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陆陇其家训译注最新章节!

nbsp;┃ 今译 ┃

    居家过日子一定不可轻易用米购物。应当考虑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从店里买米的场景:米店用的升和斗都很浅很小,平白受气,让自己心情烦闷。如果米价很低时,尤其不能用米购物。假使免不了要用掉一些米,宁可整批地买进一些米用于零星使用,绝对不能就着家里的米一点一点用掉。

    ┃ 简注 ┃

    ① 使米:用米购物。

    ② 籴(dí):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③ 趸(dǔn):整批;整数。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继续讲述治家之道。陆陇其生活的年代,物质生活不甚丰富,还有以物换物、用米购物的销售方式。陆陇其告诫人们,“做人家切不可轻贱使米”,因为用米容易,买进来难。唯利是图的奸商总是贱时进、贵时出,大斗进、小斗出,既赚差价,又赚斤两,占尽便宜。如果一定要零星用掉一些米怎么办呢?陆陇其建议人们整批地买入一些米,而不能就着家里本来就不是很多的米去用。陆陇其深通治家之道,这与他出身江南乡村小地主家庭有关,也是他爱民为民的直接体现。

    146. 益寿丸

    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①,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起利②,不入典当门庭③。只消④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 今译 ┃

    家里储备足够的柴米,生活便无忧无虑。早日缴纳官府的税粮,日子便过得不惊不辱。不欠别人债务,以免生利息;不到当铺去典当物品。只需要清茶淡饭,便可以益寿延年。

    ┃ 简注 ┃

    ① 官粮:指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

    ② 起利:生利,生息。

    ③ 门庭:家门,门户。

    ④ 只消:只需要。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如何延年益寿。他认为,想要长寿,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吃穿问题,不缺吃不缺穿,一日三餐有保障,这是最起码的物质保障。物质的贫乏限制了古人的想象力,“足柴足米”了,有吃有穿了,也就“无忧无虑”了。其次是要解决税粮问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种地交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新中国建立以后,农民也要交公粮,21世纪初才取消了农业税,终结了种地交粮的历史。陆陇其生活的清代康熙年间,当然要缴纳税粮。陆陇其治下的嘉定县,他之前的几任知县皆因催缴税粮不力而免职,可想而知,催缴税粮的难度很大,反过来想就是农民遭受到官府催缴税粮的骚扰必然也很大。如果“早日完粮”,省去了官府催缴之扰,官府下乡也不用担心,也就能做到“不惊不辱”了。再次是要解决欠债问题,不能有外债,也不能因急用钱而去典当物品。欠债还钱,虽是天经地义,利滚利,钱滚钱,却也让人不堪重负。如果典当物品,那就更令人不堪了。因此,陆陇其才说“不欠人债起利,不入典当门庭”,手有余钱,可存可花,不用考虑还别人钱,生活岂不乐陶陶!解决了吃穿、税粮和欠债三个问题之后,“无忧无虑”,“不惊不辱”,“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清茶淡饭”是陆陇其开出的“益寿丸”,“清淡”二字是关键,清淡就要简单、朴素,不要大鱼大肉、大酒大菜,梁山好汉式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虽然豪爽,却不利于身体健康,时间久了就会因营养过剩而导致各种富贵病。因此,管住嘴、迈开腿,清茶淡饭,适当运动,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自然便会益寿延年。

    147. 衣饰弗宜当

    明朝典当钱数二分起息,两数一分五厘。名曰三年为满,实足四十个月。不过一本一利。大概如此,实是便民。今兹一变,大不相同。假如一两银子新做一件衣服,裁缝钱吃用约去三四钱,所当彀①五钱,倏焉②没矣。哀哉!故只是不当为高。如有急用,万不得已,不若现今就卖,所损还不多也。望侥倖而竟为典当做人家,此断不可者也。

    ┃ 今译 ┃

    明朝时期的典当规矩是,钱数二分起息,两数一分五厘。名义上说是三年为满,实际上足有四十个月。不过是还一本一利,不会利滚利、钱滚钱。情况大概是这个样子,实在是便民。而今情况有所改变,典当的规矩与明朝时期大不相同。比如说用一两银子新做一件衣服,支付给裁缝要三四钱,做出来的衣服仅值六七钱,拿去典当的时候,也就能够当五钱,另外五钱忽然就没了。悲哀啊!因此,不去典当才最高明。如果要钱急用,万不得已,不如直接卖掉,损失还没有那么多。希望那些心存侥幸指望靠典当过日子的人家,千万不要这样做。

    ┃ 简注 ┃

    ① 彀(gòu):通“够”,数量上满足。

    ② 倏(shū)焉:忽然。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典当。他认为,“衣饰弗宜当”,因为典当有很多弊端,得不偿失。他以典当新衣服为例来说明典当的弊端:“假如一两银子新做一件衣服,裁缝钱吃用约去三四钱,所当彀五钱,倏焉没矣。”在这个例子中,家里原有一两银子,拿来做了衣服,裁缝赚取三四钱,拿到手的新衣服价值为六七钱。拿着衣服去典当,当铺只给当五钱,拿到手的也就只有五钱。转一圈下来,一两银子成了五钱,还要欠下当铺的利息。因此,他认为“不当为高”。如果急需用钱,不如把物品直接卖掉换钱,这样拿到的钱还比较多,又能减去当铺的盘剥。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当铺生意基本断绝。但是近年来,典当行业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对当铺不可不防,陆陇其的这则格言仍有其现实价值。

    148. 麻袋有益

    取租用麻袋,便弗狼籍①。切勿用篮担、散斛②扛上,以致疏虞③。

    ┃ 今译 ┃

    收租子统一使用麻袋,便不会导致杂乱不堪。务必不要使用篮担、散斛等不规则的器具,以免疏忽失误。

    ┃ 简注 ┃

    ① 狼籍:杂乱不堪、乱七八糟的样子。

    ② 斛(hú):中国古代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③ 疏虞:疏忽,失误。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如何收租子。他认为,“取租用麻袋”,“切勿用篮担、散斛”。每个麻袋能盛多少租子都有定数,使用麻袋容易计算数量,如果使用篮担、散斛等形式不规则、盛放数量不统一的器具,就会杂乱不堪,甚至疏忽失误,导致少收或错收。陆陇其这则格言提示我们,要认清楚每种器具的功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器具;这则格言还提示我们,做事情要有一定的规矩,统一要求,按照规矩办事。

    149. 叉袋戒借出

    家伙①什物②,亲邻皆可借用,切勿吝惜。惟叉袋③借去,便支吾沈匿④,竟不思还。切不可借出。若相知亲友借去袋粮米或不妨,盖一年不过一次耳。

    ┃ 今译 ┃

    家用器物,亲戚邻居都可以借取使用,不要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唯独叉袋被人借去之后,借的人便会在你询问的时候含混躲闪,甚至把叉袋藏起来,不想还回来。叉袋务必不可借出。如果是彼此相知的亲戚朋友借去装粮米倒也无妨,大概一年不过借一次吧。

    ┃ 简注 ┃

    ① 家伙:日用器物。

    ② 什物:泛指日常应用的衣物及零碎用品。

    ③ 叉袋:袋口成叉角的麻袋或布袋。

    ④ 沈匿:也作“沉匿”,意为隐藏。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家用器物的保管和使用。陆陇其认为,“家伙什物亲邻皆可借用”,但他坚决反对把叉袋借出去,因为叉袋借出之后,借叉袋之人“便支吾沈匿,竟不思还”。借叉袋之人为何有如此表现呢?俗话说:“帮急不帮穷。”家里如果穷得连装米的袋子都没有,借去的米袋子怎么会保存好呢?怎么还会还得回来呢?因此,陆陇其坚决反对把叉袋借出。当然了,如果是相知亲友借去装米也无妨,毕竟是亲戚、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有的能借就借给人家吧,下不为例。陆陇其的这则格言,表面上是写家用器物的保管和使用,实际上是在说如何帮助别人。他字里行间也支持“帮急不帮穷”的观点,对于亲戚朋友,他还是讲情义的,但是他的这种情义也很有限,一年仅限帮助一次。

    150. 慎用人

    凡货物出入,以及打米、筛米、量米等,用人勿滥,必择其人平素①信实②。

    ┃ 今译 ┃

    凡是货物出入,以及打米、筛米、量米等,不要滥用人,必须选择平时看起来诚实的人。

    ┃ 简注 ┃

    ① 平素:平时,向来。

    ② 信实:诚实,真实可靠。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讲述了如何用人。他认为,涉及钱和物的事情,如需雇人去做,不要滥用人,必须选择“平素信实”的人。陆陇其的选人标准不是这个人是否精明,是否能干,是否适合,而是把诚实放在第一位,看中的是人品。当下,许多公司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也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品却是与生俱来的,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151. 防盗贼

    坚固墙壁门户。夜若卧觉①,弗便就睡,须周围听察。

    ┃ 今译 ┃

    墙壁和门户修得坚固些。夜里躺着睡觉,不要倒下就睡,应该四处查看一番。

    ┃ 简注 ┃

    ① 卧觉:躺着睡觉。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的是如何“防盗贼”。陆陇其认为居家过日子务必要注意安全,一是墙壁和门户要修得牢固些,从物质方面做到有所准备,增加盗贼进家的难度,减少盗贼入户的几率;二是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夜深人静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更要仔细查看,不能疏于防范,从精神方面做到有所准备。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即使有盗贼,也会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当下,住宅小区都有保安,外面的事情可以交给保安,家里的事情还是要自己负责,提高警惕,防微杜渐,注意安全为要。

    152. 慎火烛

    堂内烛台、灶前灰堆,及暑天点灯帐中刺蚊,冬天脚炉烘被等,最易失错。勿托丫鬟误事,必须主母①亲察为主。夏夜以扇驱蚊,不致伤生。冬天夜睡有绵被,少顷②便暖。世上无被者若干,转念及此,可免烘、可免祸。

    ┃ 今译 ┃

    堂屋内的烛台、灶台前的火堆,以及夏天点着灯在蚊帐内灭蚊子,冬天用暖脚炉烘被子等,最容易失误出错,有可能导致火灾。防火的事情,不要托付丫鬟去办,必须以家里的女主人亲自查看为主。夏天夜里要用扇子驱赶蚊子,不至于杀生。冬天夜里睡觉有棉被,一会儿便暖和了。世上冬天睡觉没有被子的人有很多,想到这些,就可以不用暖脚炉烘被子了,也就免除了火灾的发生。

    ┃ 简注 ┃

    ① 主母:当家女性,家里的女主人。

    ② 少顷:片刻,一会儿。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继续讲述治家之道,在《防盗贼》篇里讲的是如何防盗,这一篇里讲的是如何防火。防火防盗是居家两大要事,陆陇其都考虑到了,并逐一进行讲解,由此可见他的拳拳爱民之心。如何防火呢?陆陇其认为,烛台、灶台、夏天灭蚊灯、冬天暖脚炉等是容易导致火灾的因素,睡觉之前,家里的女主人要逐项查看,排除火情,做到万无一失。他还特意指出两点,一是夏天用扇子驱赶蚊子不至于伤生,二是冬天要想到没有棉被盖的人从而不用暖脚炉暖被子。这两点,一是关心蚊子,一是关心穷人,充满了人文关怀。

    153. 人马群聚时小心防备

    凡有正事,群人会集,此时紧防作脚①。贼料不及察,最易偷盗。予亲见府县②临一寺院,诸僧迎接官府,被贼潜偷衣物银两。此戊辰四月事也。至于喜庆一切大事人头热闹时,总要留心。

    ┃ 今译 ┃

    凡是遇有正事,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时,要谨防盗窃。盗贼预料到人多时不容易察觉,最容易偷盗。我亲眼见到府县官员驾临寺庙,和尚们出去迎接,被盗贼潜入偷走了衣物和银两。这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发生的事情。至于喜庆等一应大事,只要是众人聚集,场面热闹时,总要留心盗贼。

    ┃ 简注 ┃

    ① 作脚:从中牵线联络,此处指盗窃。

    ② 府县:府县官员。

    ┃ 实践要点 ┃

    在这一则格言里,陆陇其继续讲述治家之道。防火防盗,除了防止盗贼进门盗窃,还要防止盗贼在人多热闹之时趁人不备伺机偷盗,因此,陆陇其提出:“人马群聚时小心防备。”他首先从理论上讲述了为什么要在人多热闹时小心防备盗贼,又以自己的亲身见闻指出了确实存在人多热闹时盗贼伺机偷盗的事件发生,要求人们“喜庆一切大事人头热闹时,总要留心”。治家不易,陆陇其为告诫人们如何治家操碎了心,先贤之名,实至名归。

    154. 弗羡弗妒

    人自发①积有米、有柴、有吃、有着,羡之何益?妒之何损?要见得透。

    ┃ 今译 ┃

    别人家自发地储备下柴和米,有吃的、有穿的,羡慕人家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嫉妒人家对别人有什么坏处呢?这些要看得透彻。

    ┃ 简注 ┃

    ① 自发: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如何看待别人的生活。他认为,人家本着生活的需求,家里“积有米、有柴、有吃、有着”,不愁吃喝、不愁衣着,基本生活有保证,这种情况下,自己不要羡慕,也不要嫉妒,要看得透彻,以平常心待之。古人云:“己所欲,施之于人。”既然自己想要生活富足,吃穿住行都不愁,那么,也要想别人过得好,甚至能容得下别人比自己过得好。这是一种有包容心的宽大胸怀,所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更要有别人过得好就是自己过得好的宽大胸怀,不必羡慕嫉妒恨。有那个时间、那份心思,不如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155. 养犬

    要养防宅犬一只,可抵几个管更①之人。

    ┃ 今译 ┃

    家里要养一只看家护院的狗,可以抵上几个负责打更的人。

    ┃ 简注 ┃

    ① 管更:负责打更。

    ┃ 实践要点 ┃

    养犬防宅,看家护院,这在古代中国很普遍。陆陇其是爱狗之人,更是爱家之人。他从养狗的实际作用发挥出发,正确看到了养狗的好处,一只狗“可抵几个管更之人”,因此建议人们“要养防宅犬一只”。狗与人长期相处,养狗早已是家常事。当下,中国农村也有很多人家养狗,一方面是看家护院,另一方面是慰藉心灵。

    156. 乐得做

    要养一老实人,辟①草莱②尽土地,砍野柴供燎炊。

    ┃ 今译 ┃

    要雇佣一个老实人,把荒地上的杂草除掉,清理出田地来种瓜果蔬菜,把荒地上的柴火收集起来,可以拿来烧火做饭。

    ┃ 简注 ┃

    ① 辟:开发建设。

    ② 草莱:犹草莽,杂生的草。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做官、坐馆之余,他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小镇泖口,对农村生活有着很深的体验,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开荒种地、砍柴生火等事情,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些杂事,在他看来,却是“乐得做”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亲自做,那就“养一老实人”去做,这叫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当下,住在城里,已无空地可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阳台、窗台上种些花草,种些小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157. 取便

    堂内要用台桌椅子,不必新做。店家尽有半新旧者①出卖,置②之,亦颇便宜。

    ┃ 今译 ┃

    堂屋内要用台桌椅子,不需要去新做。家具店里有半新不旧的二手家具出卖,买回来安放在堂屋内,价格很便宜,用起来也很方便。

    ┃ 简注 ┃

    ① 半新旧者:半新不旧的二手家具。

    ② 置:安放,搁,摆。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讨论了“取便”。他认为,如果需要台桌椅子,可以到家具店里买些半新不旧的二手家具来用,既实用,又省钱,还能省去添置新家具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读书写字,岂不快哉!这则格言,一方面体现了他的节俭思想,另一方面体现了他的实用思想。当下,我们一般不会去购买二手家具来用,但是,节俭、实用的思想还是适用的,在这两个思想的指导下,“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158. 闲时备得

    要置锄头、花剪,适意①整理场圃②败草③。

    ┃ 今译 ┃

    要置办下锄头、花剪,空闲的时候可以称心如意地整理场圃上的枯枝败叶。

    ┃ 简注 ┃

    ① 适意:称心,合意。

    ② 场圃(pǔ):农家种菜蔬和收打作物的地方。

    ③ 败草:枯萎的草,干枯或腐朽的草。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了“闲时备得”。他认为,家里要备下锄头、花剪,空闲的时候可以“适意整理场圃败草”。备下家具,用时方便,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平时多读些书,“艺多不压身”,到时候自然有用武之地。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陆陇其这则格言讲给农人听是平时要备下锄头、花剪,讲给读书人听就是平时要多读些书、多掌握些知识,功夫用到平时,道理都是一样。

    159. 真直平易近人

    做人要正直无欺,真实无伪。又要温厚和平,勿太棱角峭厉①。

    ┃ 今译 ┃

    做人要正直,不要欺骗别人,要真实,不要弄虚作假。又要温厚和平,不要锋芒毕露,说话过于严厉。

    ┃ 简注 ┃

    ① 峭厉:陡峻。《论语·阳货》“古之矜也廉”,朱熹注曰:“廉,谓棱角峭厉。”棱角峭厉,比喻人疾言厉色,使人难以靠近。

    ┃ 实践要点 ┃

    在这一则格言里,陆陇其讲述了正人君子的做派。他认为,正人君子要“正直无欺,真实无伪”,做到正直、真实,还要做到“温厚和平”,容易让人接近。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在现实生活中,正直、真实是容易做到的,这是人的先天秉性,平易近人却要后天不断磨炼、不断提高修养才能做到。

    160. 诈痴受益

    做人须留正经七分,略装聋做哑诈痴呆一二分,弗宜乖巧太露。原有几分受益处,若察察为明①,件件认真,则争是争非、会②是会非、淘闲气、争饿气③、疏亲眷、坏朋友,自有许多不便宜。

    ┃ 今译 ┃

    做人须留七分正经,一二分装聋作哑诈痴呆,不宜太过于显露自己的聪明伶俐。装聋作哑是有几分好处的,如果事事都要苛察清楚,件件都要认真对待,就有可能会与别人争论是非,让自己遭遇是非,平白无故淘些闲气、争些怨气,进而导致亲眷疏远、朋友不和,自然会产生很多不便。

    ┃ 简注 ┃

    ① 察察为明:指以苛察细小之事为精明。

    ② 会:遇到,遭遇。

    ③ 饿气:恶气,怨气,怨恨。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讨论了做人之道。他认为“诈痴受益”,做人“须留正经七分,略装聋做哑诈痴呆一二分,弗宜乖巧太露”。即使聪明过人,也不能“察察为明,件件认真”,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自以为聪明,常常就会因小失大,进而影响到对大事的判断和决策。常言道:“难得糊涂。”有时候,只要不涉及到大的原则性问题,聪明人装点糊涂也好,正如歌里唱的“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内里清醒、外表糊涂,这样容易让人接受,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谁愿意和一个事事精明的人打交道呢?何况,“诈痴”对修养身心也是有好处的,小事琐事装装糊涂,看透却不说透,差不多就行了,有利于人保持心态平和,这是养生之道,是长寿的秘诀。

    161. 傲骨存品

    做人不可有傲态,然不可无傲骨。有傲态,则起人憎厌①鄙贱②,窃笑③腹诽④。有傲骨,则凡事不卑污⑤苟贱⑥,人品斯正。

    ┃ 今译 ┃

    做人不可有傲态,但是不可无傲骨。人如果有傲态,就会让人觉得讨厌、卑贱,让人暗中讥笑、不满。人如果有傲骨,做事就不会让人觉得卑鄙、肮脏、下贱,人品就会端正。

    ┃ 简注 ┃

    ① 憎厌:厌恶,讨厌。

    ② 鄙贱:卑贱。

    ③ 窃笑:暗中讥笑。

    ④ 腹诽:暗中不满。

    ⑤ 卑污:指卑鄙龌龊。

    ⑥ 苟贱:卑鄙下贱。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的是“傲骨”与“傲态”。他认为,“做人不可有傲态,然不可无傲骨”,有傲态就会让人厌恶、讥讽,所谓“贫贱骄人,傲骨生成难改”;有傲骨就会让人觉得“人品斯正”。什么是傲骨?傲骨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品格,有傲骨之人“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能做到道义、忠信、名节三者的统一。“做人不可有傲态,然不可无傲骨”,这是陆陇其的至理名言,我们须当谨记。

    162. 体面误人

    争体面三字,误尽许多人家。富贵人要见得透,勿为媚子①所惑。贫穷人要甘忍耐,勿为擎好手②事。

    ┃ 今译 ┃

    “争体面”三个字贻害了很多人家。富贵人家要看得透彻,不要被所宠爱之人迷惑。贫穷之人也要甘于贫穷,懂得忍耐,不要去做给别人戴高帽的人。

    ┃ 简注 ┃

    ① 媚子:所宠爱之人。

    ② 擎好手:戴高帽的人。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讲述的是“争体面”。他认为“体面误人”,提醒人们不论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要去“争体面”,爱慕虚荣,打肿脸充胖子,做外表光鲜、内里窘困之人。有人认为,中国人好面子,房子要买大的、车子要开好的、衣服要穿新的、吃饭要吃贵的,中国的很多工程是“面子工程”,华而不实,贻害世人。对此,我们要有所警惕,深刻认识到陆陇其所说的“体面误人”,“勿为媚子所惑”,“勿为擎好手事”,做一个正直善良的正人君子。

    163. 勿却趁船人

    身在舟中,见有乞趁船①者,无论文人俗人②、晴天雨天,察其言貌未必不良,切勿却阻。此是方便事,不过半日光景,无损于我,人亦知感。若看得面生可疑,至如③长行远路不能本日到者,却不可趁。

    ┃ 今译 ┃

    坐在船上,如果见到有人请求搭船,不论是读书人还是庸俗的人,晴天还是雨天,观察他的样貌和谈吐,如果没发现什么不良企图,务必不要推辞阻挡。这是与人方便的事,不过是半天的时间,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别人也会懂得感恩。如果看他样貌可疑,或者是路途遥远一日之内不能到达的,就不要让他搭乘了。

    ┃ 简注 ┃

    ① 趁船:搭乘船只。

    ② 俗人:庸俗的人;鄙俗的人。

    ③ 至如: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的是如何助人为乐。他以“勿却趁船人”为例:如果请求搭船的人“言貌未必不良”,搭船路途又在一日之内,那就“切勿却阻”,与人方便,别人知道感恩,自己心里也感到快乐。但是,如果“看得面生可疑”,或者“长行远路不能本日到者”,那就“却不可趁”。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求援者伸出援手,助人为乐,本是善事,是仁慈的表现,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爱思想。只是,要懂得识别,分清楚状况,不要因为帮助别人而让自己受到伤害。凡事都有两面性,助人为乐也要把握好分寸,适度才好,中庸最好,这是陆陇其生活智慧的体现。

    164. 要识人

    人有情意①本浓②外面热闹③者,亦有情意本淡④者。又有外面热闹而中藏冰冷,毫无情意。此等人须识得透,不可认差了人。

    ┃ 今译 ┃

    有的人对人的感情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很热情;有的人对人的感情很淡薄。也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对人很热情,心中却冷酷无情,毫无真情实意。这种人要了解透彻,不能错把他们当作好人。

    ┃ 简注 ┃

    ① 情意:对人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② 浓:深厚。

    ③ 热闹:闹腾,活跃。

    ④ 淡:淡薄。

    ┃ 实践要点 ┃

    世上之人有很多种,有的人情意深厚、表现热情,有的人情意淡薄、不冷不热,有的人表面热情、内心冰冷。陆陇其指出,人际交往中要看透那些心口不一、外热内冷、虚情假意的小人,以免上当受骗。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是此类人最真实的写照,对这类人不可认差,要有防备之心。如何才能识透这类人呢?陆陇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许,在交往中注意观察,持续观察,“日久见人心”,交往时间长了也就看透了。

    165. 识情免薄

    人情薄似秋云,多鄙吝①而少慷慨②。即好亲好眷,一年中只好望③一朝,多只二朝。太多,虽至亲而亦不亲矣。此情须识得透,方不受人淡薄。

    ┃ 今译 ┃

    人情淡薄,好似秋云,世上之人多数对人吝啬,只有少数待人大方。即使是关心很好的亲戚,一年中最好就拜访一次,最多两次。拜访次数多了,虽然是血肉至亲也会觉得不那么亲近。这种情况要了解透彻,才不会受到别人的冷落。

    ┃ 简注 ┃

    ① 鄙吝:过分爱惜钱财。

    ② 慷慨:大方,不吝啬。

    ③ 望:拜访。

    ┃ 实践要点 ┃

    俗话说:“人情淡如水。”陆陇其通晓人情世故,认为世上之人“多鄙吝而少慷慨”,即使是至亲好友也不要去给人家添过多的麻烦,添麻烦次数多了,人家也会心生厌恶。与至亲好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呢?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与至亲好友交往,热闹相聚、财物往来是次要的,主要是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沟通,逢年过节凑在一起热闹热闹,平常时节打个电话、发个微信,互相道个问候,心里想着对方也就行了。

    166. 应出分金

    凡庆吊分金①,此是交际之礼。分单不写则已,写则必如数即付,勿烦人走索。又不可有名无实,或以色银②抵塞。自坏人品,令人心薄。

    ┃ 今译 ┃

    凡是庆贺或吊唁都要按照情分赠送礼金,这是交际的礼节。礼金簿上不写则已,如果写了,就要按照写的数额当场如数给予,不要麻烦受赠者奔走索取。又不可答应给的却不给,或者以次充好。这么做是自己败坏人品,让别人从心底里轻视。

    ┃ 简注 ┃

    ① 分金:按照情分赠送的礼金。

    ② 色银:即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

    ┃ 实践要点 ┃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有礼金往来。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往往会受人轻视。在这一则格言里,陆陇其提到了三种会让人看轻的情况:一种是不“如数即付”分金,“烦人走索”;一种是“有名无实”;一种是“以色银抵塞”。这三种情况都不是我们对待分金应有的态度,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当下,有些文化艺术名人或演艺体育明星捐赠时调门很高,却迟迟不肯付诸行动,甚至食言自肥,百般抵赖,他们的做法实在是“自坏人品,令人心薄”。

    167. 见交情

    守我贫贱本分①。亲友喜庆,或可不随众人附贺,独吊唁②决不可缺礼。

    ┃ 今译 ┃

    做事情要坚守我们贫贱之人的本分。亲戚朋友家里有喜庆事,或许可以不跟随众人前去庆贺,但是,去他们家里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时一定不能缺少礼节。

    ┃ 简注 ┃

    ① 本分:安分守己。

    ② 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首先要求人们安分守己,不能趋炎附势,更不能嫌贫爱富。他用“附贺”与“吊唁”两种情形作比较,指出人所应有的正确做法:喜庆事不一定要附贺,吊唁时却不能缺礼。的确,喜庆事,自然会有很多人来捧场,来的却不一定是有交情的人;悲伤时,难得会有人来安慰,来的却必定是交情好的人。古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交情的朋友不一定要一直在一起,俗话说“危难时刻见真情”,却要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古今同理,当下依旧如此。

    168. 亲贤远奸

    敬重孝友①端人②。敬重实有情义正人③。敬重真心实意④正人。敬重读书君子。若游荡⑤无信、骄傲刻薄、合赌、斗牌、扛醵⑥者,勿近。

    ┃ 今译 ┃

    敬重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正直之人。敬重有情有义的正直之人。敬重心意真诚的正直之人。敬重有志操、有学问的人。如果对方是闲游放荡毫无诚信的人、骄傲刻薄的人、聚众赌博的人、耍弄纸牌的人、怂恿众人凑钱饮酒的人,请勿靠近。

    ┃ 简注 ┃

    ① 孝友: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② 端人:正直的人。

    ③ 正人:正直的人,正派的人。

    ④ 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⑤ 游荡:闲游放荡。

    ⑥ 扛醵(jù):怂恿众人凑钱饮酒。

    ┃ 实践要点 ┃

    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陆陇其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他建议我们与“孝友端人、实有情义正人、真心实意正人、读书君子”交往,而不要与那些“游荡无信、骄傲刻薄、合赌、斗牌、扛醵者”接近。亲贤远奸,国事如此,家事亦是如此,唯有如此才能家业兴旺、国运昌隆。陆陇其认为,“游荡无信、骄傲刻薄、合赌、斗牌、扛醵者”都是奸佞,都不可接近,但是今天看来,这些人还是有些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游荡无信之人、骄傲刻薄之人,必然是奸佞小人,惹人讨厌,不可接近。合赌之人、斗牌之人,不为天理国法所容,轻则破财,重则败家,也不可接近。扛醵者,即怂恿众人凑钱喝酒之人,在清初物质生活极不丰富的情况下,喝酒会消耗掉本来用于吃饱肚子的粮食,确实很不应该;当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只要饮食有度,那就与社会无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能促进消费,进而推进社会发展,同时加深朋友感情,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因此,扛醵者也不一定不是正人君子,对于古人的说法,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

    169. 敬老慈幼

    见扶杖①老人,须真心敬重。见孩提有志气者,须加意②爱护。

    ┃ 今译 ┃

    见到拄着拐杖的老人,我们要从心底里敬重他们。见到有志气的小孩子,我们要特别留意他们、爱护他们。

    ┃ 简注 ┃

    ① 扶杖:拄着拐杖。

    ② 加意:特别留意,非常留心。

    ┃ 实践要点 ┃

    在这一则格言里,陆陇其再次重申了“敬老慈幼”,他要求我们真心敬重拄拐杖的老人、加意爱护有志气的小孩。“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陆陇其所生活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据史料记载,清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3岁,扶杖老人一般要在50岁以上。那时候的人能活到50岁实属不易,按照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之人饱经世故,已看透社会,了悟人生。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此之人确实值得人们真心敬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意爱护有志气的小孩,保住读书种子,留下未来希望,这既是敬老爱幼的道德需要,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实际需要。

    170. 嘉善而矜不能

    见肯读书儒童①,须加意劝奖②。见初学作文,须短中求长③,圈出好处,加意鼓舞,使其有兴④。

    ┃ 今译 ┃

    见到肯读书的童生,应当特别留意劝勉鼓励。见到初学写作八股文的读书人,应当从他们的习作中选择相对比较好的篇章,把其中写得较好的地方圈画出来,特别注意加以鼓舞,使他们有继续写作下去的兴趣。

    ┃ 简注 ┃

    ① 儒童:明清时期,凡参加秀才考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文童或儒童。

    ② 劝奖:劝勉鼓励。

    ③ 短中求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

    ④ 兴(xìng):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

    ┃ 实践要点 ┃

    “嘉善而矜不能”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嘉,赞许、表扬;矜,通“怜”,怜悯、同情。整句话意思是,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陆陇其以《论语》中的原话“嘉善而矜不能”为该节的题目,侧重点在于“矜不能”。陆陇其教导我们,对于初学者、小孩子,我们要遵循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的原则,理解并同情之,还要注意发现他们说话、做事、文章中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一句温暖的话,也许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171. 友直益矣

    看朋友文字,不妨直笔①,好则录之、读之。但不可志②其疵处,向人前播扬③。此是厚道,且免人恨。

    ┃ 今译 ┃

    看朋友写的文章,不妨用直接、真实地叙述文章的本来面貌,好的地方就记录下来、经常读读。但不可记着文章中的瑕疵之处,向人前传布。这是为人厚道,还能免除别人的嫉恨。

    ┃ 简注 ┃

    ① 直笔:历史编纂术语,直接、真实地叙述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 志:记着。

    ③ 播扬:传扬,传布。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里讲述的是如何看待朋友的文章,实际上是论述如何交友。陆陇其交友之道的核心观点是“直”。在他看来,“看朋友文字,不妨直笔,好则录之、读之”。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直笔”,这是对待朋友文章的基本态度,他提倡人们客观真实地看待、评价朋友的文章;二是“好则录之、读之”,这是在直笔判断基础上的延伸,选出好的篇目或章节,摘抄下来,时常诵读,吸取他人之长,促进自己成长。有评价则有优劣,如何对待朋友文章中的瑕疵甚至错漏呢?陆陇其认为,“不可志其疵处,向人前播扬”。他劝诫人们不可太“直”,要有所隐晦,有所规避,有所忌讳,懂得“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既是阅读他人文章之道,又是交友之道,在当下也是适用的,不可不知。

    172. 看人起弗执一

    见人有欺寡妇者,决宜力止。若于泼妇,又当理谕①,弗要助恶。

    ┃ 今译 ┃

    见到有人欺负寡妇,应当坚决全力制止。如果当事双方涉及到泼妇,又当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不要助长恶劣行为。

    ┃ 简注 ┃

    ① 理谕:用道理来解说,使当事人明白。

    ┃ 实践要点 ┃

    看到有人起争执,尤其是看到有人欺负弱者时,止恶劝善、扶正去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于如何制止争执,陆陇其认为“看人起弗执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见人有欺寡妇者”,采取的措施就是“决宜力止”,坚决予以制止,把寡妇保护起来;“若于泼妇”,采取的措施就是“理谕”,以理服人,弄清楚是非曲直后再劝说双方和解,坚决不能助长恶劣行为。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妇人,一是寡妇,一是泼妇。对于涉及妇人的争执事件,陆陇其教导我们要懂得权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73. 弗轻卖田

    若卖田供吃着,则日往月来①,决无生财之道,岂有回赎之期?若卖田做生意,则日趁日活,岂有积聚之财?亦决无回赎之理。不如固守此田,虽利息有限,终觉稳当。若为儿女定亲做亲卖田,虽是正经,亦觉以门面虚费而受实祸,不知何时可得回赎,好不彷徨。若做歹事卖田做使费②,则玷辱祖宗,纳诸罟擭③陷阱,断无回赎之理矣。可不警省④?除非为父母丧葬,万不得已耳。然卖时当思赎计,断不可兴加价杜绝想⑤也。设一旦轻卖轻绝,日后无所赖恃⑥,不得了生,大可慨惜。总要忍守淡泊,勿卖为上。

    ┃ 今译 ┃

    如果靠卖田供给吃穿,随着岁月流逝,则绝对没有发财聚资的门道,难道还有赎回的日子吗?如果是卖田做生意,赚一天够一天吃的,哪里会有钱财积聚?也绝对没有赎回的道理。不如守着这些田地,虽然每年所得的利息有限,终究觉得稳当。如果是为了儿子娶媳妇、女儿出嫁卖田,虽然干的也是正经事,心里总觉得为了充门面而卖田有些自作自受,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赎回,真让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是为非作歹闯出祸事,卖田用于打点、贿赂,那就是玷污祖宗了,好像是被人驱赶到罗网之中,绝对没有赎回来的可能。难道这不能让人警悟自省吗?除非是为了父母丧葬之事,万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卖田的时候应当想着如何赎回,绝对不能有高价卖掉的念头。假设一旦轻率地卖掉、轻易地弃绝,日后无所依靠,生计无着,就太令人慨叹惋惜了。总之,我们要忍守淡泊,以不卖田为上。

    ┃ 简注 ┃

    ① 日往月来:出自《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指岁月流逝。

    ② 使费:指用于打点、贿赂的费用。

    ③ 罟(gǔ)擭(huò):出自《中庸》:“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指捕取禽兽的工具。

    ④ 警省:警戒省察,警悟自省。

    ⑤ 加价杜绝想:高价卖掉的念头。

    ⑥ 赖恃:依靠,凭借。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这一则格言中用较大的篇幅着重论述了“弗轻卖田”的道理。他认为,“卖田供吃着”,“决无生财之道”,“卖田做生意”,“岂有积聚之财”,两者都会导致所卖之田“决无赎回”。因此,不能卖田“供吃着”,“做生意”,不如守着几亩薄田过清贫的日子。陆陇其生活的年代,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人们“名正言顺”地卖田。一是“儿女定亲做亲”。陆陇其认为,这种情况下卖田“虽是正经”,却是“以门面虚费而受实祸,不知何时可得赎回”,终究会让人“好不彷徨”。一是“做歹事卖田做使费”。陆陇其认为,这种情况下卖田是“玷辱祖宗”,“断无回赎之理”,更要让人警悟自省。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卖田呢?只有一种情况,“为父母丧葬,万不得已耳”,这是为人子女者尽孝道,可以卖田;但是,陆陇其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卖田,也要“卖时当思赎计,断不可兴加价杜绝想也”。因此,忍守淡泊,弗轻卖田,才是上上之策。农耕社会,土地是生民之本,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提倡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明清之际的理学家陆陇其延续了传统儒家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思想,这在他弗轻卖田以及对做生意不以为然的态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当下,土地仍然是生民之本,粮食供给涉及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长期执行的国策,陆陇其的“弗轻卖田”思想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174. 至穷莫卖坟树

    坟树系上世①所培,历几岁月,成此拱把②。先灵③凭依焉。我愧不能种一枝、补一缺,何可见此生心,轻为斩伐?虽家道贫窘,甚至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然宁饿死,断不可斩卖,致玷辱④祖宗,遗臭万年也。

    ┃ 今译 ┃

    祖坟上的树是前代祖先所栽培,历经无数岁月,才长成了两手合围大小。祖先的神灵附着在这些树上。我很羞愧自己不能增种一棵、补足一处,怎能见到之后生出轻率砍伐的心思呢?虽然我家道中落,生活窘困,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甚至饿到无法出门的程度;然而,我宁可饿死,也绝对不可轻率地砍伐,以至于使祖先蒙受耻辱,让自己遗臭万年。

    ┃ 简注 ┃

    ① 上世:前代祖先。

    ② 拱把: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出自《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③ 先灵:祖先的神灵。

    ④ 玷(diàn)辱:污辱,使蒙受耻辱。

    ┃ 实践要点 ┃

    家族发达、家业兴旺之时,大肆修建家族墓地,广泛种植松柏桐杨,显示家族赫赫声威。然而,富不过三代,一旦家族败落了,家业也会随之飘零,由富贵之家沦落为贫寒之家,各种能变卖的早就卖了,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家族墓地和墓地上种的树。陆陇其认为,“至穷莫卖坟树”,因为坟树由祖先栽培,上面凝结着祖先的汗水和心血,留下了祖先的恩泽;这些树又是祖先神灵的凭附之所,同祖先的坟墓一起,成了凭吊祖先、抒发幽思的依托。因此,即使家道衰落,生活穷困潦倒,甚至“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也不能变卖坟树。这是何等决心和毅力!当下,家族墓地已被公共墓地取代,栽培坟树便无从谈起,但是,怀念祖先之情、祭奠祖先之行还是需要的。家族血脉没有中断,家族传承就不可中断,方式可以调整,情感不会变淡。

    175. 至富莫造花园

    造屋已非胜①举,若造花园,尤为无益而妄费②。不过一时适兴③而已。宛其死矣,他人是愉④,子子孙孙岂能长享其乐境哉?徒令人叹黍离⑤、增忉怛⑥耳。我方戒其卖坟树,奚遂有造花园之事?故虽富足,金多银多,然亦宜拣受益事做。断不可造此花园,致令人笑其难久也。

    ┃ 今译 ┃

    建造房屋已经不是人们所能承受的举动,若建造花园,更是有害无益而枉费心思了。建造花园不过是一时遣兴罢了,一旦不幸离开人世,别人就会取而代之享受身心愉悦,后世子孙怎么能够长保富贵、长享乐土?白白地让人感叹黍离、增加忧伤而已。我在《至穷莫卖坟树》篇中刚刚训诫人们不要因为家境贫穷而卖掉坟树,哪里会顺从人们心愿鼓励人们建造花园呢?因此,家里虽然物用丰富而充足,金银很多不缺钱花,也要拣些让后世子孙受益的事情去做。绝对不能建造花园,而让人取笑难保家业长久。

    ┃ 简注 ┃

    ① 胜:能承担,能承受。

    ② 妄费:枉费,空费、白费,徒然耗费。

    ③ 适兴:犹遣兴。

    ④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出自《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朱熹注曰:“一旦宛然以死,而他人取之以为己乐矣。”意为一朝不幸离开人世,别人就会取而代之享受身心愉悦。

    ⑤ 黍离: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意为因事物衰落而忧伤。

    ⑥ 忉(dāo)怛(dá):忧伤,悲痛。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在《至穷莫卖坟树》篇中训诫人们不要因为家境贫穷而卖掉坟树,在这一则格言中又训诫人们“至富莫造花园”,不要因为家境殷实而耗费金银、大兴土木、建造徒有虚名却不能长保家族兴旺发达的花园。陆陇其用《诗经·唐风·山有枢》中的名句“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和《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典故“黍离”,告诉人们荣华富贵总是容易被风吹雨打去,以此来激励人们以史为鉴,牢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至理名言,治家营生要有长久打算,“断不可造此花园”,“宜拣受益事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令后世子孙长久受益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结合当代实际和家庭情况,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家庭。唯有如此,才能永葆家庭和谐、家业兴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