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一盏油灯而已,为什么要列入国家一级文物啊?”不光黎坚,很多人都看不懂。

    “当然有原因啦。”段天鸣淡淡的说,“文物定级有一整套的国家规范,古代油灯,你比方就说这战国时代的吧。大家知道,虽然那会儿生铁冶炼技术已经开始推广,但所应用到的,一般都是农具、兵器这样的大件,它们造型单一,线条简单,工艺也是比较快捷的那种,老实说吧,战国铁器算不上‘艺术’,根本不能用来制作油灯这样的精巧小件。所以,那个时候一些注重艺术造型的小型轻工品,还是要以青铜器为主。”

    正因为是青铜器,所以操作起来东周时代的古人们便驾轻就熟了。镂空、雕花、范铸、鎏金……完全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光我这些年看过的东周油灯啊,铜镜啊,化妆盒啊,笔架啊……那都是造型奇绝,”段诗萌补充道,“就拿这油灯来讲,做成什么造型的没有啊。可唯独有那么两、三盏,被做成了人形,之前我说的在山东省出土的就是一例。”

    因为这种情况太少了,所以就被升格为国宝级文物?

    “当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啦。”段天鸣摇摇头,“丫头,你把另外两盏灯的情况也和大家介绍一下。”

    青铜银首人形灯,1976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全高66.4厘米,灯架子也是一个人,不过这人有些奇葩。段诗萌从网上打开了百科词条里这盏灯的细节照片,所有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灯架的铜人从穿着,也就是袍服,到打扮,比方说后脑精心梳妆出来的日本贵妇般的发髻——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个战国女子的形象。

    可偏偏那张脸不对!

    不对的地方并不是工艺,整座油灯都是青铜材质,偏偏这张脸,是白银的。

    白银比青铜质地软多了,使得古代工匠可以采用镶嵌的工艺,用两颗黑宝石来点缀铜人的双眼。

    但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个人的面相,在嘴唇的上方,白银浮雕出来两撇漂亮的小胡子!

    “我去!这东周伪娘的口味也太重了点儿吧?”林永达完全看抽筋。

    确实口味够重的,在金霞开发区土丘内发现的油灯,人像手中是用大棍子顶住灯盘;山东出土的人形铜灯,人像手中是那种类似植物蔓茎一样的造型,弯曲向上顶起灯盘。

    可是河北平山出土的这盏银首人形灯,俩手里握着用来顶住灯盘的,居然是一条大蛇!左手蛇头、右手蛇尾分别顶住两个灯盘。

    “考古界主流观点认为那并不是什么蛇,”段天鸣说,“他们觉得那东西叫做‘螭’,就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在做排水的时候,他们那些个出水口都是雕刻成了螭头,也就是所谓‘螭口散水’。不过嘛,经历了这两天的事情之后,我又严重怀疑,这玩意儿并不是什么螭,它就是蛇!”

    忘了说,银首人形灯,跟长沙、山东的灯一样,小人像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长沙的灯,铜人踩在铜朱雀上,山东的灯,用来垫脚的是一条盘起来的龙。这盏银首人形灯,小铜人站在一头乌龟的背上。

    “还有呐,”段诗萌接着说,“类似银首人形灯造型的可并不止河北平山这一盏。在南方,浙江省绍兴的西施山也出土了一盏,也是这种搞不清究竟是螭还是蛇的玩意儿拿在手里用来顶住灯盘。当然了,这盏灯是全青铜的,并没有折腾什么‘银首’、黑宝石眼睛之类的玩意儿。”

    这盏灯目前被日本一位民间收藏家收藏,具体什么原因大家应该能想到,具体详情请百科“战国青铜人型灯”——这位词条提供者也是个文盲,算了,反正人家已经审核成功了,所以大家搜索词条的时候,一定要把“人形”写成“人型”。

    “我能猜到你的想法,”相子谦试探地说,“在长沙被岳敬远点燃的这盏灯,铜人脚下踩的是‘朱雀’,山东诸城葛埠村挖出来的人形灯,铜人脚下踩了一条龙,我们权且说那是一条‘青龙’。所以,河北平山以及浙江绍兴出土的两盏灯,手中一条蛇,脚下一只龟,蛇、龟组合正是‘玄武’……”

    “四象灯啊?”林永达嚷起来了,“卧槽,那岂不是说至少还有一盏尚未被发现的战国时代人形青铜灯,小人像脚下踩着的,应该是一头白虎?……不过,为什么‘玄武’会有两盏灯?”

    “因为从概念上讲,四象中的玄武并不是一只单纯的生物,它描述的是龟、蛇在一起的一种‘现象’,是两只生物的合成体,因此出现两盏灯也是合乎逻辑的嘛。”段诗萌回答说。

    叮——

    王球儿的手机传来清澈的微信消息音。

    “诗寒问我们能否能够抽调人手去东岳宫看看?”王球儿一头雾水,“他这是遇到啥了?”

    “这倒是好办,”黎坚点点头,“王队你和市局支队的同志们去一趟吧,这里我和开福区分局的兄弟们守着,有情况随时向您汇报。”

    ====

    卷一的时候我介绍过,东岳宫可不是修在什么荒郊野外,人家可是地处长沙的闹市中心,周边都是商圈。

    甘泽尘出钱,就在东岳宫马路对面的一家三星级宾馆,给何风开了个单间。

    暂时住到那边去,在徐诗寒的坚持下,原先何风住的房子,他们得拆。

    早先文物管理部门还在大发雷霆,结果房屋地基掘开了一看……

    差点儿没把人吓死。

    到处都是水,再晚上个两、三天,只怕这一带的地下电缆都得短路。

    这下甘泽尘得意了,早先被秦素的“行政不作为”憋了一肚子气,这会儿全都发泄到文物管理部门头上去了。

    “原先那口井,到底是直接从湘江引水过来的,还是底层下面单独的承压水啊?”徐步摇站在施工现场,一脸的郁闷。

    “那口井的废弃和填埋,都是发生在解放前的旧社会,当时没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啊。”甘泽尘也弄不懂。

    这种填埋的废弃古井其实并不难找,你想它肯定是用古代石料搭建的嘛。中规中矩,还要围成一个圆柱形。

    顺着汩汩冒水的地方一路找下去,废井很快就发现了。

    比较奇葩的是,工程人员是从“侧面”发现的这口井,也就是说,这口恢复了活力的水井,那涌出来的涛涛清泉,居然是从井的侧壁渗透出去,而不是井口正上方。

    看起来,封堵井口的东西,比井壁的青石条子还尼玛扎实啊。

    “好家伙,这究竟是要封堵住什么东西哇!”沿着井壁向上挖,施工人员终于找到了井口。除了各种乱七八糟一看就知道是后人扔下去填埋水井用的石块之外,最顶上还加了个盖子。

    “盖子”居然是个磨盘。

    “我,我想起计罗侯了。”徐诗寒有些惴惴不安,“尼玛这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