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看小说网 www.izxs.net,最快更新古史辨自序最新章节!

辨丛刊》第一集(1995年11月中华书局)]。校点《尚书注疏·禹贡》[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三之三、《禹贡》半月刊第7期卷第1——3期(改题《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编订《崔东壁遗书》(1936年6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撰《〈古史辨〉第四册序》(刊于《古史辨》第4册),《五德终始说残存材料表》(刊于《清华周刊》第39卷第8期、《行素杂志》第1卷第1期、《古史辨》第5册),《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的引得》(刊于《图书评论》第1卷第9期),《〈辑录历代对于郑樵诗说之评论记〉案语》(刊于《诗辨妄》附录四),《汉代史第三编》(1933年燕京大学排印;后改名《汉代学术史略》,1935年上海亚细亚书局排印,1936年4月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再版;建国后改名《秦汉的方士与儒生》,1995年3月上海群联出版社修正版),《九州之说是怎样来的?》(刊于《尚书研究讲义》丁种三之二),《州与岳的演变》(刊于《史学年报》第1卷第5期、《方志月刊》第7卷第3期),《粤风的前身》(刊于《民间月刊》第2卷第8号),《题甫里殷氏藏文征明书卷》(抄稿未刊),《〈封氏闻见记校证〉序》(刊于本书书首),《〈明史纂修考〉序》(刊于本书书首),《〈尚书注疏·禹贡〉按语》[刊于《尚书研究讲义》甲种三之三,《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1——3期(改题《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

    1934年

    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续开“尚书研究”课。决定创办禹贡学会。《禹贡半月刊》出版。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理事。

    编完《古史辨》第五册(1935年1月北平朴社出版)。校点《山歌》(1935年9月上海传经堂出版)。撰《春秋战国史讲义第一编民族与疆域》(1934年1月燕京大学排印),《五藏山经试探》(刊于《史学论丛》第1期),《古史中地域的扩张》、《写在〈薮泽表〉的后面》(刊于《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2期),《两汉州制考》(刊于《庆祝蔡元培先生65岁论文集》),《说丘》(刊于《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4期),《滦州影戏》(刊于《文学》第2卷第6期),撰《读〈风俗通义·山泽〉篇》、《读〈释名·释地〉以下六篇》、《读〈广雅·释地〉以下四篇》(以上均刊于《尚书研究讲义》),撰《读〈尔雅·释地〉以下四篇》(刊于《尚书研究讲义》、《史学年报》第2卷第1期),《题敦煌千佛洞壁画留真》(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7——8期合刊),《〈宋元南戏百一录〉序》(刊于本书书首、《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3期),《从地理上证今本尧典为汉人作》(刊于《禹贡半月刊》第2卷第5期),《〈万德懿时论集〉序》(抄稿),《〈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尧典著作时代问题之讨论》(刊于《禹贡半月刊》第2卷第9期),《〈史〉、〈汉·儒林〉及〈释文·叙录〉传经系统异同表》(刊于《古史辨》第5册),《〈古史辨〉第五册自序》(刊于本书书首),《王思任拟歌谣》、《昆曲流行秦晋》、《梁章钜记秦腔》、《北平说书分类》(刊于《文学季刊》)。

    1935年

    仍任燕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讲师。开春秋史课。被北平研究院聘为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被教育部聘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

    撰《〈禹迹图〉说》(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1期),《〈二十五史补编〉题辞》(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6期、本书书首),《崔迈之〈禹贡〉遗说》(刊于《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4期),《王素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刊于《史学论丛》第2册),《〈中国地方志综录〉序》(刊于《大公报》1935年5月23日《图书副刊》第80期、本书书首),《〈崔东壁遗书〉序》(刊于《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91期、本书书首(亚东版)),《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刊于《史学年报》第2卷第2期、《古史辨》第7册《崔东壁遗书》(1983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山歌〉序》(刊于本书1935年传经堂版书首),《〈中国地方志考〉小序》(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3期),《介绍三篇关于王同春的文字》(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7期),《〈二十五史补编〉序》(刊于《开明月报》第1卷第3期、《文澜学报》第2卷第3——4期合刊、本书书首),《六月雪故事的转变》(刊于《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1期)。

    1936年

    任燕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并仍任北京大学讲师,开春秋史和古物古迹调查实习课。创办《史学消息》,编《史地周刊》。倡议组织的风谣学会、禹贡学会、边疆研究会成立。

    主编《尚书通检》(哈佛燕京学社出版)。撰《三皇考》(与杨向奎合著,哈佛燕京社出版,收入《古史辨》第7册中编),《〈晋惠帝时代汉族之大流徙〉题记》(刊于《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11期),《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与童书业合著,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3——4期合刊),《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刊于《史学集刊》第1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中国考试制度史〉序》(刊于《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89期、本书书首),《三统说的演变》(刊于《文澜学报》第2卷第1期),《卖解的歌》(刊于《歌谣周刊》第2卷第3期),《〈十七世纪南洋群岛航海记〉序》(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5期),《跋〈河南叶县之长沮桀溺古迹辨〉》(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7期),《夏史三论————夏史考五、六、七章》(与童书业合著,刊于《史学年报》第2卷第3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吴歌小史》(刊于《歌谣周刊》第2卷第23期),《墨子姓氏辨》(与童书业合著,刊于《史学集刊》第2期),《〈春秋“公矢鱼于棠”说〉跋》(刊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本》第七本第二分本),《有仍国考》(刊于《禹贡半月刊》第5卷第10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中国思想研究法〉序》(刊于本书书首),《〈史记〉白文本序》(刊于本书书首)。

    1937年

    继续开春秋史和古物古迹调查实习课。任风谣学会会长。

    撰《武训讨饭兴学(大鼓词)》(刊于《民众周报》第2卷第3期),《大刀王五(鼓词)》(刊于《民众周报》第2卷第4期),《〈四库全书纂修考〉序》(刊于本书书首),《〈书经中的神话〉序》(刊于《经世》第1卷第9期、本书书首),《〈清代西藏史料丛刊〉第一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回教的文化运动》[刊于天津、上海《大公报》(1937年3月7日)、《月华》第9卷第6——7期、《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晨曦》第3卷5月号],《苏州近代乐歌》(刊于《歌谣周刊》第3卷第1期),《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刊于《文澜学报》第3卷第1期),《后套的移垦事业》(刊于《申报》1937年4月25日),《〈潜夫论〉中的五德系统》(刊于《史学集刊》第3期、《古史辨》第7册),《〈丛书子目类编〉序》(刊于《东方杂志》第39卷第5期),《九州之戎与戎禹》(刊于《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6——7期合刊、《古史辨》第7册下编),《〈谣俗周刊〉发刊词》(刊于北平《晨报》1937年6月6日),《春秋时代的县》(刊于《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6——7期合刊),《鲧禹的传说————夏史考第四章》(刊于《说文月刊》第1卷第2——4期、《古史辨》第7册下编),《边疆教育和边疆文化》(刊于北平《晨报》1937年7月7日),《〈黄可庄圣教序集联〉序》(刊于《顾颉刚先生在临洮之言论》),《边疆教育和边疆文化》(刊于《甘肃民国日报》1938年元旦特刊)。

    1938年

    在临洮开办“小学教员寒假讲习会”。任云南大学文史系教授,讲上古史、经学史。编《边疆周刊》。

    撰《〈黄可庄集联三百首〉序》(刊于《上游集》),《〈梅仙诗遗〉序》(刊于《文史杂志》第2卷第4期、《上游集》),《〈五凤苑汉藏字典〉序》(刊于《中国边疆月刊》第1卷第5——7期合刊、《上游集》),《〈重刊明弘治本绛守居园池记〉跋》(抄稿),《〈边疆周刊〉发刊词》(刊于昆明《益世报》1938年12月19日)。

    1939年

    在云南大学讲上古史、经学史。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开中国古代史课。

    重要著述:撰《西庑读书记》一册。撰《中国一般古人想象中的天和神》(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昆明《益世报》1939年4月23日《宗教与文化》新18期),《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德治的创立和德治学说的开展》(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2月13日《边疆》第9期、《西北通讯》第1期),《东汉的西羌》(刊于《经世战时特刊》第47——48期合刊),《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3期),《商王国的始末》(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2期),《甘青史迹丛谈》(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3月17日《史学副刊》第7期、《时事类编》抗战四周年纪念专刊),《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文史杂志》第1卷第6期),《西周的王朝》(刊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9期),《渐渐衰亡的周王朝》(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齐桓公年表》(抄稿),《齐桓公事业分类表》(手稿),《齐桓公的霸业》(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合刊),《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5月8日《边疆》第20期、《西北通讯》第2期(改题《我为什么要写“中华民族是一个”?》)],《秦晋的崛起与晋文公的霸业》(刊于云南大学《上古史讲义》),《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续)(刊于昆明《益世报》1939年5月29日《边疆》第23期),《楚庄王的霸业》(手稿),《跋〈东川夏氏所藏陈海楼手札〉》(刊于《上游集》),《暹罗改号与中国之关系》(刊于香港《天文台》第292期)。

    1940年

    在齐鲁大学开中国古代史和古代史实习课。创办《责善半月刊》和《齐大国学季刊》。

    撰《跋〈漓水大夏水考〉》(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2期),《〈刘节士冰柱雪车诗注〉跋》(刊于《上游集》),《燕国曾迁汾水流域考》(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5期、《浪口村随笔》(改题《燕国曾迁汾水流域》)),《武士与文士之转换》(刊于《责善半月刊》第1卷第7期、《浪口村随笔》、《史林杂史初编》(后二种改题《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学季刊〉发刊词》(刊于《史学季刊》创刊号、《上游集》),《题罗希成先生所藏〈蜀石经毛诗残石〉》(刊于《上游集》),《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1期后记》(刊于《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1期)。

    1941年

    仍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任中国边疆学会理事长、文史杂志社副社长、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委员、边疆教育委员会委员、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

    撰《答爱立才夫先生告编辑尚书学经过书》(抄稿),《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刊于《齐鲁华西金陵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1卷、《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撰《〈论诗序之作者〉按语》、《〈论六诗之“兴”义〉按语》(以上均刊于《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11期),撰《英译本〈汉书·王莽传〉序》(刊于本书书首、《上游集》),《〈人类社会与民族国家论〉序》(刊于本书书首),《拟印行〈十三经新疏〉缘起(附目录)》(排印本,收于《上游集》),《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

    1942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继续开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春秋战国史、史记研究课,编《文史哲季刊》。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代理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撰《商人名词问题之商榷》[刊于《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20期、《浪口村随笔》(改题《商人释名————与吴庆鹏同学书》)],《秦汉时代的四川》(刊于《学思》第1卷第8期),《古蜀王》(刊于《新中国日报》1942年5月10日《新文》第1期),《秦代的四川(十字唱)》(刊于《新中国日报》1942年6月7日《新文》第5期),撰《三代史略与周之东迁(春秋史话之一)》、《春秋以前的列国世系(春秋史话之二)》、《郑国独霸时代(春秋史话之三)》、《郑的中衰与齐的始强(春秋史话之四)》、《所谓“尊王攘夷”事业的背景(春秋史话之五)》(以上分别刊于《读书通讯半月刊》第73、74、75、76、77期),《中国古代史述略》(刊于《学术季刊》第1卷第2期)。

    1943年

    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

    撰《左丘失明》(刊于《文史杂志》第2卷第9——10期合刊、《浪口村随笔》、《史林杂识》),《齐桓公的霸业》(刊于《文史杂志》第3卷第1——2期合刊),《〈中国边疆学会边疆丛书〉总序》(刊于《中国边疆》第2卷第1——3期合刊),《赶紧搜罗风俗材料》(刊于《中央日报》1943年12月19日《中央副刊》第6期),《读〈左传〉杂记》(刊于《真理杂志》第1卷第3期)。

    1944年

    仍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开《史记》研究课、春秋战国史和历史地理课。任北碚修志委员会常务委员。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

    撰《〈风物志〉序辞》(刊于《风物志集刊》),《清初学者的政治思想》(抄稿),《〈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史事之比较》(刊于《中国史学》第1期、《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诗经通论〉序》(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上游集》)。

    1945年

    在复旦大学开历史地理、春秋战国史、方志实习课,编写《春秋史要》。编《复旦学报》。任北碚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公司总编辑、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国立编译馆社会教育用书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

    撰《〈古代史专号〉编后记》(刊于《文史杂志》第5卷第3——4期合刊),《〈文讯〉复刊词》(刊于《文讯》新1号(6卷1期))。

    1946年

    任《文讯》主编、福德图书馆馆长、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开中国目录学、中国古代社会史课。编《史苑》周刊。

    撰《〈禹贡周刊〉发刊词》(刊于《国民新报》、1946年3月21日《禹贡周刊》第1期),《题秀野堂第一图》(手稿未刊),《〈史苑周刊〉发刊词》(刊于上海《益世报》1946年9月6日《史苑》第1期)。

    1947年

    仍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南京国史馆纂修、民众读物社理事长。

    撰《苏州的文化》(刊于《教育与社会》第6卷第1期、《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2辑(改题《苏州的历史和文化》)),《〈中国边疆〉复刊词》(刊于《中国边疆》第3卷第9期),《中国边疆问题及其对策》(刊于《西北通讯》第3、4期),《读“春秋”邾国彝铭因论邾之盛衰》(刊于《中央日报》1947年8月6日《文物周刊》第46期),《〈文史杂志〉复刊词》[刊于《文史杂志》(新)第6卷第1期),《佛教下之西北》(刊于《西北通讯》第7期]。

    1948年

    仍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中国边疆学会甘肃分会理事长。

    撰《〈尧典〉二十有二人说》(刊于《文史杂志》第6卷第2期),《中国历史与西北文化》(刊于《西北论坛》第1卷第6期),《中国通史与边疆史料》(刊于兰州《和平日报》1948年8月8日《西北边疆》第4期),《国立兰州大学积石堂碑记》(刊于《西北世纪》第4卷第2期、《上游集》),《国立兰州大学昆仑堂碑记》(刊于《西北世纪》第4卷第1期、《上游集》)。

    1949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任边疆文化教育馆研究员。组织中国史地学社。任诚明文学院教授,开目录学及《左传》研究课,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开中国文学史、传记研究、校勘学课。任震旦大学教授,开专书选读课。

    撰《尾生故事考》(刊于上海《中央日报》1949年3月18日《集纳》),《抛采绣球》(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3月20日《文史》第130期),《东夷语试探》(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2月27日至4月1日《文史》第127——131期),《九州名义小记》(刊于《东南日报》1949年4月8日《文史》第132期),《尾生故事补记》(刊于上海《中央日报》1949年4月26日《集纳》)。

    1950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诚明文学院教授兼中国语文学系主任,开史汉比较研究课。兼任震旦大学教授,开专书选读和考证学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撰《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穆天子传〉及其著作时代》(刊于《文史哲》第1卷第2期),《〈禹贡〉中的昆仑》[刊于《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11月)],《〈水经〉中的河源》(刊于《文史集林》(《人文杂志丛刊》第4期)),《昆仑和河源的实定》(未刊),《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刊于《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刊于《中国古代史论丛》第1辑(1981年)],《〈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刊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刊于《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1980)],《司马谈作史考》(刊于《周叔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1951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任诚明文学院兼任教授,开《尚书》研究课。任西北大学讲学教授。

    撰《〈大诰〉校释译论》、《〈康诰〉校释译论》、《〈酒诰〉校释译论》、《〈梓材〉校释译论》、《〈召诰〉校释译论》、《〈多士〉校释译论》、《〈无逸〉校释译论》、《〈洛诰〉校释译论》(以上均为手稿未刊)。

    1952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学院两校教授。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撰《〈少室山房笔从〉题记》(手稿未刊)。

    1953年

    仍任大中国图书局(8月改为大中国图片出版社)总经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第二届理事。

    撰《中国古代的城市》(刊于《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3、5期),《〈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序》(刊于本书书首),《题胡吉宣著〈玉篇〉初校》(手稿)。

    1954年

    8月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标点《资治通鉴》,任总校。

    撰《〈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方志目录〉序》(刊于《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木兰从军〉序》(刊于本书书首),《〈中国上古史演义〉序》(刊于本书书首),《〈中国历史地图集〉序》(刊于本书书首),《〈清代地理沿革表〉序》(刊于本书书首)。

    1955年

    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苏州市文物古迹保管委员会顾问。结束禹贡学会。校点完《资治通鉴》,始点《史记》。

    编完《〈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95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撰《〈子略〉(选录)序》(刊于《古籍考辨丛刊》第1集),《〈战国策〉之古本与今本》(刊于《历史研究》1997年第9期),《〈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序》(刊于本书书首),《〈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后记》(刊于书末),《〈周官辩非〉序》(刊于《文史》第6辑(改题《“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礼经通论〉序》(手稿未刊),《〈周官辨〉序》(手稿未刊)。

    1956年

    继续校点《史记》。参加考古工作会议及讨论历史科学长远规划草案会议。参加科学史讨论会、高教部审定文史教学大纲会议(先秦西汉史组)。

    撰《朝阳类聚》一册。

    1957年

    继续校点《史记》。在山东大学讲《〈诗经〉的来源问题》。

    撰《与辛树帜函三通为商榷〈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刊于《西北农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撰《息壤考》(刊于《文史哲》1997年第10期)。该年4月至1961年所做的笔记后辑为《汤山小记》22册。

    1958年

    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和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指导朝鲜研究生研究古朝鲜史。

    校点完《史记》(1999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

    1959年

    与苏联越特金商译《史记》。

    撰《读尚书笔记》六册。全文注释《禹贡》(刊于《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撰《〈山海经〉说明》(手稿未刊),《读了〈义和团故事〉之后》(刊于《民间文学》1999年2月号)。

    1961年

    整理旧读书笔记。审核《辞海》经学、经学史、哲学条目和历史地理条目。

    编订《史林杂识》初编(1963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撰《〈古朝鲜研究〉序》(刊于《民间文学》1961年9月号),《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刊于《文史》第18辑)。

    1962年

    仍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任编审、图书委员会委员。调刘起协助整理《尚书》。

    撰《〈箧书盛影录〉序》(刊于本书书首),《〈尚书大诰〉今译》(刊于《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刊于《文史》第2辑),《〈史林杂识〉初编小引》(刊于本书书首)。

    1963年

    参加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

    撰《中国史料的范围及其已有的整理成绩》(油印本,手稿),《为了迎接社会主义文化高潮,应建立中国古籍研究所,并大量出版古籍,供应全国以至全世界人民的需要》(排印本)。

    1964年

    在北京大学为古典文献专业上“经学通论”课。

    1965年

    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

    撰《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刊于《文史》第14——15辑)。

    1966年

    继续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并为修养病人讲北京历史。

    撰《王伯祥先生〈书巢图卷〉后记》(刊于《文献》第8辑),《周公东征史事考证》(稿本未完,其中《“三监”人物及其疆地》与《周公执政称王》刊于《文史》第22、23辑)。

    1967——1970年

    动乱中仍偷暇读书、写笔记。

    1971——1973年

    受命主持标点二十四史。

    撰《耄学丛谈》。

    1974年

    撰《甲寅杂记》一册。

    1975年

    撰《乙卯杂记》一册。

    1976年

    撰《丙辰杂记》一册。

    1977年

    撰《为杨惠之塑像问题题陈从周所绘〈用直闲吟图〉》(刊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1集),《〈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重版前言》(刊于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书首)。撰《读尚书随笔》二册、《耄学丛谈》一册。

    1978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调王煦华为助手,帮助整理一生的积稿。

    撰《〈盘庚〉三篇校释译论》(与刘起釗合作,刊于《历史学》季刊1979年第1——2期),《〈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1979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红楼梦学刊》编辑委员、《历史地理》顾问。与钟敬文等倡议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继续整理校订旧稿。

    撰《〈尚书·西伯勘黎〉校释译论》(与刘起釗合作,刊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1集),《“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刊于《中国哲学》第1辑),《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王煦华整理,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于《中国哲学》第2辑、第6辑,又《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柳毅传说与遗迹》(刊于《书林》1979年第1期),《嫦娥故事之演化》(刊于《书林》1979年第2期),《〈尚书·汤誓〉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与王树民合作,刊于《中国历史地理丛刊》第1辑)。读《左传》,写读书笔记《读〈左传〉杂记》。

    1980年

    任《文献》丛刊顾问。整理旧稿。

    12月25日,因脑溢血逝世,遗体献给中国医学科学院供解剖研究之用。

    撰《〈梁启超年谱〉序》(刊于本书书首),《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尚书·微子〉校释译论》(与刘起釪合作,刊于《社会科学阵线》1981年第2期),《战国中山国史札记》(顾洪整理,刊于《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

    【注释】

    [1]*本年表由王煦华撰写,范猛整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