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省博物馆段馆长的办公室,一本厚厚的史料被打开了。

    段馆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据记载,1938年4月的一个上午,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转耳仑山上,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正在半山腰垦荒栽种红薯。忽然锄下‘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在姜景舒兄弟眼前。他们不知道这个墨绿色、带有四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为何物,猜想肯定是个宝贝。如获珍宝的三兄弟,不停地打量着这件宝贝,并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姜景舒把它抱回家后,用老式的杆称称了重量,大约六十四斤,虽然并不清楚这件宝贝到底有何价值,但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倍加珍惜。”

    “那他们老姜家还有后人么?”徐诗寒问道。

    “应该有吧,不过鬼知道战乱时期迁到哪里去了。”段馆长也是一脸无奈,“宁乡黄材镇上倒是有一些解放前的村民祠堂,乡下穷,那些祠堂除了祖先牌位也没有供什么巨型的神佛像,所以在六、七十年代也就没有受到群众运动的冲击。应该还保留着,或者你们去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

    黄材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村民们的祠堂祖庙真是星罗棋布,光看地图就让兄弟俩傻了眼。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些祠堂供奉的家族,百分之九十都姓姜……

    “不要紧,不要紧,我们一定能想到相对便捷的办法。”李全看到徐诗寒一副又要掉头不管的架势,急忙劝说,“这样吧,你们先去镇上找个地方歇歇腿,我发现线索了再来通知你们。”

    可也真是亏了这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带着闵芷按照镇上的地图,一个村一个村的走访,一家祖祠一家祖祠的查。

    “师父,咱去找掌教老师不就结了,为啥一定要那两个帅哥帮忙啊,看他们也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闵芷嘟着小嘴,不解的问。

    “他们是有真本事的人呢。虽然我现在还摸不透他们的底细,但师父经历的事多了,见过的人也太多,这俩孩子我能看出来,他们没有贪欲,没有恶念,更为重要的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绝世隐者的气息,就算他们两个的实力我琢磨不透,但他们的背后一定有更为雄厚的背景。而且,龙虎山弟子千年来轮番驻守此处,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以为掌教老师来了,就能有什么善法么?我有一种直觉,这两个孩子,有可能是我们龙虎山终结这个千年使命的一次契机!”

    终于,在一个梯田山坡不起眼的脚下,师徒俩找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缺香少火的小祠堂,而从这个祠堂的族谱上,也顺利找到了挖掘四羊方尊的姜氏村民名字。

    一走进这座祠堂,徐步摇就发觉了一些问题。一般来说,乡下村民的祖祠,简陋一些,暗淡一些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一处,却显得很……邋遢。

    中央香炉里的残柄,色泽差异极大,一看就是那种香火不持续,隔很久才有人来烧几柱的那种,祠堂的一角,还堆放着两台犁田用拖拉机的柴油马达,几大捆稻草、装化肥的防水袋……

    这里简直成了村民的农具仓库。

    翻开供桌上的族谱,也是卷角、破裂处处,很多地方还有透明胶带粘补。

    “看来供奉的牌位虽然不少,但是家数并不多。”徐诗寒觉得,这大概就是这个地方疏于管理的原因吧,如果一个大祠堂,供奉了几十上百户,自然就会打理的勤快些。

    据族谱记载,这个祠堂在六十年代曾经大修过一次,不过也就那一次了。

    “平时不注意保持,光靠偶尔一次的大扫除有什么用,最后的结果还不是跟施良他们寝室一样邋遢。”徐步摇一脸不屑。

    “你们过来看一下,”闵芷捧着族谱,仔细核对着供台上的牌位,“这些牌位的排列,怎么这么奇怪啊。”

    “有什么奇怪的,跟族谱对不上吗?”李全问道。

    “不是,人名倒是全的,问题是,族谱是严格按照各家各户传宗接代的顺序排列名字,可是你们看供台,这简直就是瞎排嘛,辈分不分,长幼无序,有的东家几个牌位里面夹杂了两个西家的,这让后世子孙过来怎么拜?”闵芷翻开族谱指给大家看。

    是啊,比方说这个“姜无畏”,明明是太爷爷,可竟然跟自己的孙子排在一起,而他老伴的牌位竟然放在几个后生的牌位中间。

    “是不是熊孩子贪玩给打乱了啊,现在的儿童啊,”徐步摇叹了口气,伸手想拿起一块牌位看一看,“嗯?”

    这些牌位竟然拿不起来!

    “不是吧,这些牌位不是木雕的,竟然是陶土烧筑的!”徐步摇伸手一摸供台,“天啊,整座供台都是陶土烧制!这些牌位根本就是从一开始便固定在上面了!”

    这是怎么回事?那么以后如果村里有人亡故,新的牌位如何添加?

    “师父,你们看,这里几个牌位虽然也是陶土烧制,但却是单独可以活动的,”闵芷双手拎起了几个牌位。

    “小芷,你查查族谱,这几个可以活动的牌位,是不是六十年代那次大修之后才亡故的村民?”李全忽然想到了什么。

    “我翻翻……师父,您说得还真对!果然刚才这些没有被固定住的牌位,都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死的人。”

    “你们是谁啊,在这里作什么?”一个老农扮相的村民出现在祠堂门口。

    “啊,大叔您好,我们是荆楚大学的学生,这两天在黄材镇组织活动搞郊游,这位老爷爷就是我们系主任李教授,带我们几个到处逛逛体验一下乡下生活呢。”徐诗寒一把挽住李全的胳膊,笑嘻嘻的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听说你们学校好像也有班级上周组织学生在这附近搞春游呢,”老农若有所悟,“呵呵,你们这些城里人一定没有见过乡下的祠堂吧,这里供奉的,不是什么神仙佛祖,都是我们村里各家各户的先人们呢。”

    “是啊,大叔,不过我们以前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乡下祖祠,祖先们的牌位都是木雕的,为什么你们这里用陶土呢?那个,真不好意思,刚才我也是好奇,用手摸了摸,发现好多牌位都是固定在供台上呢。”徐诗寒继续追问。

    “嗯,这倒不是我们村的什么传统,其实很早以前也是用木牌的,不过六几年……啊对,一九六一年的时候,咱们这里遭了灾,大风大雨的,庄稼毁了不说,就连各家各户,包括这座祠堂,也是被淋得到处漏水。后来村上的一个大户人家说保不齐以后这么雨淋水泡的,祖先的牌位发霉发烂了怎么办,咱们村子户数人口都少,又不可能经常来修缮,索性把供桌牌位都换成陶土烧成整砖,一劳永逸呗。”

    “这倒不失是一个变通的好方法。”李全赞赏道。

    “是啊,所以后来大家都觉得这个法子好,这户人家的三个长者就张罗着人手开工了,到最后啊,我们村新死的人,也都是采用陶土牌位放上去,形成了习惯,只不过没有粘合在供台上罢了。”老农微微的笑道。

    “啊,大叔,那个我呢,想这次郊游写一篇民俗方面的文章,所以您是否能教教我,这个祖祠里摆放牌位的顺序一般规矩是怎么样啊,我们在城市和学校里还真没有见过呢。”闵芷突然顽皮地蹦了一句。

    “嗨,哪有什么复杂的规矩,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按长幼顺序呗,有的还分个什么嫡系旁支的……不过,我们这里出了些意外,”老农叹了口气,“那年大修缮,改木头牌位供桌为陶土牌位供桌的时候,大家眼见村里有大户出面,还是三个年高的长者在张罗,也都很放心,可他们毕竟是人老了,终究难免糊涂。完工那天村民们跑来一看,陶土排位上雕刻的名字,人倒是没错,但排列的顺序乱七八糟,不信你们翻开那本族谱去兑,能把你看疯。”

    “那后来呢,没有返工吗?”

    “唉,人家毕竟年岁大了,又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