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准确时间,应该是昨天下午写更新的时候,嗯,三点来钟的样子吧。

    我以前不是跟大家说过么,我们家小区,有一个由好多业主都在里面的微信群,而且这个群,还是物业公司给建的。

    昨天下午我正码着字儿呢,群里面,我们家那栋的一位业主就发了一张照片上来。

    从照片的拍摄角度来看,我这位邻居,那应该是站在我们家这栋较高的楼层,从窗户口拿着手机向外“俯拍”。

    居高临下,非常清晰。

    拍的是我们家前面的那一栋,一个单元楼道口门前的空地上,四仰八叉的趴着一个人。

    因为是趴着嘛,所以看不见脸。

    穿一身睡衣。

    是那种人造棉加厚的绒毛睡衣,有衣服有裤子一套的那种,粉红色打底印花,冬天在家很多人都穿这玩意儿。

    我那邻居是个女的,刚嫁人不久,身材模样啥的都很够分量。

    开着语音,就在业主微信群里嚎了。

    “快来人哪,有人跳楼啦,救命啊——”

    卧槽,我还以为是下冰雪天气哪位街坊路滑摔倒了呢,感情这是从天而降啊。

    从小到大三十多年,发生在我身边,而不是道听途说,不是新闻联播的跳楼事件,这还是第一起。

    自然就激发了我强烈的……

    尤其是物业公司小姑娘说的那句话,“一个女的,六十多岁,从三楼半跳下来,目前还有呼吸,已经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了。”

    三楼半?

    这是一个怎样的地理位置呢?

    晚上我下班回家,特意到她们那栋的楼下,观摩了很久。

    懂了。

    这老太太,她家住在四楼,其实甭管住在几楼吧,反正你都没法子从家里的窗户向外跳。

    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这种没有电梯的“多层”,那一定是家家户户铁门铁窗,密密麻麻的铝合金防盗网。

    但是有一个地方的窗户,它是没有安装防盗网的。

    就是上下楼梯的单元楼道里,每个拐角处,都做了一扇铝合金窗,用来给楼道口通风透光。

    所谓拐角处,就是上下相邻两层,爬楼梯爬到一半的那个地方。

    老太太想跳楼寻死,要么向上爬半层楼,要么向下走半层楼,才能靠近这种没有防护的玻璃窗。

    而且正因为没有护栏,所以这种窗户做得离地面还有一些高,一般的未成年人够不着,成年人的话,身手不够矫健的,你的腿还翻不上去。

    所以老太太手里还得拿个用来垫脚的东西,后来物业公司说跟警察一起上去发现在楼道窗户下的,是一把小板凳。

    跳个楼都这么费劲,换了是我也不会向上爬半层啊,那肯定是往下走半层呗。

    因此,所谓“三层半”就是这么来的。

    这样,距离本身就没有四楼整那么高了。

    然后,大冬天的,你身上穿的东西也太多太厚。

    已经连续下了四十八小时的鹅毛大雪。

    还有一点更为关键,我们家这个小区啊,为了体现人性化,在每栋每个单元楼道口的一楼,它有一个向外伸出的凸出建筑体,俩柱子,外加一个顶,构建成一个小亭子的模样,这样的话,可以给在一楼门禁外面找钥匙、等开门的人给予一些遮阳避雨的便利。

    这个小亭子模样的突出部,就位于楼道各层铝合金窗户的正下方。

    它的顶是尖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规整的斜面拼砌而成。

    那俩柱子,就有一层楼高,至于上面三角形的尖顶,你在一楼通往二楼一半的位置,那个窗户口可以伸手摸到。

    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的高度,一层半。

    从雪层痕迹,以及目击邻居的说法,这个老太太,跳下来的时候,确实是先落在了三角斜面上,然后再滚落到地上。

    三层半减去一层半,这纵身一跃的净高也就两层楼,六米不到。

    而且接触到的还是个斜面,一路圆周翻滚,再从柱子顶上,一层楼高的距离滚落到地面,趴进雪堆里。

    你们说这种情况能致命的几率还有多大?

    当然,人们最关心的东西,还是这个老太太跳下去的原因吧。

    很多悬疑频道的作者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揉素材了,譬如老房子闹鬼,或者说以前这个地方住过一个官员的二奶,被始乱终弃跳楼自杀成了厉鬼,阴魂不散云云。

    这都是艺术手段。

    看完了哈哈一乐,或者是膀胱一紧,然后骂一句“扯淡的”,接着就回被窝睡觉去了。

    所以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残酷现实吧。

    这位老太太——其实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60几岁还真不算老——她本身呢,身体不太好,而且是很不好,胸腔里面有病,肺不太好使,结果把脑子和心脏都拖累了。

    简单说:肺源性心脏病,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上搜搜,这病在老年人群体很常见的。

    年初的时候,老太太就发病了。

    送进医院抢救,还上了呼吸机。

    平稳之后呢,就出院住回家里来了,因为……

    住不起了。

    你以为“医保”这东西是万能药啊?又不是100%全帮你扛,在医疗和药品费用开着火箭往上冲的今天,你就算有医保又如何,你住进医院的病房试试看?

    老伴去得早,家里只有两个女的,还有一个未成年。

    一个是女儿,偏偏还跟女婿闹离婚,另一个是外孙女,还在上幼儿园。

    所以昨天下午的情况就是,老人一个人呆在家里,女儿在外头上班,外孙女在外头上幼儿园。

    这几天长沙大降温,鹅毛大雪跟天空女神来了高潮一样的喷。

    物业公司的小妹说,大降温以来,这老太太已经好几晚失眠了。

    肺源性心脏病会并发肺性脑病,因为她的呼吸功能衰竭,就会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这么一来脑子就悲催了,会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产生一种综合征。而且,这种并发症从统计上来看,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失眠,自然是跑不了的。

    就这样,太难受了,难受到生不如死。

    那就去寻死吧,或许这样还能给女儿、外孙女减轻些负担。

    自己一个人,上气接不上下气,自个儿颤巍巍地就扛着一条折叠椅下楼了。

    寒风刺骨的大雪天,放好了凳子,喘着粗气爬上去,推开了楼道口的窗户,最后这几秒似乎心里还有些解脱。

    物业小妹认为,她女儿这辈子做得最错,错得最离谱的一件事情,就是跟她老公闹离婚。

    她老公,也就是老太太的女婿,并不是一个花花肠子,到处招蜂引蝶的浪男,正相反,他是一个每天拼命工作的经典八零后劳动者。

    没有势力,没有关系,一心一意凭着劳动和智慧赚钱养家的。

    这女的嫌少,嫌老公赚的钱太贫。

    是啊,家里这情况,上有老,下有小,老的有病,小的要吃喝念书。

    经济压力很大,这一点我也承认。

    很多少妇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干一件傻事:每天自己老公身心俱疲下班回家,她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念叨,说你怎么不去换个好一点儿的工作,你看人家谁谁谁……

    这个男人明显不如我,我这么多年硬是能挺过来,他却崩溃了。

    很多我身边的同龄人,那些个经典八零后社会主义劳动者,就是这样被自己老婆给逼离的。

    男的净身出户,所有一切都留给女的,包括那个念幼儿园的女儿。

    完事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了。

    之前我从物理学或者数学的角度跟大家演算过了,物业小妹也告诉我说,医院的抢救很轻松,老人没什么事儿。

    医院是轻松了,可这一家子恐怕就轻松不起来了。

    现在是2018年1月27日,我在想,这家子人今年这年咋过。

    码着键盘,插播完这个我身边的故事后,抬头看看窗外的鹅毛大雪,我想奉劝各位一句:

    人要知足,珍惜现状,珍惜身边人。

    ====

    “李队,这个会所,咱们进不去啊。”一名侦察员跑来汇报。

    “要西岗区城管委方队长带你们过去,”李扬打通了城管委的电话,“我再联系一下消防和卫生防疫,你们一起综合执法,例行检查。不过记得,都给我装得像一点儿,别让对方起疑心了。”

    便衣们立刻换上了清一色的城管制服,当然不是冲着会所直接冲了,而是故意吆喝喧天地挨门挨户做所谓的“检查”。

    “您这么做,不是把会所三楼里的可疑分子都给惊走了么?”一名民警不是太理解李扬的做法。

    “惊走而已,并不是惊离,”李扬摆摆手,“告诉他们,只需要凭自己的眼睛看,给我牢牢记住三楼内部的各种情况,别特么自作聪明的安放什么窃听器、针孔摄像头之类的东西,那才叫做打草惊蛇呢。”

    “对对,一切都要按照城市综合执法的既定套路来,绝对不能问那些人太多的奇怪问题,否则就真的变成‘惊离’了。”警员领悟力到是挺快,急忙下命令去了。

    这么声势浩大,公开的城管大队综合执法,挨家挨户,当然是瞒不了人的。

    就连蹲在街道警务室做指挥的李扬,也能通过路口监控看到,会所的侧门,陆陆续续出来了各种各样的人,十几辆汽车慌慌张张地载人驶离。

    这就算是自动清场了。

    “去,告诉交警大队,全部盯住,把这些离开的人动线全都给我摸清楚,通知刑侦大队,全部压上去,给我锁死了这帮人,身份、行为、场所,全都给我摸排清楚!”李扬果断下令,“命令我们的人,进场!”

    先不去说综合执法的现场,就说刑侦大队和交警大队的配合动作吧,不到一个钟头,那些匆匆离开的人,身份、方位,全都搞清楚了。

    还真是鱼龙混杂啊。

    有公务员,有大学讲师,有企业高管,还有俩在港口跑航运的运输公司老板。

    一共十九个人。

    全是男的。

    “报告!”民警们全都返回了。

    从汇报的情况来看,这个“松辽艺品·国粹尊荣会所”的三楼,应该是一个搞接待的地方。

    各种开放式的高档卡座,还有可以唱K的地方,中餐豪华包厢,长条形的西餐桌,还有一个桌球室,两间麻将室和茶室等等。

    各种摆设和娱乐设备,还有那一屋子被小一号制服勾勒得线条火爆的女服务员们。

    看上去是很正常的。

    毕竟,你一个卖收藏品、高端礼品的地方,少不了要做大客户的接待,那就直接往三楼这样的场所拉呗。

    其中一个不正常的地方是:没看到村书记。

    问会所里的员工们,从一楼到三楼,所有男女都称:出差去沈阳,还没有回来。

    屁!民警们明明是从火车站一路跟踪他到这里的。

    “从交警和刑侦大队盯梢的情况来看,村书记并没有在那批离开会所的人员名单里。”彭友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洗完了澡,换了一套干净衣服,也赶到了派出所。

    “应该是试探。”李扬砸吧着嘴。

    “试探?”彭友良不懂。

    “他刚从沈阳回来,茶都没有喝上一口,就迎来了综合执法例行大检查,这是巧合,还是出了什么事情?他总要探一探吧?”李扬跟大家解释,“刚才根据你们进去人的描述,我大致加总了一下三楼你们所知道的各种空间,总面积估算跟他一楼那个展厅,是有差异的。”

    “您是说,有暗室?”一名警员兴奋地说。

    “应该是暗道。”李扬纠正到,“因为按照你们的观察结论,二楼的办公空间,也有古怪的地方。”

    “小王,去一趟西岗区规划局,调他们这房子当初报建手续的图纸过来。”刑侦大队长回过了头,“李队,您接着说,他这是怎么个试探法?”

    “如果,真的是巧合,整条街道都迎来了综合执法例行大检查,那咱们就一定是那种完成任务式的走马观花,就算当时三楼里面那十九个人在做什么非法勾当,只要提前开溜就行了,他则留在了楼内,通过监控也好,或者事后向员工们打听也好,可以了解到咱们在这楼里究竟看了什么,问了什么。”李扬继续说,“如果不是巧合,而是借着综合执法的幌子,尾随村书记来查什么东西的话,那么我们的人,就会因为村书记的突然消失而大动干戈,甚至地毯式搜查,这样他就可以确认比较危险的信号,从而做出一些调整。”

    “幸亏您事前嘱咐过,我们的人没有询问和查看什么太出格的东西。”一名警员舒了一口气。

    第二个不太正常的地方,就是开始听到综合执法检查,就急忙乘车驶离的那十九个人,一开始在三楼的时候,他们是呆在同一间屋子里的。

    很好判断,因为这栋楼没有通暖气,在这么严寒的冬天,无论一楼的展厅,二楼的办公区还是三楼搞接待的各种屋子,全靠分体式空调供暖。

    一群人在三楼整个兜了一圈,就一间大型的茶室,里面的空气是暖烘烘的,空调刚关了没多久。

    “李队您看,这是我偷偷拍下来的。”一名警员掏出了手机。

    “卧槽!不是说了叫你们别做这些大动作吗,万一惊动了对方怎么办?”李扬有些抱怨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