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无论网络平台也好,书店里的各种实体货架也罢,各种类型的脑残小说里,动不动就要拿“毒”来说事儿。

    特别是现如今的武侠、玄幻、灵异等频道,基本没得跑。

    这两天我不是写了西安市城西一带的某个街道,疑似被人在自来水管网中进行投毒么,所以我想就这个当口,跟大家聊一聊我对毒这个词儿在小说运用中的看法。

    首先最早真正的古代人对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的古装文艺作品对毒的理解,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人看古代背景的脑残小说,只要一提到毒,那就跑不了蜈蚣、蛇、蝎子、蜘蛛……然而我们可以去网上找一找古代篆书对“毒”这个字儿真正的写法。它的下半身根本就不是现在简体字这样的一个“母”字儿,它是一个整体,就像是一颗大树,一根主干贯通天地,各种枝条、根、茎发散缠绕的样子。

    因为最早的中国古代人,限于认识,认为毒是从植物中产生的,大概也就是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神农氏为了寻找可吃的庄稼,经常一不小心就尝错了东西奄奄一息,所以毒,最早是从这里来的。

    而在我个人的理解,我以为,毒,有的时候就是过犹不及,或者是正常的东西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因为现如今官方对“毒”的解释是说:环境中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肌体后,能与肌体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进而干扰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你照这么来讲,饭吃多了还能撑死人呐,算不算毒?

    记得刚念大学那会儿,长沙汽车西站附近几个按摩房的技师总是评价我床风不好,具体的形容词就是说我上床的时候太毒了……

    当然以上都是对客观现实中毒概念的探讨,现在我来说说脑残小说中的应用。

    究竟什么叫做毒?这个概念古今中外有着许多的解释,但至少我们应该了解,作为毒,必须满足的一些条件。

    首先,毒必须是有形的实体。毒可以是气态、液态、或者固态的东西,但无论如何必须是有形体的物质,所以说那些没有实体形态电流、电磁波、力场、振动等等都是不可以称之为毒的。比方说触电就不可以说成中毒,还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中,孔明那段阵前喊话不可谓不“恶毒”,但由于语言是无形的,也不能称其为毒。

    其次,毒是能对生命体造成伤害的。这一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无害不成毒嘛。但有几点在理解上值得我们注意。其一,伤害不等于死亡,并不是所有的毒药都是立即致命的;其二,伤害必须是独立完成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喝了过量的高度五粮液,接着走进浴室洗热水澡。这种情况下,十有八九会发生严重的脱水、昏厥和休克。虽然我们可以判断其为“酒精中毒”,但在这起中毒事件中,毒物必须被归纳为五粮液和洗澡的热水二者的组合,而不能单独认定是酒或者热水其中一方,因为是二者配合完成的毒发反应。这里,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配置毒的原料,其本生并不一定是有毒的,但其配合在一起,却能产生中毒的效应;其三,毒必须是产生伤害的近因。就拿早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来说,那些个“空壳奶粉”如果拿给一个成年人去吃,将是没有任何危害的。至于那些死去的婴儿,他们主要是因为吃了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奶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而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不会拿奶粉当口粮,他一日三餐还要正常的吃饭,要从各种渠道获得营养物质,所以他们吃“空壳奶粉”不会有不良反应。简单的说,那些婴儿不是被毒死的,而是活活饿死的。

    再次,毒害是非物理伤害。所以,诸如冲击碰撞、挤压、高温、溺水、锐器切割等等都不在毒这一属性之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毒”下一定义:能给生命体造成非物理伤害的有形实体。

    一般小说里,毒的要素是从“用毒”这个过程来看的。包括:

    施毒者:下毒的人,只要有了这一项,中毒的性质就不一样。比方说施良在宁乡黄材镇如果误入山洞发生瓦斯中毒,这种情况就扯不上刑事案件。当然,如果是有人故意引他进洞,那个引路人就是施毒者。

    而同样的,这个山洞本来是封闭的,有个登山者不小心打开了洞的封口,后来的人由此进洞发生中毒,这样的话,登山者不能算施毒者。总而言之一句话,施毒者必须要有下毒的主观意愿。如果没有施毒者,就不能算是“用毒”。

    其二是毒素与毒引:狭义上,我们将毒素简称为毒,所谓毒素,就是毒中最主要的成分。回头看开始举的例子,那个酒后洗热水澡的人,过量的五粮液就是毒素,而诱发毒素发作的热水,我们称之为毒引。当然,对于比较单纯的毒,一般是不做毒素与毒引的划分的,像一些瞬间毙命的剧毒,就不存在毒引,因为它的发作不需要催化。

    毒媒:其实是下毒的工具。在各种网络小说中,砒霜类口服型的毒素其毒媒就是水或乙醇,而水银的毒媒可以是水或者是锋利的刀具,许多的挥发毒需要的毒媒则是火和空气等等。

    这里,我们只对基本毒素分类,因为合成毒的种类太多了很多的成分是重复的,只是调配比例不同而已。在这么多年阅读脑残小说的印象中,存在着两种划分标准。

    第一种是按照中毒的性状进行分类。

    中毒的时候,生命体会有表征,会有中毒的反应,按照发生反应的不同,分为五类毒素。

    寒:人体以阳气为主,虽然女性的阳气相对男性要弱些,但只要还是一个活人,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比例总是以阳气为大。寒毒的作用原理就是中和甚至逆反人体的阴阳二气比例,提升阴气比例或削弱阳气,从而使人体丧失活力逐渐虚弱。

    具体的来说,寒毒可以导致三种效果,其一是气血匮乏,比方乌头草这种叶子,它所含的乌头碱能迅速降低人的血压,再比如过量的胰岛素,则可以降低血糖含量;其二,免疫丧失。最经典的例子是AIDS病毒,产生获得性综合免疫缺乏症——艾滋病;其三,功能衰竭,比方说一氧化碳,它能使得血红蛋白的运输氧气功能尽失,最后中毒者将窒息而亡。

    蚀:有些毒中毒以后并不是呈现整体症状的,而是在人的中毒部位发生病变,然后发生扩散等恶化现象,这就是蚀系毒素,是名副其实的“侵蚀人体”。具体性状有三:

    其一是固化,中毒部位的细胞组织迅速坏死,但形体仍然存在,只是变成一块毫无任何生理机能的烂肉而已;其二是侵噬,毒素吞噬了中毒部位的组织,然后以此为原料继续生成毒素,蔓延扩展;其三是分离存活,这就主要是指能导致癌变的毒素了,发生癌变的细胞成为肿瘤细胞,初看与其它体细胞没什么不同,但这些癌细胞是不受身体神经控制的,它们的存活不再为人体服务,而只求自身的发展,因此这部分细胞会无目的无约束的扩散壮大。

    夺:剧毒在网络小说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药可解或无药可防,另一种就是瞬间毙命来不及解救。夺系毒素就属于后者,这种毒素的中毒性状只有一种那就是死亡。

    烈:与寒毒相反,烈系毒素在于超量提升人体的阳气比例,导致阴阳失调,最终使得阳气过剩而失控。主要都是一些针对神经系统的毒素,其毒发的基本性状也与神经状态有关。具体说来,分为昏迷类毒素、催情类毒素、失忆类毒素、疯狂类毒素、吗啡类毒素。

    重:温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42度的天气属于极热,36度的体温属于正常,从概念上讲,人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0度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说零摄氏度就是“没有温度”。同样的道理,中毒的人如果没有出现任何的表面征候,那么这也是一种性状,我们不能说“没有性状”。那么是不是有这样的毒呢?是的,我们把这种没有立即表现出中毒性状的毒素划分为重系毒素。这种毒素虽然没有立即造成危害,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慢性发作:

    其一是沉淀式,比如金刚石粉末,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其二是积累式,比如长期食用粗加工的皮蛋,那些铅的化合物、重金属元素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毒发。

    其三称为潜伏式,它既不像沉淀式那样慢慢把人“磨死”,也不像积累式那样需要“量变产生质变”,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它是无毒的,它的存在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不管多大的量。但是,它会潜伏在人体内,一但另一种毒素侵入,就会导致毒发,而施毒者可以通过第二种毒素的投放来控制毒发时间。

    除了寒、蚀、夺、烈、重这样按照中毒性状分类,网络小说还喜欢按照毒源来进行分类。毒素都是有各自的来源的,按照来源的不同,脑残作者们常用的毒素可以分为如下七类:

    木石之毒:这是经典的中国毒,主要是从植物和矿物中提炼而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木石之毒绝大多数都是古代的炼丹术士从丹鼎中炼化出来的,而他们炼制这些毒素的原意却是要修身养性得道升天。

    蛇毒:这个,确实没什么多说的,使用及其广泛却也是很难得到的毒呢——反正我是不敢抓蛇的,从来只吃馆子里现成的。

    虫毒:这里指的虫,并不单是昆虫,而是包括了蜘蛛、蜈蚣、蝎子、海蜇等在内的其他无脊椎类动物,当然,也包括一些毒蛾的还是蠕虫形态的幼虫。

    蛊毒:我再说一次,蛊绝对不是脑残小说中说的什么把好多有毒的虫子放到一起培养出的新生物。实际上,蛊毒分为两种,一种是寄生虫,以腔肠动物为主,不过它的毒素形态都是微小的寄生虫卵,这些卵在中毒者的体内孵化,钻入人的脏器发生作用;第二种是微生物,包括有毒真菌的孢粉和菌丝,或者是一些恶性的病毒体,而它们的毒媒除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