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陆陇其家训译注最新章节!

读《四书五经》和体味社会人生中得来,他一方面注重经典阅读,重视圣贤道理的学习体会,另一方面重视社会实践,重视世俗事务的体验感受,把书本上的间接知识和社会上的直接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学习观。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在校学生,在读书学习之余,更应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陆陇其还过问了外孙们的学习状况,要求李枚吉教孩子们“宁迂其途,勿趋捷径”,多读《小学》,打好底子,“以正其根脚,不必急急学时文也”。从几封信中可以看出,陆陇其以身作则,对儿子、女婿、外孙的要求都是读圣贤书,做正经人。有这样的父亲、岳父、外公,真是他们的福分。

    陆陇其在信中也提到了他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对于工作,他说:“愚在此掣肘事尽多,幸于此看得一二破,心不为所动者,只欲随时随处尽其职分之所当为耳,然正难言之。”陆陇其清廉耿直,不容于世俗官场,因而举步维艰,仕途艰难。工作上的有些事情,信中难以言明,只能努力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了。至于生活,他说:“惟萧然景象日甚一日,无可奉寄。”灵寿县太爷任上的陆陇其经济状况依然艰难。陆陇其在给儿子和女婿的每封信中都会提到囊中羞涩,生计艰难,可见经济困难一直困扰着他。陆公如此清廉,又如此困顿,让人不胜感慨。

    此外,陆陇其还提到“今岁江南钱粮蠲免”,他希望“有田者应推广皇仁,稍宽佃户之一二,庶为不失本心”,由此可见他的勤政爱民之心。

    寄曹星佑婿

    自去岁八月使者归后,此间即因旱灾,上司往来查勘①,络绎不绝,钱粮尽行蠲免。今春又复奉上谕放赈,簿书烦杂,日无宁晷②,屡欲遣人回南,辄复阻滞。不佞③久处荒城,无一善状④,硁硁⑤之性,动与时违。只恃方寸泰然,不以得失动于中,故虽在掣肘中,得免狼狈。看来此道到底难行,惟书生旧业,更觉津津有味。

    《分年日程》一书,平生所最服膺,故特梓行⑥,欲学者胸中先知有读书规模,然后以渐加功,倘从前已经蹉跎者,一二年补读一经可也。吾婿试事何如?秋闱在转盼⑦间,磨砺以须⑧,斯其时矣。高发北上,过此庶可盘桓。望之,望之!《考亭渊源录》奉还,此书尽有滋味,细阅一番,有益于学问不少。《松阳讲义》,吾婿所见者几篇?今录一部,校对奉寄,望细阅之;即未讲者,亦可类推而见。来札云《养气》《尽心》诸章,今当渐次及之也。刊刻尚未敢轻言,恐有粗疏处,须细加斟酌,方可问世,余俟人归续悉。

    ┃ 今译 ┃

    自去年八月信使回去以后,这里就因为旱灾,上司往来实地调查,络绎不绝,钱粮也全部减免。今年春上,又奉上谕赈济灾民,账簿文书纷繁复杂,事情繁多杂乱无章,我多次想要派人回平湖,但每回都被阻碍难以成行。我久在荒城,没做过一件好事,且生性浅陋固执,动辄违背时代风气。我自恃心中泰然,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因此,我虽然经常遭到掣肘,却可以避免狼狈。看来,仕途到底难以行进,唯有读书人所从事的事业,让人更加觉得津津有味。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一书,我平生最为佩服,因此特意刊刻发行,希望学者胸中先知道读书的范围,然后逐渐下功夫,假若从前已经蹉跎岁月,也可以用一两年的时间补读一经。你科举考试的事情怎么样了呢?乡试转眼间即将举行,磨快刀子等待时机,这正是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中举后北上京师参加会试,可以到我这里来住上些日子。盼望着你来啊,盼望着你来啊!《考亭渊源录》奉还给你,这本书很有滋味,仔细阅读一番,于学问非常有益。《松阳讲义》,你看到的是几篇呢?我现在抄录一部,校对好了寄发给你,希望你仔细阅读;书中没有讲到的《四书》篇章,可以依此类推而得以了解。你来信中所说的《养气》《尽心》等篇章,现在可以逐渐去研读了。刊刻之事,暂时还不敢轻易说出嘴,恐怕书中有粗糙疏漏的地方,必须仔细斟酌,才可以问世,等我回家后再详加补续。

    ┃ 简注 ┃

    ① 查勘:实地调查,查看。

    ② 日无宁晷(guǐ):日晷,亦称日规,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形容事情繁多杂乱。

    ③ 不佞:用作谦称,我。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不佞不能与二三子同心,而以为皆有罪。”

    ④ 善状:好的事迹。

    ⑤ 硁(kēng)硁:形容浅陋固执。

    ⑥ 梓(zǐ)行:指刻版印行。

    ⑦ 转盼:转眼。比喻时间短促。

    ⑧ 磨砺以须: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 实践要点 ┃

    曹宗柱,字星佑,平湖邑庠生,陆陇其的二女婿。这封信是陆陇其给曹宗柱的回信,根据信中“旱灾”“放赈”“久处荒城”等语以及陆陇其刊刻《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的时间为清康熙二十八年等来推断,此信大致写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春,当时,陆陇其正担任灵寿知县。

    信中,陆陇其叙述了他在灵寿知县任上的艰难困境以及他的应对态度。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陆公在信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此道到底难行,惟书生旧业,更觉津津有味。”陆陇其疲于应付各种杂事烦事,承受各种非议,经常遭到排挤,从他的语气中可知,他已经厌烦了做官;但是,他又很矛盾,始终抱着“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心态,并不希望子侄女婿放弃举业,反倒希望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走上仕途,报效家国。因此,他在信中劝说曹宗柱勤加阅读《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考亭渊源录》和《松阳讲义》等书,希望他“磨砺以须”,参加秋闱,并等待他“高发北上,过此庶可盘桓”。对于学问,陆陇其是谨慎小心的,他的四书学专著《松阳讲义》,已经改过多遍,但他仍不满意,“刊刻尚未敢轻言,恐有粗疏处,须细加斟酌,方可问世”,由此可见他的读书治学态度。

    与武修弟

    今年正月内,始闻大侄之变,深可痛惜。此最朴实人,天何以使至此!我远在京,不能少申①其意,附代奠些须②,弟可为我备一享祀③,以慰其灵。痛甚,痛甚!

    弟今止有两侄,当为其婚姻计,此是目前第一要务,然亦不必心焦,自然水到渠成也。我在京甚多掣肘,未知将来若何。弟明岁馆地,且看我光景如何,再作计较可也。种种黄大自能言之,不多及。

    ┃ 今译 ┃

    今年正月间,我才听到大侄子去世的事情,深深为他感到心痛惋惜。他是天底下最朴实的人啊,老天爷怎么可以做到这个地步呢!我远在京师,不能稍微表达一下我的意思,附带祭奠一些东西,你可以为我准备一些祭祀物品,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悲痛之极,悲痛之极!

    你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应当为他们的婚姻大事考虑了,这是目前的第一要务,然而也不必太过心急,自然而然就会水到渠成。我在京师掣肘之事甚多,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你明年到哪里去坐馆,要看我的前景如何,再做打算。我在京师的种种事情,黄大回去之后会详细说明,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 简注 ┃

    ① 申:表明,陈述。

    ② 些须:亦作“些需”。少许,一点儿。

    ③ 享祀:祭祀。《易·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兄弟三人,二弟陆尚桓,早亡,三弟陆履平,字武修,两人的事迹皆无从考证。这封信是陆陇其写给三弟陆履平的,大约写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当时,陆陇其正在京师担任监察御史。

    陆陇其在信中首先表达了他对三弟家大侄子去世的悲痛心情,希望陆履平替他准备一些祭祀物品,聊以慰藉大侄子的在天之灵。然后,他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出发,提醒三弟要为另外两个侄子的婚姻大事早做准备,同时提醒他也不必太过着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此外,陆陇其还在信中说了他在京师的艰难困境,可谓是一信一说,悲伤无限。

    从陆陇其父亲陆元一辈算起,泖口陆氏家族虽名声显赫,但子孙不旺。陆元兄弟两人,兄长陆灿,明崇祯七年进士,为泖口陆氏家族第一个进士,曾任济南府推官,勤政爱民,颇有政绩。崇祯十二年,因清兵攻破济南,阖家死难,陆氏大宗遂绝。陆元有三子,长子陆陇其,次子陆尚桓,三子陆履平。陆陇其有两子,长子陆定徵,早逝,次子陆宸徵。陆尚桓早逝。陆履平有三子,长子早逝,三子过继给陆尚桓为后。泖口陆家英年早逝的就有陆灿、陆尚桓、陆定徵以及陆履平的长子等三代四人,等到陆陇其去世的时候,家中只有陆宸徵等子侄三人,而且都没有中举,更没有做官,可谓势单力薄,子孙稀薄。从一门两进士且享誉全国,到无人中举后寂寥无名,家道中落速度之快,令人不胜感慨。是不是陆陇其对自己及家人过于严苛,才导致了泖口陆家的快速崛起又极速衰落呢?个中缘由,不得而知。

    与叔元旂翁(一)

    吾叔归后,诸事日积,又以沿海军工,上台①临县,益加繁扰,苦不可言。钱粮完数寥寥,当此荒月,虽加鞭扑②,终无济事,惟有坐受承差之逼迫而已。南翔③盗案,颇有葛藤,然此有大数④,非侄所忧。时局中事,必不能为,诸友多以为倔强,实非倔强也。解银一事,以往来协助之人未定,故暂令张锦、何瑞原为之。此元非长策,只可权宜一时,俟吾叔来再商之可也。匆匆不能尽言,总望吾叔拨冗⑤即至是荷。恳切,恳切!

    ┃ 今译 ┃

    元旂叔回去之后,很多事情积攒了下来,又因为修建沿海军事工程,上官来到县里,更加繁杂纷扰,苦不堪言。钱粮完纳人家寥寥无几,这样的荒年,虽然鞭打棍抽,终究也无济于事,只有白白承受肩负职责的逼迫了。南翔发生的盗窃案,里面颇有瓜葛,然而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不是我所能担忧的。以当前的政治局势来看,有些事情不能去做,朋友们以为是我性子倔强,实在不是我倔强啊。解银这件事情,因为往来协助之人还没确定,暂且令张锦、何瑞原负责。这本来就不是长久之策,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元旂叔来了之后再商量吧。匆匆之间难以尽言,总之,希望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殷切希望,殷切希望!

    ┃ 简注 ┃

    ① 上台:上司,上官。

    ② 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③ 南翔: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位于嘉定城区的东南部,扼守上海西北门户,为上海市四大历史名镇之一。

    ④ 大数:命运注定的事情。

    ⑤ 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担任嘉定知县期间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信中写了他任职过程中的艰难情况,如上官到县里督建军事工程、荒年催民缴纳赋税、处置南翔盗案、安排解银人选等等,诸种事情,应接不暇,所以迫切希望陆元旂到县衙来帮忙。

    与叔元旂翁(二)

    夏间寓匏南归,侄附一信,想已入览。嗣后两次信归,俱匆匆不及作字,然灵寿景象,吾叔必已知其大概矣。此邑接连山右,幸不当冲,钱粮亦少而易完,但地瘠民贫,在真郡三十州县中最为贫苦。又连年荒旱,憔悴不堪,又有协济①邻郡之苦。以侄处此,虽简僻相宜,而抚字②亦正不易,惟喜上台皆宽仁长者,凡事俱在情理之内,绝不似南中光景。

    署中觉人太少,故急欲家眷北来,然路途遥远,须得老成照管,方能放心。侄虽嘱履平弟同来,然渠未曾经历长途,必欲吾叔拨冗一来。侄到此会计③一年经费,仅可支持,此番人归,手无一文,北来盘费,未有着落,吾叔可于城中觅主,缓急百金妙甚。家中种种,俱望主裁。凡事经吾叔剖断,侄无不心服。前承吾叔惓惓④,为侄螽斯⑤计,最荷至爱。目前匆匆,似难及此,万一有可商量者,并望留神。

    威叔、贻孙不及另札,俱乞叱致。吾叔来须乘骡轿,不可惜小费跨骡也,并嘱。

    ┃ 今译 ┃

    夏天柯寓匏南归的时候,我请他带了一封信,想必您已经看过了。之后又有两次让人带信回去,都来不及给您写信,不过灵寿这边的景象,您想必已经知道大概了吧。灵寿县位于太行山以东,幸好不是冲要之地,缴纳钱粮很少而且容易完成,但是该县土地贫瘠,人民贫穷,是真定府三十个州县中最贫穷困苦的县。这几年又连年遭遇旱灾,民众疲惫不堪,又有协助临近府县缴纳钱粮之苦。把我安排在这里,其简单僻静虽然相宜,而安抚体恤百姓确实很不容易,幸运的是上官都是宽厚仁爱的长者,凡事都在情理之中,完全不像在嘉定时的情景。

    县衙中总觉得人太少,因此特别想要家眷北上前来,然而路途遥远,须得有老成稳重之人沿路照管,才能放心。我虽然嘱托三弟陆履平一同前来,可是他没有经历过长途跋涉,必须叔叔抽空一道前来才行。我到灵寿核算一年所需费用,仅可勉强支撑,这次派人回去,手里没有多余的钱,你们北上前来的盘缠,也没有着落,您可以到城中找寻借用,若能借到百金以应急就太好了。家里的种种事情,还望叔叔您给做主啊。所有的事情,经过您的剖析明断之后,我没有一件不心服口服的。前面承蒙您的诚挚帮忙,为我家儿子说亲,最是体现您的爱护之心。目前这封信也是匆匆写成,似乎很难把事情说清楚,万一有可以商量的地方,希望您留心协助。

    威叔、贻孙,来不及给他们写信,一并在这里问个好吧。叔叔您来的时候,一定要乘坐骡轿,不要舍不得小钱而骑着骡子前来,在此一并嘱咐您。

    ┃ 简注 ┃

    ① 协济: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② 抚字:指对百姓的安抚体恤。

    ③ 会计:核计,计算。

    ④ 惓(quán)惓:恳切貌。

    ⑤ 螽(zhōng)斯:指子孙子众多。《诗·周南·螽斯序》:“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才去担任灵寿知县的时候,写给陆元旂的信。陆陇其在信中描述了灵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地瘠民贫,在真郡三十州县中最为贫苦”,“连年荒旱,憔悴不堪,又有协济邻郡之苦”。其艰难困境可以想见。陆陇其还把他在嘉定任职时的上官和灵寿任职时的上官进行了比较,认为“惟喜上台皆宽仁长者,凡事俱在情理之内,绝不似南中光景”。此处的主要比较对象是江苏巡抚慕天颜和直隶巡抚格尔古德:慕天颜多次贬斥、打击陆陇其,而格尔古德则多次褒扬、举荐陆陇其。两人对陆陇其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陆陇其贬低慕天颜、赞扬格尔古德也在情理之中。此外,陆陇其还在信中请求陆元旂陪同亲眷一起到灵寿,并请他代为处理家中事务,由此可见陆陇其对陆元旂的信任。

    与叔元旂翁(三)

    别后不觉已经月,未审吾叔何日抵家,长途不困顿否?悬念,悬念!月余来署中颇无事,惟奉宪檄①催取《县志》甚急,不免拮据。今抄本已告竣,送府付梓,则尚未有期也。钱粮忽遇特恩,蠲免三分之一,欢声遍山谷,时事之最可喜者。守道②竟不起,巡道③以易州一案降调,半月之内两台尽更,殊出意外。偶笔匆匆不尽。

    ┃ 今译 ┃

    离别之后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叔叔您何时到的家,长途跋涉是否困顿?非常挂念,非常挂念!这一个月来,衙门中没什么事情,只是奉命催取《县志》太急,不免有些拮据。现在《县志》的抄本已经完工,送到真定府衙门去刊刻发行,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了。灵寿县缴纳钱粮忽然遇到特别的恩典,减免三分之一,欢呼之声遍布山谷,这是当下的事情中最令人惊喜的。守道竟然去世,巡道因为易州一案降级调用,半月之内两位上官尽皆变更,很是出乎意料。临时动笔写信,匆忙之中来不及说尽。

    ┃ 简注 ┃

    ① 宪檄:旧时称上官所发檄文的敬词。

    ② 守道:清初,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驻守在某一地方,称为守道。

    ③ 巡道:清初,按察使下设副使、佥事等,可去分巡某一地方,称为巡道。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灵寿知县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陆元旂把陆陇其家眷护送到灵寿之后,返回平湖,大约走了一个月后,陆陇其写信去询问情况,一是表达感激之情,二是聊聊灵寿政务。信中,陆陇其提到编纂《灵寿县志》,从中可以推测出写信的时间。据史料记载,陆陇其编撰完成《灵寿县志》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因此,这封信大致写于这个时间。陆陇其在信中还提到了朝廷减免灵寿赋税钱粮以及守道去世、巡道降级调用等事,一喜一忧,人事纷杂,世事难料,谁人可以料定。

    与叔元旂翁(四)

    别来忽复经年,吾叔近祉①如何?悬念,悬念!恒阳②光景,旧冬几在昏黑中,幸逢新抚到任,气象一新。州县得偷安无事,但民生不辰③,地方灾祲④叠见,旧岁水今岁蝗,百计筹持,不能救其万一。至一官之萧条,固无足道也。吾乡景象不知若何?因予馨久病思归,急不能待,此中近状,予老能述之,匆匆不悉。

    ┃ 今译 ┃

    离别之后,忽然又过了一年,叔叔您近况如何?非常挂念,非常挂念!久晴不雨,大旱成灾,去年冬天几乎都是在昏沉黑暗中度过的,幸好新任巡抚到任,气象为之一新。州县官员苟且偷安,无事可做,但是民生不得其时,地方灾异频繁出现,去年发大水,今年有蝗灾,虽然我百般筹措,维持民生,也不能拯救极少的一部分民众。至于我做官萧条,前途渺茫,这些没什么好说的。不知我们家乡的情景怎么样?因为予馨久病想要回老家,急得不能再等待了,灵寿这边的近况,予老回去会说给您听的,下笔匆匆,不能细说。

    ┃ 简注 ┃

    ① 近祉:祉,福。写信时的祝福问候之语。

    ② 恒阳:指久晴不雨,大旱成灾。

    ③ 不辰:不得其时。出自《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dàn)怒。”

    ④ 灾祲(jìn):犹灾异。祲,不祥之气,妖氛。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灵寿知县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信中,陆陇其提到了新任直隶巡抚到任之后,气象为之一新,以及去年水灾、今年蝗灾等事。据史料记载,治河名臣于成龙(区别于一代廉吏于成龙,史称小于成龙)于康熙二十五年到二十九年担任直隶巡抚,陆陇在任灵寿知县期间,即在他的管辖之下。据《陆陇其年谱》记载,康熙二十五年,灵寿遭遇水灾;康熙二十六年,蝗虫泛滥,因防治及时,没有酿成蝗灾,但也损失巨大。因此,从信中所说的“新抚到任”“旧岁水今岁蝗”等来推断,这封信可能写于康熙二十六年。

    与叔元旂翁(五)

    吾叔南旋,不觉再易星霜①,耿耿②何如?此间两年,变态③叠出,所遇上台,非臭味之不投,则意见之不合,莫非命也,固无足道。莼鲈之想④,时在胸臆,晤期当不甚远。家乡光景如何?北方去岁遭蝗蝻,气象萧条,今岁幸钱粮尽蠲,稍有起色。然此时尚未有雨,二麦⑤可虑,将来又未知作何景状也。署中俱平安,但澹泊⑥之状,比旧更甚耳。威叔闻已选拔,可喜之甚,不及另札,望道意。《县志》并杂刻呈阅,匆匆不悉。

    ┃ 今译 ┃

    叔叔您南下回家之后,不知不觉已有两年,心中烦躁,您最近怎么样呢?这两年,事情变化不断出现,所遇到的上官,不是臭味不相投,就是意见不相合,无非是命中注定的,本来就不值一提。思念家乡之情,时常淤积心中,见面的日子应当不远了。老家的情景怎么样呢?北方去年遭到蝗灾,社会景象萧索,百姓生计困难,今年幸好免去全部钱粮,渐渐有些起色。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下雨,大麦、小麦收成值得担忧,将来又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衙门中都很平安,但是日常生活状况,比过去更加艰难了。听说威叔已经通过选拔,可喜可贺,来不及另外写信表示祝贺,希望您代我转达。《灵寿县志》和其他书籍,送上供您一阅,写信匆忙,来不及说清楚。

    ┃ 简注 ┃

    ① 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

    ② 耿耿:烦躁不安,心事重重。

    ③ 变态:指万事万物变化的不同情状。

    ④ 莼鲈之想:也作“莼鲈之思”。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来被传为佳话,演变成“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⑤ 二麦:大麦、小麦。

    ⑥ 澹泊:清静寡欲,不追求功名利禄。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灵寿知县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信中,陆陇其诉说了他与陆元旂离别后两年之间的遭遇,重点说了他与上官的关系:“此间两年,变态叠出,所遇上台,非臭味之不投,则意见之不合。”从臭味不投、意见不合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陆陇其的处境是非常堪忧的。试想,如果与上官相处不好,他怎么能干得舒心呢,又怎么能得到提拔呢?陆陇其是清初康熙年间官场中清官循吏的代表,但是,当时绝大多数官员做不到他的清廉,也不一定认可他的“尊朱黜王”理念。因此,陆陇其因其清廉行为和学术理念,注定是孤独的,而且很有可能会遭到打击。除了信中所说,历史事实也是如此:魏象枢、陈廷敬等对陆陇其的举荐,多次遭到朝廷的否决,个中原因,不外如此吧。仕途不如意,陆陇其遂有了辞官返乡的想法,所谓“莼鲈之思”是也。此外,他在信中再次提到了经济困难,“署中俱平安,但澹泊之状,比旧更甚耳”,由此可知,嘉定诗人所他“有官贫过无官日”确有此事。

    与叔元旂翁(六)

    旧秋接来札,知吾叔近履佳胜①,一慰远怀。侄浮沉此地,愈久愈困,一官偃蹇②,非关世局,只是学问不长进之故。地方幸去岁钱粮蠲免,民力稍舒,今春觉有起色,将来亦可藉此遂莼鲈之愿矣。嘉邑未完,殊出意外。造船一项,不见移咨③,直抚④必已在赦内,倘有混扰,回之可也。读叔祖两传,简核精确,无可更易。侄意欲待诗学稍进,作一长歌,以志高山之仰,而日来胸次冗杂,未能成章,容续成上正。

    ┃ 今译 ┃

    去年秋天接到来信,知道叔叔您近来安好,心里非常欣慰。我宦海浮沉于此,时间越久越觉得困顿,做官困顿,与时局无关,只是学问没有长进的缘故吧。灵寿去年幸好减免了钱粮,民力稍微得到舒缓,今年春天渐渐有些起色,将来也可以借此遂了返乡的心愿。嘉定的事情还没有完,颇出乎意料。造船一事,没有见到移送过来的公文,直隶巡抚必然已经在大赦之内,假使有所混淆干扰,回了他即可。读过叔祖的两篇传记,言简意赅,精确翔实,没有需要更改的地方。我本想等到写诗水平稍有长进,写一首长诗,用来记录我对叔祖的高山敬仰之情,而近来杂事繁多,心中烦闷,无法成篇,容我写好后呈送给您指正。

    ┃ 简注 ┃

    ① 佳胜: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顺适。宋苏轼《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慨,兼审尊体佳胜。”

    ② 偃(yǎn)蹇(jiǎn):困顿。

    ③ 移咨:指移送咨文。咨文,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移文。

    ④ 直抚:直隶巡抚。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灵寿知县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信中,陆陇其谈及仕途发展情况和灵寿民生状况。信的结尾之处,陆陇其特别提到:“读叔祖两传,简核精确,无可更易。侄意欲待诗学稍进,作一长歌,以志高山之仰,而日来胸次冗杂,未能成章,容续成上正。”在陆陇其的信中,很少谈到诗歌,这是一次特例。从他的信中,我们可以得知:其一,陆陇其是会写诗的,只是他觉得自己的写诗水平有待提高;其二,陆陇其对诗歌是认可的,他以为诗歌可以抒发高山景仰之情;其三,陆陇其写诗是感于事而发,绝不无病呻吟。从现有资料来看,陆陇其流传下来三十余首诗作,尤以《田家行》最佳。摘录如下,与诸君共勉。

    田家行

    谁云田家苦,田家亦可娱。上年虽遭水,禾黍多荒芜。今年小麦熟,妇子尽足哺。所惧欠官钱,目下便当输。昨夜府檄下,兵饷尚未敷。里长惊相告,少缓自速辜。不怕长吏庭,鞭挞伤肌肤。但恐上官怒,谓我县令懦。伤肤犹且可,令懦当改图。阳春变霜雪,尔悔不迟乎。急往富家问,倍息犹胜无。田中青青麦,已是他人租。闻说朝廷上,方问民苦荼。贡赋有常经,谁敢咨且吁。不愿议蠲免,但愿缓追呼。

    与叔元旂翁(七)

    去秋人归,匆匆不及作一字。冬春以来,地方有蠲赈①之事,刻无宁晷。家乡音问,不胜辽阔②。六月中,到都门,见子展弟,知吾叔近祉佳胜。欣慰,欣慰!侄此番行取③,出人意外,初欲借此告假回南,而势不容迟,只得勉强到部,且再看光景何如。此时言路甚是烦难,且萧然一身在长安中,亦大费踌躇,不胜进退维谷。如何,如何!种种景象,六符叔归,自能详之不赘。

    ┃ 今译 ┃

    去年有人回老家去,时间比较急,来不及写信。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以来,灵寿地方上有免除租税、救济饥贫的差事,一刻也得不到安宁。家乡的讯息,因为隔得太远也得不到。今年六月,我到京师,见到子展弟,知道叔叔您一切安好。我心里非常安慰,非常安慰!我这次行取,非常出乎意料,当初本想借着余国柱的弹劾告假回家,而今形势容不得我有所延迟,只能勉强到吏部验到,看看情况再做决定吧。眼下的御史言官之职责非常繁杂困难,而且我孑然一身独自在京师,也大费踌躇,难以承受进退维谷的困境。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办呢!我在京师的种种景象,六符叔回去之后,自然会对您详说,我就不再赘述了。

    ┃ 简注 ┃

    ① 蠲赈:亦作“蠲振”。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② 辽阔:遥远。

    ③ 行取: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优者授给事中,次御史,再次各部官职。清初沿袭,并规定三年一次,各省有定额,雍正之后逐渐废弃。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监察御史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当年二月,陆陇其带队赈济灵寿灾民,从巡抚那里听说余国柱弹劾他的事情,因而有了辞官返乡的念头;五月,左都御史陈廷敬推荐他到京师任职;六月,陆陇其到京,赴吏部验到;九月,到畅春园觐见康熙皇帝,后补任为四川道监察御史。从“勉强到部,且再看光景何如”“此时言路甚是烦难”等语句推断,这封信可能写于陆陇其担任监察御史之后。信中写了他这一年来的大致状况,以及他想辞官回乡又难以离开官场的复杂矛盾心情。

    与叔元旂翁(八)

    家眷回南时,有一札呈吾叔,想已入览。十月终旬,文端叔到京,接吾叔手札,知近祉佳胜,深慰远怀。

    侄数年来莼鲈之想时刻在胸。一番行取,初意或可稍展所见,不意目前时局处处棘手。吾叔阳城有待①之言,固属老成之识,然恐不若孙绰②之遂初更为高妙也。如何,如何!

    《松阳讲义》尚属草本,乃蒙付梓,恐迂愚之说未必能行,徒费吾叔一番经营也。所寄刻本中多差字,想系传写之讹,特托思远弟校对,尚未能尽。前三儿带归一本,乃侄所自校,可取一对,改正为妙。有脱落字句者,不妨双行补入。承命率作一序,亦殊不文,聊志其大略耳,并呈上。叔祖至行,时时在念,因不敢草率属笔,只管蹉跎,心境稍闲,即当有以报命。匆匆不多及。

    ┃ 今译 ┃

    家眷南下返乡的时候,有一封信寄给您,想必您已经读过了。十月下旬,文端叔到京师来,收到您的来信,知道您一切安好,我心里感到很欣慰。

    我数年来时刻想着要辞官返乡。这次行取,最初的念头是想要施展平生所见,想不到目前时局处处都很棘手。您“阳城有待”的说法,固然是老成稳重的看法,恐怕还是不如孙绰遂其初愿更为高妙啊。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松阳讲义》还是草本,就承蒙您刊刻发行,唯恐书中的迂拙说法未必能行得通,白白耗费您的一番辛苦筹划。您寄来的刻本中有很多错别字,想来是传抄过程中以讹传讹的缘故,我特意委托思远弟校对,未能全部校对出来。前段时间,三儿陆宸徵带了一本《松阳讲义》回去,这是我亲自校对的,可以拿来做个比照,改正讹误才好。书中有脱落字句的地方,不妨双行补入。承您之命写了一篇序言,也是颇不成文,聊以记录一下大概情况吧,一并寄给您。叔祖卓绝的品行,我时时放在心上,因而不敢草率动笔,只能任由时间蹉跎,等到心境稍微闲适,就按照您的要求去写。匆匆忙忙,来不及多说了。

    ┃ 简注 ┃

    ① 阳城有待:阳城,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阳城有待”出自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大师荀爽寓居阳城的典故。据史料记载,荀爽出身东汉望族“颍川荀氏”,为荀子第十二世孙、东汉名士荀淑第六子。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在位时曾被太常赵典举为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期间,荀爽在《贻李膺书》中说,“知以直道不容于时,悦山乐水,家于阳城”,以此来表明心志。黄巾起义爆发后,党禁解除,荀爽相继被举荐,但都未应命。董卓专权时,强征荀爽为官。他在九十三日内,接连升至司空,位列台司。荀爽见董卓残暴,便暗中与司徒王允等谋除董卓。但在举事前,荀爽便于初平元年病逝,享年六十三岁。“阳城有待”指的是暂时隐居,以等未来施展才华的机会。

    ② 孙绰:字兴公,东晋玄言诗人。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孙绰曾任临海章安令,在任时写过著名的《天台山赋》。他善书博学,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监察御史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信中,陆陇其再次表达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想要辞官返乡的意愿。同时,他也提到,开始出任监察御史的时候,他还希望做些事情,施展平生所学,凭着一腔热血上了《畿辅民情疏》《论湖南巡抚夺情疏》《请速停保举永闭先用疏》等奏疏;然而,时局艰难,他遭到了同僚的排挤和上官的厌弃,处境艰难,处处棘手。因此,他引用荀爽、孙绰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辞官返乡的强烈意愿。

    陆陇其在信中着重讲述了《松阳讲义》的事情。他认为陆元旂刊刻发行的《松阳讲义》“尚属草本”,“恐迂愚之说未必能行”,而且“刻本中多差字”。为此,他请陆思远认真校对,还让陆宸徵带回一本他亲自校对的手抄本《松阳讲义》,用于校对陆元旂刊刻本,并写了一篇序言,介绍《松阳讲义》的成书过程和思想内容。

    此外,他再次提到了叔祖(陆元旂父亲)的卓绝品行,表达了自己不敢草率动笔书写传记或墓志铭的想法,请求陆元旂原谅,而待他“心境稍闲,即当有以报命”。

    与叔元旂翁(九)

    两接吾叔手札,知起居佳胜,深慰远怀。《一隅集》《松阳讲义》复累吾叔,尤觉无谓,不知可稍偿刻赀①,不至大折②否?《讲义》止此一百十余章,无续做者。盖此只是完灵寿一局,原不必其全也。刻成,幸寄数部到京是荷③。侄在都门,终日鹿鹿④,无一善状,时事甚难,言路恐不可久居。如何,如何!

    ┃ 今译 ┃

    再次接到您的信,知道您一切安好,我感到很欣慰。再次因《一隅集》《松阳讲义》劳累您,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知卖书所得是否可以稍微偿还刊刻的费用,不至于大赔本?《讲义》只有一百一十余章,没有续写的。这是我在灵寿县学授课的讲义,原本就不必全面。刻成之后,如有幸寄数部到京师来,那就太感谢您了。我在京师,终日碌碌无为,没有干成一件好事,时事非常艰难,监察御史之职恐怕不会长久担任下去。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 简注 ┃

    ① 刻赀(zī):刊刻的费用。

    ② 大折:大赔本。

    ③ 是荷:指对受到的帮助或恩惠表示感谢。多用于书信的末尾。

    ④ 鹿鹿:碌碌,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监察御史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陆陇其在信中表达了对陆元旂刊刻《一隅集》《松阳讲义》的感谢,并就《松阳讲义》没有讲解《四书》所有篇章作了说明。陆陇其担任监察御史之后,正道直行,在夺情、捐纳等事情上得罪了权贵,自知将不容于朝廷,因此有了“时事甚难,言路恐不可久居”的判断。

    与叔元旂翁(十)

    初夏人归,有一札呈上,想已入览。侄以不能随众①,于六月中几遭奇祸②,虽蒙宽免③,而势甚可畏。目前又未敢便告假,不意世局之险至此,然只是听命,无他法也。嘉定有未完二件,一系边海城垣核减银,一系河工解费。问之部中,此二案内俱拖迟未完。若到原籍来催,照前回复可也,望吾叔留神。姚亲翁在京,并无他举动,已有南归之意,并闻,余不悉。

    ┃ 今译 ┃

    初夏有人回去,有一封信带给您,想必您已经看过了。我因为不能依从多数人的意见,在六月中几乎遭受使人不测、出人意料的灾祸,后来虽然得到赦免,然而形势非常让人畏惧。目前的情况下,我又不敢随便请假,没想到世局竟然这么险恶,我只能听天由命,别无他法。嘉定还有两件事没有完成,一是边海城垣核减银两,二是河工所费银两。我询问过相关部门,这两件事情都是拖延下来没有完成的。若是有关方面到老家来催问,您把我说的话说给他们听即可,希望您多留神。姚家亲翁在京师,并没有其他的举动,已经有了南下返乡的意思,一并告知,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 简注 ┃

    ① 随众:从众,依从多数人的意见。

    ② 奇祸:使人不测、出人意料的灾祸。

    ③ 宽免:从宽减免或赦免。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监察御史任上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陆陇其信中写道:“侄以不能随众,于六月中几遭奇祸,虽蒙宽免,而势甚可畏。”据《陆陇其年谱》记载,康熙三十年五月,京师大旱,康熙皇帝命大臣直陈利弊,陆陇其献三议:其一,编审人丁,宜痛除积弊;其二,积欠钱粮宜急豁免;其三,捐纳保举宜急停止。六月,陆陇其上《请速停保举永闭先用疏》,后令九卿会同陆陇其议奏,满人官员请改议,陆陇其不从。因议论捐纳一事,陆陇其得罪了满人权贵,差点被发配东北蛮荒之地,后康熙皇帝因为他是言官,法外开恩,陆陇其得以豁免,奉命巡视北城。八月,陆陇其被御史弹劾不称职。九月,陆陇其辞官出京,十一月抵家,终于圆了他的“莼鲈之思”。

    与叔元旂翁(十一)

    中秋虞山①馆归,匆匆即去,未得图晤。《讲义》稿本,校毕呈上,但目下未能料理②纸张。如何,如何!序文不必另刻,附数行于目录后,用此体甚觉古雅③,不识吾叔以为何如?今并写一式呈上,种种晤悉不一。

    ┃ 今译 ┃

    中秋节的时候,我从常熟席家回来,在家待了几天就匆匆赶了回去。《松阳讲义》的稿本,我已校对完毕,现交给您,只是眼下没有用于刊刻的纸张。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序文不必另外刻了,在目录之后附上数行,用这种体例觉得非常雅致而有古典风味,不知您以为如何?现在一并写上交给您,其他种种想要说的话就不一一写了。

    ┃ 简注 ┃

    ① 虞山:虞山为江苏省常熟市境内的一座山,横卧于常熟城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死后葬于此而得名。此处代指常熟。

    ② 料理:整理、处理。

    ③ 古雅:雅致而有古典风味。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在辞官返乡后写给叔叔陆元旂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据《陆陇其年谱》记载,陆陇其于康熙三十年十一月返乡之后,常熟席启寓又来邀请他前去担任私塾先生;第二年正月,他应邀赴常熟席家担任塾师。当年中秋节,陆陇其匆匆返家一次,未能和陆元旂见面,这封信就是因为没能见上,有许多话要交代才写的。信中,陆陇其说了校对《松阳讲义》的情况,并对如何刊刻该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与曾叔祖蒿庵翁(一)

    一身远出,幼子无知,所恃者师保得人耳。临行匆匆,言不能尽,想太翁亦不待言而知其意也。

    舟中细思“一齐众咻”①之义,觉得“咻”字情状万千,愈思愈觉可畏。非必有意引诱,然后为咻;凡亲友来者,或语言粗鄙,或举止轻率,一入初学耳目,便是终身毒药。故有心之咻犹有限,无心之咻最无穷。此孟子所以必欲置之庄岳。然庄岳势不易得,惟恃一齐人之辞严义正,能使众咻辟易②,望风而靡③,则潇湘、云梦尽成庄岳矣。

    舟行吴江道中,半日闷郁。思至此,又不觉欣然慰也。至于户外之事,惟有一静。仲书“夬履,贞厉”之占,切中其病,高明如见。晤时,幸时提撕④此意,内无咻而外无夬,千里远怀,便可坦然矣,惟太翁留意。

    ┃ 今译 ┃

    一个人出门远行,幼子年少无知,所依靠的只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临行之时匆匆忙忙,没有把话说完,想必太翁不用等到我说明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我在船中仔细思考“一齐众咻”的意思,觉得“咻”字有万千种情状,越想越觉得可畏。不一定必须是有意引诱,然后才是“咻”;凡是亲戚朋友前来,或是语言粗鄙,或是举止轻率,一旦进入初学者的耳中和眼中,便是终身的毒药。因此,有心之“咻”影响有限,无心之“咻”贻害无穷。这是孟子之所以一定要将他放到庄岳等闹市区的原因。不过庄岳等闹市区势必不容易得到,只有依靠一个齐国人的义正言辞,才能使众多楚国人的喧闹消失,使他们望风而逃,那么潇湘、云梦等地则都成为庄岳了。

    所乘之船行到吴江上,这半天都很郁闷。想到这些,又不知不觉感到欣然安慰了。至于户外的事情,只讲究一个“静”字。仲书“夬(guà⑨)履,贞厉”的占辞,正好切中此病,其高明如同亲见。见面之时,希望时常提醒这些意思,在内没有人喧闹,在外没有人决裂,则虽然离家千里,心中亦可以坦然了,希望太翁多留意家中情况。

    ┃ 简注 ┃

    ① 一齐众咻(xiū):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学习环境不好,干扰很大。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② 辟易:退避,引申为消失。

    ③ 望风而靡:见到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

    ④ 提撕:教导;提醒。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写给曾叔祖陆蒿庵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信中,陆陇其除了请陆蒿庵关照家中事务之外,还用 “一齐众咻”的典故,详细说明了子女的教育问题。陆陇其认为,“非必有意引诱,然后为咻”,即使是无意之中的“语言粗鄙”“举止轻率”等等,一旦被初学者听到看到,便是“终身毒药”。因此,他提出“有心之咻犹有限,无心之咻最无穷”的观点,特别强调学习环境对读书人的影响,请陆蒿庵一定要关照好他的三儿子陆宸徵。

    此外,陆陇其还提到了临行之前占卜的“夬履,贞厉”一卦。“夬履,贞厉”是《周易》第十卦第五爻的爻辞,意为保护自己脚的鞋子都断裂了,继续走下去会有很大的困难。他以此来警醒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内无咻而外无夬”,如此就能够坦然面对未知的仕途了。

    与曾叔祖蒿庵翁(二)

    六月初二到京,部例,急选与大选①不同,文书必自勋司而转功司,自功司而达选司,②有二十余日之担搁③,非一日便可投供④也。选司题覆⑤,又有一月工夫,总之补期在九月矣。初意欲改教职,部中无此例,只得听其自然。但将来做法甚难,诸君子之期望,亦最难副,十分小心。犹或庶几倘得一世俗所谓美缺,家中人切不可以为喜,望太翁居常时时提醒此意。

    在京师,自觉纷华盛丽不能动此心,颇浩浩落落。但时一念及稚子愚蠢,未有知识,辄不能不搅扰⑥于中。未知近来读书何如?侄孙意惟欲其精熟,不欲其性急。太翁可取《程氏分年日程》,细体古人读书之法,使之循序渐进,勿随世俗之见方妙。《周礼》《礼记》,俱宜令其温习,一季得一周,庶能记得。侄孙幼时温书,皆一月一周也,《左传》诸书,迄今犹能成诵,皆当时温习之功。惟太翁留神馆中,凡有不便,不妨直言,不比在别家也。

    惟有一事,意中欲望太翁之裁节者。向在家时,屡欲言之,踌躇中止。到路上思之,不言毕竟是客气,非所以待太翁也,敢一陈之。烟之为物,从古所无,明季始有之,吴梅村以为妖,见于《绥寇纪略》中。侄孙见今之大贤君子,无吃此者,盖皆知其非佳物也。太翁留心正学,而嗜好偶同于流俗,何难一举而绝之?一则见克己之勇,一则免火烛之虞,一则后学无效尤之弊,一举而三善备焉。不识太翁不以为妄言否?便中⑦草附,不能尽悉,临楮⑧依依。

    ┃ 今译 ┃

    六月初二到京,吏部惯例,急选与大选不同,文书必须从稽勋司转到考功司,再从考功司到文选清吏司,中间要耽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不是一天就可以提供的。文选清吏司题本奏覆皇上,又要等一个月的时间,总之,补任职务的时间要在九月份了。当初的想法是改为教职,吏部回复说没有此例,只能听命于上,顺其自然了。但是将来的事情很难做,诸位亲朋好友的期望也很难实现,我必须十分谨慎小心。如果有幸得到一个世俗所谓的肥缺,家里人务必不可以此为喜事,希望您平日经常提醒他们。

    来到京师,自己感觉到繁华富丽不能让我动心,颇感胸怀坦荡,落落寡合。不过一想到家中稚子愚昧无知,总是不能不被搅扰其中。不知道他近来读书怎么样?我只是希望他读书精熟,不想他性子太急。您可以拿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仔细体认古人的读书方法,让他循序渐进,不要听从世俗之见就好了。《周礼》《礼记》,也可以让他温习起来,一个季度读一遍,差不多就能记住了。我年幼的时候温书,都是一个月读一遍,《左传》等书,至今还能背诵,都是当年温习功课的功劳。您多留心一下私塾里面的情况,凡是有不合适的地方,不妨直言,在我这里,不比在别人家。

    有一件事情,想要您裁决。以前在家时,多次想说,犹豫再三,还是没说。走在路上,我反复思量,不说毕竟还是太客气了,不是对待您的正确方法,现在就说给您听吧。烟这个东西,古代是没有的,明朝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吴梅村先生把它看作是妖物,参见《绥寇纪略》一书。我见当今的大贤君子,没有吃烟的,大概都知道这不是好东西吧。您留心正学,而嗜好偶尔和流俗之人相同,一下子就戒掉有什么难的呢?一来可以让人看到您克服自己嗜好的勇气,二来又能免去火烛的忧虑,三来还不让后辈学子有效法吸烟的弊端,一举而三得。不知您是否可以不把我说的话当做胡言乱语?忙里抽闲草草写了这封信,不能把情况全都说清楚,对着信纸心里很是不舍。

    ┃ 简注 ┃

    ① 急选与大选:明清时期的吏部铨选官吏制度。清制,凡内外文官缺出,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归吏部选补,每月一次,分单月选及双月选。双月大选、单月急选,初授官及考定升降归双月大选,改授、改降、丁忧、候补归单月急选,统称月选,所选之官称月官。

    ② 勋司、功司、选司:中国古代六部制下吏部的组成机构。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明清时期,吏部下设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四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③ 担搁:亦作“担阁”,耽搁,迟延。

    ④ 投供:清制,候选官员将得选缺时,按吏部规定日期报到,亲笔书写履历单,呈交吏部文选司,以待铨选,称投供。其亲笔书写的履历单称为亲供。

    ⑤ 题覆:明清时期六部向皇帝进呈的一种公务文书。意谓题本奏覆。多用于回答垂询。

    ⑥ 搅扰:扰乱,骚扰。

    ⑦ 便中:指方便的时候。

    ⑧ 楮(chǔ):纸的代称,多指信笺。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写给曾叔祖陆蒿庵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信中,陆陇其叙说了他赴吏部谋求起复的经过和吏部的办事流程,表达了他当官不求富贵,但求心安理得的心愿。陆陇其在信中还提到了幼子陆宸徵的读书问题,他说:“侄孙意惟欲其精熟,不欲其性急。”希望陆蒿庵采取《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的做法,教导陆宸徵循序渐进、一季一周阅读《周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免得成为流俗之人。

    此外,陆陇其还委婉地劝谕陆蒿庵戒烟。他首先说了烟的来源和名人对烟的看法,以此来提醒陆蒿庵,烟不是中国原有的,而且被一些名人看作是妖物,还是少吸为好;其次,他以当时大贤君子和流俗之人的做法,来提醒陆蒿庵,大贤君子是不吸烟的,流俗之人才吸烟;再次,他列举了戒烟的好处,“一则见克己之勇,一则免火烛之虞,一则后学无效尤之弊”,对己、对物、对人,一举而三得,可谓真知灼见。

    与曾叔祖蒿庵翁(三)

    到京三月,家信未通,心甚悬悬。八月十七始接得闰月中信,喜不可言。侄孙已经投供,但部中新例,急选不论项款,惟以文书到部日为先后。而近来教官、县丞两项,捐升知县者,闻改归单月,侄孙名次在七十人外,补期尚遥遥矣。冬末春初,或作南归计,亦未可定,尚在徘徊也。家中百事都放不下,所恃以宽其内顾之忧者,惟以学生子付太翁耳。明岁不敢另具约,奉教自应如旧。侄孙教子之念,与他人异,功名且当听之于天,但必欲其为圣贤路上人,望时时鼓舞其志气,使知有向上一途。

    所读书不必欲速,但要极熟。在京师见一二博学之士三礼①、四传②烂熟,胸中滔滔滚滚,真是可爱。若读得不熟,安能如此?此虽尚是记问之学③,然必有此根脚,然后可就上面讲究。圣贤学问,未有不由博而约者。《左传》中事迹驳杂,读时须分别王伯、邪正之辨。《注疏》④《大全》⑤,此两书缺一不可。初学虽不能尽看,幸检其易晓者,提出指示之,庶胸中知有泾渭。冬天日短,应嘱其早起,夜间则又不宜久坐。欲其务学,又不得不爱惜其精神也。

    闻家乡米价甚贱,此最是喜信。季飞叔侄近况何如?晤时,并希致人处境不佳,只有和平一法,怨尤之气,减得一分,有一分受用也。

    ┃ 今译 ┃

    来到京师已经三个月,与家中没有书信往来,心里非常挂念。八月十七日才接到闰月中的来信,高兴之情自不必说。我已经投供,但吏部有新的规矩,急选不论是项目和款式,只是以文书到达吏部的日期先后为准。而近日以来教官、县丞两类官员,捐纳升任知县的,听说改为单月,我的排名在七十人以外,补任的时间遥遥无期。今年冬末或明年春初,或许就要做回到南方的打算,不过也不一定,尚且还在徘徊。家中诸事都放心不下,我所赖以宽慰内顾之忧的,只有把陆宸徵托付给您了。明年不敢另外发出邀约,请您仍然照旧教授弟子。我教育儿子的想法,和他人不一样,功名之事应当听天由命,但是一定要把陆宸徵培养成为圣贤的同路人,希望您时常鼓舞激励他,让他知道还有向上一路可以走。

    读书不必速度太快,但是一定要精湛纯熟。我在京师,见到一些博学之士,三礼、四传背得滚瓜烂熟,说起来滔滔不绝,胸中自有丘壑,真实可爱至极啊。如果读得不纯熟,怎么能够有如此表现呢?这些虽然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然而学问必须要有基础,然后才可以进一步探究。圣贤学问,没有一门不是广博而简约的。《左传》中事迹驳杂,阅读的时候应当明辨其中的王伯、正邪之区分。《十三经注疏》《四书讲义大全》这两本书,缺一不可。初学者虽然不能全部看明白,希望您从中选出明白易晓者,提出来指示给他,让他心中知道有泾有渭。冬天白昼短,应该嘱咐他早些起床,夜里又不适合久坐。虽然希望他读书进学,但又不得不爱惜他的精神。

    听说家乡粮米很便宜,这是最让人欣喜的消息。季飞叔侄最近怎么样呢?见面的时候,有些事情导致他们的处境不是很好,只有心态平和才是正当方法,埋怨责怪的想法,只要减少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效用。

    ┃ 简注 ┃

    ① 三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② 四传:亦称“四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③ 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尚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出自《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④ 《注疏》:注,对经文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此处指《十三经注疏》。

    ⑤ 《大全》:对某一部或某几部儒家经典的全部篇章的讲解。此处指《四书讲义大全》。

    ┃ 实践要点 ┃

    这是陆陇其写给曾叔祖陆蒿庵的信,大致写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信中,陆陇其讲述了他在京补选的情况,自认为“补期尚遥遥矣”;其实,陆陇其在当年九月就补授灵寿知县,还是算快的,和他之前预计的差不多。陆陇其在信中着重提到了陆宸徵的学习情况。他希望陆蒿庵“时时鼓舞其志气,使知有向上一途”,让陆宸徵成为“圣贤路上人”。陆陇其以其在京师的见闻提出,“所读书不必欲速,但要极熟”,并说:“此虽尚是记问之学,然必有此根脚,然后可就上面讲究。”他还请陆蒿庵教导陆宸徵阅读《十三经注疏》和《四书讲义大全》等儒家经典及其注疏,“检其易晓者,提出指示之”,使陆宸徵“胸中知有泾渭”,同时“分别王伯、邪正之辨”。接着,陆陇其再次强调读书要劳逸结合,“冬天日短,应嘱其早起,夜间则又不宜久坐。欲其务学,又不得不爱惜其精神也。”可怜天下父母心,陆陇其的爱子之心,天地可鉴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