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九章算术译注最新章节!

    魏 刘徽 注

    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

    盈不足〔1〕以御隐杂互见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2〕?

    荅曰:

    七人,

    物价五十三〔3〕。

    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一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

    荅曰:

    九人,

    鸡价七十〔4〕。

    今有共买琎〔5〕,人出半,盈四;人出少半,不足三。问:人数、琎价各几何?

    荅曰:

    四十二人,

    琎价十七〔6〕。

    注云〔7〕:“若两设有分者,齐其子,同其母。”此问两设俱见零分,故齐其子,同其母。又云〔8〕:“令下维乘上,讫,以同约之。”不可约,故以乘,同之〔9〕。

    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

    荅曰:

    一百二十六家,

    牛价三千七百五十〔10〕。

    按此术并盈、不足者,为众家之差,故以为实。置所出率,各以家数除之,各得一家所出率;以少减多者,得一家之差。以除,即家数〔11〕。以多率乘之,减盈,故得牛价也〔12〕。

    盈不足术曰:置所出率,盈、不足各居其下。按:盈者,谓之朓〔13〕,不足者,谓之朒〔14〕,所出率谓之假令。令维乘所出率〔15〕,并,以为实。并盈、不足为法。实如法而一〔16〕。盈、朒维乘两设者欲为同齐之意〔17〕。据“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齐其假令,同其盈、朒,盈、朒俱十二。通计齐则不盈不朒之正数,故可并之为实,并盈、不足为法〔18〕。齐之三十二者,是四假令,有盈十二。齐之二十一者,是三假令,亦朒十二。并七假令合为一实,故并三、四为法。有分者,通之〔19〕。若两设有分者,齐其子,同其母。令下维乘上,讫,以同约之。盈、不足相与同其买物者〔20〕,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以约法、实〔21〕。实为物价,法为人数〔22〕。所出率以少减多者,余谓之设差,以为少设〔23〕。则并盈、朒,是为定实。故以少设约定实,则法,为人数,适足之实故为物价〔24〕。盈、朒当与少设相通。不可遍约,亦当分母乘,设差为约法、实。

    其一术曰:并盈、不足为实。以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为法。实如法得一〔25〕。以所出率乘之,减盈、增不足即物价〔26〕。此术意谓盈不足为众人之差,以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为一人之差。以一人之差约众人之差,故得人数也。

    【注释】

    〔1〕盈不足:中国古典数学的重要科目,“九数”之一,现今称之为盈亏类问题。秦汉数学简牍及郑玄引郑众“九数”作“赢不足”。李籍云:“盈者,满也。不足者,虚也。满、虚相推,以求其适,故曰盈不足。”

    〔2〕此问是设人出8,记为a1,盈3,记为b1;人出7,记为a2,不足4,记为b2;求人数、物价。这是盈不足问题的标准表述。连同以下3问,都是盈不足术的例题,我们合为一组。

    〔3〕将题设代入盈不足术公式(7-3),得,代入(7-2),得。

    〔4〕此问是设人出9,记为a1,盈11,记为b1;人出6,记为a2,不足16,记为b2;求人数、鸡价。将其代入公式(7-3),得,代入(7-2),得70(钱)。

    〔5〕琎:美石。《说文解字》卷一:琎,“石之似玉者”。“琎”字下,杨辉本有小字:“一云准。”李籍云:“一本作准。”可见李籍、杨辉都看到不同的《九章算术》抄本。准,古代定律数之乐器,状如瑟。汉京房(前77——前37)作,事见《晋书·律历志上》。

    〔7〕注云:此为刘徽引盈不足术自注。

    〔8〕又云:此亦为刘徽引盈不足术自注。

    〔9〕不可约,故以乘,同之:自“又云令下维乘上”至此,继续讨论两设俱见零分的情形。将有零分的两设齐同,并以盈、朒维乘后,可以以同(即两设齐同后的公分母)约之,化成整数的情形;也可能以同约之不尽,即不可约,则以同(即两设齐同后的公分母,注中省去)乘两设及盈、朒,化成整数的情形,这是又一“同”的运算,故称“同之”。

    〔11〕此谓盈与不足相加b1+b2为各家之差,所以作为实。,为一家所出率,则为一家所出之差,作为法。实除以法,就得家数。

    〔12〕此谓牛价=家数×a1-b1=126×30-30=3 750(钱)。这是用盈不足术之其一术的方法。

    〔13〕朓(tiǎo):本义是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说文解字》:“朓,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引申为盈,有余。

    〔14〕朒(nǜ):本义是夏历月初月亮在东方出现。《说文解字》:“朒,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朓。”引申为不足。李籍云:朒,“不足也。或作朏,非是”。朏(fěi),夏历月初未胜之明,也指夏历每月初三。《说文解字》:“朏,月未胜之明。”又引《周书》曰:“丙午朏。”徐灏笺:“月朔初生明,至初三乃可见,故曰三日曰朏。”引申为不足。李籍云朏“非是”,则不妥。朏、朒都可以引申为不足。杨辉本作“朏”,其母本当是李籍所见另一抄本。

    〔15〕维乘:交叉相乘,即杨辉所说的“四维而乘”,亦即杨辉所说的“互乘”。维,连结。《周礼·夏官·大司马》:“建牧立监,以维邦国。”郑玄注:“维,犹连结也。”此谓以盈、不足与两所出率交叉连结即相乘。

    〔16〕《九章算术》的方法是,设出a1,盈b1,出a2,不足b2,则

    《九章算术》提出以a1b2+a2b1作为实,以b1+b2作为法,那么不盈不朒之正数就是

    用盈不足术解决一般数学问题便需要用(7-1)式。

    〔17〕盈、朒维乘两设者欲为同齐之意:将盈、朒与两设交叉相乘,是想做到齐同的意思,即以盈、朒分别乘对方的整行,使盈、朒相同,同时使所出分别与盈、朒相齐。即

    〔18〕“通计齐则不盈不朒之正数”三句:谓既然盈、朒已经相同,那么齐之后的所出就是既不盈,也不朒,因此可以将齐之后的所出相加作为实,将盈、朒相加作为法。

    〔19〕有分者,通之:如果有分数,就通分。

    〔20〕盈、不足相与同其买物者:如果使盈、不足相与通同,共同买东西的问题。

    〔21〕以少减多,余,以约法、实:此谓求|a1-a2|,然后以|a1-a2|除法与实。约,除。

    〔22〕此是《九章算术》为共买物类问题而提出的术文,它表示

    这一运算也体现出位值制。

    〔23〕“所出率以少减多者”三句:此谓将|a1-a2|称为设差,也就是少设。

    〔24〕“以少设约定实”四句:以少设的数量去除确定的实,即法,得到人数;去除适足之实,就得到物价。则,训“即”。此处以少设约定实与上“并盈、朒,是为定实”相应,定实即是法,以少设约定实即是约法。

    〔25〕此亦是《九章算术》为共买物类问题提出的方法。即(7-3)式。初版于“一”下衍“人”字,系误从石研斋抄杨辉本。今据《九章算术新校》校删。

    〔26〕此即

    【译文】

    盈不足为了处理隐杂互见的问题

    假设共同买东西,如果每人出8钱,盈余3钱;每人出7钱,不足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

    答:

    人数是7人,

    物价是53钱。

    假设共同买鸡,如果每人出9钱,盈余11钱;每人出6钱,不足16钱。问:人数、鸡价各多少?

    答:

    人数是9人,

    鸡价是70钱。

    假设共同买琎,如果每人出钱,盈余4钱;每人出钱,不足3钱。问:人数、琎价各多少?

    答:

    人数是42人,

    琎价是17钱。

    注云:“如果两个假设中有分数,则使它们的分子相齐,使它们的分母相同。”这个问题中两个假设都出现分数,所以要使它们的分子相齐,使它们的分母相同。注又云:“使下行与上行交叉相乘,完了,以同约简之。”如果不可约简,就反过来以分母乘,使盈、朒相同。

    假设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190钱,不足330钱;9家共出270钱,盈余30钱。问:家数、牛价各多少?

    答:

    126家,

    牛价3 750钱。

    按:此术中,盈与不足相加,是所有家所出钱之差,所以作为实。布置所出率,分别以家数除之,各得每一家的所出率。以少减多,得一家所出钱之差。以它除之,就是家数。以所出率之多者乘之,减去盈,就得到牛价。

    盈不足术:布置所出率,将盈与不足分别布置在它们的下面。按:盈称之为朓,不足称之为朒,所出率称之为假令。使盈、不足与所出率交叉相乘,相加,作为实。将盈与不足相加,作为法。实除以法,即得。使盈、朒与两假令交叉相乘,是为了同齐的意思。根据“共同买东西,如果每人出8钱,盈余3钱;每人出7钱,不足4钱”,若使它们的假令相齐,使它们的盈、朒相同,则盈、朒都是12。通同之后计算齐,则就是既不盈也不朒的准确之数,所以可将它们相加,作为实;将盈、不足相加,作为法。将假令8通过齐变成32,是4次假令,有盈12。将假令7通过齐变成21,是3次假令,朒也是12。将7次假令合并成一个实,所以将3与4相加,作为法。如果有分数,就将它们通分。如果两个假令中有分数,应当使它们的分子相齐,使它们的分母相同。使下行的盈、不足与上行的假令交叉相乘。完了,以同约简它们。如果使盈、不足相与通同,共同买东西的问题,就布置所出率,以小减大,用余数除法与实。除实就得到物价,除法就得到人数。所出率中以小减大,其余数称为设差。将它看作少设的数量,那么将盈与朒相加,这就是确定的实。所以用少设的数量去除确定的实,即法,得到人数,去除适足之实,就得到物价。盈、朒应当与少设的数量相通。如果出现少设的数量不能都除尽的情形,也应当用分母乘,用设差去除法、实。

    其一术:将盈与不足相加,作为实。所出率以小减大,以余数作为法。实除以法,得到人数。以所出率分别乘人数,或减去盈,或加上不足,就是物价。此术的思路是:盈与不足之和是众人所出钱数的差额,所出率以小减大,余数为一人所出钱数的差额。以一人的差额除众人的差额,所以得到人数。

    今有共买金,人出四百,盈三千四百;人出三百,盈一百。问:人数、金价各几何?

    荅曰:

    三十三人,

    金价九千八百〔1〕。

    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

    荅曰:

    二十一人,

    羊价一百五十〔2〕。

    两盈、两不足术曰:置所出率,盈、不足各居其下。令维乘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为实。两盈、两不足以少减多,余为法。实如法而一〔3〕。有分者,通之。两盈、两不足相与同其买物者,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以约法、实,实为物价,法为人数〔4〕。按:此术两不足者,两设皆不足于正数。其所以变化,犹两盈。而或有势同而情违者。当其为实,俱令不足维乘相减,则遗其所不足焉。故其余所以为实者,无朒数以损焉。盖出而有余两盈,两设皆逾于正数。假令与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九,盈十。齐其假令,同其两盈。两盈俱三十。举齐则兼去〔5〕。其余所以为实者,无盈数。两盈以少减多,余为法。齐之八十者,是十假令,而凡盈三十者,是十,以三之〔6〕;齐之二十七者,是三假令,而凡盈三十者,是三,以十之〔7〕。今假令两盈共十、三,以三减十,余七为一实〔8〕。故令以三减十,余七为法。所出率以少减多,余谓之设差。因设差为少设,则两盈之差是为定实。故以少设约法得人数,约实即得金数〔9〕。

    其一术曰: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为法。两盈、两不足以少减多,余为实。实如法而一,得人数。以所出率乘之,减盈、增不足,即物价〔10〕。“置所出率,以少减多”,得一人之差。两盈、两不足相减,为众人之差。故以一人之差除之,得人数。以所出率乘之,减盈、增不足,即物价。

    【注释】

    〔3〕此亦为解决可以化为两盈、两不足的一般算术问题而设,但是《九章算术》没有这类问题。设出a1,盈(或不足)b1,出a2,盈(或不足)b2,《九章算术》提出以|a1b2-a2b1|作为实,以|b1-b2|作为法,那么不盈不朒之正数就是

    〔4〕此是为共买物类问题而设的术文,即

    〔5〕举齐则兼去:实现了齐,那么两盈都可以消去。

    〔6〕是十,以三之:是10用3乘得到的。

    〔7〕是三,以十之:是3用10乘得到的。

    〔8〕“今假令两盈共十、三”三句:现在由假令得到的两盈是10与3,以3减10,余数7成为一份实。自“齐之八十者”至“余七为一实”系以例说明何以“两盈以少减多,余为法”。

    〔9〕以少设约法得人数,约实即得金数:以假令所少的除法就得到人数,除实就得到金数。以上是刘徽以齐同原理,并将共买物问改成两盈的问题为例,阐释了《九章算术》解法的正确性。

    〔10〕此亦为共买物类问题而设的方法,求人数的方法同上。求物价的方法:若是两盈的情形,则

    若是两不足的情形,则

    【译文】

    假设共同买金,如果每人出400钱,盈余3 400钱;每人出300钱,盈余100钱。问:人数、金价各多少?

    答:

    33人,

    金价9 800钱。

    假设共同买羊,如果每人出5钱,不足45钱;每人出7钱,不足3钱。问:人数、羊价各多少?

    答:

    21人,

    羊价150钱。

    两盈、两不足术:布置所出率,将两盈或两不足分别布置在它们的下面。使两盈或两不足与所出率交叉相乘,以小减大,余数作为实。两盈或两不足以小减大,余数作为法。实除以法,即得。如果有分数,就将它们通分。如果使两盈或两不足相与通同,共同买东西的问题,布置所出率,以小减大,用其余数除法、实。除实得到物价,除法得到人数。按:此术中的两不足,就是两次假令的结果皆小于准确的数。对之进行变换的原因,如同两盈的情形。而有时会出现态势相同而情理相反的情形。如果要将两次假令变为实,那就使两不足与它们交叉相乘,然后相减,那么留下的是其不足的部分。所以它的余数成为实的原因,就是此处没有不足的数进行减损。原来所出的结果都有余,就是两盈,即两次假令皆大于准确的数。假令共同买东西,如果每人出8钱,盈余3钱;每人出9钱,盈余10钱。使两假令相齐,使两盈相同。两盈都变成30钱。实现了齐那么两盈都可以消去。将齐的余数用来作为实的原因,是没有盈余的数。两盈以小减大,余数作为法。将假令8通过齐变成80,是10次假令,而总共盈30,是10用3乘得到的;将假令9通过齐变成27,是3次假令,而总共盈30,是3用10乘得到的。现在由假令得到的两盈是10与3,以3减10,余数7成为一份实。所以以3减10,余数7作为法。所出率以小减大,其余数称之为设差。因为设差就是假令所少的,则两盈之差就是定实。故以假令所少的除法就得到人数,除实就得到金数。

    其一术:布置所出率,以小减大,余数作为法。两盈或两不足以小减大,余数作为实。实除以法,得到人数。分别用所出率乘人数,减去盈余,或加上不足,就是物价。“布置所出率,以小减大”,就是一人所出之差。两盈或两不足相减,是众人所出之差。所以以一人所出之差除众人所出之差,便得到人数。以所出率乘人数,减去盈余,或加上不足,就是物价。

    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1〕。问:人数、犬价各几何?

    荅曰:

    二人,

    犬价一百〔2〕。

    今有共买豕,人出一百,盈一百;人出九十,适足。问:人数、豕价各几何?

    荅曰:

    一十人,

    豕价九百〔3〕。

    盈适足、不足适足术曰:以盈及不足之数为实。置所出率,以少减多,余为法,实如法得一〔4〕。其求物价者,以适足乘人数,得物价〔5〕。此术意谓以所出率,“以少减多”者,余是一人不足之差。不足数为众人之差。以一人差约之,故得人之数也。“以盈及不足数为实”者,数单见,即众人差,故以为实。所出率以少减多,即一人差,故以为法。以除众人差得人数。以适足乘人数,即得物价也。

    【注释】

    〔1〕适足:李籍云:“恰也。”

    〔4〕设所出a1,盈或不足b,出a2,适足,则《九章算术》求人数的方法是

    〔5〕《九章算术》求物价的方法是

    【译文】

    假设共同买狗,每人出5钱,不足90钱;每人出50钱,适足。问:人数、狗价各多少?

    答:

    2人,

    狗价100钱。

    假设共同买猪,每人出100钱,盈余100钱;每人出90钱,适足。问:人数、猪价各多少?

    答:

    10人,

    猪价900。

    盈适足、不足适足术:以盈或不足之数作为实。布置所出率,以小减大,余数作为法,实除以法,得人数。如果求物价,便以对应于适足的所出率乘人数,就得到物价。此术的思路是说,所出率“以小减大”,那么余数就是一人的不足之差。而不足数是众人所出之差。以一人差除之,所以得到人数。“以盈或不足之数作为实”,是因为只出现这一个数,就是众人所出之差,所以以它作为实。所出率以小减大,是一人所出差,所以作为法。以它除众人所出之差,得人数。以对应于适足的所出率乘人数,即得到物价。

    今有米在十斗桶中,不知其数。满中添粟而舂之,得米七斗。问:故米几何?

    荅曰:二斗五升。

    术曰:以盈不足术求之。假令故米二斗,不足二升;令之三斗,有余二升〔1〕。按:桶受一斛,若使故米二斗,须添粟八斗以满之。八斗得粝米四斗八升,课于七斗,是为不足二升。若使故米三斗,须添粟七斗以满之。七斗得粝米四斗二升,课于七斗,是为有余二升。以盈、不足维乘假令之数者,欲为齐同之意。为齐同者,齐其假令,同其盈、朒。通计齐即不盈不朒之正数,故可以并之为实,并盈、不足为法。实如法,即得故米斗数,乃不盈不朒之正数也。

    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长七寸〔2〕;瓠生其下〔3〕,蔓日长一尺。问:几何日相逢?瓜、瓠各长几何?

    荅曰:

    五日十七分日之五,

    瓜长三尺七寸一十七分寸之一,

    瓠长五尺二寸一十七分寸之一十六。

    术曰:假令五日,不足五寸;令之六日,有余一尺二寸〔4〕。按:“假令五日,不足五寸”者,瓜生五日,下垂蔓三尺五寸;瓠生五日,上延蔓五尺。课于九尺之垣,是为不足五寸。“令之六日,有余一尺二寸”者,若使瓜生六日,下垂蔓四尺二寸;瓠生六日,上延蔓六尺。课于九尺之垣,是为有余一尺二寸。以盈、不足维乘假令之数者,欲为齐同之意。齐其假令,同其盈、朒。通计齐,即不盈不朒之正数,故可并以为实,并盈、不足为法。实如法而一,即设差不盈不朒之正数,即得日数。以瓜、瓠一日之长乘之,故各得其长之数也。

    【注释】

    〔1〕将假令故米2斗,不足2升,假令3斗,盈2升代入盈不足术求不盈不朒之正数的公式(7-1),得

    〔2〕蔓(wàn):细长而不能直立的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李籍云:“瓜蔓也。”

    〔3〕瓠(hù):蔬菜名,一年生草本,茎蔓生。结实呈长条状者称为瓠瓜,可入菜;呈短颈大腹者就是葫芦。

    〔4〕此谓将假令5日,不足5寸,假令6日,盈12寸代入盈不足术求不盈不朒之正数的公式(7-1),得

    【译文】

    假设有米在容积为10斗的桶中,不知道其数量。把桶中添满粟,然后舂成米,得到7斗米。问:原有的米是多少?

    答:2斗5升。

    术曰:以盈不足术求解之。假令原来的米是2斗,那么不足2升;假令是3斗,则盈余2升。按:此桶能容纳1斛米,如果假令原来的米是2斗,必须添8斗粟才能盛满它。8斗粟能得到4斗8升粝米,与7斗米相比较,是不足2升。如果使原来的米是3斗,必须添7斗粟才能盛满它。7斗粟能得到4斗2升粝米,与7斗米相比较,是有盈余2升。以盈、不足与假令之数交叉相乘,是想使其符合齐同的意义。所谓齐同,就是使假令相齐,使其盈、朒相同。整个地考虑齐,则就是既不盈也不朒之准确的数,所以可以将它们相加,作为实,将盈、不足相加作为法。实除以法,就得到原来的米的斗数,正是既不盈也不朒之准确的数。

    假设有一堵墙,高9尺。一株瓜生在墙顶,它的蔓每日向下长7寸;又有一株瓠生在墙根,它的蔓每日向上长1尺。问:它们多少日后相逢?瓜与瓠的蔓各长多少?

    答:

    术:假令5日相逢,不足5寸;假令6日相逢,盈余1尺2寸。按:“假令5日相逢,不足5寸”,是因为瓜生长5日,向下垂伸的蔓是3尺5寸;瓠生长5日,向上延伸的蔓是5尺。与9尺高的墙相比较,这就是不足5寸。“假令6日相逢,盈余1尺2寸”,是因为如果使瓜生长6日,向下垂伸的蔓是4尺2寸;瓠生长6日,向上延伸的蔓是6尺。与9尺高的墙相比较,这就是盈余1尺2寸。以盈、不足与假令之数交叉相乘,是想使其符合齐同的意义。就是使假令相齐,使其盈、朒相同。整个地考虑齐,则就是既不盈也不朒之准确的数,所以可以将它们相加,作为实,将盈、不足相加作为法。实除以法,就得到相逢日数。以瓜、瓠一日所长的尺寸乘日数,就分别得到它们所长的尺寸。

    今有蒲生一日〔1〕,长三尺;莞生一日〔2〕,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

    荅曰:

    二日十三分日之六,

    各长四尺八寸一十三分寸之六。

    术曰:假令二日,不足一尺五寸;令之三日,有余一尺七寸半〔3〕。按:“假令二日,不足一尺五寸”者,蒲生二日,长四尺五寸,莞生二日,长三尺,是为未相及一尺五寸,故曰不足。“令之三日,有余一尺七寸半”者,蒲增前七寸半,莞增前四尺,是为过一尺七寸半,故曰有余。以盈、不足乘除之,又以后一日所长各乘日分子,如日分母而一者,各得日分子之长也。故各增二日定长,即得其数〔4〕。

    【注释】

    〔1〕蒲:香蒲,又称蒲草,多年生水草,叶狭长,可以编制蒲席、蒲包、扇子。《说文解字》:“蒲,水艸也,可以作席。”

    〔2〕莞(ɡuān):蒲草类水生植物,俗名水葱。《说文解字》:“莞,艸也,可以作席。”也指莞草编的席子。

    〔3〕将假令2日,不足15寸,假令3日,盈寸代入盈不足术求不盈不朒之正数的公式(7-1),得到

    然而这个解是不准确的。由题设,蒲、莞皆以等比级数生长。设生长x日,则蒲长为,莞长(1-2x)÷(1- 2)。若要它们相等,x应满足方程

    整理得

    (2x)2-7×2x+6=0

    分解得

    (2x-1)(2x-6)=0。

    于是

    2x=1,

    2x=6。

    第一式的解x=0,不合题意,舍去。对第二式两端取对数,

    lg2x=lg6,

    得

    然而《九章算术》和刘徽都未认识到盈不足术对非线性问题只能给出近似解,不能得出精确解。不过,由于盈不足术实际上是一种线性插值方法,它对求解一些复杂的不容易计算其实根的方程,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求解根的近似值的方法。如图7-1,钱宝琮指出:在现在的高等数学教科书中,这种求方程实根的方法叫作“假借法”,也叫“弦位法”。我们不要数典忘祖,这个方法应该叫作“盈不足术”。

    图7-1 盈不足术

    (采自钱宝琮《中国数学史话》)

    〔4〕以莞的生长为例,2日莞生长1+2=3(尺)。第三日全天应当生长4尺,那么日应当生长4尺×。故日生长。

    【译文】

    假设有一株蒲,第一日生长3尺;一株莞第一日生长1尺。蒲的生长,后一日是前一日的;莞的生长,后一日是前一日的2倍。问:过多少日而它们的长才能相等?

    答:

    过日其长相等,

    各长4尺寸。

    术:假令2日它们的长相等,则不足1尺5寸;假令3日,则有盈余1尺寸。按:“假令2日它们的长相等,则不足1尺5寸”,是因为蒲生长2日,长是4尺5寸,莞生长2日,长是3尺,这是莞与蒲相差1尺5寸,所以说“不足”。“假令3日,则有盈余1尺寸”,是因为蒲比前一日增长了寸,莞比前一日增长了4尺,这就是莞超过蒲1尺寸,所以说“有盈余”。以盈不足术对之做乘除运算,即得日数。又以第三日蒲、莞所长的长度分别乘日数的分子,除以日数的分母,就分别得到第三日的分子所长的长度。所以各增加前二日所长的长度,就得到它们的长度数。

    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1〕,直钱一十。今将钱三十,得酒二斗。问:醇、行酒各得几何?

    荅曰:

    醇酒二升半,

    行酒一斗七升半。

    术曰:假令醇酒五升,行酒一斗五升,有余一十;令之醇酒二升,行酒一斗八升,不足二〔2〕。据醇酒五升,直钱二十五;行酒一斗五升,直钱一十五。课于三十,是为有余十。据醇酒二升,直钱一十;行酒一斗八升,直钱一十八。课于三十,是为不足二。以盈不足术求之。此问已有重设及其齐同之意也〔3〕。

    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小器各容几何?

    荅曰:

    大器容二十四分斛之十三,

    小器容二十四分斛之七。

    术曰:假令大器五斗,小器亦五斗,盈一十斗;令之大器五斗五升,小器二斗五升,不足二斗〔4〕。按:大器容五斗,大器五容二斛五斗,以减三斛,余五斗,即小器一所容,故曰小器亦五斗。小器五容二斛五斗,大器一,合为三斛。课于两斛,乃多十斗。令之大器五斗五升,大器五合容二斛七斗五升,以减三斛,余二斗五升,即小器一所容,故曰小器二斗五升。大器一容五斗五升,小器五合容一斛二斗五升,合为一斛八斗。课于二斛,少二斗。故曰不足二斗。以盈、不足维乘除之。

    【注释】

    〔1〕醇酒:酒味醇厚的美酒。李籍云:“厚酒也。”  行(hánɡ)酒:指劣质酒。李籍云:“市酒也。”行,质量差。

    〔2〕利用一种酒,比如醇酒进行假令,如果醇酒5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