二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曾经说到,欧美的国家近来虽然很进步,但他们的文化还是不如我们的政治哲学完整。中国有一套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这在外国的大政治家之中,还没有见到过能阐明得那样透彻入里的,那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在品格的修养开始,推展到平天下为止。像这样对人格发展精辟入里的理论系统,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不曾发现或发明,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所独具的瑰宝,应该要好好的珍惜保存、发扬光大。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易解】《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研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了,再熟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有了四书的学问基础,然后才能再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圣贤之道的读书人,都应当仔细研究明瞭其中的道理。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易解】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种文体。“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汤诰、周诰等。“誓”,信也,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易解】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塚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一是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八十五篇,二是小戴戴圣,将《礼记》删订为四十六篇(即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三篇,合计为四十九篇),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齐备了各种节庆、祭祀、大典的礼节仪式,与五分十二律等音律乐理。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易解】《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等四种文体,称为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时所吟诵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时所吟咏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奏唱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诗经》经过孔老夫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历史上称为东周,周王室逐渐衰弱,周天子无法号令天下诸侯,当时吟唱诗歌的风气也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老夫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却十分深远,详记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懿德善行,贬抑恶行丑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如何分辨忠奸善恶,更期盼当政者知所警惕,很受到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