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在网易云阅读的悬疑频道里,所有的鬼故事小说,“死人出殡”是百分百要拿出来刻画的素材。

    当然,为了不让自己堕入千篇一律、剽窃、模仿的嫌疑,我发现每一个作者重点刻画的方面都有所不同。

    我大体研究了一下,总括来说,包含了如下成份。

    第一个是棺材,这个写得人最多了,我第一次听闻“阴沉木”、“金丝楠”之类的东西,就是从这些小说里看到的。那当然了,这些作家们并不局限于制作棺材的木料,很多人连棺材里头的东西也不放过,包括寿衣啊,钉住棺盖用的钉子啊,棺材里面那些死尸脸上的妆容啊,陪葬品啊……可以拿出来玩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个就是墓穴,这东西别说看了,我自己都最讨厌写这东西,写得吐。太多人拿这玩意儿说事了,当然,主要是风水和天才地宝这两种素材,还有与之衍生出来的各种机关、古代阴谋、法器宝藏、妖灵神兽之类的东西。

    第三个,守灵、出殡、下葬这些过程中,那些个和尚道士们。不过总结网易云阅读的创作规律,写道士比写和尚的人多。主要原因,我觉得并不是大家对中国道家学说了解得比佛学更深,我认为吧,其实是因为在百度上,搜索出来的道家传说,很多都是白话文,作家们容易快速看懂,然后马上就可以拿来用。至于佛学,本身仪轨的东西就不多,大多你们搜索出来的,都是哲学层面的内容,而且就算是仪轨,很多的文字都是那种晦涩难懂,每一个字都包罗万象的,甚至还有很多是古梵文“音译”过来的汉语,这些对于每天都要长篇大段高速码字儿的作者们来说,太不具备实用性。

    第四个,我要特别说一下。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吧,我在网易云阅读看了一本书,叫做《冥纸师》,标题加上前半部分的内容,立意都很新奇。是啊,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用心拿纸钱和那些纸人纸马做素材专门刻画的。不过后半部分,那书又开始升级打怪拯救世界了,唉,可惜,可惜……

    我这本书最后要不要写拯救世界?

    嗯,我觉得就算要这样写的话,还是参照日式风格的好,譬如说正反两派,甚至还有第三派、第四派,他们都想拯救世界,只不过在技术角度上大家尿不到同一个壶里,所以就撕逼的那种。

    还有第五个,这个现在小说家都玩不起,不过罗贯中玩过。那就是“祭文”,你们看诸葛亮去柴桑给周瑜吊唁,那篇祭文拽得!还有南征凯旋的时候,大军渡不过泸水,诸葛亮捏了上万个馒头祭奠军魂,接着也念诵了一大段祭文,也是超级逆天。

    这个属于真正作家的技术级创作,现在一般的脑残写手学不来。

    第六个,是前两年开始流行的,写尸体处理。注意啊,我说的是殡葬行业的尸体处理,并不包括那些罪犯、法医的尸体处理。譬如火化,也就是烧尸,还有玩天葬的等等。不过这类书呢,在网易云阅读太监得比较多,大家花钱点击之前先仔细看看书评区,别把钱乱扔进坑里。

    好吧,现在轮到我了。

    大连市西岗区,松辽艺品·国粹尊荣会所,原董事局主席——村书记风光大葬……对不起说错了,应该是追悼会暨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沙河口区,红凌路1号——大连市殡仪馆隆重举行了。

    姜老师,作为村书记生前基友,和“死后”的产业继承人,全程主持公祭。

    众多的会所员工,还有那些个合作机构,把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那个所谓的“骑兵俱乐部”,也来吊唁了,其实也就俩人:高志殇和许愿。

    不过这现场的气氛,有些奇葩。

    村书记的“家人”们,惊天动地的哭着,这,倒是安排得比较完美,基本没露什么破绽,当然也包括这位临死被出柜的好基友姜老师,那个泪流满面啊。

    给大家欣赏欣赏姜老师的祭文,基情爆满:

    我失娇菊君失枪,金枪孤耸直上苍穹央。

    问讯玉帝何所躺,玉帝捧出大空床。

    寂寞老君炼红丹,千里一日且为村君惘。

    忽报人间落肥皂,精飞顿作倾盆淌。

    其实我觉得姜老师流的应是惊喜之泪吧,这红包也是收到了手软,就连“骑兵俱乐部”也封了一个一万六千块钱的大人情。

    至于我说的“气氛问题”,指的是仪式感。

    如果是公务员,或者党员,那也就算了,毕竟国家有规定,组织有纪律,你不能佛道僧尼轮班来的,完事级别高的,还要盖上一面大党旗。

    村书记,虽然名字叫做“书记”,其实跟官员党员啥的关系也没有。

    在我们身边,不管是那些小民百姓死了搭大帐篷,还是富贵人家在殡仪馆摆那种豪华灵堂,你少不了都会采购殡葬服务公司的所谓“仪式服务”。

    找俩和尚念念经啊,找俩道士做做法啊,尤其是他们东北,还有专门萨满教的出马仙,给你来上一段载歌载舞的跳大神。

    现如今还有请神父来现场祷告的。

    他这里没有,不光是没有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就连哀乐都很别致。

    平时的街边帐篷,超级大灵堂,还有新闻联播里面高层次领导人追悼会的场面你们都见得多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哀乐段子你们基本都能把旋律背出来了吧?

    一听就知道乐器的主音是大铜号。

    虽然那首哀乐,大家到今天为止都搞不清楚是谁创作的。

    很奇怪吧,又不是什么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西周《九歌》里面的谱子,你一个铜号做主音的旋律,肯定是现代乐,至少也是近代乐,怎么会搞不清楚是谁创作的曲子呢?

    嗯,勉强要说原因的话呢,因为这曲子是革命年代折腾出来的,兵荒马乱的,能保命就阿弥陀佛了,你还想整明白知识产权?

    第一种说法是跟刘志丹同志相关的。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在陕北这个革命根据地站稳了脚跟,它的重要缔造者刘志丹同志,就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了。那你这种情况当然要隆重悼念了,所以当时毛主席就交给边区的文艺工作者一个重要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即将举行的刘志丹同志追悼会上。于是,以“人民艺术家”马可同志为主的延安音乐工作者们迅速搜集素材,很快便达成一致。创作组最后结合了两首陕北民歌《绣荷包》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稍加修改,并将速度降为“极慢”,成为一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哀乐”。

    第二种说法呢,是指这个演奏哀乐的“铜号”并不是“原音”,而是演化音,最早创作哀乐的乐器虽然也是管乐,但它的主音乐器是中国民间的“唢呐”,传闻是艺术家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民乐唢呐吹奏的《风风岭》演化而来,这首乐曲于1949年9月经中央审阅,被正式批准为典礼用乐曲。第一种说法里的马可,大家很熟悉了,你像什么《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都是他写的。而这个第二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