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缺月梧桐最新章节!

    那么,到底是什么埋葬了情义?利益?权利?我不得而知,或许,另一句诗会给我们些许答案,“茶叶和书囊,骑驴下山,美好的憧憬,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毁于一旦。”

    【没有情义】

    【没有爱情】

    我在副标题里说过这篇将是我结束武侠阅读的纪念吧,我用的标题是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诸葛青云的一部小说,当时的我很喜欢这部小说,兄弟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专修武学,搜罗了除金庸以外其他各大家的武学典籍,如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李凉,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陈青云,上官鼎等等,但至今仍未看全过一部金庸的小说,古龙的作品倒是基本全部通读过了,据说我这种阅读方式是比较罕见的。《缺月梧桐》结束了,我想,今后,我应该不会再读其他的武侠小说了。

    大约十年以前,我以一本假借温瑞安之名写的《江南七煞星》开始进入我的武侠阅读进程,十年后的今天,缺月梧桐的同名小说《缺月梧桐》算是给这段历程划上了一个并不心甘的句号。凭着这易损的肉体,我竟然走过了一段如此多梦而又多劫的路程。阅读《缺月梧桐》绝对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事实上,每读一章都能清楚感觉到苦涩的感觉;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若干年后看一本如此不像武侠的武侠小说,就像我从未预见到我的人生路程离我的理想竟会如此渐行渐远。就像我以前说过的,打动我们的从来就不是作品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看着《缺月梧桐》,就像看着自己的青春,那已经老去的青春和“不着调”的理想,已是那么遥不可及,却又还是依旧美得那么令人心碎——把美的东西毁给人看,我想,《缺月梧桐》就是这样的一部悲剧吧,或者称之为青春的葬歌。

    ——读《缺月梧桐》兼结束武侠阅读兼怀故人

    甚至在〈地域火〉那几章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仇,青城派捉拿王天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华山派一个交待,而王天逸所谓的复仇对象实际上不存在的(因为其父母并未被杀害),所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不自禁地想起古龙笔下的一个人,这个人跟王天逸一样,甚至更甚,他的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他的一生都是悲剧的一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傅红雪。在我记忆里傅红雪在得知自己复仇的对象并不存在时,回到了“一间寂寞的小屋”身边,他已原谅了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不再与谁为敌了。这样处理是古龙难得一见的温存处理,大多数时候,古龙对人物的结局都是极端的处理,唯独对傅红雪,他笔下留情,或者他赋予了这个悲剧人物一个看似光明的结局,但是正如那个白衣胜雪的年代最杰出的诗人海子所云:“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许,我们更应该用另一个诗人的不朽诗句来揭示傅红雪或者王天逸的那似乎并不太明朗的结局——如《吉檀迦利》里所说:“在断念屏欲之中,我不需要拯救。在万千欢愉的约束里我感到了自由的拥抱。”

    “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当然,我不怪沈大小姐,就像我从来不曾怪过那些对我们不忠的时代和女人一样,并且,我倒想劝一劝恋爱中的男人们:“一切都是你自找的,不能怪女人们,相反,要想想你的一厢情愿给她们带了多少烦恼。当然,我们知道你是一往情深的……”

    我没有看过亦舒的小说,但我知道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但我们与之结婚的却是另外一些人。”那么无奈,却又那么真实。

    其实,很多事情在做以前就已经有了结果,这远不是我们菲薄的人力所能改变的,最后请允许我用博尔赫斯的诗章来结束这篇不知所云不知所谓且不知何物的东西吧——

    每次看到暗组,看到夜莺,我都会想起古龙在《九月鹰飞》里写的青城死士,然后,我会想,今生,不会有人如此地效忠我,正如我不会如此地效忠别人一样。

    另,在副标题里还说过要兼怀故人,这里主要指那位在异国自杀的朋友,和那两位出车祸身故的朋友,当玉轩一水已成往事,兄弟们,你们在天堂还好吗?

    作者:老假师傅

    记得很久以前刚学英语时,为了记住“eat”和“live”这两个词,曾经背过这么一句话:

    我自己当然也曾是个如王天逸一般的蠢男子,爱得纯洁所以爱得疯狂然后爱也会找一个好日子悄悄去死,像毁损的容颜。

    杨昆和凌君楚为传统的忠义画上了最后一笔,为了什么?也许真是如杨昆临死所说的“我不后悔”,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忠义只是为了这种“问心无愧”?

    【没有忠孝】

    克利说:我真想谦卑下跪,可是让我跪在谁的面前呢?这是王天逸的难题,也是我们的难题,其实我们都知道易月并不是一个值得王天逸去效忠的对象,尽管王天逸对其堪称死忠(这也是我为什么王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的原因,因为他始终想为别人去卖命,却始终没有找到真正值得他去卖命的对象,从最开始的韦家父子到最后的易月,倒是丁三这个始终把他当兄弟看,而不是手下看的潜在好主子,却总是被王天逸去利用)。

    武侠小说里讲究的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但是《缺月梧桐》里没有,也许赵乾捷会为保护王天逸而折掉手指,王天逸会说“我们的感情是血浓于水。这兄弟义气是我们用血换来的”,可是那都是年轻不懂事的冲动罢了,唐博最早醒悟,因为他三叔告诉他自己姓唐,然后是王天逸,最后似乎连丁三都明白了大侠其实是个狗屁,最后不明白的似乎只有章高蝉,所以他死了。那些古典式的情义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