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释名译注最新章节!

nbsp;  【译文】

    地,得名于“底”,它的形体低下,承受一切物类。又说的是“谛”,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这五种土地生长出来的,无不真实可信。《周易》把地叫作“坤”。坤,得名于“顺”,顺从于上面的天。

    2.2 土,吐也①,吐生万物也。

    【注释】

    ①吐:长出,生出。

    【译文】

    土,得名于“吐”,吐冒生长出所有植物。

    2.3 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①。

    【注释】

    ①五稼:五谷。一般指稻、稷、黍、麦、豆,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

    【译文】

    已经耕种的土地叫作“田”。田,得名于“填”,五谷填满田地之中。

    2.4 壤①,瀼也②,肥濡意也③。

    【注释】

    ①壤:松软的泥土,即已经耕作的土地。

    ②瀼:通“(rǎng)”。肥。

    ③肥濡:肥沃滋润。

    【译文】

    壤,得名于“瀼”,肥沃滋润的意思。

    2.5 广平曰“原”。原,元也①,如元气广大也。

    【注释】

    ①元:指元气。宇宙自然之气。

    【译文】

    宽阔平坦的地方叫作“原”。原,得名于“元”,像宇宙自然的元气那样宽广阔大。

    2.6 高平曰“陆”。陆,漉也①,水流漉而去也。

    【注释】

    ①漉(lù):液体往下渗流。

    【译文】

    隆起而平坦的地方叫作“陆”。陆,得名于“漉”,水渗流着离去。

    2.7 下平曰“衍”①,言漫衍也。

    【注释】

    ①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译文】

    低下而平坦的土地叫作“衍”,说的是它绵延伸展。

    2.8 下湿曰“隰”①。隰,垫也②,垫湿意也。

    【注释】

    ①隰(xí):低湿的地方。

    ②垫:原作“蛰”,据王先慎校改,下同。徐复《释名音证》说:“王先慎曰,‘蛰’为‘垫’字之误。《说文》:‘垫,下也。从土,执声。’执、隰音近。古音湿、隰、垫皆在七部。”垫,陷没,下陷。

    【译文】

    低湿的土地叫作“隰”。隰,得名于“垫”,低洼而潮湿的意思。

    2.9 下而有水曰“泽”①,言润泽也②。

    【注释】

    ①泽:水汇聚处。

    ②润泽:湿润,不干枯。

    【译文】

    低下而又有水的地方叫作“泽”,说的是湿润的意思。

    2.10 地不生物曰“卤”①。卤,炉也,如炉火处也。

    【注释】

    ①生物:此指生长农作物。卤:盐碱地。

    【译文】

    土地不生长农作物叫作“卤”。卤,得名于“炉”,就像炉中之火燃烧的地方。

    2.11 徐州贡土五色①,有青、黄、赤、白、黑也。

    【注释】

    ①徐州贡土五色:《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是说徐州贡五色土。孔颖达疏:“贡土之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徐州,古九州之一。大致在今淮北一带。

    【译文】

    徐州上贡五种颜色的土壤,有青、黄、红、白、黑。

    2.12 土青曰“黎”①,似黎草色也②。

    【注释】

    ①黎:青黑色。后作“黧”。

    ②黎草:即藜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也称灰藋(diào)、灰菜。黎,通“藜”。

    【译文】

    青黑色的土壤叫作“黎”,好像藜草的颜色。

    2.13 土黄而细密曰“埴”①。埴,腻也,黏胒如脂之腻也②。

    【注释】

    ①埴(zhí):黏土。

    ②黏胒(nì):今写作“黏腻”。油腻,黏腻。胒,同“腻”。

    【译文】

    黄色而又精细密致的土壤叫作“埴”。埴,得名于“腻”,黏糊得像油脂一样黏腻。

    2.14 土赤曰“鼠肝”①,似鼠肝色也。

    【注释】

    ①鼠肝:质次的红色硬土。

    【译文】

    红色的土壤叫作“鼠肝”,像老鼠的肝脏那种颜色。

    2.15 土白曰“漂”,漂轻飞散也①,

    【注释】

    ①漂(piāo)轻:轻飘,不坚实。

    【译文】

    白色的土壤叫作“漂”,轻飘飘地飞扬四散。

    2.16 土黑曰“卢”①,卢然解散也。

    【注释】

    ①卢:通“垆”。黑色或黄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

    【译文】

    黑色的土壤叫作“卢”,粗疏地分解离散。

    释山第三

    【题解】

    山,是地面上以石头为主体构成的隆起部分,区别于以土为主体构成的丘。本篇解释了与山有关的各种名词的得名之由,包括表示山体各个部位的名词,如陂、冈、涌、麓等;表示山体大小高低的名词,如嵩、岑、峤等;表示山上事物的名词,如石、林、森等。

    3.1 山,产也,产生物也。土山曰“阜”①。阜,厚也,言高厚也。大阜曰“陵”②。陵,隆也,体高隆也。

    【注释】

    ①阜(fù):土山。

    ②陵:大土山。

    【译文】

    山,得名于“产”,出产生物。土山叫作“阜”。阜,得名于“厚”,是说它体高土厚。大的土山叫作“陵”。陵,得名于“隆”,体形高高隆起。

    3.2 山顶曰“冢”①。冢,肿也,言肿起也。山旁曰“陂”②,言陂陁也③。

    【注释】

    ①冢(zhǒng):山顶。

    ②陂(bēi):山坡。

    ③陂陁(pō tuó):倾斜不平貌。

    【译文】

    山顶叫作“冢”。冢,得名于“肿”,是说它肿起来了。山的旁侧叫作“陂”,是说它陂陁不平。

    3.3 山脊曰“冈”①。冈,亢也②,在上之言也。

    【注释】

    ①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脊骨似的隆起部分。

    ②亢(kàng):高。

    【译文】

    山的脊梁叫作“冈”。冈,得名于“亢”,说的是它高高在上。

    3.4 山旁陇间曰“涌”①。涌犹桶②,桶狭而长也。

    【注释】

    ①陇(lǒng):通“垄”。高丘。涌:指山谷。

    ②桶(yǒng):本指古代量器名。方形的斛,受六斗。后指盛水或盛其他物品的容器,多为长圆形,读tǒng。

    【译文】

    山丘旁边的山谷叫作“涌”。涌好像桶,桶狭窄而细长。

    3.5 山大而高曰“嵩”①。嵩,竦也②,亦高称也。

    【注释】

    ①嵩:山高。

    ②竦(sǒng):高耸。

    【译文】

    山又大又高叫作“嵩”。嵩,得名于“竦”,也是高耸的称谓。

    3.6 山小高曰“岑”①。岑,崭也②,崭然也。

    【注释】

    ①岑(cén):小而高的山。

    ②崭(zhǎn):高峻,突出。

    【译文】

    山比较小叫作“岑”。岑,得名于“崭”,高峻的样子。

    3.7 上锐而长曰“峤”①,形似桥也②。

    【注释】

    ①峤(qiáo):高而锐的山。

    ②桥:木名。引申指高。

    【译文】

    上边尖锐而高长叫作“峤”,形状像是桥树。

    3.8 小山别大山曰“甗”①。甗,甑也②;甑一孔者,甗形孤出处似之也③。

    【注释】

    ①甗(yǎn):一种炊器。外形上大下小,分两层,上部是透底的甑,可蒸;下部是鬲,可煮。

    ②甑(zèng):蒸食炊器。其底有孔,古用陶制,殷、周时代有以青铜制者,后多用木制。

    ③孤:独特,特出。

    【译文】

    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叫作“甗”。甗,就是甑;甑是一个孔眼的,甗的形状特别突出的地方像它。

    3.9 山多小石曰“磝”①。磝,尧也②,每石尧尧独处而出见也③。

    【注释】

    ①磝(áo):山多小石貌。

    ②尧(yáo):高。

    ③出见(xiàn):出现。见,同“现”。

    【译文】

    山上有很多小石头叫作“磝”。磝,得名于“尧”,每块石头都高高地以独居状态出现。

    3.10 山多大石曰“礐”①。礐,学也②,大石之形学学然也③。

    【注释】

    ①礐(què):多大石的山。

    ②学:通“峃(xué)”。山多大石的样子。

    ③然:原作“形”,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改。周祖谟说:“下‘形’字毕本据《初学记》《御览》引改作‘然’,是也。”

    【译文】

    山上有很多大石头叫作“礐”。礐,得名于“学”,大块的石头坚硬嶙峋的样子。

    3.11 山有草木曰“岵”①。岵,怙也②,人所怙,取以为事用也③。

    【注释】

    ①岵(hù):多草木的山。

    ②怙(hù):依赖,凭恃。

    ③事用:使用,应用。

    【译文】

    山上生长有草木叫作“岵”。岵,得名于“怙”,人所依恃,借以使用。

    3.12 山无草木曰“屺”①。屺,圮也②,无所出生也。

    【注释】

    ①屺(qǐ):不长草木的山。

    ②圮(pǐ):原作“圯(yí)”,据段玉裁、疏证本、吴志忠校改。圮,毁坏,断绝。

    【译文】

    山上没有草木叫作“屺”。屺,得名于“圮”,没有什么出产的东西。

    3.13 山上有水曰“埒”①。埒,脱也②,脱而下流也③。

    【注释】

    ①埒(liè):原作“垺”,为“埒”之形误。下同。埒,山上水流。

    ②脱:脱落,掉下。

    ③下流:向下流动。

    【译文】

    山上有水流动叫作“埒”。埒,得名于“脱”,脱落而向下流动。

    3.14 石载土曰“岨”①,岨胪然也②,土载石曰“崔嵬”③,因形名之也。

    【注释】

    ①岨:同“砠(jū)”。戴土的石山。

    ②岨胪(lú):错落貌。

    ③崔嵬(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也形容高耸、高大貌。

    【译文】

    石头上面负载泥土叫作“岨”,土石错落的样子,泥土上面负载石头叫作“崔嵬”,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的。

    3.15 山东曰“朝阳”①,山西曰“夕阳”②,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注释】

    ①山东:山的东坡。朝(zhāo)阳:指山的东面。

    ②山西:山的西坡。夕阳:指山的西面。

    【译文】

    山的东面叫作“朝阳”,山的西面叫作“夕阳”,是依据阳光照射的地方命名的。

    3.16 山下根之受溜处曰“甽”①。甽,吮也,吮得山之肥润也。

    【注释】

    ①溜(liù):向下流的水。甽(quǎn):山谷。

    【译文】

    山脚下边承受流水的山谷叫作“甽”。甽,得名于“吮”,吮吸得到山体的肥润水土。

    3.17 山中藂木曰“林”①。林,森也②,森森然也。

    【注释】

    ①藂(cóng):同“丛”。聚集,丛生。

    ②森:众多貌,众盛貌。

    【译文】

    山里丛生的树木叫作“林”。林,得名于“森”,树木繁密众多的样子。

    3.18 山足曰“麓”①。麓,陆也②,言水流顺陆燥也③。

    【注释】

    ①麓:山脚。

    ②陆:物体运行的轨道。

    ③燥:焦急,焦躁。

    【译文】

    山脚叫作“麓”。麓,得名于“陆”,说的是水流顺着通道快速急躁。

    3.19 山体曰“石”①。石,格也②,坚捍格也。

    【注释】

    ①山体:山的主体。体,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

    ②格:通“垎(hè)”。坚硬。

    【译文】

    山的构成主体叫作“石”。石,得名于“格”,石头坚硬牢固。

    3.20 小石曰“砾”①。砾,料也②,小石相枝柱其间③,料料然出内气也④。

    【注释】

    ①砾(lì):小石,碎石。

    ②料:通“寮(liáo)”。空。

    ③枝柱:支撑。

    ④出内(nà):出入。内,同“纳”。入,使进入。

    【译文】

    小块石头叫作“砾”。砾,得名于“料”,小石头与小石头之间互相支撑,中间有空隙出入空气。

    释水第四

    【题解】

    水,指各种河流、水域。本篇解释了与水有关的诸多名词的得名之由,包括渎、江、淮等河流之名,滥泉、沃泉等泉名,澜、波等水中现象之名,以及洲、渚等水中陆地之名。

    4.1 天下大水四①,谓之“四渎”②,江、河、淮、济是也。

    【注释】

    ①大水:大海或大河。

    ②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译文】

    全国的大江大河有四条,叫作“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就是。

    4.2 渎①,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②。

    【注释】

    ①渎:江河大川。

    ②所:处所,地方。

    【译文】

    渎,得名于“独”,各自从发源地流入海洋。

    4.3 江①,公也,小水流入其中②,公共也。

    【注释】

    ①江:专指长江。后来“江”成为大江大河的通称,此水始称“长江”。

    ②小水:小水流。

    【译文】

    江,得名于“公”,小的江河流入长江,因此成为公用的水道。

    4.4 淮①,围也,围绕杨州北界②,东至海也。

    【注释】

    ①淮:即淮河。

    ②杨州:即扬州,或称“维扬”。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译文】

    淮,得名于“围”,围绕扬州北面,东流直到海洋。

    4.5 河①,下也②,随地下处而通流也③。

    【注释】

    ①河:专指黄河。后来“河”成为河流的通称,此水改称“大河”“黄河”。

    ②下:位置在低处。

    ③通流:指通行。

    【译文】

    河,得名于“下”,随着地面低下处而流通。

    4.6 济①,济也②,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注释】

    ①济(jǐ):古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汉书·地理志》《说文解字》作“泲”,他书作“济”。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

    ②济(jì):渡过。

    【译文】

    济,得名于“济”,发源于黄河以北,渡过黄河向南流。

    4.7 川①,穿也②,穿地而流也。

    【注释】

    ①川:河流。

    ②穿:穿通,贯穿。

    【译文】

    川,得名于“穿”,贯穿地面而流通。

    4.8 山夹水曰“涧”①。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

    【注释】

    ①涧(jiàn):两山间的水沟。

    【译文】

    两山夹着一条水叫作“涧”。涧,得名于“间”,说的是夹在两山之间。

    4.9 水正出曰“滥泉”①。滥,衔也,如人口有所衔,口闿则见也②。

    【注释】

    ①正出:从主水口涌出。滥(jiàn)泉:涌出的水泉。

    ②闿(kǎi):开启。见(xiàn):同“现”。

    【译文】

    水从主水口涌出叫作“滥泉”。滥,得名于“衔”,就像人嘴里有衔的东西,嘴一张就出现了。

    4.10 悬出曰“沃泉”①,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②。

    【注释】

    ①悬出:从悬崖上流出。沃泉:由上向下流的泉水。

    ②灌沃:浇灌,滋润。

    【译文】

    从悬崖上流出的水叫作“沃泉”,水从上向下流,有所浇灌滋润。

    4.11 侧出曰“氿泉”①。氿,轨也,流狭而长,如车轨也。

    【注释】

    ①侧出:旁出。此指从山崖侧旁流出。氿(guǐ)泉:从山崖侧旁流出的泉水。氿,原作“汍”,据段玉裁、邵晋涵校改。邵晋涵曰:“从《尔雅》改。”下同。氿,泉水从旁流出。

    【译文】

    从山崖侧旁流出的水叫作“氿泉”。氿,得名于“轨”,水流狭窄而细长,像行车的轨迹。

    4.12 所出同、所归异曰“淝泉”,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淝者也①。

    【注释】

    ①淝(féi):即淝河。也叫淝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北。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注入巢湖;一支西北流至寿县,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河。

    【译文】

    发源相同、归向不同的水叫作“淝泉”,源头共同流出的时候滋润的地方少,归向各自分散而变多,就像淝水分为二支那样。

    4.13 水从河出曰“雍沛”①,言在河岸限内②,时见雍出③,则沛然也④。

    【注释】

    ①河:此指黄河。出:决口而出。雍沛:冲决河岸而别自成流的水。

    ②岸限:犹“界限”。

    ③雍:通“壅”。聚积。

    ④沛然:充盛貌,盛大貌。

    【译文】

    洪水从黄河决口而出叫作“雍沛”,说的是在黄河堤岸以内,时而见到洪水积聚涌出,就沛然盛大了。

    4.14 水上出曰“涌泉”①,濆泉并是也②。

    【注释】

    ①涌泉:水向上喷出的泉。

    ②濆(pēn)泉:地下喷出的泉水。濆,原作“渎”,据邵晋涵、吴志忠校改。徐复说:“‘渎泉’当为‘濆泉’之误,形相近也。考之各书,得确证二、旁证五,依次疏之。一、《公羊·昭五年传》:‘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濆泉。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左氏》作‘蚡泉’,《穀梁》作‘贲泉’,皆音近通用。……”

    【译文】

    向上喷出的泉水叫作“涌泉”,濆泉也是这样。

    4.15 水泆出所为泽曰“掌”①,水停处如手掌中也。今兖州人谓泽曰“掌”也②。

    【注释】

    ①泆:通“溢”。水满而泛滥。泽:聚水的洼地,沼泽。掌:水泽。

    ②兖(yǎn)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

    【译文】

    水漫出聚集为湖泽叫作“掌”,水停留的地方就像在手掌里一样。现在的兖州人就把湖泽叫作“掌”。

    4.16 水决复入为“汜”①。汜,已也②,如出有所为,毕已而还入也。

    【注释】

    ①决:冲破堤岸,堤岸溃破。汜(sì):从主河道分出又流回主河道的水。

    ②已:完毕,完成。

    【译文】

    洪水冲破堤岸后又流回主河道叫作“汜”。汜,得名于“已”,像出去有所作为,完毕后又返回进入。

    4.17 风吹水波成文曰“澜”①。澜,连也,波体转流,相连及也②。

    【注释】

    ①成文:形成纹理。文,纹理,花纹。此指波纹。澜:大波浪。泛指波纹。

    ②连及:原作“及连”,据沈锡祚、丁山等校改。周祖谟说:“《倭名抄》卷一引作‘风吹水波成文曰涟,波体转相连及也。’《韵补·先韵》引亦作‘相连及也’,当据改。”

    【译文】

    风吹水波形成纹理叫作“澜”。澜,得名于“连”,水波形体转移流动,相互牵连涉及。

    4.18 水小波曰“沦”①。沦,伦也②,小文相次有伦理也。

    【注释】

    ①沦(lún):水的小波纹。也指水起小波纹,或使起波纹。

    ②伦:条理,顺序。

    【译文】

    水的小波纹叫作“沦”。沦,得名于“伦”,小的水波纹相继为次第而有条理。

    4.19 水直波曰“泾”①。泾,俓也②,言如道俓也。

    【注释】

    ①泾(jīng):直流的水波。

    ②俓(jìng):同“径”。小路。

    【译文】

    较直的水波纹叫作“泾”。泾,得名于“俓”,说的是犹如小径一样。

    4.20 水草交曰“湄”①。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水经川归之处也。

    【注释】

    ①交:交际,两者相接触。湄(méi):岸边,水和草相接的地方。

    【译文】

    水和岸边的草相接触的地方叫作“湄”。湄,得名于“眉”,草靠近水就像眉毛挨着眼睛一样,是水经过河流归向的地方。

    4.21 海,晦也①,主承秽浊②,其水黑如晦也。

    【注释】

    ①晦:昏暗,阴暗。

    ②主:主宰,主持,掌管。承:接受,承受。秽浊:污浊,肮脏。

    【译文】

    海,得名于“晦”,主管承受污浊肮脏的东西,它的水颜色蓝黑而阴暗。

    4.22 水注谷曰“沟”①,田间之水亦曰“沟”。沟,搆也②,纵横相交搆也③。

    【注释】

    ①注:流入,灌入。谷:山间的水流,又指山间流水的通道。

    ②搆(gòu):同“构”。交结,连接。

    ③纵横: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交搆:同“交构”。交通,连接。

    【译文】

    水流入山谷叫作“沟”,田地里的水也叫“沟”。沟,得名于“搆”,横竖交叉互相连通。

    4.23 注沟曰“浍”①。浍,会也,小沟之所聚会也。

    【注释】

    ①浍(kuài):大沟。

    【译文】

    水流入的大沟叫作“浍”。浍,得名于“会”,小水沟聚集会合的地方。

    4.24 水中可居者曰“洲”①。洲,聚也,人及鸟物所聚息之处也。

    【注释】

    ①居:停息,止息。洲:水中的陆地。

    【译文】

    水面上可以停留的地方叫作“洲”。洲,得名于“聚”,人和鸟类等动物聚集休息的处所。

    4.25 小洲曰“渚”①。渚,遮也②,体高能遮水,使从旁回也③。

    【注释】

    ①渚(zhǔ):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遮:遏止,阻拦。

    ③回:指变换方向、位置等。

    【译文】

    水里的小块陆地叫作“渚”。渚,得名于“遮”,陆地形体较高能够拦阻水流,使它从旁边变向拐弯。

    4.26 小渚曰“沚”①。沚,止也②,小,可以止息其上也。

    【注释】

    ①沚(zhǐ):小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止:栖息。

    【译文】

    水里比渚更小的高地叫作“沚”。沚,得名于“止”,体形更小,人和鸟类等动物可以在上面停留休息。

    4.27 小沚曰“泜”①。泜,迟也②,能遏水使流迟也③。

    【注释】

    ①泜:同“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②迟:缓慢。

    ③遏:抑制,阻止。

    【译文】

    水里比沚更小的高地叫作“泜”。泜,得名于“迟”,能够遏阻水流使流速迟缓。

    4.28 人所为之曰“潏”①。潏,术也,堰使水郁术也②,鱼梁、水碓之谓也③。

    【注释】

    ①所为:所作。潏(shù):指水中的堤堰、鱼梁等土石工程。

    ②堰(yàn):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以堵塞水流。郁术:迂回曲折貌。

    ③鱼梁:用编网、竹笱(gǒu,竹制的捕鱼器)等置于水门处以捕鱼的设施。水碓(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

    【译文】

    人工用土石筑堤横截水中以堵塞水流叫作“潏”。潏,得名于“术”,筑堤堰塞使水迂回曲折,说的是鱼梁、水碓之类。

    4.29 海中可居者曰“岛”①。岛,到也,人所奔到也。亦言“鸟”也,物所赴如鸟之下也②。

    【注释】

    ①岛:海洋及江、湖中被水环绕的陆地。

    ②赴:到,去,前往。

    【译文】

    海里能够停留的地方叫作“岛”。岛,得名于“到”,人能奔走到达的地方。也说的是“鸟”,生物前往好像鸟儿飞下。

    释丘第五

    【题解】

    丘,指自然形成的土堆,小土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郑玄注:“土高曰丘。”本篇解释了各种土丘的得名之由。丘的得名,因层级、形体、位置等因素而各不相同。

    5.1 丘一成曰“顿丘”①,一顿而成②,无上下大小之杀也③。

    【注释】

    ①一成:一重,一层。顿丘:即“敦丘”。一层之丘。

    ②顿:通“敦(dùn)”。土堆,引申为堆土。后作“墩(dūn)”。

    ③杀(shài):等差。

    【译文】

    土丘只有一层叫作“顿丘”,堆土一层就成了,没有上下大小的等差。

    5.2 再成曰“陶丘”①,于高山上一重作之②,如陶灶然也③。

    【注释】

    ①再:两次,第二次。陶丘:两重的山丘。

    ②上:增加,添补。重(chóng):层。

    ③陶灶(zào):烧制陶器的土窑。

    【译文】

    山丘有两层的叫作“陶丘”,在高山上增加一层土而形成,就像烧制陶器的土窑那样。

    5.3 三成曰“昆仑丘”①,如昆仑之高而积重也②。

    【注释】

    ①三成:三重,三层。昆仑丘:三重相迭的土山。

    ②昆仑:山脉名。在新疆、西藏、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积重(chóng):积累多重。

    【译文】

    山丘有三层的叫作“昆仑丘”,就像昆仑山那样高峻而积累多重。

    5.4 前高曰“髦丘”①,如马举头垂髦也②。

    【注释】

    ①髦丘:即“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②举头:抬头。髦:马颈上的长毛。

    【译文】

    前边高的山丘叫作“髦丘”,就像马抬头垂下颈上的长毛时那样前高后低。

    5.5 中央下曰“宛丘”①,有丘宛宛如偃器也②。陉上有一泉水亦是也③。

    【注释】

    ①中央:中间。下:低。宛丘:四方高中央低的丘。

    ②宛宛:盘屈凹陷的样子。偃器:周边高中间凹下可以盛装的器具。

    ③陉(xíng):原作“泾”,据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泾’当为‘陉’字之误。《说文》云:‘陉,山绝坎也。’或又疑为‘丘’字。”陉,山脉中断的地方。

    【译文】

    中间凹下的山丘叫作“宛丘”,有山丘盘旋屈曲宛如周边高中间凹可以用来盛装的器具。山丘中断的地方有一眼泉水的也是这样。

    5.6 偏高曰“阿丘”①。阿②,荷也③,如人担荷物,一边偏高也。

    【注释】

    ①阿(ē)丘:偏高的土山。

    ②阿:大而曲的丘陵。

    ③荷(hè):肩负,扛,担。

    【译文】

    一侧偏高的山丘叫作“阿丘”。阿,得名于“荷”,就像人担荷物件,一边偏高那样。

    5.7 亩丘①,丘体满一亩之地也②。

    【注释】

    ①亩丘:一亩地大小的丘。

    ②亩:地积单位,市亩的通称。秦、汉时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

    【译文】

    一亩地大小的山丘叫作“亩丘”,是因为山丘的面积占满一亩地。

    5.8 圜丘、方丘①,就其方圜名之也②。

    【注释】

    ①圜(yuán)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来也用以祭天地。圜,同“圆”。方丘:古代帝王夏至祭地之坛。

    ②就:依从,按照。方圜:同“方圆”。方形与圆形。也泛指事物的形体、性状。

    【译文】

    圜丘、方丘,是按照山丘的方圆形状而命名的。

    5.9 锐上曰“融丘”①。融,明也,明,阳也②,凡上锐皆高而近阳者也③。

    【注释】

    ①锐上:上部尖锐。融丘:尖顶的高丘。

    ②阳:用以指太阳。

    ③凡:凡是。

    【译文】

    上部尖锐的山丘叫作“融丘”。融,得名于“明”,明,就是“阳”,凡是上部尖锐的都高起而接近太阳。

    5.10 如乘曰“乘丘”①。四马曰“乘”,一基在后似车②,四列在前似驾马车之形也。

    【注释】

    ①乘(shèng):车子。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

    ②基:根基,主体。

    【译文】

    形同马车的山丘叫作“乘丘”。四匹马拉的车叫作“乘”,山丘的一座主体在后像车,四条余脉在前像驾驶马车的形状。

    5.11 如陼之与反者曰“陼丘”①,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

    【注释】

    ①陼(zhǔ):同“渚”。水中小块陆地。陼丘:形似洲渚的小土山。

    【译文】

    形似洲渚的山丘叫作“陼丘”,形状像是水里的高地,高起而又广大。

    5.12 水潦所止曰“泥丘”①,其止污水留不去成泥也②。

    【注释】

    ①水潦(lǎo):积在田地里或流于地面的水。止:停留,阻拦。泥丘:丘阜顶上积水泥泞处。

    ②去:离开。

    【译文】

    顶上积水的山丘叫作“泥丘”,它阻拦污浊的水使之停留不离开而成为泥泞。

    5.13 泽中有丘曰“都丘”①,言虫鸟往所都聚也②。

    【注释】

    ①泽:水聚汇处。都丘:池泽中的小土山。

    ②虫鸟:指蛇和鸟。都(dū)聚:汇聚。

    【译文】

    沼泽里边的山丘叫作“都丘”,说的是蛇和鸟前往汇聚的地方。

    5.14 当途曰“梧丘”①。梧②,忤也③,与人相当忤也。

    【注释】

    ①当(dāng)途:当路,挡路。当,抵挡,阻拦。梧(wù)丘:当路的高丘。

    ②梧:抵触。

    ③忤(wǔ):违逆,触犯。

    【译文】

    挡住道路的山丘叫作“梧丘”。梧,得名于“忤”,与人互相抵牾。

    5.15 道出其右曰“画丘”①,人尚右②,凡有指画③,皆用右也④。

    【注释】

    ①右:此指西边。面向南,则右为西。画丘:被道路环绕的山丘。

    ②尚:爱好。

    ③指画:指点,比划。

    ④右:右手。

    【译文】

    道路在其右边的山丘叫作“画丘”,人们喜欢右边,凡是需要比划的,都习惯用右手。

    5.16 道出其前曰“载丘”①,在前,故载也②。

    【注释】

    ①前:此指南边。面向南,则前为南。载丘:即戴丘,道路北侧的山丘。

    ②载(dài):同“戴”。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译文】

    道路出现在其南边的山丘叫作“载丘”,因为在前边,所以说像用头顶着。

    5.17 道出其后曰“昌丘”①。

    【注释】

    ①后:此指北边。面向南,则后为北。昌丘:其后有路的小土丘。一说,指与道路正相对的小土山。

    【译文】

    道路出现在其北边的山丘叫作“昌丘”。

    5.18 水出其前曰“址丘”①。址,基趾也②,言所出然。

    【注释】

    ①前:此指南边。址(zhǐ)丘:即渻(shěng)丘。南面有水流过的小土山。

    ②基址:地基,基础。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南面的山丘叫作“址丘”。址,就是基址,说的是它得以出现的基础。

    5.19 水出其后曰“阻丘”①,北水以为险也②。

    【注释】

    ①后:此指北边。阻丘:北面有水阻隔的土丘。

    ②北:原作“此”,据吴志忠等校改。北,同“背”。背部对着,后面靠着。险:险阻,险隘。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北边的山丘叫作“阻丘”,背靠水流当成险隘。

    5.20 水出其右曰“沚丘”①。沚②,止也,西方义气有所制止也③。

    【注释】

    ①右:此指西边。面向南,则右为西。沚丘:位于水流左方(东边)的土丘。

    ②沚(zhǐ):小渚,水中小块陆地。

    ③义气:谓刚正之气。制止:阻止。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西边的山丘叫作“沚丘”。沚,得名于“止”,西方的刚正之气阻止不义的事物。

    5.21 水出其左曰“营丘”①。

    【注释】

    ①左:此指东边。面向南,则左为东。营丘:位于水流右方(西边)的土丘。

    【译文】

    水流出现在其东边的山丘叫作“营丘”。

    5.22 丘高曰“阳丘”①,体高近阳也。

    【注释】

    ①阳丘:祭坛。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

    【译文】

    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叫作“阳丘”,因为丘体很高接近太阳。

    5.23 宗丘,邑中所宗也①。

    【注释】

    ①邑(yì):人民聚居之处。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镇。宗:尊重。

    【译文】

    宗丘,是村镇里人们尊重的地方。

    释道第六

    【题解】

    道,指道路。古代道路的名称较现在复杂,故名词较多,如“一达”至“九达”,皆各有专名。本篇一一解释这些道路名称各自的得名之由。

    6.1 道一达曰“道路”①。道,蹈也②。

    【注释】

    ①一达:道路直达一个方向,没有岔道。

    ②蹈:踩,踏。

    【译文】

    路直达一个方向的叫作“道路”。道,得名于“蹈”。

    6.2 路,露也①,人所践蹈而露见也②。

    【注释】

    ①露:显露,暴露。

    ②践蹈:踩踏。露见(xiàn):显现,显露。

    【译文】

    路,得名于“露”,因人们践踏而显露。

    6.3 二达曰“岐旁”①。物两为“岐”②,在边曰“旁”,此道并通出似之也。

    【注释】

    ①二达:道路通往两个方向。歧旁:双岔路。

    ②岐:同“歧”。分叉,岔出。

    【译文】

    通往两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岐旁”。物体分为两股叫作“岐”,在一边叫作“旁”,这样的路一并通达两出像它。

    6.4 三达曰“剧旁”①。古者列树以表道②,道有夹沟以通水潦③,恒见修治④,此道旁转多⑤,用功稍剧也⑥。

    【注释】

    ①三达:道路通往三个方向。剧旁:通达三个方向的道路,三岔路。

    ②列树:成行列地种植树木。表道:标明道路。

    ③夹(xiá):通“狭”。窄。水潦(lǎo):积在田地里或流于地面的水。

    ④恒:经常,常常。修治:修理整治。

    ⑤旁转:旁出转弯。

    ⑥用功:下功夫。剧:用力多。

    【译文】

    通往三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剧旁”。古时候成行列地种植树木用来标明道路,路旁有狭窄的水沟用来通水,常常受到修理整治,这种路旁出转弯多,下的修整功夫略微多一些。

    6.5 四达曰“衢”①。齐鲁谓四齿杷为“欋”②,欋杷地则有四处③,此道似之也。

    【注释】

    ①四达:道路通达四方。衢(qú):大路,四通的十字路。

    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以泰山为界分为齐国和鲁国。山北称为齐,山南则称为鲁。在今山东境内。杷(pá):农具名。一端有柄,一端有齿,用以聚拢、耙梳谷物或整地等。齿用竹、木或铁等制成。欋(qú):农具名。即四齿耙。

    ③杷地:用杷子在地上耙梳。处:印迹,痕迹。

    【译文】

    通往四个方向的道路叫作“衢”。齐鲁一带把四个齿的杷子叫作“欋”,欋在地上耙梳有四条齿痕,这种道路像它。

    6.6 五达曰“康”①。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用之②,言充盛也。

    【注释】

    ①五达:道路通达五个方向。康:五岔路。

    ②车步:车辆与行人,车行与步行。

    【译文】

    通往五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康”。康,得名于“昌”,昌,是昌盛的意思,车行与步行并排平列一同使用它,形容它充盈昌盛。

    6.7 六达曰“庄”①。庄,装也②,装其上使高也。

    【注释】

    ①六达:道路通达六个方向。庄:六岔路。

    ②装:装载。

    【译文】

    通往六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庄”。庄,得名于“装”,装载在上面使它变高。

    6.8 七达曰“剧骖”①。骖马有四耳②,今此道有七,比于剧也③。

    【注释】

    ①七达:道路通达七个方向。剧骖(cān):七岔路。

    ②骖马:同驾一车的三匹或四匹马中位于两边的马。

    ③于:为,是。剧:多。

    【译文】

    通往七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剧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有四只耳朵,现在这种道路有七个岔口,比起来就是多的了。

    6.9 八达曰“崇期”①。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满其上,如共期也②。

    【注释】

    ①八达:道路通达八个方向。崇期:四通八达的道路。

    ②期:邀约,约定。又指会,会合。

    【译文】

    通往八个方向的道路叫作“崇期”。崇,得名于“充”,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充满路上,好像共同约定会合似的。

    6.10 九达曰“逵”①。齐鲁谓道多为“逵师”②,此形然也③。

    【注释】

    ①九达:道路通达九个方向。逵(kuí):四通八达的道路。

    ②逵师: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③然:是这样。

    【译文】

    通往九个方向的道路叫作“逵”。齐鲁一带把路口多叫作“逵师”,就像这个样子。

    6.11 城下道曰“壕”①。壕,翱也,都邑之内翱翔、祖、驾之处也②。

    【注释】

    ①壕(háo):原作“”,据《太平御览》《一切经音义》引改。丁山说:“《御览·一九三》引作‘城下谓之壕’。”壕,沟道,低凹如沟状的通道。

    ②都邑:城市。翱翔:遨游。祖: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驾:把车套在马等牲口身上。

    【译文】

    城墙下边的通道叫作“壕”。壕,得名于“翱”,城市里边遨游、饯行、套车的地方。

    6.12 步所用道曰“蹊”①。蹊,系也②,射疾则用之③,故还系于正道也④。

    【注释】

    ①步:步行,用脚走。蹊(xī):小路,也泛指道路。

    ②系(xì):继续,接续。

    ③射疾:趋射急疾,射猎急切。

    ④还(huán):返回。正道:要道,主干道。

    【译文】

    步行用的道路叫作“蹊”。蹊,得名于“系”,射猎急切时才使用它,所以返回时接着走大路。

    6.13 俓①,经也②,人所经由也③。

    【注释】

    ①俓(jìng):同“径”。步道,小路。

    ②经:循行,经过。

    ③经由:经过。由,经过。

    【译文】

    俓,得名于“经”,是人们经过的地方。

    6.14 鹿、兔之道曰“亢”①,行不由正②,亢陌山谷、草野而过也③。

    【注释】

    ①亢:通“迒(háng)”。道路,兽径。

    ②行不由正:行进不顺着大路。正,正道,正路。

    ③亢(kàng):隐蔽,保护。陌:义同“抹(mò)”。紧贴,紧挨着转弯。山谷: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草野:野草丛生之处,原野。

    【译文】

    野鹿、野兔走的路叫作“亢”,它们行进不顺着大路,而是贴着低凹狭窄的山间、野草丛生的原野跑过去。

    6.15 涂①,度也②,人所由得通度也③。

    【注释】

    ①涂:同“途”。道路。

    ②度:过,逾越。

    ③由:用。得:能,可以。通度:通过,经过。

    【译文】

    涂,得名于“度”,人用它才可以通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