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总算踢完,法国人赢了。

    扫了一眼朋友圈,都在忙不迭的折腾各种法兰西文化。

    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一定要去随大流,但是你如果太免俗,别人就会认为你假清高。

    所以想来想去,我也在朋友圈发一首法国人创作的曲子吧,就算是我还没有脱离群众的表现。

    《The mass》,这首曲子在网易云音乐可以搜索到。

    主创乐团名字叫做“Era”,法国人。

    不过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帮法国人创作的这首曲子,竟然不是用法语写的歌,而是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也就是现在那些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使用的“拉丁文”。

    建议大家搜搜这曲子,您一定会觉得耳熟能详。

    ====

    田方良推门进去之后,发现床铺上被子滚成一团,孙子用被褥蒙住头,然后哭着喊叫自己的妈妈。

    这就没办法了,而且这情形怎么看怎么就显得奇怪。

    田方良将孙子抱走,扔到另外一间屋子,跟自己十二岁的小儿子一起睡。

    她自己则是从厨房拎了一根大木棍子,然后就出了门。

    几个邻居家,村委会,还有自家打理的梯田,都去逛了一圈,但是没有找到张兰,本来还想去温泉那边的招待所找一找,因为小孙子不是反复说“妈妈上班去了”么,可是从家里去招待所,直线距离不远,但对于老人家来说翻山越岭实在是搞不起,再说她前前后后已经逛了大半个村子,实在太累,就回家睡觉去了。

    “这么说起来的话,张兰坠井,并不是她婆婆发现的?”高稻灵问。

    “是的,高处。”一名女警说,“最先发现尸体的,就是您居住招待所,前一晚值班,等着今天清晨张兰来换班的那位保洁大妈。”

    记得这个事情我在前两章说过。

    那位保洁大妈叫鲁珍,她赶到张兰家的时候,跟田方良一交谈,才发觉情形不对。

    但是那个时候毕竟已经天亮了嘛,一天的忙碌也应该要开始了,看着十二岁的董衡带着三岁的侄儿,上了年纪的田方良一个人忙里忙外,鲁珍也是不忍心,于是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主动帮忙干活。

    因此,在井口打水的时候……

    就是这样发现尸体的。

    “我组织法医科对张兰的尸体进行了解剖,根据头骨损伤的情况,结合内脏硅藻检测,我们认为张兰是后脑受到钝器打击,严重脑震荡致昏迷后,被人推落到井里溺毙的。”高稻灵扭头向黄伟忠说,“至于凶器,我们通过倒模还原和力学动线反推,应该是砖头。”

    黄伟忠略微思考,“乡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在排查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说明一下,一个地方,出了人命案子,绝对不是说民警可以撒手不管,就全都交给刑侦队从头干到尾。

    实际上,民警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的,也是最繁杂最辛苦的工作。

    你比方说排查,那就不是尸检解剖、痕检搜证这么简单了,你那些事情都是面对冷冰冰的物体或者尸体,你按程序去做就是,做不下去了还可以端杯咖啡慢慢思考,反正证物和尸体又不会跑。

    排查就比这个累了,你要从死者的社会关系入手,一个一个去打听她的家人、朋友、同事、邻居,你要比狗崽队还八卦的去问这问那,关键是,你面对的不是证物和尸体,你攻略的对象是一个个大活人,再说,这些大活人是在“配合调查”、“协助调查”,他们不是罪犯,不是嫌疑人,人家想怎么说,是不是有些话他们因为一些隐私的原因要跟你隐藏,你也不能强求是不是。

    遇上一些态度不大好,或者不想招惹是非的,直接门都不开,电话顶多来一句:“对不起我没时间。”

    你能咋办?

    而且吧,这还算是好的,如果说那些接受排查的人民群众不是这么冷冰冰的,而是换上一副超级热心的态度,那么你可能就会更加悲剧。

    比方说吧,这一次,针对张兰的社会关系排查,随着工作进一步的深入,民警们就开始遭遇“热心群众”的阻力了。

    一开始,张兰的死亡成了整个村子,甚至邻村人们议论的中心,那些个群众都是主动找上门来,提看法,讲情况。

    你是不是很感动?觉得人民群众真是伟大是不是?

    但是呢,这种热情不说三分钟,两个多钟头后就开始变味儿了。

    比方说一个庄稼大汉,一开始很热心的跑到公安的办公点来说明情况,回到家里还兴高采烈的向家里人给自己表功呢,结果被老婆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很多公安事后发现还有问题没搞明白,给这些人打电话想再询问询问,结果他们接电话的态度就和清早的时候大不相同,越来越疏远。

    您听听那些村里的婆娘们是如何念叨的啊。

    “死人像块胶,黏上不得了。”

    “不是一家,还是一姓,不是一姓,还是同村。”

    “人死水泼地,无法再收起,救不了死的得救活的。”

    最缺得的就是刚才我举例,提到的那位庄稼大汉的老婆:“你那么热心干啥?你怎么对张兰的情况那么清楚?她老公去广东打工多少年了,你怎么就那么上心啊?”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还算是客气的,至少没有负面影响。

    而另外一种情况,则差点儿让警员们慌了手脚。

    “杀张兰的人已经找到了,已经关进了公安局。”

    “公安局在一棵大树下挖出了张兰的血衣。”

    “张兰是被几个人共同杀害的,当时流了很多血,天亮还看到有人用铁锹掩埋血迹。”

    ……

    不光是农村大妈茶余饭后,而且就连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啥的也都是铺天盖地的刷。

    这就叫做网络谣言。

    关键谣言这么一起,它会干扰办案。

    我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比方说,有一个目击者,他或许在半夜三更看到了作案过程。

    之前高稻灵她们分析过,张兰是被人拍了砖,然后推进了井里。

    这个过程放在目击证人那里来描述,也就是这么简单。

    可问题在于,现在蜂拥而其的网络谣言,一个个绘声绘色,就像是在网易云阅读比赛写玄幻小说那样,这个血溅五步,那个先睡后杀,无论哪一款谣言,那说出来都比目击证人的讲述要精彩多了。

    人在村子里喜欢叨咕个八卦,本质上还是排解寂寞,你一个人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还能讲得唾沫横飞,那些村妇听得津津有味,这个就叫做成就感。

    现如今,各种谣言版本都比我的目击现场要好看,那我都羞于讲出真相了。

    干脆,我也编造谣言去……

    所以你说警察们烦不烦。

    废了半天劲,民警们总算是陆陆续续汇总出来一些材料。

    并不是说杀人动机,而是先把社会矛盾罗列出来。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田方良。

    婆媳矛盾嘛,这个不难理解,一个屋檐下,别说婆媳了,亲生母子都会吵个架啊。

    第二个,是同村人,叫董长波。年纪一大把了,别看丫现在腿脚不利索,年轻时那可是风流威猛,当时董大河的伯伯去世得早,这个董长波就将守寡在家的董大河的伯母给睡了。

    那个年代还是群众运动,是“颇有文化意境的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我去,这个六十年代的群众运动,我都无法用标准称呼来写,关键还是审核员在作孽!

    所以呢,这个董长波,非但日后坐了牢,还挨了各种群众批斗。

    仇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