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经学通志最新章节!

七音四等三十六母颠倒唐、宋之字纽,而韵书一变。金王文郁增并《礼部韵略》成《平水韵略》,南宋刘渊因之,刻《淳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始以上下平各十五,上去各三十,入声十七,合一百七部,合并唐宋之二百六部,而韵书又一变。嘉定钱大昕曰:“后人往往以平水为刘渊。考元椠《平水韵略》卷首有河间许古序,乃知《平水韵》王文郁所撰,后题‘正大六年己丑’,则文郁书成于金哀宗时,非宋人也。刘渊刊王文郁《平水韵略》而去其序,故莱公终以刘渊所撰也。”兹从其说。至元昭武熊忠子中撰《古今韵会举要》三十卷,字纽遵韩道昭法,部分遵王文郁例,兼二家所变而用之,而韵书旧第至是尽变无遗。而其力排历来韵书之江左吴音,则尤为后来《洪武正韵》之所本。然而历来韵书之造作不经,罔有过于《洪武正韵》者也。《洪武正韵》者,盖明太祖敕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等纂修,其注释一以毛晃父子《增韵》为稿本,书成于洪武八年,而宋濂奉敕为之序。大旨斥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之韵更正其失,并平、上、去三声各为二十二部,入声为十部,于是古来相传之二百六部,并为七十有六焉。然考《隋书·经籍志》载沈约《四声》一卷,新、旧《唐书》皆不著录,是其书至唐已佚,而唐以来之《唐韵》、《广韵》、《集韵》诸韵书,皆以陆法言《切韵》为蓝本。濂序乃以陆法言以来之韵,指为沈约,殊为失据。而陆法言《切韵》序则明明载“开皇初,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公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有论难,疑处悉尽。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今《广韵》之首列同定八人,其中刘臻沛国相人,颜之推琅邪临沂人,卢思道范阳涿人,萧该兰陵人,辛德源陇西狄道人,薛道衡河东汾阴人,而陆法言则临漳人。其人有南有北,且北人多而南人少,则非惟韵不定于吴人,而序中“江左取韵”诸语,且亦明斥吴音之失,安得复指为吴音?濂在明初,号为宿学,宁知诬妄不经若此。盖明太祖既欲重造韵书,以更古人,如不诬古人以罪,则改之无名。濂亦曲学阿世,强为舞文耳。然终明之世,竟不能行于天下,则是是非之心,终有不可夺者。元、明以来,朝廷颁行学宫之韵书,盖一以南宋刘渊重刊王文郁《平水韵略》为蓝本。于是宋韵行而唐韵亦亡,为隋、唐以来音学之又一变。而音韵名家,则专以讨论古音为功,谥《平水韵略》曰今韵,以为今古音淆,无所用之也。南宋以降,专著一书以辨明古音者,盖自武夷吴棫才老始也。考棫之著书,有《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三种。其《诗补音》、《楚辞释音》,类能依据本文,互相比较,推求古读。朱子注《诗》释《骚》,有取焉。书佚不传,独传《韵补》五卷,乃牴牾百端。然后来言古音者,皆从此而推阐加密,荜路之功,不可没也。厥后用吴棫《韵补》之例而搜采赅备者,则有明新都杨慎升庵之《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附录》四书,虽各为卷帙,而核其体例,全仿吴棫《韵补》,以今韵分部而分隶以古音之相协者,知本为一书。顾慎之读书虽多于棫,而韵学亦疏,故援据秦、汉古书颇繁富,而时时舛漏牴牾,与棫同讥。然慎撰《古音略例》一卷,取《易》、《诗》、《礼记》、《楚词》、《老》、《庄》、《荀》、《管》诸子有韵之词,标为略例。若《易》例“日昃之离”,离音罗,与歌、嗟为韵;“三岁不觌”,觌音徒谷切,与木、谷为韵;“并受其福”,福音偪,与食、汲为韵;“吾与尔靡之”,靡音磨,与和为韵;《诗》“嘒彼小星,惟参与昴[13]”,昴音旄,下文“抱衾与裯”,裯音调,“实命不犹”,犹音摇,昴、裯、犹为韵,咸于古音有据。而慎又谓“吴棫于《诗》‘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劳必叶音僚;‘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叹必叶他涓切。不思古韵宽缓,如字读,自可叶,何必劳唇齿,费简册”。其论亦颇足纠正吴棫之说,而视《古音丛目》四书实为胜焉。然掇拾成书,有离有合,终不如清儒昆山顾炎武宁人、婺源江永慎修诸人之能本末融贯也。顾炎武作《音学五书》,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推究古音,始独探本真,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明连江陈第季立撰《毛诗古音考》四卷,实为首功。大旨以为古人之音,原与今异,凡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人之本音,非随意改读,辗读牵就。如“母”必读“米”,“马”必读“姥”,“京”必读“疆”,“福”必读“偪”之类,历考诸篇,悉截然不紊。又《左》、《国》、《易》象、《离骚》、《楚词》、秦碑、汉赋以至上古歌谣箴铭颂赞,往往多与《诗》合,可以互证。于是排比经文,参以群籍,定为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以探古音之源。旁证者,他经所载以及秦、汉以下去风雅未远者,以竟古音之委,而采《易》独详者,以时世近而音声同也。钩稽参验,所列四百四十四字,言必有征,视宋儒执今韵部分妄以通古音者,相去盖万万矣。此书卷帙无多,然欲求古韵之津梁,舍是无由也。第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词》去风人未远,亦古音之遗,乃取屈原、宋玉所著骚赋三十八篇,韵与今殊者二百三十四字,推其本音,与《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成《屈宋古音义》三卷。惟每字列本证,旁证则间附字下,不另为条,与《毛诗古音考》体例小异,以前书已明故也。自陈第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而古音之门径始明。然创辟榛芜,犹未及研求邃密。至顾炎武乃探讨本原,推寻经传,作《音学五书》,曰《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大指持杨慎“古人韵缓,不烦改字”、陈第“古诗无叶韵”之说。《诗本音》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每诗皆全列经文,而注音句下,与今韵合者注曰《广韵》某部,与今韵异者即注曰古音某,大抵密于陈第而疏于江永,故永作《古韵标准》,驳正炎武者颇多,然合者十九,不合者十一。南宋吴棫以来古韵叶读之谬论,至此始一一廓清,厥功尤巨。自序谓:“潜心《广韵》,发悟于中,而旁通其说,于是据唐韵以正宋韵之失,据古经以正沈约、唐韵之失,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乃列古今音之变,而究其所以不同,为《音论》二卷;考正三代以上之音,注三百五篇,为《诗本音》十卷;注《易》,为《易音》三卷;辨沈氏部分之误,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为《唐韵正》二十卷;综古音为十部,为《古音表》二卷。自是而六经之文乃可读,其他诸子之书,离合有之,而不甚远。”诚哉有味言之也。然炎武之治古音,盖一以《广韵》为依据,而《广韵》者,虽今韵之宗,其以推迹古音,犹从部次。故炎武据《广韵》二百六部,作《唐韵正》、《古音表》,始分古韵为十部。《东》《冬》《钟》《江》第一,《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第二,《鱼》《虞》《模》《侯》第三,《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14]《桓》《删》《山》《先》《仙》第四,《萧》《宵》《肴》《豪》《幽》第五,《歌》《戈》《麻》第六,《阳》《唐》第七,《耕》《清》《青[15]》第八,《蒸》《登》第九,《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第十,而《支韵》半属第二,半属第六,《尤韵》半属第二,半属第五,《麻韵》半属第六,半属第三,《庚韵》半属第七,半属第八,又入声四部,《质》《栉》《术》《物》《迄》《月》《没》《曷》《末》《黠》《》《屑》《薛》《麦》《锡》《职》《德》属第二部,兼《屋》《昔》二韵字,《屋》《浊》《铎》《陌》《昔》属第二部,兼《沃》《觉》《药》《麦》四韵字,《沃》《觉》《药》属第五部,兼《屋》《铎》《锡》三韵字,《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16]》属第十部。然江永订其于《三百篇》所用有未合者,作《古韵标准》,分十三部。第一部《东》《冬》《钟》《江》,第二部《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分《尤》韵字属焉,第三部《鱼》《虞》《模》,分《麻》韵字属焉,第四部《真》《谆》《臻》《文》《殷》《魂》《痕》,分《先》韵字属焉,第五部《元》《寒》《桓》《删》《山》《先》《仙》,第六部《萧》《宵》《肴》《豪》,第七部《歌》《戈》《麻》,分《支》韵字属焉,第八部《阳》《唐》,分《庚》韵字属焉,第九部《庚》《清》《耕》《青》,第十部《蒸》《登》,第十一部《尤》《侯》《幽》,分《虞》《萧》《肴》《宵》《豪》韵字属焉,第十二部《侵》,分《覃》《谈》《盐》韵字属焉,第十三部《覃》《谈》《盐》《添》《咸》《严》《衔》《凡》。又入声八部,第一部《屋》《沃》《烛》《觉》,第二部《质》《术》《栉》《物》《迄》,分《屑》《薛》韵字属焉,第三部《月》《曷》《末》《黠》《》《屑》《薛》,第四部《药》《铎》,分《沃》《觉》《陌》《麦》《昔》《锡》韵字属焉,第五部《麦》《昔》《锡》,第六部《职》《德》,分《麦》韵字属焉,第七部《缉》,分《合》《叶》《洽》韵字属焉,第八部《合》《盍》《叶》《帖》《业》《狎》《乏》。惟以《诗三百篇》为主,谓之《诗韵》,而以周、秦以下音之近古者附之,谓之《补韵》,视诸家界限较明。其弟子休宁戴震东原受韵学于江氏,而复古之志益锐,力辨反切始于孙炎,不始神珙,撰《声韵考》,分为七类,后作《声类表》,分九类,一平声《歌》《戈》《麻》《鱼》《虞》《模》,入声《铎》,二平声《蒸》《登》《之》《咍》,入声《职》《德》,三平声《东》《冬》《钟》《江》《尤》《侯》《幽》,入声《屋》《沃》《烛》《觉》,四平声《阳》《唐》《萧》《宵》《肴》《豪》,入声《药》,五平声《庚》《耕》《清》《青》《支》《佳》,入声《陌》《麦》《昔》《锡》,六平声《真》《臻》《谆》《文》《欣》《魂》《痕》《先》《脂》《微》《齐》《皆》《灰》,入声《质》《术》《栉》《物》《迄》《没》《屑》,七平声《元》《寒》《桓》《删》《山》《仙》,去声《祭》《泰》《夬》《废》,入声《月》《曷》《末》《黠》《》《辟》,八平声《侵》《盐》《添》,入声《缉》,九平声《覃》《谈》《咸》《衔》《严》《凡》,入声《合》《盍》《叶》《帖》《业》《洽》《狎》《乏》。而以喉一类、鼻二三四五类、舌六七类、唇八九类四音分收九类焉。至金坛段玉裁懋堂作《六书音均表》,乃分古韵为十七部,第一部《之》《咍》,第二部《萧》《宵》《肴》《豪》,第三部《尤》《幽》,第四部《侯》,第五部《鱼》《虞》《模》,第六部《蒸》《登》,第七部《侵》《盐》《帖》,第八部《覃》《谈》《咸》《衔》《严》《凡》,第九部《东》《冬》《钟》《江》,第十部《阳》《唐》,第十一部《庚》《耕》《清》《青》,第十二部《真》《臻》《先》,第十三部《谆》《文》《欣》《魂》《痕》,第十四部《元》《寒》《桓》《删》《山》《仙》,第十五部《脂》《微》《齐》《皆》《灰》,第十六部《支》《佳》,第十七部《歌》《戈》《麻》。入声八部,《职》《德》属第一部,《屋》《沃》《烛》《觉》属第三部,《药》《铎》属第五部,《缉》《叶》《帖》属第七部,《合》《盍》《洽》《狎》《业》《乏》属第八部,《质》《栉》《屑》属第十二部,《术》《物》《迄》《月》《末》《曷》《没》《黠》《》《薛》属第十五部,《陌》《麦》《昔》《锡》属第十六部。别《支》《佳》为一,《脂》《微》《齐》《皆》《灰》为一,《之》《咍》为一,《职》《德》者,《之》之入,《术》《物》《迄》《月》《没》《曷》《末》《黠》《》《薛》者,《脂》之入,《陌》《麦》《旨》《锡》者,《支》之入,自唐、虞至陈、隋有韵之文,无不印合,而《歌》《麻》近《支》,《文》《元》《寒》《删》近《脂》,《尤》《幽》近《之》,古音今音,皆可得其条贯,自以为泛滥《毛诗》,理顺节解,因其自然,足补顾炎武、江永二家部分之未备也。曲阜孔广森约自以生陈第、顾炎武之后,辨去叶音,识所指归,而据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折衷诸家,疏通证明,即《广韵》以为柢,指《毛诗》以为正,而知声者,从其偏旁而类之者也。文字虽多,类其偏旁,不过数百,苟不知推偏旁以谐众声,虽遍[17]引六经诸子之韵语,而字终不能尽也。乃即偏旁之见于《诗》者而类之,撰《诗声类》,分十八部:曰《元之属》,《耕之属》,《真之属》,《阳之属》,《东之属》,《冬之属》,《侵之属》,《蒸之属》,《谈之属》,是为阳声者九。曰《歌之属》,《支之属》,《脂之属》,《鱼之属》,《侯之属》,《幽之属》,《宵之属》,《之之属》,《合之属》,是为阴声者九。阴阳相配,可以对转。自谓“独抱遗经,研求豁悟,分阴分阳,九部之大纲,转阳转阴,五方之殊音,旁引博证,于向之不可得韵者,皆一以贯之,无牵强疑滞”也。大抵清儒治音,竺志于古,而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发明对转,孔氏尤殊胜也。若其整次五音,必本字母。旧云双声,而清之学者,多精言韵,双声罕究,虽以顾炎武之好学不倦,而稽古有余,审音或滞。江永复过信字母,奉若科律。段、孔以降,含隐不言。独嘉定钱大昕莘楣差次古今,乃知舌上古归舌头,轻唇古读重唇。扶服之为匍匐,伏牺之为庖牺,佛之如弼,繁之如鞶,敷之如布,古读轻唇如重唇之证也。中之如得,竺之为笃,陈之如田,姪之读徒结切,古音舌上归舌头之证也。然后宫商有准,八风从律,斯则清儒之治古音者。定韵莫察乎孔广森,审母莫辨乎钱大昕,而有开必先,舍顾炎武莫属,虽有损益,百世可知也。近儒余杭章炳麟太炎又以为孔广森知阴阳声相配之可以对转,而不知阴阳声同列之亦可旁转,钱大昕知古音之舌上归舌头,轻唇归重唇,而不知古音舌上《娘》母、半齿《日》母之并归舌头《泥》母,于是作《成均图》以推究孔氏未发之指,作《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古双声说》,以究明钱氏未尽之蕴,具见《国故论衡》,亦可谓潜心古音,独阐新义者也。声韵明而后言训诂。

    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胡越如比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为旦暮。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训诂之书,莫古《尔雅》。《大戴礼·孔子三朝记》称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则《尔雅》之来远矣。然不云《尔雅》为谁作。据魏清河张揖稚让《进广雅表》称:“周公著《尔雅》一篇。今俗所传三卷,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说,疑莫能明也。”谓之《尔雅》者,尔,近;雅,正也。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之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语言因地域而殊,文字又随语言而异。学者举今语以释古语,引方言以证雅言,犹之殊语之互相翻译。班固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雅言者,诵《诗》读《书》,从周之正言,不为鲁之方言。而执礼者,诏相礼仪,亦依雅言称说,而不为俚俗也。《小雅》、《大雅》者,皆周《诗》之正言也。《大戴礼·小辨篇》:“《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辨言。”故曰:“《尔雅》者,所以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凡《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九篇。汉初,经始萌芽,《尔雅》尝立博士,故蜀郡扬雄子云《方言》以为孔子门徒解释六艺,会稽王充仲任《论衡》亦以为五经之训故,然释五经者不及十之三四。今观其文,有取《山海经》者,有取《穆天子传》者,有取《管子》者,有取《尸子》者,有取《庄子》、《列子》者,有取《国语》者,有取《楚辞》者,大抵采周、秦诸子传记之名义训诂以辨异同而广见闻,宁只为解经作哉?以隶经部,实为不伦也。是盖古代训诂学之权舆。汉人解经,《书》有《大小夏侯解故》,《诗》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毛诗故训传》,杜林有《苍颉故》,具载《汉书·艺文志》,今其书皆不传。惟扬雄之《方言》十三卷,北海刘熙成国之《释名》八卷,厥为后来言训诂者所宗焉。然余考《汉书·艺文志》及《扬雄传》备载雄之著书,不及《方言》一字,而许慎《说文解字》引雄说,皆不见于《方言》,其义训用《方言》者,又不言扬雄,至汉末应劭撰《风俗通义》,序始称雄作,疑依托也。然据方语以释雅言,正与《尔雅·释诂》“释古今异言,通方俗殊语”之例相合。至刘熙《释名》从音求义,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而去古未远,可以推见古音古器物之遗,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魏明帝时,博士张揖继两汉经师之后,参考往籍,遍记所闻,凡万七千三百二十六字,撰《广雅》七卷,分别部居,依乎《尔雅》,凡所不载,悉著于篇。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解,谶纬[18]之记,《仓颉》、《训纂》、《滂喜》、《方言》、《说文》之说,靡所不采,然后周、秦、两汉古义之传于后者,可据以证得失,而其散逸不传者,亦借以窥端绪。曰《广雅》者,云广《尔雅》所未及也。斯盖并《尔雅》、《方言》、《释[19]名》三书骖驾而驷矣。后之言训诂者,胥崇为不祧之祖焉。汉、魏之世,注《尔雅》者十余家,可考见者,犍为文学注二卷、刘歆注三卷、樊光注六卷、李巡注三卷、孙炎注三卷,五家而已。顾晋著作郎河东郭璞[20]景纯者,独以诸家纷谬,多未详备,乃缀集异闻,荟萃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错综樊、孙,博关群言,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如“遂大东”称《诗》,“钊我周王”称逸《书[21]》,所见尚多古本,盖去汉未远也,注多可据,后人虽迭为补正,然宏纲大指,终不出其范畴也。自是璞注行而诸家悉废。其后宋翰林侍讲学士济阴邢昺叔明于真宗时,奉敕为璞注作疏,多掇拾《毛诗正义》掩为己说,惟其引证《尸子·广泽篇》、《仁意篇》,则非今人所及睹,至犍为文学、樊光、李巡之注,见唐吴县陆元朗德明《经典释文》者,虽多所遗漏,然疏家之体,惟明本注,注所未及,例不旁搜,此不得以咎昺也。宋儒之治《尔雅》者不鲜,神宗时有山阴陆佃农师者,亦注《尔雅》,书不传。今传者,所撰《埤雅》二十卷中,《释鱼》三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四卷、《释天》二卷。其释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者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其所援引,多今未见之书,其推阐名理,亦往往精凿。佃先以神宗召对,言及物性,因进《说鱼》、《说木》二篇,初名《物性门类》,后注《尔雅》,更撰此书,易名《埤雅》,言为《尔雅》之辅也。迨宋之南渡,高宗时,有莆田郑樵渔仲者撰《尔雅注》三卷,为世所重。盖南宋诸儒,大抵崇义理而疏考证,独樵以博洽傲睨一时。及其既也,乃肆作聪明,诋毛、郑,其《诗辨妄》一书,开数百年杜撰说经之捷径,为通儒之所深非。惟作是书,乃通其所可通,阙其所不可通,驳正旧文诸条,皆极精确,于说《尔雅》家为善本。孝宗时,有歙县罗愿存斋者,撰《尔雅翼》三十二卷,中分草、木、鸟、兽、虫、鱼六类,大致与陆佃《埤雅》相类,而引据精博,体例谨严,则远在其上。其音释,则元洪焱祖作也。焱祖,字潜夫,亦歙县人。斯并于《尔雅》郭注邢疏之外,创获新解,别自名家者也。元、明之儒,于训诂学实疏,故罕以训诂成一家言者。独明宗室朱谋郁仪者,号博极群书,刺取古书文句典奥者,撰《骈雅》七卷,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自《释诂》、《释训》以至虫、鱼、鸟、兽,凡二十篇,务求博洽,少泛滥矣。然奇文僻[22]字,搜辑良多,撷其膏腴,于词章要不为无补也。尝见貌为汉、魏文者,取《骈雅》置案头,署其签曰“代字术”,作文毕,则检古字代入之,一举笔而文不懈入古矣。此实文家之词书,宁曰《尔雅》之支裔哉?其说以为联二为一,骈异为同,故名曰《骈雅》云。迨清兴,朴学既章,古训是式。言精研《尔雅》,厥有余姚邵晋涵二云之《尔雅正义》二十卷,休宁戴震东原之《尔雅文字考》十卷,嘉定钱坫[23]献之之《尔雅古义》二卷、《尔雅释地四篇注》一卷,栖霞郝懿行恂九之《尔雅义疏》十九卷,归安严元照[24]九能之《尔雅匡名》十九卷,仁和翟灏晴江之《尔雅补郭》二卷,临桂龙启瑞翰臣之《尔雅经注集证》三卷,盐城陈玉树惕庵之《尔雅释例》五卷,斯并补苴前哲,明发滞义,阐郭注之未备,纠邢《疏》之违牾。而循文顺理,张其幽眇,郝《疏》最优;发凡起例,观其会通,陈《释》尤胜。若其究宣《方言》,有戴震之《方言疏证》十三卷,乃依扬雄书而为之疏通证明者也。震又作《转语》二十章,其自述曰:“人之语言万变,而声气之微,有自然之节限。是故六书依声托事,假借相禅,其用至博,操之至约。五方之言及小儿学语未清者,展转讹溷,必各如其位。昔人既作《尔雅》、《方言》、《释名》,余以为犹阙一卷书,创为是篇,用补其阙。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斯则晓音韵转变之友纪,而通方言之指归者矣。善哉,非耳顺者,孰能与于此乎?《转语》书佚不传。仁和杭世骏大宗乃采《十三经注疏》、《说文》、《释名》诸书,以补扬雄《方言》之遗,成《续方言》二卷。前后类次,一依《尔雅》,搜罗古义,亦裨训诂。然撮录字书,不丽今语,而不知考方言者,在求其难通之语,笔札常文所不能悉,因以察其声音条贯,上稽《尔雅》、《方言》、《说文》诸书,敫然如析符之复合,斯为贵也。嘉定钱大昕莘楣知古今方音不相远,及其作《恒言录》,沾沾独取史传为征,亡由窥见声音文字之本柢。而翟灏之为《通俗篇》,虽略及训诂,亦多本唐、宋以后传记杂书,于古训藐然亡丽,间撮一二,亦溷不䌷[25]析也。独近儒余杭章炳麟太炎能征汉、魏之训诂,而通以戴君之《转语》,略籀今语,得其理,撰《新方言》十一卷,凡《释词》、《释言》、《释亲属》、《释形体》、《释宫》、《释器》、《释天》、《释地》、《释植物》、《释动物》,而殿以《音表》,得十一篇,方俗异语,摭拾略备。以今音证古音,参伍考验,经之对转迤转,纬之正纽旁纽,以穷声转之原。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俗语犹不违古音者;有通语既用今音,一乡一州犹不违唐韵者;有数字同从一声,唐韵已来一字转变,余字则犹在本部,而俗语或从之俱变者。虽日不暇给,虑有遗剩,创始之业,规模已闳,所谓知化穷冥,无得而称者也。其他治《释名》之学者,则有吴县江声艮庭之撰《释名疏证》、《续释名》焉。治《广雅》之学者,则有高邮王念孙怀祖之撰《广雅疏证》焉。惟《广雅疏证》二十三卷,其第十卷为念孙子引之伯申所补,父子相嬗以成一家之言,尤为殚精竭虑。念孙谓“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调共贯”,因畅斯旨,撰《广雅疏证》一书,不限形体,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之外,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则一丝不乱。其或张揖误采,博考以证其失;先儒误说,参酌而寤其非。盖念孙借张揖之书以抒独得,实多揖所不及知者。念孙既持“诂训本于声音”之论,以诏其子引之曰:“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论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因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结为病矣。故毛公《诗传》多易假借之字而训以本字,已开改读之先。至康成笺《诗》注《礼》,屡云某读为某,而假借之例大明。后人或病康成破字者,不知古字之多假借也。”又曰:“说经者,期得经意而已。前人传注,不皆合于经,则择其合者从之。其皆不合,则以己意逆经意,而参之他经,证以成训,虽别为之说,亦无不可。必专守一家,则为何劭公之墨守而已。”故其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26]借,则改其读,盖熟于汉学门户,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也。引之推广庭训,遂成《经义述闻》十五卷、《经传释词》十卷,精博无比。而《经传释词》之作,则尤往古经师之所未曾有。盖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颜氏家训》虽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独《尔雅》、《说文》二书,解说古圣贤经传之词气,最为近古。然《说文》惟解“方”、“曰”诸特造之字,而不解“而”、“虽”等假借之字。《尔雅》所释未全,读者多误,毛、郑不免,何况其余?念孙贯通经训,尤明词气,而引之克世其学,于前人之误解者,独能旁引曲喻,以得本旨所在,使人颐解心折,叹为确不可易,而又百思不能到,使古圣贤复生见之,亦必曰“吾言固如是,沿误数千年,而今乃得明矣”。此诚不可不开之奥窔。仪征阮元芸台读其书,谓“恨不能起毛、郑、孔诸儒而共证此快论”者也。阮元早岁与邵晋涵、王念孙友,逮闻前训,征引群书,撰《经籍纂诂》百六十卷,集古今诂训之大成。钱大昕序其书曰:“有文字而后有训诂,有训诂而后有义理。诂训者,义理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诂训之外者也。”旨哉言乎。纂《小学志》第七。

    注解:

    [1] 上下,原作“二二”,据《群书考索》改。

    [2] 籍,原作“籀”,误。

    [3] 总,原作统,据《说文释例》改。

    [4] 彣,原作“彰”。

    [5] 同,原作“阙”,误。

    [6] 裁,原作“裂”,误。

    [7] 才,原作“财”。

    [8] 陈,原作“随”,误。

    [9] 王下原有“肃”字,据《南齐书·陆厥传》删。

    [10] 史,原作“书”,误。

    [11] 字,原作“本”,误。

    [12] 集,原作“切”,据文意改。

    [13] 昴,原作“昂”,误。

    [14] 《寒》韵原无,据《古音表》补。

    [15] 青,原作“香”,误。

    [16] 乏,原作“之”,误。

    [17] 遍,原作“偏”,误。

    [18] 纬,原作“讳”,误。

    [19] 释,原作“说”,误。

    [20] 璞,原作“朴”,误。

    [21] 书,原作“诗”,据《尔雅注疏》改。

    [22] 僻,原作“辟”,据文意改。

    [23] 坫,原作“玷”,误。

    [24] 照,原作“昭”,误。

    [25] 䌷,原作“由”,误。

    [26] 假,原作“段”,误。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