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圆通大应国师语录最新章节!

知迦叶不覆藏处。便知世尊密语。其如未然。船舷未跨以前高着眼看。两岸芦花一叶扁舟。为上座覆藏耶不覆藏耶。咄。杰禅人今归故都。若相见玄珍法兄。只恁么举似看。临行袖纸求语。予不加一点外科。信笔书之以塞其请而已。

    示昙翁居士。

    从上佛祖出兴于世。只据本分一着。事不获已。略露目前些子。如击石火闪电光相似。贬得眼来三千里外。若是宿根灵利汉。宗师未开口以前早知来由。方堪共语。其如未然。一念未起文彩未彰之时。直下看取。一切时一切处日用应缘之处。绵绵密密看来看去。工夫纯熟。蓦忽时节到来一念相应。生死心破。明见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到恁么田地。闻见觉知明暗色空。一一自家本来消息。更无一点外物。勉旃勉旃。丰州昙翁居士。慕道之念深切远来崇福。问日用工夫用心之处。予未免信笔书之以塞其请而已。

    示镜圆上人(后住万寿)。

    临济当年辞黄檗。檗云。甚处去。济云。不是河南便是河北。檗便打。济纽住棒遂与一掌。檗呵呵大笑。唤侍者云。将百丈先师禅板拂子来。济召侍者云。将火来。好儿终不使爷钱。檗云。汝但将去。已后坐却天下人舌头在。这老汉怜儿不觉羞。圆上人相聚岳峰四载。辨道志念坚确。日用不乱走作。忽起他山之兴。来辞崇福。上人虽有索火之机。崇福无可分付禅板拂子。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若到三家村里十字路头。逢人不得错举。

    示宗玄禅人。

    宗玄禅人相从岳峰一夏。辨道之念不群。常来请益大事因缘。予以本分事示之。夏末袖纸来求一语。若是大事因缘。断断不在言语上。三世诸佛横说竖说。终是说不到。历代祖师全提半提。何曾提得起。崇福更是无开口分。禅人若是文彩未彰以前会得。当人顶门上杲日当空。脚跟底清风匝地。崇福恁么道。也是借水献花。禅人思之思之。

    示源朝道人。

    佛祖大事因缘。不离日用应缘之中。不隔此土他方之间。所以道。大唐国里未打鼓。日本国中曾上堂。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若是宿根灵利底汉。未举早知未言先领。不动步而历遍于大宋。不开口而言满于天下。句句朝宗法法是令。头头合辙处处逢源。源朝道人。其如未然。一念未兴文彩未彰以前直下看取。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绵绵密密看来看去。履践纯熟工夫真实。蓦然时节到来一念相应。方知当人顶门上脚跟底壁立万刃辉大宝光。正恁么时从上佛祖立上下风。大事因缘当甚破草鞋。然虽如是。更须勉旃勉旃。何故。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源朝道人渡宋归来。携纸来求一语。崇福未免信笔书之。

    示玄与禅人。

    玄与上人久在丛林。历尽江湖来游崇山。相聚三载。看他正是本色道流。不同寻常乱走之辈。初秋夏末他山兴动。携纸来求一语。崇福未开口而言满天下。何须特地求语。虽然如是。若唤作有语。毕竟道个什么。上人今归故都。前路逢人不得错举。

    示真证禅人

    真证禅人道聚久矣。今归故都。临行怀香来求一语。吾宗无语句。无一法与人。须知当人分上壁立万刃辉大法光所以从上佛祖出兴于世。只为诸人证明此事。不加一点外料。崇福更是无开口分。只贵具天然气概。向壁立万刃处。直下全机受用更无第二人也。虽然如是。行到苇屋渡头。忽然撞着古帆未挂一句子。切忌错下名言。真证禅人记取记取。

    法语(终)。

    佛祖赞。

    观音(六首)。

    圆通境处处明。瓶水活柳眼青。更有寒岩翠竹在。时人何事太忙生。

    岩峋峋水粼粼。圆通境触处新。觌面相逢人不识。众生何日脱迷津。

    莲花常携手。独自立巍巍。童子来相访。无言眼似眉。须知合掌低头外。个事如何说向伊。

    瀑泉声冷淡。山岳色幽奇。刹刹圆通境。善财那得知。

    幽岩势巇险。悬水发清机。刹刹圆通境。当头入者稀。

    云淡淡水漫漫。普门现不相谩。吹询童子未知有。空走百城烟浪寒。

    文殊。

    师子骑来呈伎俩。无端现出小孩童。争如七佛以前底。明月清风类不同。

    达磨(五首)。

    梁王殿上没人识。杨子江头折苇航。无限风波随后起。至今东土沸如汤。

    万里西来九年面壁。雪冷冰寒山青水碧。少林消息尚依然。今古不知谁辨的。

    西来消息会者大难。芦叶风冷江波月寒。

    凤凰台上月魂沈。少室峰前绝四邻。雪冷冰寒风飒飒。知音不是立庭人。

    西天大破六宗异。东土却来示一心。芦苇栖栖江水冷。至今千古少知音。

    西山亮座主。

    分明指示处。觌面不相谩。雨过西山后。岚光泼眼寒。

    李源访圆泽。

    相别又相见。情怀自惘然。风高月色冷。难写旧因缘。

    水上快和尚。

    一点灵光辉天鉴地。左之右之无是不是。黑漆竹篦劈面挥。凛凛清风遍界起。

    兴圣月谷长老。

    头发髼松双眼青。全提一句得人憎。龟毛拂子未曾动。凛凛清风匝地生。

    真赞。

    远州太守顶相。

    本光灵彻凡圣同归。不生不灭绝离绝微。袈裟形相些些有恰似丹霞选佛机。

    修理亮殿形质。

    浮生二十八年事。梦破南柯一夜秋。云净月明风露冷。令人特地恨无休。

    尼妙云顶相。

    灵源不昧触处全真。非男非女绝类离伦。一段光明画不就。从教唤作末山人。

    自赞。

    观空禅人请。

    百无能得人憎。描不就画不成。不知这般面目。当头谁敢辨明(咄)。

    空证禅人请。

    口呑佛祖眼盖乾坤。水月莫比松柏难论(咦)。一段光明画不就。寥寥千古镇长存。

    玄与禅人请。

    龟毛拂子觌面全提。凛凛神威佛眼难窥。世间无限丹青手。五彩如何画得伊。

    镜圆上人请。

    即此用离此用。马祖一喝百丈耳聋。老僧取拂不开口。公案圆成遍界通。

    宗意禅人请。

    明历历露堂堂。没巴鼻有来由。乾坤收不得。突出一毫头。

    小佛事。

    已上座起龛。

    不重己灵。于内无心。不求千圣。于外何寻。游戏生死无可不可。高超象外迥出古今。虽然如是未为亲切。更须知有转身时节。一番雨过一番凉。八月秋光何处热。

    观上座起龛。

    有正见作正观。观至无观。非我有全身。跳出生死关。且道跳出后如何。撒手那边去。寥寥天地宽。

    光书记锁龛。

    光境俱忘圣凡路绝。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便恁么去只得一橛。更须知有上头关。把定放行为汝决。光书记还知么。门背着镮锁孑添铁。

    元上座起龛。

    混元未辨时。无生亦无死。直下便知归。迥然绝依倚。虽然如是。切忌坐在这里。弹指一声云。元上座。闻弹指声从三昧起。

    尊监寺秉火。

    无佛可尊。无道可学。盐味本咸。姜性元辣。这里会去死中得活。且道得活后作么生。倒跨杨岐三脚驴。烈焰堆中弄蹄行。

    太宰府都督少卿禅门秉火。

    竖起火把云。只这个无变易。亘古亘今辉天鉴地。所以太宰少卿禅门。柱石国家常佐关东。全凭这个恩力。名播九州德传四海。全凭这个恩力。抚育万民覆荫子孙。全凭这个恩力。时节到来出生入死。全凭这个恩力。且道这个是什么。山僧今日分明说破。掷下火把云。会么。大地炎炎一团火。

    妙慧禅尼下火。

    真如慧光遍界圆明。本来面目触处现成。松风飒飒涧水冷冷。非男非女非心非佛。若向者里会去。拔出生死苦源。证得涅槃乐果。且道以何为验。掷下火把云。丙丁童子来求火。

    在金吾禅门法心秉火

    春山绝点埃。春水漾虚碧。左金吾禅门法心。若向这里领略得去。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心。不以心。则昔日生也未曾生。不以象。即今时死也未尝死。蓦忽象心两忘。瞥尔死生共泯。直得郁郁青松发本有光辉。森森翠竹显自受用三昧。步步是道场。处处皆净邦。纵横得妙。卷舒自由。便恁么去时如何。掷下火把云。嗅烟蓬?中优昙香馥郁。

    明静大师下火。

    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明暗两忘。动静俱泯。生死梦破。凡圣路绝。非男女相。越尼聪持。便恁么去。一点灵光辉天鉴地。虽然如是。末后一句重提掇。掷下火把云。火里红莲香拂拂。

    钦上座下火。

    钦敬诸方善知识。多年茫茫向外走。回头踏着乡关路。死却平生偷心去。虽然如是。死中得活时如何。掷下火把云。大地炎炎火发。须弥也须粉碎。

    小佛事(终)。

    偈颂。

    泥塑达磨。

    身心一片如墙壁。弄假分明却像真。更问西来缘底事。普通年远几经春。

    月岩。

    灵山指出曹溪话。只么传来知几年。今日回头天外看。清光冷照断崖前。

    谢空首座送柑子(住东福藏山和尚书中云洞庭柑)。

    酸者酸兮甘者甘。未尝下口齿先寒。舌头若不具眼者。只作洞庭一样看。

    静齐(二首)。

    肯诺俱忘罢问津。寥寥四顾少知音。无言独坐萝窗下。却胜维摩一室深。

    终日萧然人不到。苔封古砌草离离。这般冷淡闭门户。千圣如何着眼窥。

    宏峰。

    巍巍独立更无齐。雨洗风磨勉险巇。若不出头天外看。玄微鸟道许谁知。

    竹亭(和兰溪和尚韵)。

    高节虚心压万方。清风戛玉满轩凉。香严昔日不知有。击着无端错一场。

    蘸碧池。

    一片虚凝彻底清。冷涵山影斗寒青。当头领此深深意。万项沧波泼眼明。

    晏妒。

    宇宙空来无一物。安然独坐眼如眉。茫茫尘世谁辨我。冷淡生涯只自知。

    济翁。

    苦海中流要度人。海深何似此心深。年来老大无休歇。鼓棹高歌自赏音。

    和铁关病中韵。

    众生毛病几多般。因是铁关常不安。纵有文殊来相访。莫教容易露心肝。

    上元后雪(二首和兰溪和尚韵)。

    三夜明灯照佛庭。天龙呈瑞卒无停。盐花满地千重玉。银屑翻空万点星。皓色逼人难着眼。寒声起粟不堪听。须知此是丰年事。定应寰中分外宁。

    万点金灯照殿庭。临晨瑞应不曾停。飘零玉碎冷修月。暗剪冰花飞似星。少室家风今尚在。鳌山公案又重听。老师高德感如是天下苍生贺太宁。

    巨源(二首)。

    滔滔万泒遍天下。流远方知阔又深。容易难穷云起处。桃花浪涌武陵春。

    连天遍地阔无穷。正是曹溪一脉通。流远方知深没底。千波万浪尽朝宗。

    山上有亭(次韵)。

    路绕幽岩腹。云飞四面山。时增丘壑味。迥洗世尘艰。白鸟衔花去。游人寻径还。谁知披绝顶。更有上头关。

    竹林铁关庵。

    斜曲分明指示人。也知多福老婆心。若还把定牢关去。百鸟衔花无处寻。

    了如居士做僧(次韵三首)。

    心空及第机犹钝。碓觜生花未作家。争似如翁今剃发。与僧同吃一瓯茶。

    此回不裹庞公帽。肩担伽梨共我家。直饶顶门开活眼。要须更吃赵州茶。

    自从铲却殿前草。一段风流属作家。人问衲衣底下事。当机只点一杯茶。

    断云。

    卷去舒来片片奇。起从何处灭何归。看他两段元无间。只在太清一点时。

    看山轩。

    独倚危栏到夕阴。千峰具在一微尘。烟迷雾锁蒙泷处。见得分明有几人。

    贺寂庵藏主。

    瞿昙四十九年说。以字非兮八不成。今日寂庵重点出。百千妙义一时明。

    和蒙古国信使逍宣抚韵(有东林远之语二首)。

    远公不出虎溪意。非是渊明谁赏音。欲话个中消息子。蒲轮何日到云林。

    外国高人来日本。相逢谈笑露真机。殊方异域无羌路。目击道存更有谁。

    送宗简侍者游方。

    三呼三应险关外。向上须知有活机。若到诸方参得彻。归来急急扣岩扉。

    送心侍者之丰州。

    老来无力频三唤。一任秋风助发机。此去丰城溪畔看。翻空黄叶为谁飞。

    和悟藏主韵(住圆觉提溪和尚)。

    相逢道伴交肩过。山自青兮水自清。后夜无人知此意。屋头唯听野猿惊。

    送义侍者。

    国师三唤便三应。已堕拈花微笑机。口未开时先荐得。家乡元在洛阳西。

    次资绪卿韵。

    常思诗人锦绣肠。气如虹色映朝阳。此文未丧今犹在。目击道存意自长。

    竺翁。

    西天此土风光别。个事如何说向人。口未开时鬓已雪。拈花消息几经春。

    石牛。

    头尾全彰空劫前。不随群队自安眠。古今遍界难藏处。两角峥嵘鼻辽天。

    隐溪。

    世上无人来问我。山深唯听涧泉声。一从这里挨得入。独自枕流看月明。

    空庵(二首)。

    四面寥寥无一物。才存毫发路难通。鸟啼花笑树梢外。只见三更月到窗。

    威音那畔家风别。不立门庭谁敢通。百鸟衔花无觅处。月明只在绿萝中。

    古山。

    巍巍峭峻难穷顶。雨洗风磨不记年。莫谓劫空消息断。春来花鸟尚依然。

    送玄悟禅人。

    敲磕门庭言未尽。乌藤拈却问春风。衲僧活计又如是。天外不知谁与同。

    桂堂。

    秋来群木添萧索。独有丹根花正开。无限清香收不得。夜深和月满空阶。

    花翁。

    曾在桃源夸上色。风光漏泄到人间。老来不改红粉面。谁识心肝如铁山。

    敬叟。

    叉手低头宾主分。从来非礼未曾闻。而今老大犹如是。无限幽怀谁与论。

    题小池。

    涧泉湛湛色如蓝。山影水光泼眼寒。到此若能亲见底。无风飒飒起波澜。

    化浴(四首)。

    拈来木杓蓦头浇。不洗体兮不洗尘。只要惺惺历历去。诸方自有赏音人。

    一滴性空清净水。宣明妙触十成身。而今犹要从头洗。本地风光转见新。

    要见本来真面目。大家着力洗将来。诸方自有知音在。听得一时笑眼开。

    无位真人汗似雨。好将涓滴一时浇。教他历历惺惺去。听得知音笑点头。

    柏树下雪达磨。

    通身一片似银山。风彩逼人毛骨寒。欲问西来端的意。庭前柏树露心肝。

    引清轩。

    三更月照幽窗外。松竹青青碧欲流。因思祖翁败阙处。至今千古卒难收。

    牛溪。

    昔时巢父临流处。草自青兮水自清。劈箭机前一句子。至今千古转分明。

    雪师子。

    百亿毛头同一色。毛前毛后白漫漫。当阳突出难辨处。凛凛威风匝地寒。

    诺庵。

    一从自辨肯心后。验尽诸方眼底空。云锁萝窗过客少。几回独唤主人公。

    泥牛。

    头角峥嵘鼻撩天。春风影里自安眠。直饶沩老难牧处。斗入海门明月前。

    西畴。

    初祖当年曾踏着。分明脚下草离离。可怜只这片田地。万古千秋耕者稀。

    雪。

    看看变成银世界。文殊踪迹卒难寻。赵州不在明白里。谁解此时一片心。

    和泉石韵。

    水漱云根来处异。分明源脉出蓬壶。磷磷岸石压台岭。湛湛金池胜太湖。松竹影斜浸碧玉。瀑泉声碎散真珠。游人到此忘归路。不觉举头日欲晡。

    流泉泻岸声无歇。一滴曹源知几深。波浪莫言如相似。当头荐取月光沈。

    圆通大应国师塔铭。

    杭州路中天竺天历万寿。

    永祚禅寺住持廷俊撰。

    圆悟之道支而为二。一为大慧杲。一为虚丘隆。隆三传而为松源岳。岳一传而为运庵岩。再传而为虚堂愚。得虚堂之传而在日东者。建长禅寺圆通大应国师也。国师讳绍明。字南浦。骏州安部县人出藤氏。幼事本州建穗寺净辩师。学出世法。年十五剃发受具戒。往依建长兰溪隆公。正元间航海至宋。遍参知识。虚堂愚公主净慈。门庭高峻学者望崖而却。师往礼谒。堂曰。古帆未挂时如何。师云。蟭螟眼里五须弥。堂云。挂后如何。师云。黄河向北流。堂云。未在更道。师云。某甲恁么和尚又作么生。堂云。黄河向北流。师云。和尚莫谩人好。堂云。参堂去。久而令典宾客。日夕咨扣。一日使善画者写堂寿像请赞。堂掇笔书曰。绍既明白。语不失宗。手头簸弄。金圈栗蓬。大唐国里无人会。又却乘流过海东。时咸淳改元之夏六月也。是年秋八月堂奉诏迁径山。俾师与俱。师益策励。一夕于静定中起大悟。呈偈曰。忽然心境共忘时。大地山河透脱机。法王法身全体现。时人相对不相知。堂巡寮报众曰。这汉参禅大彻矣。自是一众改观。咸淳三年秋师辞归日本。堂赠以偈曰。敲磕门庭细揣摩。路头尽处再经过。明明说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复书其后曰。明知客自发明后。欲告归日本。寻照知客通首座源长老。聚头语龙峰会里家俬。袖纸求法语。老僧今年八十三。无力思索。一偈赆行。万里水程以道珍卫。既归。当本国文永四年也。建长兰溪即命典藏教。秉拂提唱有十载中华历遍归未将佛法挂唇皮无端今夜始开口铁树生花正是时之语。文永七年秋徙西都。出世筑州之兴德禅寺。遂以嗣法书并入院语。因昙侍者呈径山。堂得之大喜谓众曰。吾道东矣。其为堂器重如此。又明年移太宰府之崇福。居三十三年。参徒日盛。嘉元甲辰奉诏入京师。

    太上皇召对宫掖。问答称旨。特差住持辇下万寿禅寺。贵游问道者车马日骈集。又以东山故趾。兴造嘉元禅刹。延师为第一祖。德治丁未奉旨。赴关东留正观寺。而相州太守平崇演。请师即署所演法。复敷奏请主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明年春。太上皇降手诏存问。恩礼优至。当入寺之夕小参有曰。今年腊月二十九日。来无所来。明年腊月二十九日。去无所去。众惊讶莫谕其意。明年当延庆戊申腊月二十九日。忽示微疾。至二鼓手书偈曰。诃风骂雨。佛祖不知。一机瞥转闪电犹迟书毕跏趺而逝。世寿七十有四。坐六十夏。所度弟子宗云宗意等千有余人。嗣其法而分居列刹者。兴圣忠。崇福运。南禅卓。南禅圆。万寿禅。建仁然。崇福一。万寿心。大德超。崇福津。圣福胤。建长什。崇福龙。龙翔友等若干人。奉龛阇维获设利无算。事闻。皇上哀慕不已。敕谥圆通大应国师。仍敕建寺西京。额曰龙翔。塔骨石舍利于寺之后山。塔曰普光。庵曰祥云。弟子在建长者。奉舍利葬之。塔曰天源。弟子在崇福者。奉舍利建塔。庵曰瑞云。他日瑞云火。及半天忽雨雪火遂灭。求所藏舍利塔失所在。门人方忧骇。至夜半岩阿发光。迹之得焉。远近尤异之。至正二十五年夏四月。比丘省吾持其师住筑州安国山圣福禅寺国师之门人宗规所撰行状。来征言铭师之塔。惟法道之在天下。无间乎海之内外也。日东诸国佛僧尤为蕃盛。若圆通大应国师之名震海国道契主上。致众之归如水赴壑。既寂尤着灵异。殆古佛驰愿毂。而来昭其化也。是宜铭。铭曰。

    大荒之内东海东鲸涛上与银汉通。

    别有天地开鸿蒙君臣礼乐诸夏同。

    世代绵历无终穷故宋太宗歆淳风。

    尤能倾诚事觉雄金银高张释梵宫。

    抑有耆硕居其中宜尔杂还来象龙。

    圆通大应国宗工佩毗卢印开盲聋。

    卓行懿德简渊衷。

    宠锡异数礼益隆所至击鼓横撞钟。

    天人围绕华雨蒙龙伯赑屃蚊鼍充。

    启觉茫蠢超凡庸克期溘化示有终。

    兽鬼踯躅涕无从火余设利光曈曈。

    海天不夜贯长虹窣堵鼎峙海上峰。

    山君川后谨堂封虚堂之道光禅丛。

    亶惟国师劬厥躬南山峨峨石可攻。

    勒之于以昭玄功百世过者宜肃恭。

    时应安五年岁次壬子冬十二月十五日。西京龙翔禅寺住持法孙比丘宗兴命工入梓。

    前妙兴禅寺住持法孙比丘性守助缘。

    前真如禅寺住持法孙比丘宗任同助。

    筑州圣福禅寺住持法孙比丘宗越同助。

    前崇福禅寺住持法孙比丘宗璨同助。

    蟭螟眼里五须弥。靠倒虚堂老古锥。四会搏桑炽然说。曾无一字挂唇皮。

    洪武三年岁在庚戌佛制日双径山主智及拜题。

    杨岐之道四叶而得圆悟。大其门起其宗。六叶而得应庵。法益光道益盛。密庵之道亦四叶而得虚堂。堂之道若大霆之震浮世。如碧潭之莹秋月。堂之下叶叶有光如宝叶源公竹窗喜公闲极云公葛庐昙公灵石芝公。皆有语行于世者。日本南浦明公禅师。游历巨宋大丛林。参虚堂得正传。归本国行道。今观其四会语上堂小参拈古颂古法语及贻赠之作。如折旃檀片片皆香。伏读不忍去手。信知得的旨者迥然殊别也。余于日本宿有缘起。故来获观此录。亦不枉东海之一行也。时元德庚午孟夏结制前五日。建长住山法侄比丘(楚俊)。敬跋。

    提杀人刀。秉活人剑。须还作家手段方堪任用苟失其正。非唯血指刃身。益且魂惊胆落。莫知柄杷何似。今览兴海堂头南浦法兄禅师举扬纲要。有如长剑快马。运转如风。略无缝罅。可容窥测。若其贬眼之流。岂止横尸万里。余意。虚堂老伯未必有此作也。所谓智过于师方堪传受者。于斯尽矣。因为书于卷末。时文永壬申季春。

    大宋国属末比丘西涧(子昙)。

    圆通大应国师四会录。其板强半虽存。多年沈库底蒙尘不能出。其余散彼失此无处觅。偶有亦蚪书上加虫。文则有义还同无义。直岁集以烧助熶下火。粤国师之下十三世江月玩和尚。命工刀之继之令全部以置之普光之塔。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此知继之者之为天地之大善矣。

    宽永辛巳孟秋日。远孙比丘泽庵(宗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