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歪掰的历史最新章节!

    写手嘛,经常会陷入到那种孤单寂寞冷的状态。

    并非所有写手都是有钱人,能够天天拿着稿费去炮房大保健的那都是神,不是人!

    就拿眼下这会儿来说吧,俄国世界杯正踹着,我们那个作者QQ群里,天天有人刷屏:

    “编辑阿姨,上个月稿费该发了吧?”

    不对不对,文人嘛,清流嘛,说话怎么能满口铜臭,低俗!

    这样赤裸裸讨钱,岂是我等清高一族的本色?

    他们应该是这样问的——

    “谁知道上个月的稿费发了吗?”

    “你们的稿费到账了吗?”

    “听说你们上个月的稿费是昨天到账的丫?”

    饥渴之心情既能表露,又不让自己太掉份儿。

    阿姨也无奈,人家是编辑,又不是财务总监,她有个卵办法,每个月这几日就跟月经逼命似的痛不欲生。

    其实知足吧,人家当编辑的能够为了这事儿把菊花疼到龇牙咧嘴,那就证明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编辑,好歹心里还装着作者。

    你要是换了个麻木不仁的,人家甩都懒得甩你,直接一句:

    “还饿不死人吧?那就等着呗。”

    因此,

    图米阿姨持编,幸甚至哉,实乃云阅读万民之幸,网易作者之福。

    ——节选自《歪掰的历史》

    ====

    徐一飞也是这么说:

    “现如今事情能控制在这样的局面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还纠结个啥啊?”

    没一个人认可他的话。

    现在是岳阳楼事件结束后的第二天,有关人员从各地奔赴长沙,中央都派来了督办员,国防科大贴出通知《关于高温酷暑强制放假一天的紧急通知》。

    清场,开办公会。

    徐一飞这会儿就跟上了批斗台似的。

    不光三个弟弟,连申莹都一上来就嚎:“老公,你是不是跟爸爸一伙的?”

    “都别乱扯了!”徐步摇看人都到齐了,一拍桌子,“少爷我现在还是专案组的组长,到底听谁的!”

    也好,总该有个秩序嘛,大家伙都安静下来了。

    “大哥,我现在不把你当犯人,但是你也清楚,知情不报在国家司法制度里是怎么一回事。”徐步摇居然也能摆出这么一本正经的表情。

    “知情不报?”徐一飞一阵苦笑,“我也就是事到临头才推测出一些结果而已,再说了,我不是也及时让秦素和相子尚赶过去了么。”

    “那好,哥,咱不审你,就当是你已经推测出了什么,跟咱们都说说吧。”

    徐一飞想了想,便先跟大家聊起了岳阳楼。

    “范仲淹?”林永达有些受不了了,“这个案子牵扯的朝代已经很多了好不好,这样下去我真的是要疯掉。”

    然而徐一飞要跟大家说的并不是《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而是《岳阳楼记》正文中提到的另外一个人——滕子京。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对,就是他。

    “《岳阳楼记》是语文课本里的东西,也就是说,大家众所周知的,一般都是文学层面,”徐一飞一扭头,“所以,诗萌,你应该可以从史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下滕子京这个人吧?”

    这倒是正事。

    毕竟那个该死的封神台,竟然是以一整栋岳阳楼的形态在洞庭湖里冒出来的。

    而这栋岳阳楼的形态,跟岸上那栋景点岳阳楼的式样颇为相似。

    这个式样的岳阳楼,正是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重修”的。

    “这个人有重大作案嫌疑!”段诗萌一句飚出来便闭了嘴。

    发现大家都很鄙夷地看着她。

    “好吧,说历史,说历史。”

    按照段诗萌的介绍,滕子京是和范仲淹同一年考中国家高级公务员——进士的。

    别看他俩是同期生,关系也特别好,但是两个人有本质的不同。

    范仲淹是一个纲举目张型的人,他是政治家,是军事家,是一个运筹帷幄型的宗师。

    而滕子京不一样,他更加沉埋于具体事务和岗位工作,算是一个能员干吏吧。

    做事执行力强,效率极高。

    进士嘛,一旦走马上任起步就是个正处,没有从小科员开始干的。

    所以最早的时候,滕子京的岗位叫做“泰州军事判官”,别误会啊,古代的那些个“官名”,你不能用现代的顾名思义去理解,别一看到“军事判官”你就以为是地方部队里的参谋啊。

    所谓“泰州军事判官”其实是在泰州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还有监察的责任。

    农委主任+粮食局长+水利局长+检察院长+纪委书记

    古代当官,都不是人干的活啊。

    可他那个同年进士还嫌他不够累,范仲淹任西溪盐官的时候,建议泰州知州张纶修筑捍海堤堰——你说你一个轻工盐业集团的党委书记,去管人家修海堤的事情干啥啊?

    难道说你是想借着地方财政修海堤,将海岸抹平整,方便他晒盐?

    反正泰州知州是答应了,决定开始修海防,范仲淹便又一封信发过去,荐举滕子京给张纶当助手。

    在这个过程中,滕子京吃苦耐劳,才干大显,备受张纶称赞。这就叫做政绩基础。

    因为这个政绩,滕子京的升迁史便开始了,先后往县委书记的一把手位子上升迁了,到当涂、邵武当上了知县。

    我说过,他是个扎实做事的人,这种升官速度,当然跟范仲淹比不了。

    人家这会儿已经进京当中央公务员了。

    当然,范仲淹是很讲交情的,升任京官后,范仲淹“赏识”滕子京的才干,将其召入试学院——国家考试中心,后来继续给力,将滕子京提拔为专管审核刑狱案件的大理寺丞。

    这个过程太一帆风顺了,你自己能干事不假,但是因为范仲淹这层关系,提拔来提拔去的,连老天爷都觉得你在作弊。

    于是乎,1029年6月,老天爷不忍了,京都开封天大雷雨,电光乱掣,规模空前的玉清昭应宫内,竟射入一大火团,四处爆裂,霎时间烈焰腾飞,穿透屋顶,大火烈烈轰轰的烧了一夜,竟将三千六百一十间房屋的一座琳宫玉宇,变成了一片瓦砾荒场,只剩得长生、崇寿两座小殿。

    ——以上近似玄幻描写并非摘自网易云阅读的脑残小说,而是自称严谨科学的百度百科。

    当时掌权的是个寡妇,名字不记得了,大家尊称“刘太后”。

    出了这种事情,当然要追究责任,于是刘太后就传旨将守宫士兵全部系狱抵罪。

    接下来就是老套路,一群文官,譬如枢密副使范雍、中丞王曙、司谏范讽等等,就开始上书,说大火“是天意,与人无关,不当置狱穷治”。

    所以说女政治家往往比男人更精明,人家刘太后早就算准了这一步。

    我拿现代社会的事情举例子,你们很快就能明白这一点。

    首先,安全事故分为两种,“天灾”和“人祸”。

    一般老白姓的心理,他更愿意发生的困境是天灾,因为天灾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祸往往伴随着那种罪恶的贪欲、仇恨等等,令人痛心,令人痛恨。

    但是,看多了网易云阅读官场小说的读者们就能知道,站在公务员的角度,他们的心态是反过来的,更希望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因为公务员是一方父母官,平时要做的事情就是狠抓安全生产,防微杜渐,如果是天灾,那就证明你平时的工作有问题,财政是一碗水端平的,大家拿一样的钱,分配一样的人手,别的省份为什么没有被天灾闹得哀鸿遍野?你自己说你把那些银子都花到哪里去了,你都用的是一群什么人?

    所以,对于公务员来说,天灾,就意味着渎职,就要有人出来顶缸。

    人祸就好办啦。

    坏人破坏嘛,防不胜防,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也就轻很多,训斥固然要挨,工资还是会被扣,但最起码不会丢掉乌纱帽啊。

    一场雷火之灾,你硬要说是人祸呢,那也是人祸导致的天灾。

    宋代的科技其实已经十分发达了,尤其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你这么大一片宫殿建筑群,避雷设施、紧急救火物资储备、消防安全巡视制度,这些东西你不做在前面的吗?你找死。

    这三件事情各有不同的部门负责。

    避雷设施在工部,你建造宫殿的时候就要同步去做,人家老天爷不可能等到你房子盖好了等你装上避雷针再劈你。

    紧急救火物资储备当然在大内,譬如皇城里面那些个大罐、大缸里头的水啊泥啊沙子啊。

    消防安全巡视制度由禁军落实,这是开不得玩笑的,之前已经描述过,这个宫殿建筑群的规模是很大的,你如果不保持一种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状态,那万一你人都守在西头,东头起火就非要等到火光冲天你才能发现,而等你跑过去它又会再烧一阵。

    刘太后没有把责任怪到工部,也没有怪到大内。

    至于这两个部门是不是真的把工作做扎实了我搞不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工部的那帮人,有很多是刘太后的亲戚,修宫殿,做皇家工程,能捞多少大家都懂。

    而大内呢,刘太后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意思就是还得靠这帮子太监来伺候自己,要是换掉一波人,恐怕自己的身心一时半刻还磨合不来。

    所以这板子,就往禁军身上打了。

    意思就是说,刘太后认为,打雷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打雷打出火球来,那也是科学道理,没什么好奇怪的。太后奇怪的是,为什么起了火你们却没法子营救扑灭,她定渎职就是定的这一条。

    雷火烧掉了整座宫殿,那好,整座宫殿的看守禁军,无论你是具体看守哪间屋子的,还是负责巡视的,通通抓起来。

    这就是刘太后一拿出手的“人祸”逻辑,谁在搞破坏?谁是坏人?你们禁军就是坏人!

    宋朝的禁军有多少编制?那些枯燥的史料我不去说了,就讲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吧,那里头是这样写的:

    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这么多的人,而且一个个都是大猛攻,硬是眼睁睁地看着整座宫殿被烧光,你们说是不是成心要烧死本宫?

    但是大家注意,这个逻辑只是表面上的。

    她抓了太多的人,多到官场逻辑无法成立了。

    在现代社会,火车相撞,翻了车,死了人,领导们如果说为了推卸责任,把事故定义为“人祸”,那他一定要找一个,或者两三个基层的一线工人或车间主任来顶缸。杀掉你一个,既平息民愤,你这种小角色又知道不了太多东西,没法子向上攀扯各种中、高层领导。

    这是官场的基本逻辑,如果刘太后抓捕并杀掉两个禁军士兵、统领,这个逻辑也是成立的。

    可她把所有兵都抓了。

    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量变引发质变,一两个小兵被抓去当替罪羊没什么,可如果是一群,那些个军嫂们就会成群结队来长官家闹事——

    “你这个长官是怎么当的?再不把我男人救出来,我就去揭发你克扣军饷,虐待士兵,并在床上虐待士兵的老婆的行为!”

    这样就有了之后那几个文官的上书。

    其实都是禁军司令们哭爹爹拜奶奶求着他们干的。

    等的就是你们上书。

    因为在中国官场的逻辑啊,皇帝的旨意是可以翻案的,但是皇帝“纳谏”翻案之后便不能“再翻案”了。

    刘太后的终极目标是“天灾”,但是她知道,这个事情不能直接定。

    定“天灾”的目的,是为了查领导责任往高层追究,因此你一出来就定天灾,肯定会有那些大臣反扑上谏抗议,这事就办不成了。

    所以刘太后打了个太极,她先定人祸,而且用一种超级变态的连坐法来定。

    折腾得军方受不了,鼓动着清流们上书进谏来翻案,说太后啊,这不是人祸,是天灾,小兵们无辜啊。

    小兵们无辜是吧?那好,本宫放了小兵,来收拾大将。

    刘太后欣然纳谏,将宫殿火损定为了天灾,释放了所有的禁军士兵,然后将对天灾疏于管理疏于防范的首相大人王曾给罢免了。

    “兼领玉清昭应宫使管理不严,因而发生大火”。

    这叫追究领导责任。

    这下子没有人拦了。

    因为能够上谏的那些言官刚不久才谏过,太后欣然纳谏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不能这头刚捞完禁军士兵,那头又要再翻一次案去捞首相大人吧?

    出尔反尔打自己耳光的事情,这些清流们可没脸去做。

    对了,这就是刘太后最想要的结果。

    因为刘太后是一个很有理想的女人,她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可不是什么吕雉、孝庄、慈禧,人家的偶像是武则天!

    自打垂帘听政之后,刘太后搞了好多回,想要给自己“皇权礼遇”。

    可每次都被首相王曾给搅了。

    每次都邀集一大帮子文臣武将,坚决反对,一步不退。

    刘太后对这个人简直是恨不得两刀子捅死丫挺的。

    所以正好,借着这场大火,耍个太极手段,一步到位拔掉眼中钉。

    可是,女人到底是女人,她太低估了男人们的持久。

    灾后,王曾被罢官了,贬到青州去当知州,但是一个王曾走了,一群王曾来了。

    范仲淹、滕子京等诸多官员分别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将军国事大权交还给宋仁宗赵祯……

    这就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刘太后此时此刻必定追悔莫及。

    当初这个王曾首相,也只是拦着自己称帝而已,现在换上了这帮子鬼,直接要把本宫的既得利益来个清零,我靠,还有没有天理!

    刘太后大怒,将范仲淹等高级官员逐出朝廷任地方官,将中低级官员全都贬逐边远州县。

    滕子京也于1031年,由大理寺丞重新贬回到他的老岗位——福建北部的邵武县。这等于是他第二次来邵武当县委书记,其实呢,相对于志大心大的范仲淹,滕子京还更乐意到底下一把手的处长岗位上干点儿实事。在一年多任职时间内他为民办好事,建学堂,访贫问苦,与当地百姓亲密无间。福建省古代的地方志《闽书》都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

    但就在这个时候,那个缺德的范仲淹又开始搞事了。

    人家多能啊,政治家的料,你贬了我又怎么样,我到处人脉关系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