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中国佛教史最新章节!

    佛教得以三字概之,曰戒、定、慧。罗什《空宗》,与《十诵律》并传中土(罗什在西域,已学《十诵》;非因来中华从事翻译,始与《十诵》发生关系也)。事属偶然;觉贤则译有《僧祇律》;二派所传,在戒律上自生派别。虽《僧祇律》之传播,不如《十诵》后之广;然迄至南北朝中叶,传播中土者,以此二律为主;而《十诵律》则流行南北,压倒诸律。先是罗什学《十诵》于卑摩罗叉,卑摩罗叉之来华也,在罗什后;卑摩罗叉既到长安.更游历南方荆州各地,专事《弘宣十诵》;《十诵》传播若斯之盛者,卑摩罗叉一人之力也(或谓翻译《十诵》,与慧远有关;故以庐山势力,传《十诵》于南方;其说亦有理由)。慧猷(或作昙猷)在江陵辛寺,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僧业从罗什学《十诵》;姚秦之末,关中扰乱;僧业乃返吴,传布《十诵》;慧观,亦其流亚也;余如慧询(罗什弟子)、僧璩(僧业弟子)、僧隐等辈,十诵律匠,继续出世。当是时,《十诵》僧祇二律外,四分律、五分律,虽已译出;终不敌《十诵》之盛;如道俨所著之《决正四部毗尼论》,意欲融会四部,迄未广行;即其例也。齐梁之际,撰著《出三藏记》、《弘明集》、释迦谱之《僧佑律师》,实乃十诵名匠。慧皎所撰《高僧传》论,则曰:“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以昔卑摩罗叉律师,本西土元匠;来入关中,及往荆陕,皆宣通《十诵》,盛见《崇录》;昙猷亲承音旨,僧业继踵,弘化其间,璩、俨、隐、营等,并祖述猷业,列奇宋代”(所指璩、俨、隐、营,不仅就《十诵》而言;乃就传律者而广言之,盖道俨立四部融会说,营(即道营)乃僧祇律学者;二人固不以《十诵律》擅名也。道宣所撰续高僧传论,则曰:“自律藏久分,初通东夏,则萨婆多十诵一本,最广弘持;实由青目律师,敷扬晋世,庐山慧远,赞击成宗”;此盖述《十诵》盛行之所由来也(青目律师,即卑摩罗叉)。

    僧祇律之传播,虽不如十诵律之广;但南北朝中叶,四分律渐行于北方;僧祇律专行于关中。自洪遵律师入关中,大唱四分律;僧祇律势力渐微;降及唐世。四分律遂压倒其它诸律矣。盖四分律,乃佛陀耶舍在长安所译;其时其地,俱与十诵律同;佛陀耶舍后返罽宾,继承宣布者无人,致四分律久不行于世。然古来相传讲敷学习,乃至受戒羯磨,皆以四分律作法为之;后之学者,谓四分律缘深于中国者,其此之谓欤?或云四分律之昌大,端赖慧光僧统之力;慧光属觉贤华严教系;所谓觉贤系统,与罗什系统之戒律;犹如四分律与十诵律,立于相对地位;此则近于附会也。

    慧光,北魏末叶人也;弟子众多,以道云、道晖为最著:道云著《四分疏》九卷,专务弘律;道晖、约之为七卷。名僧如昙隐、洪理、慧远皆出其门。其从道云、道晖学律者,洪遵也;当关中专行僧祇律之际,洪遵独说四分律;《续高僧传》评为“开导四分,一人而已;迄至于今,僧祇绝唱”;其推崇可谓至矣。道云之下有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智首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为四分律筑一大基础。《续高僧传》,有曰:“自律部东阐,六百许年;传度归戒,多迷体相;五部混而未分,二见纷其交杂,海内受戒,并诵法正之文;至于行护,随相多委师资相袭;缓急任其去取,轻重互而裁断;首乃衔慨披括,往往发蒙;商略古今,具陈人世;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所谓高墉崇映,天网遐张;再敞殊文,统疏异术;群律见翻四百余卷;因循讲解,由来一乱;今并括其同异,定其废立”(文中法正,指昙无德所译之四分律而言)。观此,足知本书之价值矣。四分律既若斯,慧光以后,遂与华严系统并兴,而渐盛于北方矣。

    次述禅定之概要:禅定语义甚广,自数息观以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之类,悉谓之禅定。古称安世高长于禅,道安继之,最推崇世高;此禅即指此类之禅,称曰禅数之学。今据《经录》所载已译之禅数经典,列之于下:(加·者,恐有重译之记号。经名旁括弧内数字,为所译次数)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后汉 安世高译

    安般系音译,梵语阿那波那,即数息观。此经吴康僧会注释之;今藏中现存之本有此注;惟本文与注,混杂难辨,未易得其真意。康僧会注安般序文云:“会见南阳韩林、颖川文业、会稽陈慧,此三贤者:余从之请问,规同矩合,义无乖异;陈慧注义,余助斟酌;非师所传,不敢自由也。”

    《禅行法想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大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小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法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一)。

    后汉 安世高译

    《思维要略经》一卷(一名思惟经)(一)。

    后汉 安世高译

    《禅经》二卷(一)。

    后汉 安世高译

    《禅经)一卷(二)。

    后汉 支娄迦谶译

    《禅要呵欲经》一卷。

    后汉 失译

    《阿兰若习禅法经》一卷(一)。

    后汉 失译

    《修行方便经》二卷(一名修行方便禅经)

    吴支 谦译

    《禅秘要经》四卷(一)。

    呈支 谦译

    《坐禅经》一卷(三)。

    吴 康僧会译

    《安般行道经》一卷。

    吴 失译

    《内禅波罗蜜经》一卷。

    吴 失译

    《禅数经》一卷。

    吴 失译

    《禅行敛意经》一卷。

    吴 失译

    《法观经》一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修行道地经》七卷(一名《榆遮伽复弥经》)。

    西晋 竺法护译

    《治禅法经》一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一名《修行方便禅经》,亦称《不净观经》,或修行《地道经》)。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内身观章句经》一卷。

    东晋 失译

    《禅秘要法经》三卷(又名《禅秘要经》)(二)。

    姚秦 罗什译

    《坐禅三昧经》二卷(一名《阿兰若习禅法经》,后改名《坐禅三昧经》,又名《菩萨坐禅法经》、《禅经》、《禅法要》)(二)。

    姚秦 罗什译

    《禅法要解》二卷(一名《禅要经》)(二)。

    姚秦 罗什译

    《思维略要法》一卷(二)。

    姚秦 罗什译

    《禅要经》一卷(二)。

    姚秦 失译

    《治禅病秘要法》二卷(一名《禅要秘密治病经》)。

    后凉 沮渠京声译

    《禅法要解》二卷(三)。

    后凉 沮渠京声译

    《禅秘要经》三卷(一名《禅法要》)(二)。

    刘宋 昙摩蜜多译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撰)(二)。

    刘宋 昙摩蜜多译

    《阿兰若习禅经》二卷(三)。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治禅鬼魅不安经》一卷。

    刘宋 失译

    《六禅经》一卷。

    刘宋 失译

    《禅行法经》一卷。

    刘宋 失译

    《修禅定经)一卷。

    陈 真谛译

    以上所列书目:乃援据《经录》者,是否有误?殊难明确。但刘宋以前所译禅经,名目繁多,于此可见矣。

    前所列诸典中:今更就其现存者为之分类;如《大安般》、《禅行法想》、《三十七品》、《内身观》、《治禅病法》,此五部,可属于小乘;如《呵欲》、《法观》、《达摩多罗》、《禅秘要法》、《坐禅三昧》、《禅法要解》、《思维略要法》、《五门禅),此八部,可属于大乘。但此种区别,不得谓之严密;盖我国译经初期,决不在此诸典之中,立大乘、小乘之区别也[向来之分类者,以《禅秘要法经》(罗什译)属于小乘,未免大误。本经第十一白骨流光观下有言曰:“教说诸法,无来无去;一切性相,皆亦空寂,诸佛如来,是解脱身;解脱身者,则是真如;真如法中,无见无得,”细味其言,其理自见]。

    按上列禅经属于小乘者,乃安世高所译;卷册极少,或说明三十七品,或述五停心、四念处诸观;俱排列数字,故称为禅数之学;至于《达摩多罗禅经》、《坐禅三昧经》,属于大乘;故称为《菩萨禅》(《达摩多罗禅经》,向来称为《菩萨禅》,但事实内容,均不类大乘。)其说大乘禅观者,以《思惟略要法》最易明了;此书谓初入禅解法空者,应先修诸观;试举其例于次:“佛在恒水边坐禅。有一多闻比丘,白怪无所得,而问于佛。佛言:“取恒河水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