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中国佛教史最新章节!

    初期翻经时代之终,得四大翻译:第一第二,同出鸠摩罗什三藏一人之手,《般若诸经》,及与般若有关之《大智度论》、《中论》,一也;《法华经》,二也;昙无谶三藏之《大般涅槃经》,三也;佛陀跋陀罗之《华严经》,四也。

    鸠摩罗什三藏,西域龟兹人也。幼而出家,与母往罽宾,遍游西域各地,学佛教;初专小乘,后转习大乘,以奉空宗为主。时值五胡乱华,十六国竞起;秦苻坚建国长安,地当西域来华要冲。是时苻坚势盛,统一北方诸国,使其臣吕光征西域,携罗什归。苻坚后遭淝水之败,北方再乱,前秦遂亡。后秦姚苌,代兴长安,而吕光适灭龟兹,遂独立西陲,国号后凉。罗什当龟兹灭亡之时,奉吕光命来居姑臧(后凉都)。苻坚已死,罗什遂留后凉。姚苌死,姚兴即位,大崇佛法,频招之。弘始三年,罗什至长安,兴大悦,待以国师之礼,以西明阁、逍遥园为译场,广译经典。为我国佛教翻译大革新时期。罗什所译经典,范围广博,部帙浩繁。《出三藏记》载有三十二部(三百余卷);《历代三宝记》载有九十七部(四百二十五卷);《开元录载》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所尽力者,属于大乘空宗,以发挥印度龙树提婆之说,为其教系。在我国佛教教理革新方面,亦为大发展之时期。

    大乘空宗根本经典,当推般若部诸经。其中之仁王般若,虽在《大般若经》之先,号称“独立经典”。而《大般若经》,足以囊括之。实般若部诸经之一大丛书也。《大般若经》全书,虽成于唐代玄奘之手;但其中主要部分,罗什早经译就,所谓《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是也。考我国般若部诸经翻译历史,当以大品、小品翻译时期为最古;此外部分。翻译之卷数既少,时期亦较后。

    般若经之传来也,有一佳话焉、咸推此经为朱士行(或作朱子衡)之苦心谈。《释氏稽古略》称朱士行为中国最初之僧徒,原未足据。在朱士行之先,尚有严佛调;《历代三宝记》称为清信士。虽《出三藏记》、《高僧传》从略,然严佛调是出家人,则无可疑。考严佛调为临淮郡人,三国时僧徒,在朱士行前八九十年,朱士行在魏都讲竺佛朔所译《道行经》(此第二译也,其第一译成于支娄迦谶之手,今天)。有难通晓处;乃舍其生命,于魏甘露五年赴于阗,访求原本,客死不返。所得《大品经》原本,九十章六十万言,使弟子弗如檀携归洛阳适于阗人无罗叉来,遂与竺叔兰共译之;是即《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前人称此为《朱士行放光经》者,乃推原其效力而言者也(先是已有竺法护所译之大品。但竺法护所译,在太康七年,无罗叉所译,在元康元年。相距仅五月,可称同时)。

    今为考查般若诸经翻译历史便利计,特制下表,以与玄奘所译之《大般若经》对照[经名旁(下)有。者,为藏中现存之本]。

    第一会(四百卷)

    第二会(七十八卷):

    (一)《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 西晋竺法护译

    (二)《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二十卷 西晋无罗叉竺叔兰译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 姚秦罗什译

    (以上般遮于着————娑诃利迦————般若波罗蜜)

    第三会(五十九卷)

    第四会(八卷)

    (四)《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十卷 后汉支娄迦谶译

    (五)《道行经》一卷后汉竺佛朔译

    《大明度无极经》四卷 吴支谦译

    (六)《新道行经》十卷 西晋竺法护译

    《大智度经》四卷东晋祇陀密译

    (七)《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五卷 苻秦昙摩蜱竺佛念译

    (八)《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姚秦罗什译

    (以上陀索萨诃利迦————般若波罗蜜多)

    第五会(十卷)

    第六会(八卷)————《胜天般若波罗蜜经》七卷 陈月婆首那译

    (以上周唯兰塔唯克拉弭————般若)

    第七会(二卷)

    (九)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 梁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梁僧伽婆罗译

    (以上索补塔萨胝迦————般若)

    第八会(一卷)

    (十)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后汉严佛调译

    软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宋翔公译

    《大般若经》六百卷唐玄奘译

    (以上般遮输迦般若波罗蜜)

    第九会(一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姚秦罗什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陈真谛译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隋笈多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唐义净译

    (以上伐折罗折提迦般若波罗蜜多)

    第十会(一卷)————(十一)《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唐菩提流志译

    (以上般若波罗蜜多————阿留达索胝迦)

    第十一会(五卷)————(一)比大般若第二会仅三分一,散花品以下阙。

    第十二会(五卷)————(二)《出三藏记》载《朱士行放光经》二十卷,一名《旧小品》;以为即《道行经》异译,此误世。又此经卷数,现存者凡二十卷,但经典卷数,傅译之初,即屡有变迁,故不以何者为正。今所载者,以《古经录》之说为主。此外罗什之《摩诃般若》(现存二十七卷),支谦之《大明度》(六卷)亦同此理。

    第十三会(一卷)

    (三)《一名大品般若经》,又名《新大品》。

    (四)《出三藏记》以支谶所译之《古品遗日说般若经》一卷,为《小品经》异译。《他经录》谓一名《佛遗日摩尼宝经》,盖属于别种也。

    第十四会(一卷)————(五) 此非小品之全译,几抄出者。但道安云:“非译者之抄出,乃抄出之焚本也。”此或系小品四种之小者,又别有西晋优婆塞卫士度所成之《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二卷。但此为旧道行所删改者,非译本也。

    第十五会(二卷)————(六)此外《历代三宝记》谓小品经有七卷,为竺法护所译,殊属可疑。

    第十六会(八卷)

    (七)《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序》云:此原本传自车师国为《大品经》,有昙摩蜱执本,佛护为译,对而检之,慧进笔受之说。所以名钞经者,为就前译放光、光赞之所缺而补译之耳。其译文曰:“与放光、光赞同者,无所更出也。其二经译人所漏者,随其失处,称而正焉。其义异不知孰是者,辄并而两存之。往往为训其下,凡四卷,其一经五卷也。”就其译文观之,其为《大品》之异译明甚,然诸经录,皆以之为《小品》异译。较罗什所 译,不过三分之一,缺后十品。有《以须菩提品经》为《小品》异译者,实则此书之异名也。《开元录》等谓:“共传云,与大品、放光、光赞同本者,恐寻之未审也。”但道安译时,已与放光、光赞校勘矣。本书现存,望学者研究之。

    (八)又名新小品。僧睿小品经序云:“此经梵本有四种:大者十万偈,小者六百偈。今此译经,为其中品。”

    (九)此经编入《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比于僧伽婆罗所译,稍有不同。此共为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异译。

    (十)第八会那迦室利分异译;翔公译亦同:濡首为旧译,新而在后译者,文殊也;有谓为宋软首译者。

    (十一)较大本广略稍异。

    宗此般若经,发挥一切皆空之理者;龙树、提婆二菩萨也。罗什受此教系,龙树、提婆之重要著作,皆罗什所译。如《大智度论》(百卷)、《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百论》(二卷)等。余如《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成实论》(二十卷)、《大庄严论经》(十五卷),皆其翻译中最著名者。

    罗什所译,《般若》而外,当推《法华》。《般若》扫迷妄;《法华》示究竟。《法华》实属重要。就我国佛教教义史上之影响言之,《法华》较《般若》,尤为重要也。罗什之前,译《法华》者,虽不乏其人。然罗什所译之《法华》,在译界上,与以一大革新,有关于佛教史者匪浅,究非前人所译者,可以几及。兹据前说,示《法华经》翻译表于下:[经名旁(下)有。者,为藏中现存之本]。

    (一)《法华三昧经》六卷

    吴 支强梁接译

    (二)《萨芸芬陀利经》六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三)《正法华经》十卷

    西晋 竺法护译

    竺法护所译《法华》,虽有二部;是否有误,不可得知。或误传为二,或谓非出自竺法护之手。其六卷本,今佚。

    又吴录失译部所载《法华光瑞菩萨现寿经》三卷,一说以为抄自《正法华经》者。

    (四)《萨昙分陀利经》一卷

    西晋 失译

    此单从宝塔品、与提婆达多品、译出少分,无全译者。

    (五)《方等法华经》五卷

    东晋 支道根译

    (六)《妙法莲华经》八卷

    姚秦 罗什译

    罗什初译,凡七卷,二十七品;后世加提婆达多品,为二十八品;分为八卷。现傅罗什所译《法华》,有下列二部,乃后所编入者。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一卷

    萧齐 达摩摩提法献共译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诵偈》一卷

    北周 阇那崛多译

    罗什译时,在弘始八年,无提婆达多品。达摩摩提译时,在武帝永明八年,距罗什译时,八十年矣。普门品亦然;罗什译时,有长行而缺重诵。阇那崛多当武帝时来北周,其所译,距罗什译时,百五十余年矣。故普门品,决为后加无疑。一说、罗什译有提婆达多品,所谓缺者当属附会。但合一者,究属何人?殊不可考。

    (七)《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

    隋阇 那崛多译

    阇那崛多,北周时来华,至隋始大译经典。其在北周所译者,则曰《北周阇那崛多》;其在隋所译者,则曰《隋阇那崛多》。借此可知译书时代,非有二阇那崛多也。其《添品法华》,与达摩笈多共译;其《宝塔品》,与《提婆达多品》不分;都凡二十七品。

    此外尚有宋失译《法华三昧经》一卷,《经录》谓为《法华部》,之支派,非《法华经》中之一部分。

    罗什所译《法华经》原本,其来何自?学说不一:《出三藏记》引僧睿喻疑之说,谓朱士行赴于阗得《光赞般若》原本时得之。即朱士行《光赞般若》所谓:“遂得有此《法华》正本,于于阗大国,辉光重壤,踊出空中,而得流此。”此虽近于附会,然《法华》原本,来自于阗,当为事实。惟原本既无《提婆品》,则《宝塔》、《提婆》二品,或系晚出而附入《法华者》,不可考矣。现此二品有单译者(失译之萨昙芬陀利经)。后达摩摩提唯译《提婆品》,而《添品法华》,则不分《宝塔》、《提婆》二品。因此二品与其他诸品相异之处颇多,故达摩摩提、法献共译之《提婆品》,有谓法献得其原本于于阗者。又阇那崛多自干陀罗国(即其本国)来华时,道经西域诸国,言于阗东南有遮拘迦国,国王崇大乘佛教。宫中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大经。其国东南二十余里山中,藏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宝积》、《楞伽》等十二部大乘经。于此可见当时大乘教集中于于阗附近诸国;而古之求大乘经者,咸往于阗,亦必有所据则阇那崛多之说,当非出于臆造。又《道安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谓:《光赞般若》(即竺法护所译,与《放光经》同一原本者)原本,亦只多罗携自于阗者。推而至于《法华经》、《涅槃经》、《华严经》,其原本亦咸自于阗传来。即谓中国佛教小乘来自罽宾,大乘来自于阗,亦无不可。此乃译经历史上有趣味之事迹也(罗什所译经典。除通行者外,尚有《金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