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文献通考最新章节!

    ○朝仪

    开元中,萧嵩奏:"每月朔望,皇帝受朝於宣政殿,先列仗卫及文武四品以下於庭,侍中奏'外办',上乃步自西序门出,升御座,朝罢,入。自御座起,步入东序门,然後放仗散。臣以为宸仪肃穆。升降俯仰,众人不合得而见之。乃请备羽扇於殿两厢,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定,乃去扇。给事中奏无事,上将退,又索扇如初。今以为常。"

    八年,中书门下奏曰:"冬至一阳生,万物潜动。所以自古圣帝明王,皆此日朝万国,观雲物。礼之大者,莫逾是时。其日亦祀圜丘,皆令得摄官行事。质明既毕,日出视朝。国家以来,更无改易。缘脩新格,将其日祀圜丘,遂改用小冬日受朝。若亲拜南郊,受朝须改。既令摄祭,理不可移,伏请改正。"从之,因敕:"自今已後,冬至日受朝,永为常式。"至天宝三载十一月五日甲子冬至,敕:"伏以昊天上帝,义在尊严,恭惟祀典,每用冬至。既於是日有事圜丘,更受朝贺,实深兢惕。自今已後,冬至宜取以次日受朝,仍永为常式。"至永泰二年十一月三日,诏:"以十三日甲子冬至,令有司祭南郊於含元殿受朝贺。"至建中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敕:"宜以冬至日受朝贺。"

    二十五年,御史大夫李通之奏:"每至冬至,及缘大礼应朝参官并六品清官,并服朱衣;馀六品以下官,许通著袴褶。如有襂故。准式不合著朱衣袴褶者,其日听不入朝。自馀应合著而不著者,请夺一月俸,以惩不恪。"制曰:"可。"

    天宝六载,敕:"中书门下奏:承前诸道差使贺正、十二月早到,或有先见,或有不见。其所贺正表,但送省司,又不通进,因循日久,於礼全乖。望自今已後,应贺正使并取元日随京官例序立便见。通事舍人奏知,其表直送四方馆。元日仗下後一日同进。"敕旨:"依。"

    肃宗乾元三年,敕:"员外郎五品以上常参官,自今已後,非朔望日,许不入。贼平之後,依旧常参(时安史据河洛)。"

    代宗广德二年,敕:"常参官遇泥雨,准《仪制令》,停朝参。今军国事殷,若准式停,恐有废阙。泥既深阻,许延三刻传点。待道路通,依常式。"

    德宗建中元年十一月朔,御宣政殿朝集使及贡士见。自兵兴以来,典礼废坠,州郡不上计,内外不会同者二十五年,至此始复旧典(州府计吏至者一百七十有三)。

    二年正月朔,御含元殿。四方贡献,列为庭实。复旧例也。御史中丞窦参奏:"准《仪制令》,泥雨合停朝参,伏以军国事殷,恐有废缺,请令每司长官一人入朝。有两员并副贰亦许分日。其夜甚雨,至明不止,许令仗下到廊食讫入中书。其馀官及王府长官,并请停朝,任於本司勾当公事。泥雨经旬,亦望准此(是年举故事,置武班朝参,其廊下食等,亦宜加给)。"

    贞元七年,诏:"常参官入閤,不得奔走。其有司以下丧者禁襂服,朝会复衣绫袍金玉带。"

    初,金吾将军沈房有弟丧,公服不衣,襂服入门。上问宰臣,董晋对曰:"准式,朝官有司以下丧者,许服絁缦衣,不合浅色。"上曰:"南班何得有之?"对曰:"因循而然。"又曰:"在式,朝官皆以绫为袍,五品以上服金玉带,取其文采华饰,以奉上也。昔尚书郎含香,此意也。"

    十五年,膳部郎中归崇敬以百官朝服袴褶,非古礼,上疏云:"按三代典礼,两汉史籍,并无袴褶之制,亦未详所起之由。隋代以来,始有服者。事不师古,请罢之!"奏可。

    宪宗元和元年三月,准吏部、兵部尚书、侍郎、郎官并礼部侍郎,御史中丞武元衡奏:"前件等司,近起十月至来年三月,称在选举限内,不奉朝参,令式无文,礼敬斯阙。一年之内,半岁不朝,去贞元十二年中丞王颜奉敕釐革,载在明文。寻又因循,辄自更改。若以兵、吏、礼部举选限内事繁,即中书、门下、御史台、度支、京兆府,公事至重,朝请如常。又况旬节,已赐归休,常参又许分日,一月之内,才奉十日朝参,其间甚热甚寒,皆蒙颁放。臣以为王颜举奏甚详,当时敕文,处分甚备。请准贞元十一年四月敕旨,自今以後,永为常式。他年妄改前条,请委台司弹奏,庶使班行式叙,典法无亏。"依奏。

    二年,御史台奏:"文武常参官准乾元元年敕,如有朝堂相吊慰及跪拜,待漏行立不序,谈笑喧譁,入衙门,执笏不端,行立迟慢,至班列立不正,趋拜失仪,言语微喧,穿班仗,出閤门,不即就班,无故离位,廊下食行坐失仪,语闹,入朝及退朝不从正衙出入,非公事入中书,每犯夺一月俸。今商量旧条,每罚各减半。有犯必举,不敢宽容。如所由指挥,尚抵拒饰非,即请准旧例,录奏贬官。"从之。

    十年三月壬申朔,御延英殿,召对宰臣。故事,朔望日御宣政殿见群臣,谓之大朝。元宗始以朔望陵寝荐食,不听政,其後遂以为常。今之见宰臣,特以事召也。

    武宗会昌二年,中书门下奏:"元日御含元殿,百官就列,惟宰相及两省官皆未索扇前立於栏槛之内,及扇开,便侍立於御前。三朝大庆,万邦称贺,惟宰相侍臣同介胄武夫,竟不拜至尊而退,酌於礼意,事未得中。臣商量请御殿日昧爽,宰相、两省官对班於黄案前,俟扇开,通事赞两省官再拜,拜讫,升殿侍立。"从之。

    昭宗天佑二年,敕:"汉宣帝中兴,五日一听朝。历代通规,宜为常式。今後每月只许一、五、九日开延英,计九度。其入閤日,仍於延英日一度指挥;如有大段公事,中书门下具榜子奏请开延英,不计日数。"

    三年,敕:"文武百僚,每月一度入閤於贞观殿。贞观大殿,朝廷正衙。正至之辰,受群臣朝贺。比来视朔,未正规仪。今後於崇勋殿入閤。"

    ◎唐开元礼

    △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仪

    前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於太极殿北壁下,南向,铺御座如常。守宫设群官客使等次於东西朝堂。太乐令展宫悬於殿庭,设麾於殿上西阶之西,东向,一位於乐悬东南,西向。鼓吹令分置十二按於建鼓之外。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尚舍奉御设解剑席於悬西北横街之南,并如常仪。

    典仪设文官三品以上位於横街之南道东(褒圣侯於三品之下)。介公、酅公於道西。武官三品以上於介公、酅公之西,少南。每等异位,重行,北面,相对为首。设文官四品、五品位於悬东;六品以下於横街南,每等异位,重行,西面北上。设诸州朝集使位:都督、刺史及三品以上,东方、南方於文官三品之东,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武官三品之西,重行,北面东上。四品以下皆分方位於文武官当品之下。诸州使人分方位於朝集使下亦如之。设诸亲位於四品五品之南(皇宗亲在东,异姓亲在西)。设诸方客位:三等以上,东方、南方於东方朝集使之东,每国异位,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西方朝集使之西,每国异位,重行,北面东上。四等以下,分方位於朝集使六品之下,重行,每等异位。设典仪位於悬之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面。

    奉礼设门外位:文官於东朝堂,每等异位,重行西面(褒圣侯於三品之下)。介公、酅公於西朝堂之前。武官於介公、酅公之南,少退。每等异位,重行东面。诸亲位文武官四品、五品之南(皇宗亲在东,异姓亲在西)。设诸州朝集使位:东方、南方於宗亲之南,每等异位,重行西面。西方、北方於异姓亲之南,每等异位,重行东面。诸州使人分方位於朝集使之下亦如之。诸方客位,东方南方於东方朝集使之南,每国异位,重行,西面北上。西方北方於西方朝集使之南,东面北上。

    其日,依时刻将士填街,诸卫勒所部列黄麾大仗屯门及陈於殿庭如常仪。群官、诸亲、客使集朝堂,皆就次各服其服。侍中版奏"请中严"。太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入就举麾位。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符宝郎奉宝俱诣閤奉迎。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吏部、兵部、主客、户部赞群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朝堂前位。又通事舍人引四品以下及诸亲客使等应先置者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衮冕(冬至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俛伏,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以姑洗之均鼓吹振作。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於御座如常。协律郎偃麾,戛敔,乐止。

    通事舍人引王公以下及诸方客使等以次入就位(皇太子若来朝,则皇太子朝出讫,典谒引公王以下入)。公初入门,《舒和之乐》作,公至位,乐止。群官、客使等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皆拜讫。通事舍人引上公一人诣西阶,公初行乐作,至解剑席,乐止。公就席,脱舄,跪解剑,置於席。俛伏,兴。通事舍人引升陛,进当御座前,北面跪贺,称某官臣言(贺词与太子同,唯称尊号为异)。贺讫,俛伏,兴。通事舍人引降阶,诣席後,上公跪著剑,俛伏,兴。纳舄,乐作,复横街南位,乐止。群官客使等俱再拜。侍中前承诏,降诣群官东北,西面,称:"有制。"群官客使等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冬至云:"履长之庆,与公等同之。")。"宣讫,群官客使等皆再拜讫,舞蹈,三称"万岁"讫,又再拜。侍中还侍位。

    初,群官将朝,中书侍郎以诸州镇表别为一案,俟於右延明门外;给事中以祥瑞案俟於左延明门外,俱令史绛公服对举案。侍中、给事中俱就侍臣班。於客使初入,户部以诸州贡物陈於太极门东西厢。礼部以诸藩贡物最可执者蕃客手执入就内位。其重大者陈於朝堂前。初,上公将入门,中书侍郎降,引表案入诣西阶下,东面立;给事中降,引祥瑞案入诣东阶下,西面立。上公将升贺,中书令、黄门侍郎俱降,各立阶下。初,上公升阶,中书令、黄门侍郎各取所奏之文以次升。上公贺讫,中书令前跪奏诸方表讫,黄门侍郎又进跪奏祥瑞讫,俱降,置所奏之文於案,各还侍立。侍郎与给事中引案退至东、西阶前,案遂出。侍郎、给事还侍立。

    初,侍中宣制讫,朝集使及蕃客皆再拜讫。户部尚书进诣阶间,北面跪奏(其尚书奏仍待黄门侍郎奏祥瑞讫),称:"户部尚书臣某言:诸州贡物请付所司。"俛伏,兴。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尚书退,复位。礼部尚书以次进诣阶间,北面跪奏,称:"礼部尚书臣某言:诸蕃贡物请付所司。"俛伏,兴。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尚书退,复位。侍中还侍位。太府率其属受诸州及诸蕃贡物出归仁、纳义门。执物者随之。典仪曰:"再拜!"通事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公初行,乐作;出门,乐止。

    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俛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右五钟皆应。奏《太和之乐》,鼓吹振作。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卫警跸如来仪。侍臣从至閤,乐止。通事舍人引东西面位者以次出(蕃客先出。其冬至受朝则不奏祥瑞、贡物,又无诸方表)。

    △会

    朝讫,太乐令设登歌於殿上,引二舞入立於悬南。面尚舍奉御铺群官升殿者座:文官三品以上於御座东南,西向(褒圣侯於三品之下);介公、酅公於御座西南,东向;武官三品以下於介公、酅公之後,朝集使都督刺史及三品以上,东方南方於文官三品之後;西方北方於武官三品之後,蕃客三等以上,东方南方於东方朝集使之後,西方北方於西方朝集使之後。俱重行,每等异位,以北为上。设不升殿者座各於其位。又设群官解剑席於悬之西北,横街之南,并如常仪。尚食奉御设寿樽於殿上东序之端,西向;设坫於樽南,加爵一。太官令设升殿者酒樽於东西厢近北,设殿庭群官酒樽各於其座之南,皆有坫幂,俱幛以帷。施设讫,吏部、兵部、户部、主客赞群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朝堂前位。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通事舍人各引升陛者次入就位。

    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冬至则不改服),御舆以出。由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撞黄锺之钟,右五钟皆应,奏《太和之乐》,鼓吹振作。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於座如常,乐止。

    典仪一人,升就东阶上,西面立。通事舍人引王公以下及诸客使以次入就位。公王初入门,乐作;至位,乐止。群官客使立定(若朝会日别,设位赞拜陈引如朝礼。其日二舞与工人俱入就位),侍中进当御座前,北面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延诸公王等升。"俛伏,兴。又侍中称:"制曰可!"侍中诣东阶上,西面称:"制延公王等升殿上。"典仪承传,阶下赞者又承传,群官客使皆再拜。侍中还位。群官拜讫,通事舍人引应升殿者诣东西阶。公初行,乐作;至解剑席,乐止。公王以下各脱舄,跪解剑,置於席上。俛伏,兴。通事舍人接引上公一人升阶,少东,西面立定。以下各立於座後立定。

    光禄卿进诣阶间,跪奏称:"臣某言,请赐群臣上寿。"俛伏,兴。侍中称:"制曰可!"光禄卿退诣酒樽所,西面立。通事舍人引上公诣酒樽所,北面立。尚食奉御酌酒一爵授上公,上公缙笏受爵。通事舍人引上公进到御座前,北面授殿中监。殿中监受爵,进置御前。上公执笏,通事舍人引上公退,北面跪称:"某官臣某等稽首言,元正首祚冬(冬至云"天正长至"),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俛伏,兴,再拜群官客使等上下俱再拜,立於席後。侍中前承制,退称:"敬举公等之觞。"群官客使等上下又再拜。殿中监取爵奉进,近臣递进。皇帝举酒,《休和之乐》作,群官、客使等上下皆舞蹈三,称万岁。皇帝举酒讫,殿中监进受虚爵以授尚食奉御奉御,受爵复於坫,乐止。初殿中监受虚爵,殿上典仪唱:"再拜"。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再拜。

    通事舍人引上公就座後立。殿上典仪唱:"就座。"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俱就座,俛伏,坐。太乐令引歌者及琴瑟至阶,脱履於下,升,就位坐。其笙管者进诣西阶间,北面立。尚食奉御进酒,至阶。殿上典仪唱:"酒至,兴。"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俛伏,起,立於席後。殿中监到阶,省酒。尚食奉御奉酒进,皇帝举酒。太官令又行群官酒,酒至。殿上典仪唱:"再拜。"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皆再拜,搢笏受觯。殿上典仪唱:"就座。"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就座,俛伏,坐,饮。皇帝初举酒,登歌作《昭和之乐》三终,尚食奉御进受虚觯,复於坫,登歌讫,降复位。

    觞行三周,尚食奉御进御食,食升阶。殿上典仪唱:"食至,兴。"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执笏,俛伏,起,立座後。殿中监到阶,省案。尚食奉御品尝食讫,以次进置御前。太官令又行群官案(御若不食,群官案先上讫,不须兴),设食讫,殿上典仪唱:"就坐。"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就座,俛伏,坐。皇帝乃饭,《休和之乐》作,群官、客使等上下俱饭。御饭毕,乐止。

    仍行酒,遂设庶羞。太乐令引三舞以次入作。若赐酒,侍中承诏,诣东阶,西面称:"赐酒"。殿上典仪承传,阶下赞者又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执笏,俛伏,起,再拜,搢笏,立受觯。就席,俛伏,坐,饮讫,俛伏,起,立授虚爵,执笏,又再拜,就坐。

    酒行十二遍,会毕,殿上典仪唱:"可起。"阶下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上下皆俛伏,起,立席後。通事舍人引降阶,俱诣席後跪著剑,俛伏,兴,纳舄,乐作,复横街南位,乐止。位於殿庭者仍立於席後。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群官、客使等在位者皆再拜(位於殿庭者拜於席後)。若有敕赐物,侍中前承制,降诣群官东北,西面称:"有制。"群官、客使等又再拜。通事舍人引群官、客使以次出,公初行,乐作;出门,乐止。侍中前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俛伏,兴,还侍位。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右五钟皆应,奏《太和之乐》,鼓吹振作。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卫警跸如来仪,侍臣从至閤,乐止。通事舍人引东西面位者以次出(蕃客先出)。

    皇帝若服翼善冠,袴褶,则京官著袴褶,朝集使著公服(升座者服履如式)。若设九部乐,则去乐悬,无警跸。太乐令帅九部伎立於左右延明门外,群官初唱万岁,太乐令即引九部伎声作而入,各就座,以次如式。

    △贞元二年敕应文武百官朝谒班序

    中书门下(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各以本官序),供奉官(左右散骑常侍、门下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及舍人、左右补阙、左右拾遗、通事舍人,在横班序),若入閤,即各随左右省主。其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在左)、殿中侍御史(在右)、通事舍人(分左右立),若横行参贺辞见(御史大夫在散骑常侍之上,中丞在谏议大夫之下),御史台(御史大夫在三品官之上,别立;中丞在五品官之上,别立)、留守、副元帅、都统、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者,即入班,在正官之次;馀官兼者,各从本官班序(御史在六品班之後)。诸使下无本官,唯授内供奉里行者,即入班,亦在正官之次。有本官兼者,各从本官班序。如本官不是常参官,并宪官是摄者,唯听於御史班中辞见。殿中省官监、少监,尚衣、尚舍、尚辇奏御,分左右随伞扇立,若入閤,亦如之。

    一品班 三太、三公、太子三太、嗣王,郡王。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国公等同班。

    二品班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三少、京兆、河南牧、大都督、大都护。散官特进、光禄大夫。爵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并勋官上柱国、柱国同。

    三品班 六司尚书、太子宾客、九寺卿、国子祭酒、三监、京兆等七府尹、詹事、亲王傅、中都督、上都护、下都督、上州刺史、五大都督府长史、上都督府都护。散官金紫光禄大夫。爵开国侯,勋上护军、护军。

    四品班 尚书左右丞、六司侍郎、太常少卿、宗正少卿,左右庶子、秘书少监、馀七寺少卿、国子司业、少府、将作少监、京兆河南太原少尹、少詹事、左右谕德、家令、率更令仆、亲王长史司马、凤翔等少尹、中州刺史、下州刺史、大都督大都护司马。散官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爵开国伯,勋官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五品班 尚书诸司郎中、国子博士、都水使者、万年等六令、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殿中丞、尚食尚药尚舍尚辇奉御、大理正、中允、左右赞善、中舍人、洗马、亲王谘议友。散官中散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爵开国子、开国男,勋官上骑都尉、骑都尉。

    武班供奉,宣政殿前立位 从北,千牛连行立,次千牛中郎将,次千牛将军一人,次过状中郎将一人,次接状中郎将一人,次押柱中郎将一人,次又押柱中将一人,次排阶中郎将一人,次又押散手仗中郎将一人。已上在横阶北次南,金吾左右大将军。

    入閤升殿 夹阶座左右。从南,千牛将军一人,次千牛中郎将一人,次千牛将军一人,次千牛连行立柱外,过状中郎将一人,接状中郎将一人,次押柱中郎将一人,次又押柱中将一人,排阶中郎将一人,阶下押散手仗中郎将一人,金吾将军分左右立。

    应当本日入閤人,各依前件立。其不入閤人,各依本职事立。非当上人,遇合参日,并从本官品第班序。其入閤升殿,除千牛卫将军、中郎将外,馀并以左右卫中郎将充。其诸卫及率府中郎将,不得升殿。

    一品班 郡王,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国公。

    二品班 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爵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勋官上柱国、柱国。

    三品班 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诸卫将军,散官冠军大将军、雲麾将军,爵开国侯,勋官上护军、护军。

    四品班 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位中郎将,太子左右卫、太子左右卫司率、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中府折冲都尉,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爵开国伯,勋官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

    五品班 亲勋翊卫郎将、太子亲勋翊卫郎将,亲王典军、亲王副典军,下府折冲都尉、上府果毅都尉,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爵开国子、开国男,勋官上骑都尉、骑都尉。

    尚书省官 据《周礼》,先叙六官,准《六典》,尚书为百官之本,今每班请以尚书省官为首。

    东宫官、王府官、外官。东宫官既为宫臣,请在上台官之次,王府官又次之。三太、三少、宾客、右庶子、王傅既为师傅宾相,不同官属,请仍旧。

    太常宗正丞。并随寺望,合在秘书丞上。

    尚食奉御、尚药奉御。本局既隶殿中省,合在殿中丞之下。

    诸王府官。行列合以王长幼为序。

    检校官、兼官及摄试知判等官。并在同类正官之次,其有行守检校兼试摄判等官职事者,即依正官班序。除留守、副元帅、都统、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外,馀应带武职事者,位在西班,仍各以本官品第为班序。

    含元殿前龙尾道下序班。旧无此仪,唯合於通乾观象门南序班。自李若水任通事舍人,奏更於龙尾道下序班,既非典故,今请停废。

    文武官行立班序。通乾观象门外序班。武次于文。至宣政门,文由东门而入,武由西门而入。至閤门亦如之。其退朝,即并从宣政两门出。

    文官充翰林学士、皇太子侍读、诸王侍读,武官充禁军职事。准旧例,并不常朝参。其翰林学士,大朝会日,准兴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敕,朝服班序,宜准诸司官知制诰例。在集贤、史馆等诸职事者,并请朝参讫,各归所务。

    辞见宴集,班列先後。请依天宝三载七月二十八日礼部详定所奏敕。

    公式令。诸文武官朝参行立二王後,位在诸侯王上。馀各依职事官品为序。职事同者,以齿,致仕官各居本色之上。若职事与散官、勋官合班,列文散官在当阶职事者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後。若以爵为班,爵同者亦准此。其男巳上任文武官者,从之文武班。若亲王、嗣王任卑者,职事仍依本品。郡王班三品以下职事官,在同阶品上。自外无文武官者,嗣王在太子太保下,郡王次之,国公在正三品下,郡公在从三品下,县公在正四品下,侯在从四品下,伯在正五品下,子在从五品上,男在从五品下。即前官被召见及赴朝参,致仕者在本品见任上,以理解者在同品下。其在本司参集者,各依职事。诸散官三品已上在京者,正冬朝会依百官例,自馀朝集及别使,临时听敕进止。

    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已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已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常参。武官五品已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三品已上,九日、十九日、二十九又参。当上日,不在此例。其上折冲果毅,若文武散官五品以上,直诸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其弘文馆、崇文馆及国子监学生,每季参。若雨霑失容及泥潦,并停。诸文武九品已上应朔望朝参者,十月一日已後,二月二十日已前,并服袴褶。五品已上著珂伞。周丧未练,大功未葬,非供奉及宿卫官,皆听不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