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陆陇其家训译注最新章节!

,按照次序逐渐刊行,读书人才知道还有这本书在。然而,旧的刻板模糊不清,经常会出现一些鲁鱼亥豕的错误,让读者诟病。我因此重新校对刊行,希望这本书能因此而兴起,并且拿这本书来向朝廷提出建议,依照朱子对科举考试的看法,鼓励天下读书人都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书,那么人才鼎盛的情况或许可以出现吧?

    ┃ 简注 ┃

    ① 程畏斋:程端礼(1271——1345),字敬叔、敬礼,号畏斋,庆元(今浙江宁波鄞州)人。15岁时能记诵《六经》,晓析大义,治朱子之学。累任建平、建德县教谕,台州路、衢州路教授等,生徒甚众。后以将仕郎、台州路儒学教授致仕归里,郡守王元恭礼请为师。著有《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春秋本义》《畏斋集》等。

    ② 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为系统、最具影响的读书法。

    ③ 准绳:喻言行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

    ④ 经明行修:经明,即明经,指通晓经学的要旨;修,完好,端正。指通晓经学,品德端正。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⑤ 彬彬:文质兼备貌。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论语集解》:“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⑥ 卤莽灭裂: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⑦ 漶漫:模糊不清。

    ⑧ 鲁鱼亥豕: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撰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现多指书写错误,或不经意间犯的错误。

    ⑨ 建白: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

    ⑩ 贡举:“贡”指贡士,《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举”指乡举里选。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合称“贡举”。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或曰:学者天资不同,敏钝各异,岂必皆如程氏所谓看读百遍,背读百遍乎?曰:中人以下,固不待言,若生知、学知之人,而用困知①之功,不更善乎?况生知、学知者有几人耶?

    或曰:明初纂《四书五经性理大全》,采诸儒之说备矣。蔡虚斋②、林次崖③、陈紫峰④之徒,又推《大全》之意,各自著书,为学者所宗矣。今《程氏读经日程》,又必取古注疏、《朱子语类》、《文集》,及诸儒之解释而钞之、而读之、而玩之,不可省乎?《朱子纲目》一书,治乱得失昭然矣。程氏又必取温公《通鉴》,及司马迁、班固、范祖禹、欧阳修之史而参之,不亦烦乎?曰:《纲目》犹《春秋》也,温公《通鉴》及迁、固诸家之史,犹鲁史旧文也。鲁史旧文不存,学者不能尽见圣人笔削⑤之意,故言《春秋》者至于聚讼⑥。今《通鉴》及迁、固诸家之史具在,参而观之,而紫阳笔削之妙愈见,是乌可以不考乎?永乐时纂《大全》,当时承宋儒理学大明之后,虽胡、杨、金、萧未为升堂入室⑦之儒,而所采取者,无非濓、洛、关、闽之微言,蔡、林诸儒又从而发明之,固皆有功学者之书也,然其缺略疏漏者亦有矣。幸而朱子之全书具存,诸家之解释未尽湮没,溯而考之,以补《大全》之阙,不亦善乎?至于古注疏,则固汉、唐千余年间学者之所讲求,程朱之学,亦从此出而益精焉耳。虽曰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然非郑康成、孔颖达之流阐发于前,程朱亦岂能凿空⑧创造耶?故程朱之于古注疏,犹孔子之于老、彭也。幸而其书尚存,不至如夏、殷之无征,是亦不可以不考也。

    ┃ 今译 ┃

    有的人说:读书人天资各自不同,敏锐迟钝也有差异,难道必须都要如同程先生所说的要阅读一百遍,背诵一百遍吗?我回复说: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不用说了,如果是生而知之、学而后知之的人,而采用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学到知识的方法,不是更好吗?况且,生而知之、学而后知之的人有几个人呢?

    有的人说:明初编纂《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采集的诸位大儒的学说已经比较完备了。明代蔡清、林希元、陈琛等人,又推究《性理大全》的意思,各自著书立说,成为读书人宗奉的对象。现在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又一定要取古人的注疏、《朱子语类》、《文集》,以及诸儒的解释而抄写、阅读、把玩,不能省略一些吗?《朱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治乱得失的道理昭然若揭。程先生又要求读司马温公的《资治通鉴》,以及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祖禹《唐鉴》、欧阳修《新唐书》等相互参阅,不也是很杂乱吗?我回复说:《朱子资治通鉴纲目》犹如《春秋》,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以及司马迁、班固等人所著的史书,犹如是鲁国史书原文。鲁国史书原文没有留存下来,读书人不能全部见到圣人孔子删改著述的本意,因此解说《春秋》的诸家众人争辩,是非难定。现在《资治通鉴》以及司马迁、班固等人的史书还都存在,参照阅读,朱子删改著述的妙处就愈显得精妙了,难道可以不拿来作为参考吗?永乐年间,朝廷编纂《性理大全》,当时承接宋儒理学的形势大好,虽然胡广、杨荣、金幼孜、萧时中等人不是学问造诣很深的大儒,然而他们采纳的学说,无非是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等人的精微言论,蔡清、林希元等人又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和说明,这些都是有功于读书人治学的书,然而其中欠缺、省略、疏忽、遗漏的地方也是有的。幸而朱子的全集还留存于世,诸位大儒的解释说明著作也还没有全部湮没无闻,对它们进行追溯考察,用来补全《性理大全》的缺憾,不也是很好吗?至于古代的注疏,固然汉、唐一千余年之间历代儒家学者所讲求的章法,二程、朱子的学说,也是从这里面延伸出来而更加精湛罢了。虽然说是可以从古人遗留的经书中得到没有流传下来的学问,然而如果没有郑玄、孔颖达等先儒在前面阐发说明,二程、朱子又怎么能凭空无据地创造出来呢?因此,二程、朱子对于古人的注疏来说,好比是孔子对于老子、彭祖啊。幸好他们的著作还留存于世,不像夏、商两代那样没法考证,因此,我们不可以不考察清楚啊。

    ┃ 简注 ┃

    ① 困知: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学到知识。

    ② 蔡虚斋:蔡清(1453——1508),字介夫,号虚斋,明晋江(今福建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理学家,著有《易经蒙引》等。

    ③ 林次崖:林希元(1482——1567),字茂贞,号次崖,福建同安县(今福建厦门翔安)人。明正德十二年进士,曾任大理寺丞、钦州知府,著名理学家,著有《易经存疑》《四书存疑》《更正大学经传定本》等。

    ④ 陈紫峰:陈琛(1477——1545),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人。明正德十二年进士,曾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南京吏部考功郎中,著名理学家,著有《四书浅说》等。陈琛是蔡清的高徒,一生大多时间都在从事理学的教育和研究,捍卫和发展了朱熹学说,与张岳、林希元同为明代后期最有代表性的福建朱子学者。

    ⑤ 笔削:笔,书写记录;削,删改时用刀削刮简牍。指著述。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⑥ 聚讼:众人争辩,是非难定。

    ⑦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出自《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⑧ 凿空:开通道路、凭空无据、穿凿等。

    或曰:然则学者所当读之书,尽于程氏所编乎?程氏以前诸子百家之书,程氏而后诸儒之书,亦有当读而玩者乎?曰:程氏特言其切而要者耳,书固不尽是也。先秦之时,若《国语》《战国策》,以至老、庄之道德,荀卿之言学,管、韩之论治,孙、吴、司马之谈兵,虽皆驳而不纯,儒者亦当知其梗概。汉以后,若扬雄、董生、王通之书,虽未及洛、闽之精,而亦往往为先儒所取,固当择而读也。然程氏而后,若薛文清①之《读书录》、胡敬斋②之《居业录》、罗整庵③之《困知记》、陈清澜④之《学蔀通辨》,皆所以辨学术之得失;邱琼山⑤之《大学衍义补》,所以明政事之源委,是皆羽翼经传之书,不可不深考也。宋、元以来之治乱,则有若成化之《续纲目》、薛方山⑥之《续通鉴》。有明一代,未有成书,而其时政得失,杂见于诸家之记载者,亦不可不知也。

    或曰:然则穷年累月于章句之中,不近于支离、博而寡当⑦乎?且世益远而书益多,后之读者,不愈难乎?曰:一代卓然不可磨灭之书,固不多有;其他纷然杂出之书,随出随没。惟患读之无法耳,不患其多也,亦惟谨守是编之法而已。以读书为支离,是固近年以来阳儒阴释之学,非我所敢知也。

    是编之法,非程氏之法,而朱子之法也;非朱子之法,而孔孟以来教人读书之法也。舍孔孟读书之法,而欲学孔孟之道,有是理哉?

    ┃ 今译 ┃

    有的人说:那么,读书人需要读的书,全部都在程先生所编的书中了吗?程先生以前诸子百家的书,程先生以后诸位大儒的书,也有应当阅读并把玩体味的吗?我回复说:程先生特别说明他指出的是深切而关键的书,要读的当然不止这些。先秦时期的《国语》《战国策》,以及老子、庄子讲述道德的书,荀子谈论劝学的书,管仲、韩非子论述社会治理的书,孙武、孙膑、司马穰苴谈论兵法的书,虽然都驳杂而不精纯,儒家读书人也应当知道它们的梗概。汉代及以后,扬雄、董仲舒、王通等人的书,虽然不如二程、朱子精纯,也往往会为先儒所取,也应当选择一部分来阅读。程先生以后,比如薛瑄《读书录》、胡居仁《居业录》、罗钦顺《困知记》、陈建《学蔀通辨》等书,都是用来辨析学术的得失;邱濬《大学衍义补》,阐明政事的原委,都是羽翼儒家经传的著作,不可不深入考察。宋、元以来的治和乱,则有成化年间的《续纲目》、薛应旂的《续通鉴》等。整个明代,没有成为专著的,议论时政得失,杂见于各种记载中的篇章,也不可不知道。

    有的人说:那么,穷年累月的沉浸在章句之中,不会近乎支离破碎、学问丰富而却不得要领吗?而且,时间越往后书就越多,后面的读书人,不就更加觉得困难了吗?我回复说:能称得上是一代卓然不可磨灭之书的,原就不可多见;其他的纷繁杂出的书,出现以后就随之淹没了。只需忧患没有好的读书方法,不要忧患书太多,也就是要谨守这本书中所说的方法。认为读书是支离破碎,这是近年以来兴起的阳儒阴释的学说,对此,我不好随便下结论。

    这本书中所讲的读书方法,不是程先生的方法,而是朱子的方法;也不是朱子的方法,而是孔孟以来教人读书的方法。舍弃孔孟的读书方法,而想要去学习孔孟之道,有这样的道理吗?

    ┃ 简注 ┃

    ① 薛文清: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明河津(今山西万荣)人,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为明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天顺八年去世,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故后世称其为“薛文清”。隆庆五年,从祀孔庙。

    ② 胡敬斋: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明江西余干(今江西余干)人,著名理学家。胡居仁是吴与弼的弟子,明初诸儒中坚守朱子学之最醇者。胡居仁为学注重体验,注重持守,一生致力于“敬”,以“敬”为存养之道,强调“静中有物”,静中自有主宰,即“有主”。他认为,心性修持中,“有主”是关键,主宰是“操持”“持守”的功夫,使“心存处理即在”。胡居仁淡泊自处,自甘寂寞。他远离官场,布衣终身。讲学之余,笔耕不辍,勤于著述,著有《胡文敬公集》《易象抄》《易通解》《敬斋集》《居业录》及《居业录续编》等书行世。

    ③ 罗整庵: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泰和)人,著名理学家,明代“气学”代表人物之一。明弘治六年进士科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里专心研究理学。在明代中期,罗钦顺是可以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明嘉靖二十六年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④ 陈清澜: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广东东莞)人。明嘉靖七年中举人,曾任福建侯官县教谕、江西临江府学教授,编校《十三经注疏》。

    ⑤ 邱琼山:邱濬(1421——1495),字仲深,琼山(今海南海口琼山)人,明代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文庄”。邱濬好学,过目成诵,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著有《大学衍义补》《五伦全备记》等。

    ⑥ 薛方山:薛应旂(1500——1575),字仲常,号方山,明代武进(今江苏常州武进)人,明朝理学家、藏书家,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浙江提学副使。刻印古籍数十种,如《六朝诗集》《四书人物备考》《宪章录》等。

    ⑦ 博而寡当:即博而寡要。指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或学问繁琐,实用不大。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 实践要点 ┃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陆陇其刊刻元代大儒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并做跋语,也就是这篇《跋读书分年日程后》。《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传承了朱子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法,并按照朱子“明理达用”思想,纠正“失序无本,欲速不达”之弊,详载读经、学习史文等程序;注意教学程序,重视功底训练,强调经常复习、考查,成为家塾详细教学计划。当时,国子监颁此书于郡邑学校,明代诸儒也奉为读书准绳。清代陆陇其刊刻流播,对当时及后来家塾、书院、儒学均有影响。

    陆陇其在文中提到,“旧板漶漫,不胜鲁鱼亥豕之讹,读者病焉”,因此,他才重新校对并刊刻发行,“依朱子贡举议,鼓励天下读书之士”。陆陇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撰写文章。他模仿他人提了四个问题,并一一作了解答。其一,是否每个读书人都需要做到程端礼提倡的“看读百遍,背读百遍”?对此,陆陇其认为,读书人不论材质如何,从不断克服困难中学到知识,才是最好的选择。其二,程端礼要求读书人在《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之外,“必取古注疏、《朱子语类》、《文集》,及诸儒之解释而钞之、而读之、而玩之”;在《朱子资治通鉴纲目》之外,要求读书人“必取温公《通鉴》,及司马迁、班固、范祖禹、欧阳修之史而参之”,他这样做有必要吗?对此,陆陇其以为,《性理大全》等书有所遗漏,可以用朱子全书中的篇章“以补《大全》之阙”,而且,二程、朱子的学问不是凭空得来,阅读古人的注疏,有益于学问的长进和理解的加深。其三,程端礼在书中开列了读书人的必读书目,除了他列的这些,还有值得“读而玩”的吗?陆陇其认为,除了儒家经典和宋代大儒著作,老、庄、荀、管、韩、孙、吴、司马等先秦诸子,扬雄、董仲舒、王通等人的著作,薛瑄、胡居仁、罗钦顺、陈建、邱濬、薛应旂等人的论著,以及杂见于各种文集中讨论时政得失的论文,都值得读书人阅读、把玩。其四,程端礼提倡的章句阅读方法是否不利于学习?越到后来书越多,读者该怎么选择?对此,陆陇其认为,“一代卓然不可磨灭之书”不可多得,“以读书为支离”是阳儒阴释的学说,没有必要去讨论。文章最后,陆陇其说:“是编之法,非程氏之法,而朱子之法也;非朱子之法,而孔孟以来教人读书之法也。”因此,他倡导读书人采取书中的读书方法,以“孔孟读书之法”学“孔孟之道”,才会有所成就。

    翁养斋教子图跋

    客有持养斋翁君《教子图》请跋者,展而阅之,奇松怪石,出没烟霞。而翁君挟①四子,徜徉②其间,左图右书,顾盼③自得,洵人间乐事。宜乎轩冕④之士皆咏歌而叹美之。然我不知翁君之所以教子者如何也。夫教之途至杂,而其收功不一。无论溺于佛老,汩于词章,荡其心而不可以为教。即《五经四书》,人谁不读?然有读之而得其精英,出则泽润⑤生民,处则名垂天壤;亦有读之而得其糟粕,借以猎取富贵,而未尝真知圣贤之道,熙熙攘攘⑥于名利之中,为世之蠧而已。翁君诚分别以示其子,使之出乎此,勿出乎彼。取舍既定,然后日就而月将⑦焉。则今之挟一编,吚唔松石间者,行当为祥麟威凤⑧,光耀宇宙,而兹图洵足羡也矣。

    ┃ 今译 ┃

    有个朋友拿着翁养斋先生的《教子图》让我来写跋,我打开来看,只见图上奇松怪石,烟霞出没。翁先生携同四个儿子,陶醉于其中,左边是图,右边是书,左顾右盼,怡然自得,实在是人间之乐事也。难怪那些高官显贵之人都会咏歌而赞美他。然而,我却不知道翁先生是拿什么来教导儿子的。教育之道,纷繁复杂,收效也不一样。无论是沉溺于佛老,还是沉没于词章,摇动人心的就不能用来教导儿子。即使是《四书五经》,有几个人没读过呢?然而,有人读过之后,得到其中蕴含的精华,出来做事就会恩泽普施于天下万民,居家授徒也会名垂天地之间;也有人读过之后,只得到了其中的糟粕,借以获取荣华富贵,而没有真正知晓圣贤道理,人来人往,济济于功名利禄之中,只是世上的蠹虫而已。翁先生果真把这两点分别告诉他的儿子,使他们出于此,而不要出于彼。取舍既然已经决定,然后每天都会精进一点。那么,今天携带一编,在松石间读书,其行为应当是当世之高人,其光辉足以照耀宇宙万物,这张图实在是让人羡慕啊。

    ┃ 简注 ┃

    ① 挟:携带。

    ② 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③ 顾盼:环视,左顾右盼。多形容自得。

    ④ 轩冕:原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引申为借指官位爵禄,又指国君或显贵者,泛指为官。

    ⑤ 泽润:恩泽普施。

    ⑥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⑦ 日就而月将:每天都靠近一点,形容精进不止。出自《诗经·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⑧ 祥麟威凤:指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从《翁养斋教子图》上翁养斋先生带着四个儿子,在烟霞出没的奇松怪石下读书的场景,在达官贵人的一致赞扬声中,发出了“我不知翁君之所以教子者如何也”的疑问。他认为,“教之途至杂,而其收功不一”,如果是沉溺于佛老、词章之中,就很容易让人心智动摇,所以不能那这些来教导子弟;即使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也要讲究正确的教导方法,因为“有读之而得其精英,出则泽润生民,处则名垂天壤”,也有的人“得其糟粕,借以猎取富贵,而未尝真知圣贤之道,熙熙攘攘于名利之中,为世之蠧”。那么,怎样做才正确呢?陆陇其认为,首先是要在左顾右盼、怡然自得的情境中,把读书做人的道理和子弟说清楚,“使之出乎此,勿出乎彼”。如此,“取舍既定,然后日就而月将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获取知识为乐趣的读书人才能获得书中的圣贤道理。陆陇其对《翁养斋教子图》的解读大概落脚于此吧。

    自箴铭

    洪范①六极②,弱③居其一。所贵读书,变化气质。当断不断④,尔自贻戚⑤。

    ┃ 今译 ┃

    《洪范》中说的“六极”,懦弱是其中之一。我所看重的是阅读儒家经典,改变人的气质。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就会自己给自己带来烦恼。

    ┃ 简注 ┃

    ① 洪范:《洪范》,《尚书》篇名。“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阐发了一种天授大法、天授君权的神权行政思想。这对形成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理论,以及以王权和神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行政准则、行政方式和决策方式等方面,《洪范》也作出一系列阐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时期。

    ② 六极:指六种极凶恶之事,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懦弱。出自《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孔颖达《五经正义》:“六极,谓穷极恶事有六。”

    ③ 弱:懦弱。

    ④ 当断不断: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借以形容遇事犹豫不决。

    ⑤ 贻戚:指留下烦恼。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的这则《自箴铭》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洪范六极,弱居其一”,这是提醒自己遇事不可懦弱,要有勇气,勇往直前。第二层,“所贵读书,变化气质”,这是提醒自己勤奋读书,读书可以改变气质,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第三层,“当断不断,尔自贻戚”,这是提醒自己要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勇敢、果断是人的良好品德,读书是人的良好习惯,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自然会有所成就。

    座右铭

    生者待汝养,死者待汝葬,天下后世待汝治。汝无或①轻尔身,以徇②无涯之欲③而丧厥志。

    ┃ 今译 ┃

    生者等着你来抚养,死者等着你来下葬,天下后世等着你来治理。你不要轻视你自己,以致顺从无尽的欲望而丧失自己的远大志向。

    ┃ 简注 ┃

    ① 无或:不要。

    ② 徇(xùn):顺从,曲从。

    ③ 无涯之欲:无尽的欲望。

    ┃ 实践要点 ┃

    陆陇其的这则《座右铭》重点在于提醒自己不要妄自菲薄,同时也要限制欲望,如此才能实现远大志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