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中国文化史导论最新章节!

    一

    西曆紀元前二四六年的時候,在東方世界上算已有一個世界政府出現了。以後的一段時期,主要的努力,在乎把此政府如何充實、改進,以達理想的境界,這是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的時期。這段時期,是中國國家凝成民族融和開始走上大一統以後一段最光明燦爛的時期。那時的疆土,已和近代中國相差不遠。東方和南方直達海邊,東北包括朝鮮,西南包括安南。只西北秦代疆域並未越過今甘肅蘭州境,當時的長城即以此爲界,要到漢武帝開設河西四郡,疆域始展至今之安西與敦煌。在那時中國的文化勢力,可算已達到他儘可能的邊線了。

    秦、漢北方的大敵有匈奴。匈奴與中國,在當時又成了耕稼與游牧兩種文化對峙的局勢。因地理的關係,中國一時無法叫匈奴耕稼化,便一時無法用中國的理想來强匈奴以從同。秦、漢政府對付匈奴,便只有兩條路。

    一:是「隔絕」。秦始皇的萬里長城便爲此用。希望異文化的匈奴人暫時隔離在長城外,慢慢進行同化與融和的工作,這便成了漢初之「和親政策」。

    二:是「招徠」。如漢武帝以下之對待南匈奴,把匈奴人移入内地或邊疆,與中國國民同一待遇,好把中國傳統文化教導灌輸給他們。武力撻伐,則是不得已。

    在中國人觀念裏,匈奴不歸化,便是理想的世界政府不完成,這實在是一個大缺陷。中國歷史上傳統對外政策,主要常在和平與融洽,不在武力之擴張。求大同文化世界之實現,不在偏狹的帝國主義之發展。讓我們回頭來,看一看秦、漢政府之内面,便可知道。

    秦、漢政府,雖經王朝更易,其實是一氣相承的。西周時代已可説有統一政府,只是「封建制的統一」。秦始皇帝代表著中國史上第一個「郡縣制的統一政府」之開始。漢高祖代表著中國史上第一個「平民爲天子的統一政府」之開始。漢武帝代表著中國史上第一個「文治的統一政府」即「士治」或「賢治」的統一政府之開始。這是當時中國人開始建設世界政府以後之三步大進程。下面慢慢加以説明。

    二

    古代的貴族階級和封建制度,雖在統一政府下,常不免趨向分割,必待平民社會逐漸覺醒,逐漸抬頭,始有進一步統一之需要。由春秋中葉,直到戰國末期,四百年間,平民社會各方面勢力,繼漲增高,進一步的統一要求,愈來愈盛,秦始皇帝的統一,即承應此種要求而產生。但秦王室依然是古代一個貴族階級之遺傳,在此平民勢力日漲,貴族勢力日消的歷史大潮流裏,秦國到底也須崩潰。秦國的統一事業,只是當時歷史進展中應有之一過程。秦王室終於繼續其他列國王室而趨於滅亡,古代貴族階級,到此全部消滅,而後這一個統一政府,開始完全掌握到平民社會的手裏。秦國統一,只是舊局面轉換到新局面之最後一步驟,必待漢高祖以純粹平民爲天子,始是正式的新時代之開始。

    這一個古代貴族、平民兩社會的勢力消漲,並非僅是一個純粹經濟的或政治的鬥爭,在其後面尚有更深厚的哲學的或可説是宗教的人生理論與觀念爲指導。因此漢代的統一政府,開始雖爲一種素樸的農民政府,而到後終必轉化成一種文治的賢人政府。只要瞭解那時中國文化大流之趨向,便可知是一種勢所必至的自然形熊。

    三

    現在先檢討當時一般學術思想界的情形,再順次説到實際政治問題。普通一般的見解,頗認爲由秦始皇到漢武帝這一段,乃中國學術史上的空隙時期,似乎古代學術進展到此便落空或間歇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並非歷史真相。先秦時代,學術思想極度自由,極度發展,成了百家競鳴道術分裂的狀熊。繼此以來的新時代,學術界思想界與政治社會一樣需要統一。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這一段時期,正是當時一輩學者努力從事於調整與統一的時期。

    上面説過,先秦思想,雖説百家競鳴,最偉大的不外儒、墨、道三家。墨家精義多半爲儒、道兩家所吸收,其形成正反對抗形勢的,只賸儒、道兩家。現在要做調和與統一工作的學者,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三條路。

    一:是超然於儒、道、墨諸家之上而調和統一之。

    二:則就道家爲宗主而調和統一儒、墨及其他各家。

    三:就儒家爲宗主而調和統一道、墨及其他各家。

    最先努力的便走了第一條路,稍後又分走了第二第三條路。若要走第一條路,非其氣魄聰明更超於諸家之上,即不足以超越諸家而另創一新的統一。孔子即曾如此。以下有志於這一工作的,便是秦相呂不韋,廣招賓客,寫成了一部呂氏春秋,亦想調和統一以前的諸家。但他們並没有更超於諸家之上的更偉大更高明的觀點與理論,因此他們便没有吸收融和諸家的力量,只在諸家思想裏左右採獲,彼此折衷,做成一種灰色的景象,這不算是成功。

    代表第二路線的是漢武帝同時的淮南王書,由淮南王劉安和其賓客所撰成。在大體上説,道家思想是追隨在儒家之後而加以指摘與糾正的,他多半屬於批評性而非建設性,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根本便不是一種最高境界,而且當時歷史大流,正向正面積極方面洶湧直前,因此淮南王書也不好算有成功。

    代表第三路線的,應該是最適時宜而又最有成功希望的一條路線了。事實上,他們亦確有極大的功績,只可惜這一工作不爲後代的歷史家們所注意。舉其代表人物,則自李斯到董仲舒,他們全都與當時的實際政治發生極大的關係。舉其代表著作,則應該以易經的十傳,與收在小戴禮記中許多篇重要的文字爲主。如大學、中庸、禮運、王制、樂記、儒行等,全在儒家思想裏有其很大的貢獻,他們都能吸收道、墨各家的重要思想與重要觀點,把來融化在儒家思想裏,成一新系統,留給此後中國思想界許多極重大的影響。只可惜這許多重要著作者的姓名,全不爲我們所知。而後來推尊這許多著作的學者,相率把他們的著作年代提前了,都認爲在孟子、荀子以前,或者是孔子與其及身弟子之作品,遂把儒家思想的發展程序弄糊塗了,而又把秦始皇到漢武帝這一段時期,誤認爲是學術思想史上一段黯澹無光的時期。

    代表第三路線的,除卻上述,尚有鄒衍創始的陰陽學派,亦在此下中國思想上佔著極重要的地位。他們的思想,自然亦是包容各家而以儒爲宗的,尤其與易經學派走了比較接近的路子。不過易經派的學者是在哲學與人生方面的興味更濃些,而陰陽學家則在政治與歷史方面的興味更濃些而已。關於這一派的思想,以下尚有敍述,此不再詳。

    以上指明了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一段時期裏學術思想界的大概。我們可以説,在此時期,並非學術中歇,亦非先秦各家思想皆趨衰亡,而獨留儒家,存其傳統。在當時,實在有追隨於時代潮流而興起的一種綜合的新思想,此派思想,並能把握到指導政治的潛勢力。要明瞭此時期的政治演變,我們先需著眼於此派思想之精神。我們並不能僅看秦始皇與漢武帝爲專制暴力之代表者。

    在此首先要説到的,是秦始皇和李斯的焚書事件。一般見解常以此爲秦始皇採用專制政策摧殘學術之罪狀,並謂學術中歇便由於此。其實此事在當時,純粹是一個政治思想上衝突的表現,而秦始皇和李斯,則比較站在較開明較合當時歷史大流的地位。要實現人類永久和平的寝兵理想,則就政治論,世界不應有兩個國家或兩個政府同時並存。就社會論,人類亦不應分兩個階級,貴賤或貧富,同時並存。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再封建,便是這一個遠大理想之實施,而非出於政治上之陰謀與私心。他在當時,實在是追隨於戰國以來,政治上不許有兩個政府,社會上不許有兩個階級的「天下太平」與「世界大同」的時代思潮而努力求其實現的。若僅謀便於一姓一家私政權之統治與鎮壓,則分封子弟、宗室、姻戚、功臣,各帶一部分軍隊到各地去駐屯,模倣西周開國規模,實較穩妥。當時東方一部分守舊泥古的學者,多請秦始皇復行封建,正爲此。只有李斯力勸秦始皇弗從衆議,而同時深感到思想言論上的龐雜情形,有礙於理想政策之推進。恰巧李斯的老師荀卿,素來主張一種智識上的貴族主義,李斯又憧憬於學術政治同出一尊的古代狀熊,遂開始請求政府正式出來統制學術。這是荀卿思想之過激與褊狹,亦是當時要求思想統一的一種自然姿熊,並不能説是出於秦始皇個人之野心與私慾,亦並非他們存心摧殘學術。後代人用「焚書」兩字做題目,來概括這件政治大爭議,又和「坑儒」事件合并,遂容易使人迷失當時的真相,細讀太史公書,便知此事原委。

    四

    此下我們將約略把當時政治上的大體演變來證實上面的敍述。

    古代政府,由春秋到戰國,全由貴族組織。直到戰國中晚,始有游士參加,這是平民學者參加政治之先聲。但他們在政治上的地位,始終不過是一些客卿。政府基礎,依然仍築在貴族階級身上。秦始皇統一天下,當時人説他「陛下有海内,而子弟爲匹夫」。這始遵照當時學者理論,徹底打破了貴族政府之積習。待到漢初,全由一輩素樸農民爲君爲相的時代,轉反有些跡近反動。一面重新封建諸侯,而中央政府則幾乎成爲一個軍人政府的形熊。代表天子治理全國政務的是宰相,這是秦制。但宰相非封侯的貴族不得爲。依照當時慣例,非立軍功不得封侯。因此當時追隨漢高祖爭奪天下的一個軍人集團,在外則裂土封王,在内則封侯拜相。漢初政府實是一種「封建制度」與「軍人政府」之混合物,較之秦始皇時代,不得不説是一種逆退。但不久封建勢力再次削滅,重新恢復到秦代郡縣一統的局面,這正是漢武帝開始即位時的情勢。

    繼此又有一個大轉變,便是平民學者公孫弘,純粹因學者資格而獲拜相,因拜相而再封侯,打破漢初舊制,從此以下,軍人政府漸變成士人政府,這是一個政治制度上極堪重視的轉變,因此轉變而軍人新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取消,始可説到達了真符理想的「平民政治」的境界。要建立理想的世界政府,便決不是周代般的貴族政府,亦決不是漢初般的軍人政府,一定應該是一種平民政府,由一輩在平民中有知識有修養的賢人,即士人,組織與領導的政府。試問漢武帝當時如何完成這一個工作?我們便須繼此再講到當時對於學官的一番新整理,此即當時之所謂「五經博士」。

    本來當時的政府,依然還是由王室親貴和親信軍人所組成,在其間僅有的代表學術意味的官職,只得附屬於宗廟下面,保留著古代學術依附宗教之舊型。秦、漢時代政府裏的學官,大概言之,可分兩類。一爲「史官」,一爲「博士官」。史官自西周以來便有之,追論原始,則與巫師、藥師、卜官、祝官等同爲古代半僧侶式的宗教官吏。這些史官大體上多是世襲的。博士官則戰國中晚以後始有,各國綱羅平民學者,厚給俸糈,並不使負實際行政責任,只備顧問諷議,表示著當時處士議政的新風氣。我們可以説史官是傳統的,博士官是新創的。一帶有宗教意味,而一則爲平民性質。

    秦代的博士官,因孔子有七十弟子之故,額定七十員,時得參議國家政治,發表意見。動議復興封建制度的也是他們。因此一番爭論,博士官的人選便重新加以整理,但此番整理,經後代觀察,似乎是反而糟了。凡研究實際政治、歷史、教育、文化問題的學者,或許因其意見易與當局者不合,而逐漸罷斥了。一輩專講神仙、長生、文學、辭賦等等比較與現實政治不相干,而有時可以迎合皇帝消遣與迷信的需要者,轉而充斥了。把當時的話來説,是講經學的博士少了,而講百家言旁門雜技的博士則多了。直到漢初此風未改。

    戰國以來的學者,雖説全是代表著平民身分,但他們的生活,大部分還需仰賴貴族階級之供養。即如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派儒家,亦是其證。漢初學者除卻集合中央,謀一博士官職外,又因封建制復活,多游仕諸侯,依然模仿戰國策士的舊風習,常想興風作浪,掀動内亂。否則講一些神仙長生之術,以及當時盛行的辭賦之類的消遣文學,導獎奢侈,做一個寄生的清客。其注意政治、歷史、教育、文化問題的,則必留心到較古代的典籍,即是當時所謂的經學方面去,在當時反而不易得志。那時在中央政府得志的學者,較恬憺的則爲黃老派的隱士,他們主張清淨無爲。較切實的則爲申韓派的法家,他們但知遵奉現行法律。這兩派對於改進現實,均不勝任。一到漢武帝時代,中央再度統一,社會重臻繁榮,要求學術與政治的密切合作,遂有建立五經博士之舉。

    所謂「五經博士制」,並非博士制度之創始,只是博士制度之整理與澄清。將自秦以來的百家博士全取消了,而專設五經博士。專門物色研究古代典籍,注意政治、歷史、教育、文化問題的學者,讓他們做博士官,好對現政府切實貢獻意見。那輩講求神仙長生、詩辭歌賦,縱橫策士、以及隱士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