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续通典最新章节!

裔孫阿宗內附復叛元至元九年平之設千戶十五年改為禮州領一縣瀘沽 【 縣在州北昔羅落蠻所居至蒙氏霸諸部以烏蠻酋守此城後漸盛自號曰落蘭部或稱羅落其裔蒲德遺其姪建蔕內附建蔕繼叛殺蒲德自為酋長併有諸部至元九年平之設千戶十三年升萬戶十五年改縣】 里州 【 下】 唐隸嶲州都督蒙詔時落蘭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元憲宗時其酋納空隨建蔕內附中統三年叛至元十年其子耶吻效順隸烏蒙十八年設千戶二十二年同烏蠻叛奔羅羅斯二十三年升軍民總管府二十六年府罷為州隸建昌路 闊州 【 下】 州治密納甸皆仲由蒙之裔孫名科居此因以名為部號後訛為闊至三十七世孫僰羅內附至元九年設千戶二十六年改為州 邛部州 【 下】 州在路東北大渡河之南越嶲之東北唐立邛部縣後沒于蠻至宋歲貢名馬土物封其酋為邛都王今其地稱為邛部川治烏弄城昔麼些蠻居之後由由蒙之裔奪其地元憲宗時內附中統五年立邛部川安撫招討使隸成都元帥府至元十年割屬羅羅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為州 隆州 【 下】 州在路之西南與漢邛部縣接境 【 案漢書地理志越嵩郡有邛都縣元志作邛部蓋誤】 唐會川縣之西北蒙氏改會川為會同邏立五瞼本州為邊府瞼其後瞼主楊大蘭於瞼北塏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內附十四年設千戶十七年改隆州 姜州 【 下】 姜者蠻名也烏蠻仲牟由之裔阿壇絳始居閟畔部其孫阿羅仕大理國主高泰是時會川育城曰龍納羅落蠻世居焉阿羅挾高氏之勢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絳部元憲宗時隨閟畔內附因隸焉至元八年為落蘭部酋建蔕所破九年平之遂隸會川後屬建昌十五年改為姜州二十七年復屬閟畔部後又屬建昌

    德昌路軍民府

    德昌路軍民府 【 下】 漢邛都縣地唐沒於南詔路在建昌西南所居蠻號屈部元至元九年內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為昌州二十三年罷定昌路併入德昌路治本州葛魯城領州四 昌州 【 下】 路治本州初烏蠻阿屈之裔寖強用祖名為屈部其孫鳥則至元九年內附十二年改本部為州兼領普濟威龍隸定昌路二十三年罷定昌路併隸德昌 德州 【 下】 在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城曰亦苴龍所居蠻苴郎以遠祖名部曰赬綖憲宗時內附至元十二年立千戶十三年改為德州隸德平路二十三年改隸德昌 威龍州 【 下】 州在路西南本名巴翠部領小部三一曰沙媧普宗二曰鳥雞泥祖三曰媧諾龍菖蒲皆獹魯蠻種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龍州隸德昌 普濟州 【 下】 州在路西北本名玗甸昔為荒僻之地獹魯蠻世居之後屬屈部至元九年隨屈部內附十五年於玗甸立定昌路 【 案前德昌路注云至元十一年立定昌路此處作五年疑誤】 二十三年路革改隸德昌

    會川路

    會川路 【 下】 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部於此其地當征蠻之要衝諸酋聽會之所故名天寶未沒於南詔立會川都督府又號清寧郡至段氏仍為會川府元至元九年內附十四年立會川路治武安州領州五 武安州 【 下】 蠻稱龍泥城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戶十七佃改為武安州 黎溪州 【 下】 蠻云黎彄訛為今名初烏蠻與漢人雜處及南詔閤羅鳳叛徒白蠻守之蒙氏終羅羅逐去白蠻段氏興令羅羅蠻乞夷據其地至元九年其裔阿夷內附改其部為黎溪州 永昌州 【 下】 在路北治故歸依城即古會川也唐天寶末沒於南詔置會川都督至蒙氏改會同府置五瞼徒張王李趙楊周高段何蘇龔尹十二姓於此以趙氏為府主屠今州城趙氏弱王氏據之及段氏與高氏專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會川元憲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孫阿龍率眾內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領會川十四年改管民千戶十七年立永昌州隸會川路會理州 【 下】 州在會川府東南唐時南詔屬會川節度地名昔陀有蠻名阿壇綘亦仲由蒙之遺種其裔羅於則得共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絳部後強盛盡有四州之地號蒙歪元憲察八年其孫亦蘆內附隸閟畔萬戶至元四年屬落蘭部十三年改隸會川十五年置會理州仍隸會川路二十七年復屬閟畔部 麻龍州 【 下】 麻龍者城名也地名棹羅能烏蠻蒙次次之裔祖居閟畔東川後普恐遷苗臥龍其孫阿麻內附至元五年為建蔕所併十二年屬會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戶隸會川路十七年立為州二十七年割屬閟畔部

    柏興府

    柏興府漢為定笮縣隸越嶲郡唐立昆明縣天寶末沒於吐蕃後復屬南詔改香城郡元至元十年其鹽井摩沙酋羅羅將■〈犭鹿〉鹿茹庫內附十四年立鹽井管民千戶十七年改為閏鹽州以■〈犭鹿〉鹿部為普樂州俱隸德平路二十七年併普樂閏閏鹽二州為閏鹽縣柏興府隸羅羅宣慰司領縣二閏鹽 【 下倚郭以縣境有鹽井故名】 金 【 下縣在府北漢越嶲郡北境與吐蕃接元至元十五年立為金州後降為縣以縣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兼管軍萬戶府

    臨安路

    廣西路

    元江路

    臨安路

    臨安路 【 下】 唐隸牂州 【 按明史稾云古句町國漢句町縣屬牂牁郡唐羈縻牂州地謹附識】 天寶末沒於南詔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為秀山郡阿僰部蠻居之元憲宗六年內附以本部為萬戶至元八年改為南路十三年又改為臨安路領縣二千戶一州三州領二縣河西 【 下縣在相麓湖之南又名其地曰休臘昔莊蹻王其地唐初於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領三縣地河西其一也天寶後沒於蠻為步雄部後阿僰蠻易渠奪而居之元憲宗六年內附七年即阿僰部立萬戶休臘隸之至元十三年始為河西州隸臨安路二十六年降為縣】 蒙自 【 下縣界南鄰交阯西近建水州縣境有山名自則漢語訛為蒙自上有故城白蠻所築即今縣治下臨巴甸南詔時以趙氏鎮守至段氏阿僰蠻居之元憲宗六年內附繼叛七年平之立千戶隸阿僰萬戶至元十三年改阿僰萬戶為臨安路以本千戶為縣】 捨資千戶 【 蒙自縣之東阿僰蠻居地昔名褒古又曰部嫋踵甸傳至裔孫捨資因以為名內附後隸蒙血千戶至元十三年改蒙自為縣其地近交趾遂以捨資為安南道防送軍千戶隸臨安路】 建水州 【 下】 在本路之南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閒蒙氏所築又稱步頭亦云巴甸每夏秋溪水漲溢如海蠻謂海為惠大為■〈歴刂〉故名惠■〈歴刂〉漢語曰建水歷趙楊李段數姓皆仍舊名些麼徒蠻所居內附後元立千戶隸阿僰萬戶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隸臨安路 石平州 【 下按雲南通志石平州平當作坪謹附識】 在路之西南阿僰蠻據之得石坪聚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為州隸臨安路 寧州 【 下】 在路之東唐置黎州 【 案明史稾云唐分南寧州地置西寧州於此後黎州謹附識】 天寶末沒於蠻地號浪曠蠻語謂旱龍也步雄部蠻些麼徒據之後屬爨蠻酋阿幾以浪曠割與寧酋豆圭元憲宗四年寧酋內附至元十三年改為寧州隸臨安路舊領三縣通海嶍峨西沙西沙在州東寧部蠻世居之其裔孫西沙築城於此因名西沙龍憲宗四年其酋普提內附就居此城為萬戶至元十三年立為西沙縣二十六年以隸寧州至治二年併入州領二縣通海 【 下倚郭元初立通海千戶隸善闡萬戶至元十三年改通海縣隸寧海府二十七年府革直隸寧安路今割隸寧州】 嶍峨 【 下縣在河西縣之西舊屬滇國昔嶍猊蠻居之後阿僰酋逐嶍猊據其地至其孫阿次內附以其部立千戶至元十三年改為州領邛洲平甸二縣二十六年降為縣併二縣為鄉隸臨安路今割隸寧州】

    廣西路

    廣西路 【 下】 東爨鳥蠻彌鹿等部所居唐為羈縻州隸黔州都督府後師宗彌勒二部寖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憲宗七年二部內附隸落蒙萬戶至元十二年籍二部為軍立廣西路十八年復為民領州二 師宗州 【 下】 在路之東南昔爨蠻逐獠僰等居之其後師宗據匿弄甸故名師宗部至元十二年立為千戶十八年復為民二十七年改為州 彌勒州 【 下】 在路南昔些麼徒蠻之裔彌勒得郭甸巴甸部籠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彌勒至元十二年為千戶十八年復為民二十七年改為州

    元江路

    元江路 【 下】 古西南夷地阿僰諸部蠻自昔據之 【 案明史稾云元江唐時南詔屬銀生節度徒白蠻十姓戌之後和泥據之居羅槃甸宋時為麼些徒蠻阿僰諸部所有謹附識】 元憲宗四年內附七年復叛率諸部築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遙立元江府以羈縻之二十五年命雲南王平之割羅槃馬籠步曰思縻羅丑羅陀步勝步竭台威台陽設棲你陀十二部於威遠立元江路步日部 【 在本路之西蒙氏立此甸徒白蠻鎮之名部日瞼】 馬籠部 【 因馬籠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蠻阿僰元初立為千戶屬寧州萬戶至元十三年改隸元江萬戶二十五年屬元江路】

    ·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大理路軍民總管府 蒙憐路軍民府

    蒙萊路軍民府

    金齒等處宣撫司

    柔遠路

    茫施路

    鎮康路

    鎮西路

    平緬路

    麓川路

    南睒

    附各甸寨軍民府

    大理路軍民總管府 蒙憐路軍民府

    大理路軍民總管府 【 上】 本漢楪榆縣地 【 案漢書楪榆作葉榆謹附識】 唐於昆明梇棟州 【 案漢書梇棟作弄棟謹附識】 置絩州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蠻 【 案明史稾云漢為益州永昌二郡地蜀漢屬雲南郡晉屬寧州唐羈縻匡州唐羈縻匡州地謹附識】 後蒙舍詔皮羅閤逐河蠻取太和城至閤羅鳳號大蒙國雲南先有六詔至是請於朝求合為一從之蒙舍在其南故稱南詔徒治太和城至異牟尋又遷於喜郡史城又徒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號大禮國其後鄭趙楊三氏互相篡奪至石晉時段思平更號大理國元憲宗二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萬戶至元七年併二萬戶為大理路設錄事司領縣一府二州五府領一縣州領二縣太和 【 倚郭憲宗七年於城內外立上中下三千戶至元二十六年即中千戶立錄事司上下二千戶立縣 案明史稾云本漢葉榆隋時洱河蠻居此置太和城元收大理國地置理州及河東縣尋省州改縣曰太和謹附識】 永昌府唐時蒙氏據其地歷段氏高氏皆為永昌府 【 案明史稾古哀牢國地漢置不韋縣屬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唐屬絩州後入於蠻謹附識】 元憲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戶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為府隸大理路領一縣永平 【 下縣在府東鹿滄江之東即漢博平縣唐蒙氏改勝鄉郡屬永昌元至元十一年改永平縣 案後漢書永昌郡有博南縣永平中置疑博平縣係博南縣之訛謹附識】 騰衝府在昌之西即越睒地唐置羈縻郡蒙氏九世孫異牟尋取越睒逐諸蠻有其地為輭化府其後白蠻徒居之改騰衝府元憲宗三年酋高救內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縣十四年改騰衝府二十五年罷州縣府如故 鄧川州 【 下】 在本路北蠻有六詔邆睒其一也唐置邆川州治大釐蒙氏襲而奪之後改德原城隸大理段氏因之元憲宗三年入附七年立德原千戶隸大理上萬戶至元十一年改德原城為鄧川州領一縣浪穹 【 下本名彌茨乃浪穹詔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鐸羅望與南詔戰不勝保劍川更稱浪劍貞元中南詔破之以浪穹施浪邆睒總三浪為浪穹州元憲宗七年內附立浪穹千戶隸大理上萬戶至元十一年降為縣隸鄧川州】 蒙化州 【 下】 本蒙舍城唐置陽瓜州天寶閒鳳伽異為州刺史段氏為開南縣元憲宗七年以蒙舍立千戶屬大理上萬戶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府十四年升為路二十年降為州復隸大理路 趙州 【 下】 昔為羅落蠻所居地蒙氏立國有十瞼趙州瞼其一也蠻為瞼若州皮羅閤置趙郡閤羅鳳改為州段氏改天水郡元憲宗七年立趙瞼千戶隸大理下萬戶至元十一年改為州又於白崖瞼立建寧縣隸本州即古勃弄地二十五年縣革入州隸大理路 姚州 【 下】 唐於梇棟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寶閒閤羅鳳叛取姚州附吐蕃終段氏為姚州 【 案明史稾云南詔置梇棟府大理段氏改為姚府謹附識】 至元憲宗三年內附七年立統矢千戶大絩堡千戶至元十二年罷統矢立姚州隸大理路領一縣大姚 【 下唐置西濮州後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統縣四一曰青蛉即此地夷名大姚堡與弄棟川相接元憲宗七年立千戶隸大理下萬戶至元十一年罷千戶立大姚縣隸姚州】 雲南州 【 下】 唐以漢雲南縣置郡蒙氏至段氏並為雲南州元憲宗七年立千戶 【 案雲南通志唐初置雲南州貞觀中改匡州又於州東南置鏡州蒙氏為雲南瞼改品甸縣宋氏復為雲南州元立品甸千戶史志未詳謹附識】 大理下萬戶至元十一年立雲南州蒙憐路軍民府 【 至元二十七年從雲南行省請以蒙憐甸為蒙憐路軍民總管府蒙萊甸為蒙萊路軍民總管府其領國】

    蒙萊路軍民府

    蒙萊路軍民府 【 闕】

    金齒等處宣撫司

    金齒等處宣撫司其地在大理西南蘭滄江界其東與緬地接其西土蠻凡八種曰金齒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驃曰繲曰渠羅曰比蘇元憲宗四年平定大理繼征白夷等蠻中統初金齒白夷諸酋各遣子弟朝貢二年立安撫司以統之至元八年分金齒白夷為東西兩路安撫使十二年改西路為建寧路東路為鎮康路十五年改安撫為宣撫立六路總管府二十三年罷兩路宣撫司併入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

    柔遠路

    柔遠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昌潞江曰普坪瞼曰申瞼僰寨曰烏摩坪僰蠻即通典所謂黑爨也中統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與茫施鎮康鎮西平緬麓川俱立為路隸宣撫司

    茫施路

    茫施路在柔遠路之南瀘江之西其地曰怒謀曰大枯晱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謂茫施蠻也中統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鎮康路

    鎮康路在柔遠路之南蘭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黑僰所居中統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鎮西路

    鎮西路在柔遠路正西東隔麓川其地曰于賴睒曰渠瀾睒白夷蠻居之中統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平緬路

    平緬路北近柔遠路其地曰驔睒曰羅必四莊曰小沙摩弄曰驃睒頭白夷居之中統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麓川路

    麓川路在茫施路東共地曰大布茫曰睒頭附賽曰睒中彈吉曰睒尾福祿培皆白夷所居中統初內附至元十三年立為路隸宣撫司

    南睒

    南睒在鎮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賽睒午真睒白夷峨昌所居元初內附至元十五年隸宣撫司

    附各甸寨軍民府

    烏撒烏蒙宣慰司

    木連路軍民府

    蒙光路軍民府

    木邦路軍民府

    孟定路軍民府

    謀粘路軍民府

    南甸軍民府

    六難路甸軍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雲龍甸軍民府

    縹甸軍民府

    二十四寨達嚕噶齊

    孟隆路軍民府

    木朵路軍民總管府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孟愛等甸軍民府

    蒙丌路

    通西軍民總管府

    木來軍民府

    烏撒烏蒙宣慰司

    烏撒烏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烏撒者蠻名也其部在中慶東北七百五十里舊名巴凡丌姑今曰巴的甸自昔烏敦蠻居之今所轄部六曰烏撒部阿頭部易溪部易娘部烏蒙部閟畔部其東西又有茫布阿晟二部後烏蠻之裔折怒始強大盡得其地因取遠祖鳥撒為部名元憲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烏撒路十五年為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改軍民宣撫司二十四年升鳥撒烏蒙宣慰司

    木連路軍民府

    木連路軍民府 【 以下闕】

    蒙光路軍民府

    蒙光路軍民府

    木邦路軍民府

    木邦路軍民府 【 案續輿地放云舊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軍民總管府謹附識】

    孟定路軍民府

    孟定路軍民府 【 案續輿地放云舊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改孟定路軍民總管府謹附識】

    謀粘路軍民府

    謀粘路軍民府 【 案方輿紀要孟定府有廢謀粘路元至元中置謹附識】

    南甸軍民府

    南甸軍民府 【 案續輿地放云舊名南宋元至元中立軍民總管府謹附識】

    六難路甸軍民府

    六難路甸軍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陋麻和管民府

    雲龍甸軍民府

    雲龍甸軍民府 【 案輿地放云舊雲龍甸元至元未立軍民總管府謹附識】

    縹甸軍民府

    縹甸軍民府

    二十四寨達嚕噶齊

    二十四寨達嚕噶齊

    孟隆路軍民府

    孟隆路軍民府

    木朵路軍民總管府

    木朵路軍民總管府 【 至元三十年以金齒木朵甸戶口增殖立下路總管府其為長者給以兩珠虎符】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孟愛等甸軍民府

    孟愛等甸軍民府 【 至元二十一年金齒新附孟愛甸酋長遣其子來朝即其地立軍民總管府】

    蒙丌路

    蒙丌路

    通西軍民總管府

    通西軍民總管府 【 大德元年蒙陽甸酋領緬吉納款遣其弟阿不刺等赴關進方物且請歲貢銀千兩及置郡縣驛傳遂立通西軍民府】

    木來軍民府

    木來軍民府 【 至元二十九年雲南省言新附金齒適當蒙古圖嚕默色出征軍馬之衝資其芻糧擬立為木來路中書省秦置散府以巴拜為達嚕噶齊用其土人馬列知府事】

    欽定續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