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先秦政治思想史最新章节!

    (荀子)

    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荀子论社会起原,最为精审。其言曰: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王制》)

    此言人之所以贵于万物者,以其能组织社会。社会成立,则和而一,故能强有力以制服自然。社会何以能成立?在有分际。分际何以如此其重要?荀子曰: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王念孙曰:为读曰于,古同声通用,言万物于人虽无一定之宜,而皆有用于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王念孙曰:生读为性),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势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莫若明分使群矣。(《富国》)

    又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

    又曰:

    分均则不偏(案:当作遍),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杨注云:澹读为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王制》)

    此数章之文极重要,盖荀子政论全部之出发点。今分数层研究之。第一层,从纯物质方面说,人类不能离物质而生活,而质不能为无限量的增加,故常不足以充餍人类之欲望。(欲多物寡,物不能赡。)第二层,从人性方面说,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与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纵欲而不穷,不能不争。)第三层,从社会组织动机说,既不能不为社会的生活(离居不相待则穷),然生活自由的相接触,争端必起。(群而无分则争。)第四层,从社会组织理法说,惟有使各人在某种限度内为相当的享用,庶物质分配不至竭蹶。(以度量分界,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第五层,从社会组织实际说,承认社会不平等(有贫富贵贱之等,维齐非齐),谓只能于不平等中求秩序。

    生活不能离开物质,理甚易明。孔子说“富之教之”,孟子说“恒产恒心”,未尝不见及此点。荀子从人性不能无欲说起,由欲有求,由求有争,因此不能不有度量分界以济其穷。剖析极为精审,而颇与唯物史观派之论调相近,盖彼生战国末受法家者流影响不少也。荀子不承认“欲望”是人类恶德,但以为要有一种“度量分界”,方不至以我个人过度的欲望,侵害别人分内的欲望。此种度量分界,名之曰礼。儒家之礼治主义,得荀子然后大成,亦至荀子而渐滋流弊,今更当一评骘之。《坊记》云:

    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

    “人之情”固不可拂,然漫无节制,流弊斯滋。故子游曰:

    有直道而径行者,夷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斯陶咏,咏斯犹(郑注:犹当为摇声之误也),犹斯舞,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郑注:辟拊心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檀弓》)

    礼者,因人之情欲而加以品节,使不至一纵而无极,实为陶养人格之一妙用。故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又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通观《论语》所言礼,大率皆从精神修养方面立言,未尝以之为量度物质工具。荀子有感于人类物质欲望之不能无限制也,于是应用孔门所谓礼者以立其度量分界(此盖孔门弟子早有一派,非创自荀子,特荀子集其大成耳),其下礼之定义曰: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论》)

    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云者,明明从物质方面说,故曰: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杨注云:当为不知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王念孙谓:此二字涉下文而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杨注云:安,语助也,犹言屈然穷。案:荀子书中安字或案字多作语助辞用。)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况(案:况当训譬)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荣辱》)

    荀子以为人类总不容纵物质上无壑之欲,个人有然,社会亦有然。政治家之责任,在将全社会物质之量,通盘筹算,使人人不至以目前“太侈”之享用,招将来之“屈穷”。所谓“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也。其专从分配问题言生计,正与孟子同,而所论比孟子尤切实而缜密。然则其分配之法如何?荀子曰: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俞樾曰:悫当作穀声之误也)禄多少厚薄之称。……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刘台拱曰:斩读如儳。《说文》“儳儳,互不齐也。”)而齐,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